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1/23历史教育与历史普及_史学工程刍议_臧嵘历史教育与历史普及一一史学工程当议减嵘最近,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上,一些同志再次提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性。有的同志说广中小学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并决定着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和民族精神。因此,中小学德育是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它的一项重要的奠基工程。①在这项艰巨而伟大的奠基工程中,历史教育的地位应当怎样呢?我认为是首当其冲的,而且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加强历史教育一妙蹄辛亥革命前夕,一位革命派曾鲤化,曾激于爱国义愤,写了一本《中国历史》,书中提到:历史学者,为学界最闲富最远大最切要之学科。社会上之龟鉴.文化开化之原理,国民爱国心之主动力也厂②白寿彝教授则把学历史的首项任务列为:帮助人价从青少年起一直到老死为止如何做人,帮助人价了解或者理解作人的道理。,_⑧从上述两段话,我们可以看到,一如果切实去做精神文明建设的大事,真要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离开历史教育,便容易变成空话。在历史中.有最粼富的进行国民爱国主义教育的源泉,有与人幻社会笋载舌最切要的资料。我认为.当前怎样教育一寿少年做人,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文明人,是最最重要的,这比任何空话要实际百倍。我国数千年文明史上,体现人类高尚情操和优秀儡质的人物和事例,可说不胜枚举,表现我国人民不畏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的史实,也不乏其例。如果我们充分利用历史__赶的这些人和事,那么我们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将事半功倍!月前有一些不利于加强历史教育和优良传统的教育的说法砂我是不敢苟凤的。比如护有人对我国传统历史文化采取基本否定的态度,对传统用以代表民族形象的标志随意贬低丑化。我以为这一切都不利于激发我们民族的自尊和自强。这里我想借用历史学家章开沉的一段话:一少我们既没有理由骄傲自满,更不应该妄自菲薄。厉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是,正确总结前人的历史---------------------------------------------------------------最新资料推荐------------------------------------------------------3/23经验,科学地更新我们的观念形态与思维方法,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引进国外先进文明,同时也以更加宽容的态度妥善处理本国优秀文化遗产,兼容并蓄,择善而从,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努力创造当代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冲一个是更加开放地引进,一个是更加宽容于本国历更文化遗产,这才是妥善的。当年,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把文化的发扬和很好的道德,作为国家久治长安、能够强盛和在国际上恢复固有的民族地位的重要条件。⑤我认为.目前我们学术界对祖国优秀的传统、固有的文明,宣传得并非过分,而是不够。史学界的专家妇也很少有人考虑过怎样从全民的角度来进行脚史教育及普及的间题。至于中小学历史教学的现状,更是有目共睹的,第一线的历史教师们已作兜过多次呼吁。所以,目前大力加强对`全氏的历史教育,仍为当务之急。①《课程教材教法》1988年第7期第2页。②东新译社《中国厉史》1904年版首编总序第2页。-③《历史教育和史学遗产》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页。一_一④《从离异到复归孙中山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历史研究n987年第1期。一⑤一《孙中山选集》下卷第653页。怎样做呢?首先,应树立民族自信心。我不同意有人把中华民族比作为一个步履踌珊的老人和把我国传统比喻为一个沉重包袱的说法。历史悠久,这是我国各族祖先辛勤创造出来的,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历史财富,而不是包袱。无数古今学者、海外华侨都以祖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自豪。当然中华民族和世界上任何民族一样,都有一些短处和弱点,但最根本的是她的长处。她的不朽之点最明显的例证便是:这一伟大民族在地球上顽强茂盛繁荣地屹立了数千年,她的文明从未间断,而且几度光耀于世界各民族之林。我们的历史教育,正是要把这些历史上的光耀照人之处,在全民中传播,唤起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当前众说纷纭、群议驳杂之际,在历史教育中---------------------------------------------------------------最新资料推荐------------------------------------------------------5/23牢牢把握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具有直接的现买意义。其次,历史教育还应当促迸民族自尊与自强。我国人民究竟有没有力量把祖国建设得富强繁荣?通过生动的历史教育,完全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我国先民曾经几度把因天灾人祸弄得到处疮演、遍地篙莱的大地,重新建成繁荣富庶名震东西的文明帝国。早在4000多年前,我国人民就在大禹的领导下,治理了泛滥数千里的洪水;2019年前,我国人民修建了长达万里的长城;1500年前我国人民又修筑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在中华大地上,我们民族一直自强不息,创造灿烂文明。对此我们应当感到无比自豪和自尊。著名海外华人学者、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有一段议论;世界上有古无今的文化很多,有今无古的文化也很多,而有古有今的文化则相当少。象中国这样波澜壮阔的文化传统简直是独一无二的历史现象。中国文化传统有这样的承继性,正表明了其生命力长期旺盛。