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语文复习《张衡传》《马钧传》练习班级姓名阅读《张衡传》,回答下列问题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著《周官训诂》,崔瑗以为不能有异于诸儒也。又欲继孔子《易》说《彖》、《象》残缺者,竟不能就。所著诗、赋、铭、七言、《灵宪》、《应闲》、《七辩》、《巡诰》、《悬图》凡三十二篇。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a.游.于.三辅()b.虽才高于.世()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②a.因.入京师,观太学()b.作《二京赋》,因.以讽谏()c.伺者因.此觉知()③a.公车特征.拜郎中()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④a.精.思傅会,十年乃成()b.以精.铜铸成()2.解释并识记下列句中与官职变动有关的词:(1)举孝廉不行举:行:(2)连辟公府不就辟:就:(3)累召不应召:应:(4)拜为上卿拜:(5)再迁为太史令迁:(6)再转复为太史令转:(7)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徙:(8)出为河间相出:(9)衡下车,治威严下车:(10)视事三年视事:(11)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除:(12)上书乞骸骨乞骸骨:3.解释下面多义词在句中的含义。辟连辟公府不就征公车特征拜郎中唇吻翕辟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辟邪说挟天子以征四方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岁征民间,2辟病梅之馆以贮之疆土之新辟者4.阅读“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至“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一段,回答问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中有都柱都:大B.施关发机关:枢纽、关键C.牙机巧制牙:发动机件的枢纽D.京师学者,怪其无征征:征讨(2)选出各项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B.验之以事,合契若神C.自此以后D.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3)从上文中找出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句。A、例句: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答:B、例句:古之人不余欺也。答:(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候风地动仪的?答:5.阅读“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至“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一段,回答问题。(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衡因上疏陈事陈:陈奏B.帝引在帷幄引:牵拉C.衡乃诡对而出诡:虚假D.一时收禽禽:通“擒”(2)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张衡曾经询问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省略主语“张衡”应为“张衡尝问天下所疾恶者”。B.阉竖恐终为其患。这些宦官害怕(张衡)终究会成为他们的祸患。省略动词宾语“衡”,应为“阉竖恐衡终为其患”。C.因以讽谏。于是用(它)来讽喻规劝。省略介词宾语“之”,应为“因以之讽谏”。D.果地震陇西。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了地震。省略介词“于”,应为“果地震于陇西”。(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不趋附当时的权贵,因而他所担任的官职往往多年得不到提升。本句话充分表明张衡不攀附权贵,洁身自好,不以权谋私。语言凝练平实,从中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对张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B.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本文以张衡“善属文”“善机巧”和“善理政”为纲组织全文,显示了张衡作为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才干与成就。C.本文介绍了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详写了其才能和成就。在介绍其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则较简略。这种详略得当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D.全篇以记叙为主。记叙以时间为经,以张衡的事迹为纬,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以记叙为辅。本文以客观记叙为主,但字里行间也渗入了作者的评论。练习二: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属文(zhǔ)左冯(píng)翊征辟(bì)B.逾侈(yú)邓骘(zhì)不徙(xǐ)C.都柱(dōu)合契(qì)陇西(lǒng)3D.骸骨(hái)肃然(sù)收禽(qín)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A.不好交接俗人交接:与……交往B.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C.辄积年不徙徙:调动官职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看、视察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B.吾得兄事之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B.“贯六艺”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史》被称为“四史”。5.下列各句中加框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举孝廉不行B.言甚详明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D.覆盖周密无际6.从句式结构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A.(衡)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未之有也D.果地震陇西7.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一项是()A.三辅:汉朝称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所管辖的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之人称为孝廉。