浅谈苏轼与纳兰性德悼亡词之差异——以《江城子》与《金缕曲》为例宋代著名词人苏轼的一曲《江城子》是悼亡词真正意义上的开山之作,而纳兰性德则是文学史上写作悼亡词最多的作家。二者写的都是悼亡词,但风格却各有不同。一、苏轼、纳兰性德之生平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州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为苏洵的次子,字子瞻,又字仲和。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父子三人都是大文豪,而苏轼成就尤高。十九岁时,苏轼与同郡青神乡贡进士王方之女王弗结婚。王弗十六岁嫁给苏轼以后,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也全赖王弗提醒。更难得王弗侍亲甚孝,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在王弗离世后,苏轼思念亡妻创作了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纳兰性德,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母爱新觉罗氏,父明珠历任内务府总管、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性德十七岁进太学,十八岁中举,十九岁会试中试,因患寒疾,没有参加殿试。二十二岁即康熙十五年补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康熙爱其才,所以被留在身边,授予三等侍卫的官职,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纳兰性德20岁时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两人情感甚笃,浮生萦云,婚后三年卢氏难产不幸亡故。纳兰性德思念亡妻,创作了大量悼亡词,其代表作为《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二、艺术特色比较苏轼的妻子去世十年之际,他在密州太守任上梦见王弗,从而写下了悼念亡妻的绝唱《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而纳兰性德则是在妻子卢氏弃世三年作《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二者均是由于幽明永隔,人鬼殊途,而只能寄希望于梦境相会,可见两位词人用情至深。他们的作品虽然都是以情入词,但通篇均未见一个情字。苏轼词中只有“小轩窗,正梳妆”这样的一个生活剪影,而纳兰性德词中更是连生活场景都未涉及,只余一个“钗钿约,竟抛弃”的联想意境。苏轼与纳兰性德的这两首词虽然都是悼亡之作,但风格各异。这和两位词人的创作风格有很大关系。苏轼一生所作之词,大都可归纳为豪放之作。但他也有不少婉约之作,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不仅语言率直、质朴,而且描写的也是夫妻生活中的普通的生活场景,没有丝毫华丽的辞藻堆砌,只有“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的深深思念之情,实在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读罢之余,让人不胜扼腕叹息。纳兰性德的词风虽承婉约,却也剔除了传统的浮艳颓靡,显得纯真自然,超凡脱俗。在纳兰性德的词作之中,不管身在何处,总是流露出对妻子刻骨铭心的思念,尤其是妻子亡故之后,词人悼亡之作不止,哀吟之唱不绝,以其纤美柔善之品质而使其词表现出异常的“幽怨哀断”。纳兰性德出身高门,仕途顺利,但在精神上却追求自由,想摆脱身在名利场的枷锁又不得,而婚后爱妻的去世,更使得他的苦闷无处倾诉,厌世之味更重,在他的悼亡词中无不流露出一种幻灭的悲哀。三、差异之成因1.人生际遇的不同:苏轼自十九岁中进士之后入仕,历经坎坷。他虽然属于旧党,但也主张变革,既看不惯新旧两党的结党攻击,因私害公,又由于自身“一肚皮不入时宜”,因此老是处在新旧两党的夹缝之中,政治上屡屡受挫,险遭“乌台诗案”杀身之祸。苏轼的感情生活也颇多变故,年仅二十七岁的妻子王弗去世之后第三年,娶了第二任妻子王闰之,王闰之伴随苏轼走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26年,历经乌台诗案,黄州贬谪,在苏轼的宦海沉浮中,与之同甘共苦,王闰之也先于苏轼逝世。他还有个侍妾叫王朝云,不幸的是,王朝云也先于苏轼在惠州病逝。反观纳兰性德,其父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相国”明珠,他贵为皇亲,又多次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随皇上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因称圣意,多次受到恩赏,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前途无量的达官显贵。纳兰性德在卢氏死后又续娶图赖之孙女官氏,还有颜氏为侧。又纳沈宛于京城,在德胜门内置房安顿。从仕途上看,纳兰性德要明显比苏轼幸运的多,然而在感情生活上,相对于纳兰性德来说,苏轼无疑是幸运的,其两任妻子都是良配。其与原配卢氏感情甚笃,可惜好景不长。之后续娶,也只是“相敬如宾”。后经好友介绍结识了有共同爱好的江南才女沈宛,可以相互唱和,聊解相思。然而认识了沈宛并与之结合却是纳兰性德的又一大不幸。在那样的等级森严的年代里,满汉不通婚,早在顺治年间就曾经颁令禁止满汉通婚,康熙年间更是严厉推行,违者治罪,而作为显贵的纳兰家族,更是不可能容许他和沈宛的结合,所以他们也只能过着情人式的生活。纳兰性德也只能在那“亡妇忌日”独自伤怀。从此以后“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多”,最后也只能郁郁而终。2.自身性格之差异:苏轼生性诙谐,性格豪放旷达,能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融于一体。而且他还兴趣爱好广泛,多才多艺,不仅能为文为诗,还精通书法,绘画也独具一格;此外,还是一个实干的政治家,勤政爱民,更是一个伟大的美食家,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对他评价最贴切的莫过于林语堂先生所说的:“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正是因为苏轼性格上先天的豪放旷达,所以他才能一次次地从人生的低谷中走出来。可又正是因为他为人实在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故此,当哲宗即位后,旧党上台执政时,他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一派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所谓旧党与新党不过换汤不换药,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甚至申请自我流放。为人颇有屈原之古风,明知世事艰难,却偏要“吾将上下而求索”,乃至“虽九死其犹未悔”。纳兰性德生性多愁善感,具有非常典型的纯真、敏感、多情、忧郁的诗人气质。落拓无羁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脱俗的秉赋,加之才华出众,功名轻取的潇洒,与他出身豪门、钟鸣鼎食、入值宫禁、金阶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构成一种常人难以体察的矛盾感受和无形的心理压抑。加之爱妻早亡,后续难圆旧时梦,以及文学挚友的聚散,使他无法摆脱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悲观。对职业的厌倦,对富贵的轻看,对仕途的不屑,使他对凡能轻取的身外之物无心一顾,但对求之不得或者不能长久的爱情,对心与境合的自然合谐状态,他却流连向往。正是由于苏轼与纳兰性德两人在性格上存在的明显差异,所以苏轼即使是宦海几度受挫,配偶数次早丧,也能始终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人生。同样是梦见亡妻而作悼亡词,苏轼能从忆梦伤情入笔,却能从悲伤中超脱。而纳兰性德却正是因为他那敏感的性格,使得他成为一个天生的悲观主义者,他的一生也因此而失意多于得意,悲伤多于欢乐。他始终以悲眼观物,生活在与所处环境产生的尖锐矛盾的夹缝之中,造成了他人生不可挽回的悲剧。他的悼亡词就是这一悲剧的最好写照。四、结语综上所述,苏轼的悼亡词是在婉约中融入了豪放,表面上是柔弱,但骨子里流露出的却是坚强。而纳兰性德却是彻头彻尾、由内而外的哀婉凄切。同样的丧妻之痛,苏轼在悲痛之后,能淡然处之,从中获得超脱。纳兰性德却在丧妻之痛中沉沦,痛到无法自拔,最终郁郁而终。而正是由于苏轼和纳兰性德两人各自具有不同的性格,又有不同的人生际遇,这所有的一切正是造成他们的悼亡词风格各异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