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四道问答题参考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西方经济学》四道问答题参考答案一、通过均衡价格的形成来认识价格机制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参考P49——P52)答:所谓均衡价格是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也就是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一致时的价格。均衡价格是经过市场上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及价格的波动而形成的。以粮食均衡价格的形成举例。在市场上当粮食价格过高的时候,会刺激粮食生产者增加粮食供应量,但价格高也减少了消费者的需求量,减少粮食购买,这就导致粮食供过于求,从而形成市场价格的降价压力,迫使粮食生产者减少粮食生产或供给,把供给水平降至均衡水平。同理,当市场粮食价格过低的时候,粮食生产者对粮食的供应减少,而消费者对粮食的需求量增加,造成供不应求,从而形成粮食价格提高的推力,使需求被抑制并刺激供给增加,使粮食供求趋于平衡。总之,正是在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下,通过价格的上下波动,最终会使一种商品的价格确定在需求量等于供给量的水平上,在这个水平上,既没有供过于求,也没有供不应求,市场正好出清。因此,所谓均衡价格,就是能够使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保持平衡的价格,或者说,这种价格能够促使需求和供给趋于平衡,形成稳定的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表明,均衡是市场的必然趋势和正常状态。而脱离均衡点的价格,必然造成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的失衡状态。通过均衡价格的形成,促使供求关系由失衡状态转向均衡状态,就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价格机制。通过这种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发挥着有效的调节作用。这是因为,首先,均衡价格的形成是供求波动的结果,同时这也是价格给予供求双方信号,调节供求的过程。其次,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意味着资源配置不合理,存在着生产的过剩或需求的过剩,造成稀缺资源的浪费或利用不足。通过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价格机制对于资源配置不合理状态可以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使市场趋向于供求平衡的状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总之,需求和供给是市场上的两个基本力量,它们的相互作用决定着价格,而价格则是市场上的基本调节信号和杠杆,调节需求与供给的平衡,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需求、供给和价格的变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构成了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核心机制——价格调节机制。现实中运用价格调价机制促进经济发展较成功的案例是美国的农产品价格决策。由于农产品受生产期长、气候影响大等因素影响,需求与供给的不确定性大,价格存在“剪刀差”,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美国政府运用平价概念,对农产品价格与工业品价格挂钩,较好地解决了农业发展问题。因此造成的农产品价格不均衡问题,通过耕地保留方案、耕地调配方案、鼓励出口等,压抑供给实现均衡,保持较高的农业生产率,使美国农业的发展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二、市场失灵的治理。定义、表现、特征、举例说明。(参考P210、P237)答:市场失灵就是市场价格机制不能发挥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现象和领域。在完全竞争市场状态,价格机制能最为充分地发挥调节作用,资源配置充分合理。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配置要求、所有的经济活动领域都可以纳入它的调节范围,就算有些纳入范围,价格机制也并不一定能够使之达到效率最大化的状态。如垄断、外部性等现象,公共产品等领域,它们既是导致市场失灵存在的原因或条件,也是市场失灵的表现,从而使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受到制约。因此,需要政府实施必要的干预,调节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使市场经济更加有序发展。政府在市场失灵治理中可采取的微观规制,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对于垄断的治理。垄断可分为自然垄断和市场垄断。自然垄断指一个行业由一家厂商来生产将达到最高效率情况下所产生的垄断。其原因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起作用。如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市的供水、供电,管道和线路的铺设只有垄断情况下最经济,最有效率,随着用量增加,成本不断降低。而市场垄断是指由于某家或几家厂商控制了市场的供给或需求而产生的垄断。其主要原因是产品差别和法律限制起作用。如法律限制中对充分竞争限制,包括专利限制、进入限制、外贸限制等。垄断限制了竞争,限制了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经济剩余损失,造成对资源配置的误导及生产低效率,政府必须采取微观规制。通常做法一是公共管制,如企业的价格管制和进入管制,二是制定《反垄断法》,保护和鼓励竞争。对违反反垄断法行为进行处罚。(可举例,如铁路、金融、石油、电信)二、对外部性的治理。外部性也称外部影响,就是市场交易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方所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或者说,外部效应是指个人或企业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其它个人和企业,但其它个人和企业并没有因此而支付成本或得到补偿的情形。可分为正的外部性(外部经济)和负的外部性(外部不经济)两类。其特征一是表现在外部性独立于市场机制之外,城市机制难以调节。二是表现在外部性是市场行为的副作用且具有伴随性。三是表现在外部性与受损者具有关联性。四是外部性具有某种强制性。五是外部性不可能完全消除。外部性对市场机制的影响和限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对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的限制,会造成资源配置的失当。政府对外部性的政策主要有行政措施上的管制和指导,经济措施上的税收和补贴,法律措施上的规则和普遍性,还有自愿协商等。(举例可参考P222——P224)三、对公共产品的治理。公共产品指私人产品市场部门不愿意生产或无法生产而由政府提供的产品,是不具有或者很难形成排他性、竞争性的产品。其特征有三:一是非排他性,二是非竞争性,三是作为一种公共选择,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公共产品可分为具有完全公共产品特征的纯公共产品和具有一定“拥挤性”的准公共产品(有限的公共产品)。在公共产品的供给和需求上,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必须由政府进行治理。公共产品治理的主要问题是改进效率问题。解决搭便车和寻租等问题。政府主要措施包括形成合理的公共产品决定程序和机制,使公共部门的权力分散化和分离化,引入市场部门生产和代理公共产品供给,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展开竞争等。(参考P236举例)。(也可抓住一段写透)三、说明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是什么?与现实有什么联系?(参考P294)答:凯恩斯理论的中心内容是有效需求原理,其基本框架如下:(P294)。要点有:1、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2、消费决定于国民收入水平和消费倾向(消费函数)。