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区域经济发展条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区域经济发展条件从要素角度看区域经济发展1区域经济发展条件:从一个故事说起曾经有一农妇,突然幸运地得到了一枚鸡蛋。她想:如果吃了的话就一无所有了,于是她开始了她的伟大梦想:将这枚鸡蛋用来孵鸡,小鸡长大后就可以下蛋,蛋又用来孵鸡,鸡又下蛋……,将来就会有许多的蛋和鸡,到那时就可以卖出好多的钱。一想到要大发大紫,禁不住手舞足蹈,一不小心鸡蛋摔到了地上,她又回到了一无所有的境地。故事的思考第一,这一农妇在贫穷的村庄她拥有别人难得的鸡蛋,于是她具有资源优势,所以她决定孵鸡,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她的决策是正确的,遗憾的是她管理失误。第二,假使农妇没有疯疯癫癫将鸡蛋打碎,并且成功地孵出了小鸡,但孵出的小鸡是一支公鸡,或者孵出的小鸡在还没有下蛋之前就夭折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还不如将鸡蛋吃了一饱口服)——这表明她在开发资源优势时面临技术风险或缺乏技术可行性。故事的思考第三,如果她成功地孵出了小鸡,鸡又下了蛋,蛋又孵出了鸡,有了许多的蛋和鸡,但进入市场后发现到处都是卖蛋卖鸡的(“一地鸡毛”)——我敢肯定她痛哭流涕地摔鸡摔蛋——这表明她开发资源优势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市场优势。第四,假如她预期第一枚鸡蛋被小偷偷走呢?假如她预期第一枚鸡蛋或小鸡被地方官员吃掉了呢?即缺乏产权保护,她不会考虑孵鸡。故事的思考第五,假如她有很多的蛋和鸡,却受到管制不得进入市场?第六,假如她发了小财,却各种苛捐杂税扑面而来?还有很多的可能……如何发展不存在简单的答案,也没有可遵循的简单公式。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再复杂,人们也总是在试图找答案!从故事中总结出几个基本的要素:资源禀赋、技术、人力资本、制度从故事中得到的基本结论:2人类对经济发展条件的认识历程(1)考虑:劳动与土地的阶段这个阶段从人类有史记载以来一直到重农学派消亡,时间延续达2000多年。人类对经济增长的认识,最初只考虑财富的来源,并从实践经验中得出“财富来源于农业”的观点,因此只要抓好了“人的劳动”和“耕地”就可以得到更多的产出,这种观点从管子到色诺芬,一直到重农学派都一直沿续。因此,这一阶段人类对经济发展因素的认识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劳动力和耕地。2人类对经济发展条件的认识历程(2)考虑:土地、劳动和资本阶段这个阶段从工业革命开始到二战结束,时间延续100多年。工业革命兴起后,大机械在生产中的应用巨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就象马克思说的:人类在工业革命后创造的社会财富远远多过之前所有的总和。这种情况下资本与人的专业技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经济增长的因素:生产性劳动、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本积累。这种情况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得到了更大的加强。因此,这一阶段人类对经济增长的认识所涉及的因素主要有:土地、劳动、资本、专业分工。2人类对经济发展条件的认识历程(3)考虑:土地、劳动、资本(物质、人力)、技术、制度这个阶段从二战结束前后一直到现在,已长达60多年时间。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越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认识就越深入,考虑的因素就越来越多,反过来说也成立,人的经济社会越发展,影响人类经济发展的因素就越来越多。而且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所强调的因素不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所强调的因素不同。早期:强调资源禀赋,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及自然资源。后来:强调技术。随着经济发展封闭格局的打破:开放度与外向程度的加大,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两样东西不好通过贸易引进:人力资本与制度。