C.班固《两都赋》中“两都”指长安和洛阳,而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则不然。D.乞骸骨: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8.下面句子中加框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虽才高于世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B.以精铜铸成验之以事C.公车特征拜郎中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D.因入京师,观太学伺者因此觉知二《马钧传》阅读练习马钧传傅玄马先生钧,字德衡,天下之名巧也。少而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当此之时,言不及巧。焉可以言知乎?先生为给事中,与常侍高堂隆、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言及指南车。二子谓:“古无指南车,贺言之虚也。”先生曰:“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二子哂之曰:“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主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先生日:“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此一异也,又不可以言者也。从是,天下服其巧矣。居京师,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团,患无水以溉。先生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此二异也。’其后有人上百戏者,能设而不能动也。帝以问先生:“可动否?”对日:“可动。”帝日:“其巧可益否?”对曰:“可益。”受诏作之。以大木雕构,使其形若轮,平地施之,潜以水发焉。设为女乐舞象,至令木人击鼓吹箫;作山岳,使木人跳丸掷剑,缘垣倒立,出入自在,百官行署,春磨斗鸡,变化百端。此三异也。有裴子者,上国之士也,精通见理,闻而哂之。乃难先生,先生口屈不能对,裴子自以4为难得其要,言之不已。傅子谓襞子日:“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马氏所长者巧也,所短者言也。以子所长,击彼所短,则不得不屈;以子所短,难彼所长,则必有所不解者矣。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有所不解而难之不已,其相击刺,必已远矣。心乖于内,口屈于外,此马氏之所以不对也。”。傅子见安乡侯,言及裴子之论,安乡侯又与装子同。傅子日:“今若马氏所欲作者,国之精器、军之要用也。费十寻之木,劳二人之力,不经时而是非定。难试易验之事,而轻以言抑人异能。此犹以已智任天下之事,不易其道以御难尽之物,此所以多废也。马氏所作,因变而得,是则初所言者不皆是矣。其不皆是,因不用之,是不世之巧无由出也。夫同情者相护,同事者相害,中人所不能免也。故君子不以为害人,必以考试为衡石,废衡石而不用,此美玉堑以见诬为石,荆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于是安乡侯悟,遂言之武安侯;武安侯忽之,不果试也。此既易试之事,又马氏之巧名已定。犹忽而不察,况幽深之才,无名之璞乎?后之君子,其鉴之哉!马先生之巧,虽古公输般、墨翟、王尔。近汉世张平子,不能过也。公输般、墨翟皆见用于时,乃有益于世。平子虽为侍中,马先生虽给事省中,俱不典工官,巧无益于世,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装子者,裴秀。安乡侯者,曹羲也。武乡侯者,曹爽也。(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删节)9.对下列句子中加框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下之名巧也巧:动听B.更入更出,其功百倍于常更:轮番C.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微:精微D.后之君子,其鉴之哉鉴:把……作为教训10.下列各组句中加框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B.能设而不能动也越国以鄙远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C.后之君子,其鉴之哉D.巧无益于世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11.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能表现马钧“不说空话,崇尚实践”的一组是()①少有游豫,不自知其为巧也②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③此一异也,又不可以言者也④患无水以溉,先生乃作翻车⑤帝曰:“其巧可益否?”对曰:“可益。”受诏作之⑥马氏所长者巧也,所短者言也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④⑥D.②④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钧是天下之名巧,但由于他不知道自己有技术,而且还“言不及巧”,因此就没有人知道他的高超技术。B.常侍高堂隆和骁骑将军秦朗都认为古代没有指南车,马钧也不可能做出指南车,但马钧还是制作成功了技术难度极大的指南车。于是,马钧被天下人佩服。C.作者认为裴秀以自己的长处去攻击马钧的短处是不对的,但同时指出马钧内心乖巧,不善言辞也是不对的。D.作者爱憎分明,对科学发明予以充分肯定,对有高超的技术的马钧不被朝廷重用觉得可惜之至,谴责了对人才采取轻蔑态度的裴子、安乡侯和武安侯。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古有之。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3分)译文:(2)夫同情者相妒,同事者相害,中人所不能免也。(4分)译文:(3)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荆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3分)5译文:《张衡传》学案答案1、①于,介词。a.表处所,在;b.表比较;c.表范围,在……方面;②因,介词。a.趁(机会);b.通过、藉;c.因为;③a.召,动词;b.征象,证据,名词。④a.精心,形容词;b.纯,形容词。2、(1)举:推荐。(被)举荐任官。行:去应荐。(2)辟:征召,召来授官。(被)召。征召;就:就职,任职。(3)召:召请来授官。应:应职,接受官职。(4)拜:任命,授给官职。(5)迁:升任、调动官职。(6)转:调动官职。(7)徙:调动官职。(8)出:离京去外地为官。(9)下车:指官吏初到任。(10)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11))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12)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3、辟:征召,召来授官;打开;排斥,驳斥;通“避”;开辟,开垦征:征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