消费倾向分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这两者都随着收入的增加的增加而递减。因此所增加收入中用于消费比重减少,储蓄比重增大。3、消费倾向比较稳定。国民收入波动主要来自投资的变动,变得原因是投资乘数作用。4、投资决定于利息率和资本边际效率。5、利息率决定于流动偏好(它形成货币需求)和货币数量(货币供给)。流动偏好是由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引起的持有货币要求。可分为交易需求(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是国民收入的函数)和投机需求(投机动机,是利息率的函数)。6、资本边际效率决定于预期利润和资本资产的重置成本或供给价格。投资者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不稳定,是造成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7、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流动偏好、预期资本收益下降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国民收入不能有效地转变为支出,不能形成足够的有效需求,因此,资本主义经济经常是在非充分就业的水平上形成均衡的。8、市场不能有效地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政府必须实施需求管理,增加支出,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从而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达到宏观经济的均衡。毫无疑问,凯恩斯理论在指导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起到巨大的作用,并成为当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流经济理论。目前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均奉行凯恩斯主义,运用其理论制定有关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当今国际经济发生激烈变化,使凯恩斯理论也受到了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的严峻挑战。一方面,根据凯恩斯理论范式,经济衰退和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货膨胀不可能同时出现,但70年代资本主义出现了“滞胀”现象,一些国家由于长期执行凯恩斯的经济政策,政府公共开支猛增,连年财政赤字,国债累累,过高的边际税率阻碍了私人投资和市场经济的活力。另一方面,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缺乏微观经济基础,因此仍是不科学的。西方经济学界也在批判凯恩斯理论的过程中形成了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和公共选择学派等。我个人认为,凯恩斯理论揭示了需求和供给均衡的关系,并通过边际消费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规律证明了在市场经济中存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内在机制,导致一般均衡的失效和大量失业的存在,政府有必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生活,从而达到稳定增长和充分就业。因此凯恩斯理论适用于一切性质的市场经济,它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运行机制的科学总结,从而也适用于我国正在运行的市场经济。只要有效需求不足,就需要凯恩斯理论,这与社会制度性质完全没有关系。实际上,我国政府一直在利用凯恩斯的需求理论,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所有的经济理论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都必须根据实际灵活运用。如我国经济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初步显现经济投资过热,消费需求不足,政府采取更稳健的经济政策,防范通货膨胀发生,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这也使凯恩斯理论的灵活运用。四、乘数原理是什么?联系实际说明。(参考P289——P292)答:乘数理论是用来分析投资变化与其所引起的收入变化之间数量关系的理论。乘数指投资乘数,是指在一定的边际消费倾向条件下,投资的增加(或减少)可导致国民收入和就业量若干倍的增加(或减少)。乘数就是表示投资增量变化会引起收入的增量多大程度变化的系数。乘数理论的公式:K=1/1-MPC(倍数=1除1减边际消费倾向率)。凯恩斯利用这一乘数理论公式,从定量的角度阐述了消费与投资,各部门之间经济联系的关系,使人们可以看到投资变动所形成的膨胀缺口和紧缩缺口对国民收入所产生的成倍的影响。乘数理论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的一块重要基石,是西方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分析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工具。乘数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广泛运用。首先应该说明,乘数是经济变量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与社会制度无关,它是一个普遍的经济现象。社会制度会影响到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运行方式,影响到乘数的具体效应,但却不能改变一个需要增量对一个供给增量的拉动作用,也不能改变这个供给增量所产生的对需求增量的影响,从而使这些影响转化为国民收入增长。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乘数原理依然发挥作用。如P291的表,就可以显示出投资100万元,带来国民收入增长5倍。我国在前几年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加大政府投资的力度,其目的就是希望带动更多的民间投资,来刺激经济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如果说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见效,也就正好说明出现了投资乘数的效应,民间的投资被带动了起来,导致我国经济出现了相对高增长。同时,由于我国存在大量闲置的生产能力和过剩的劳动力,使得我国经济高增长时,也没有出现大幅的通货膨胀。所以,低通胀,高增长,尤其是启动了经济的内在增长,这与较好地运用乘数原理有直接关系。结合我本人所在的金融部门,也明显体会到货币乘数的作用。根据乘数原理,居民存款100万元,假定法定存款准备金为10%,备付存款金为5%,现金留存5%,剩余80%用于信贷,其结果产生500万元的信用规模。这是乘数原理的典型运用。(还可以从投资乘数、财政税收乘数等各方面举例说明其运用效果。)当然,乘数的作用是两面性的,即有投资增加时,引起国民收入减倍增加,当投资减少时,国民收入成倍减少,所以,它是一面双刃剑。也应该看到,乘数原理是建立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下的推理,在现实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乘数作用也会大打折扣。如乘数原理是假设政府或企业最初增加的投资能够得到全额回报,能够获得完全增量收入。但是在市场经济机制不完善、要素资源配置不合理、企业技术进步较慢、企业经营管理出现问题的时候,这种投资就不可能产生倍增的收入。对此要有清醒认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识。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些观点(仅供参考)一、有关制度。制度是人为设定的决定人们相互关系的制约性规则。制度涉及社会政治、法律及经济行为。它详细规定具体环境中的行为,一般为社会群体的成员所接受。制度是在多人、多次重复的情境中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或者按照博弈论的说法,制度是所有参与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