基本观点:资源禀赋差异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形态,但并不会构成经济发展的根本障碍;强调贸易、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3经济发展条件与区域经济发展:具体分析3.1区位条件与区域经济发展如何描述区位条件?:位置两层含义:位置(在哪里)、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区位条件:一个地区与周围诸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作为经济地域的成长条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3.1区位条件与区域经济发展区位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现实中的观察:广东的发展崛起的三大优势:地缘、人缘与政策优势资金流、人才流——产业集聚带(规模经济效益: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全国的三大经济核心区之一)3.1区位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社会历史范畴、一定历史阶段下的固定性地缘因素作用:推动要素流动、规模经济效益、社会经济发展3.2自然资源、条件与经济发展基本概念: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自然条件,亦称自然环境,指自然界中对人类经济活动——产业发展与布局有影响的各个自然要素及其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土壤等各种要素。自然资源则是指在自然界中能够为人类所利用的的自然物质要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自然资源:有条件的、相对的、动态的。资源的空间分布资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自然分布:资源的天然存在地质和地理分布。——哪些区域分布着资源?经济分布:具有效用并能予以经济利用的资源分布状况——哪些区域有可供利用的资源?实现资源从自然分布到经济分布的途径是:加大资源供给地带的资源开发力度,使之向资源贫区流动;强化资源需求地带对替代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2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基本观点:对经济发展有影响,并不一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3.2自然资源、条件与经济发展自然资源、条件从哪些方面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大庆、上海基础性作用区域经济类型:资源型、混合型、加工型产业结构发展的制约因素劳动地域分工格局区域空间结构3.2自然资源、条件与经济发展自然资源、条件差异并不一定导致发展差异直接效应:获取资源租金——资源所有者即时收入能否发展关键在于:收入能否有效地转化为资本积累,并与人力资本、制度相匹配,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竞争优势。海湾国家:疯狂钻探油井,国家也富得流油,但是所有这些国家都是坐吃山空——陷入“石油的诅咒”——“矿竭国衰”。3.2自然资源、条件与经济发展资源禀赋差异并不一定导致发展差异:基于中国时空发展事实的证明时间动态发展看:中国资源条件没有根本性变化,经济发展经历多次大的起伏。创造过世界物质文明的高峰,也曾远远落后于世界进步的步伐,目前又在创造新的发展奇迹。——同样的资源禀赋,创造出不同的经济发展绩效。空间发展差异看:西部享有丰富的矿产能源资源,却未能利用其优势获得发展。——资源优势并不一定会形成经济优势。课外阅读:《能源走廊的财富与诅咒》能源走廊:陕北城市榆林出发,向北经神木到府谷,至鄂尔多斯,煤炭储量几乎占全国的40%。中国飞速的经济增长,产生了巨大的能源需求,导致中国的能源价格在2003年后呈现飙升的局面。而榆林、鄂尔多斯这条能源走廊,就赶上了这股浪潮。一车车“乌金”从陕西榆林被运往全国各地,创造出能源走廊的一个个财富奇迹财富变成现实2003年:淘矿热鄂尔多斯8.7万平方公里约有70%的面积含煤;榆林市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党复民则算了一笔账,榆林市的矿产资源总潜在价值在46万亿元人民币,“全榆林市的人民每人可以分得3118万元”。2007年,榆林市的GDP达到了672.31亿元,增长20.1%,增速连续六年蝉联陕西第一,经济总量则由全省第五跃居第二位。而鄂尔多斯经济增长速度长期保持在20%以上,2007年GDP甚至突破了1100亿元。这比2003年他们制定的计划整整提早了3年。由此带动城市化发展——房产市场发展——吸引外资资源的诅咒试图改变:经济结构的多元化榆林市:“三个转化”思路——煤向电、煤电向材料工业品、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的转化;鄂尔多斯:发展煤化工、建设机械装备业制造基地。约束:水资源问题。资源的浪费:煤炭回采率30%、以鄂尔多斯为例,2005年,在高峰期曾达到过1900多座煤矿。现实的问题:干涸的河流、污浊的道路,采空区3.3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人口的含义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在一定时间与一定地域内实现其生命活动并构成社会生活主体的,具有一定数量、质量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人口作为区域经济的系统的主体,是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3人口与经济发展人口数量的影响:人口增长的数量、速度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否适应英国牧师: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1798年出版《人口原理》,首次系统展现了人口、粮食、资源关系的困境。两项公理: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两个假设:“人口若不受到抑制,便会以几何比率增加,而生活资料却仅仅以算术比率增加”,即“人口的增殖力无限大于土地为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能力。”马尔萨斯灾难性预言“两种生产”人类自身生产人口:几何级数增长物质资料的生产:食物供应呈算术级数增加这两种力量剧烈冲突、较量,最终只能通过对人口实施强硬的,持续的节制才能使这两者达到平衡。马尔萨斯将所谓的节制分为两组:积极性的和预防性的。积极性战略:包括战争,饥荒和瘟疫等;预防性战略:有堕胎,避孕和道德约束等措施。马尔萨斯悲观地认为,由于人类自身的缺陷,后者并不能有效节制人口,因此,前者不可避免地成为限制人口飞速增长行之有效的措施。3.3人口与经济发展马尔萨斯灾难性预言为什么没有成为现实?有何警示作用?物质再生产:资源报酬递减规律——前提是技术条件不变人口再生产:纯粹的生物过程?贡献:警示作用“两种生产”是区域经济活动的基础,其矛盾运动和协调程度,实质上是区域经济与人口之间的矛盾运动和协调程度的根源。人口再生产、物质资料再生产、生态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阅读:经济学家与生态学家的赌博经济学家朱利安·L·西蒙,是马里兰大学的教授,据说他的观点经常影响着华盛顿政策的形成。他是乐观论者。生态学家保罗·R·埃利希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教授。1968年他的代表作《人口炸弹》一书发表后,成为世界知名的科学家之一。1980年,美国经济学家朱利安·L·西蒙(JulianL.Simon)在《科学》杂志上大谈他对未来的幸福憧憬。他认为,当前人们颇为担忧的人口快速增长不是危机,而最终将意味着大有裨益于更洁净的环境和更健康的人类。未来的世界将更美好,因为将有更多的人提供更聪明的思想。人类的进步是无限的,因为地球上的资源不是有限的。经济学家与生态学家的赌博斯坦福大学的生态学家保罗·R·埃利希(PaulR.Ehrlich),被激怒的埃利希给西蒙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计算:地球的资源不得不按当时情况每年以七千五百万人的速度而增加的人口来分配,这超过了地球的“承载能力”——地球上食品、淡水和矿物的储存量。随着资源的更加短缺,商品一定会昂贵起来,这是不可避免的。经济学家与生态学家的赌博西蒙以挑战的方式做了答复。他让埃利希选出任何一种自然资源——谷类、石油、煤、木材、金属——和任何一个未来的日期。如果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资源将变得更加短缺,那么资源的价格也要上涨。西蒙要求以打赌的方式肯定价格反而会下降。经济学家与生态学家的赌博埃利希精心挑选了五种金属:铬、铜、镍、锡、钨。赌博的方法:各自以假想的方式买入一千美元的等量金属,每种金属各二百美元。以1980年9月29日的各种金属价格为准,假如到1990年9月29日,这五种金属的价格在剔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后果然上升了,西蒙就要付给埃利希这些金属的总差价。反之,假如这五种金属的价格下降了,埃利希将把总差价支付给西蒙。经济学家与生态学家的赌博在学术界,谁占上风?西蒙在这场辩论中似乎占上风。许多科学家对他的一概都表示乐观的思想感到不舒服,因为谁也不能保证过去的良好趋势会永远持续下去。但是一致的意见都不赞成埃利希视人口增长为极大罪恶的见解。在公众中,谁占上风?199

1 / 9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