⑥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说:中国比古代地中海地区奴隶城邦文化或封建时代的欧洲文明取得大得多的发展⑦。我觉得,我国历史上的任何杰出成就,都是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材料。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在一次会上讲:当前,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理想教育的起点,把以培养爱国情感、振奋民族精神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放在突出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⑧。提高民族素质,首先要使每个民族成员自奋、自尊,了解每个人肩负的使命,振兴中华,责无旁贷。那种有意无意损害民族自尊与良强的说法,我以为都是与此背道而驰的。历史教育之所以成为当务之急,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历史教育的范围与内容也随之有极大的扩充。我们先前所理解的历史教育,无非就是政治得失、社会阶级斗争的内容。事实证明,这样的历史教育,是极为片面的,而且很容易把思想教育引入偏激的歧途。---------------------------------------------------------------最新资料推荐------------------------------------------------------7/23应该从更高的角度和更宽的视野来理解历史教育的内涵和功能。目前有许多方家学者,包括中外专家,对此作了很好的阐述,这些新的论点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更加宽阔的领域,使历史教育的道路更宽广了。1987年6月,我国史学家齐聚一堂,曾专门召开了一次中国社会生活史专题讨论会,一致认为除传统的政治史、经济史等外,必须重视社会生活史的研究。历史学家应当从广阔的历史活动过程去探察人类社会形成与演变的各种形式及其底蕴,这才会使当前的历史研究工作更具活力。会上提到了加强对人类社会生活史各方面的研究,包括历史上人仃的衣食住行、群体社团、民俗心理等等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刊物《文化》,甚至还提到了日本的花道、茶道,波兰的闻名世界的糕点制作,坦桑尼亚的文身习俗。苏联史学家自五六十年代以来,也相继要求对传统史学进行改革,要写出有血、有肉、有感情卜的活生生的而不是僵死的历史。,L总之,都迫切要求历史从狭小的圈子里走出来,大众化和群众化,和人们豹社会生活更加接近。近年来,我国史学和历史教育也有引人注⑥《中.国传统文化纵横谈》《社会科学》(沪)1986年第3期。⑦《中国科学技术史》第1卷第1分册第魂页。⑧《中国教育报》1988年6月7呵。⑨浦斯狱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讨论会侧记》沐中国史研究动态》1987年第12期。L《历史问题》1964年第3期,转引自杰弗里巴勒克拉戈《当代史学主要趋势》第49页。月的新发展。人们提到了许多通常被忽略了或从未提到过的史学和历史教育的功能。目前最为人们所注意的是通过历史的学习如何帮助人们明白怎样做人。白寿彝教授曾十分痛心地说:`这是最要紧的一条。这些年,我们把这条扔掉了。另外,有一些历史学家则把注意力转向了历史上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日常意识、以致社会心理等方面,写出了一大批有关中外文化史、中外社会生活史方面的论文、著作。---------------------------------------------------------------最新资料推荐------------------------------------------------------9/23这都说明史学领域在不断扩大。如何把史学研究的这些新动向、新趋势及时地正确地导引到历史教育和史学普及中来,使之成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新内容、新动力,能够充分运用这些生动的材料,达到悟人之心机;启人之心智的目的,这是当前需要人们大力研究的新课题;同时也正说明了,在新的形势下,历史教育更具有其不可须臾忽视的重要作用。普及历史知识势在必行如果说历史教育的加强,是当务之急,那末历史知识的普及,则是势在必行。首先,这是史学本身功能的特定性所决定的。前面说过,历史教育具有培养和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重要作用,从这一点来讲,历史教育便应当是全民的事业,它不仅仅是教育部门几个领导和少量的厉史专家的事,也不仅仅局限为全国27万名中学历史教师和更多的小学史地教师所关注,而应是更大的范围,是亿万人的事业,全中华民族都应注目的大事。历史学家李侃说: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要造就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有文化的一代新人。这样的人不是从天而降,凭空产生的,需要大量的教育工作,而历史知识的普及,从历史文化遗产中汲取精神营养,从前人的业绩中和创造中受到精神感染和思想启迪,从而充实精神生活,增强民族的自尊和自信,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L遗憾的是.对此不注意和不重视的情况确实存在,有的时期还很严重,在教育战线,历史教育不受重视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和文学界,相继出现了学者们和人民大众互相脱节的现象。文学界称之为疏离,史学界在一些人那里则认为是危机。我以为,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忽略了普及,忽视了群众的接受能力,恐怕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真所谓自封而立珍域飞所以,历史的普及决非不值得一顾的小问题,而是既关系民族的素质又影响着史学前途的大问题。不可等闲视之。危机如何解脱呢?我说:史学普及是必由之路!目前,史学界提出了好些种关于史学层次的看法。有的认为史学大厦应有四个层次,即一、初级层次,考证史实;二、中级层次,构建历史轮廓,实即一般的史学论文或著作;三、高级层次,创立历史理论,实即一般所说的史论;四、超级、,层次,对历史理论的反思。---------------------------------------------------------------最新资料推荐------------------------------------------------------11/23完成这几个层次,即完成了历史认识的全过程。L有的把史学理论分为三层,叫做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和历史方法论,以为不同的层次具有不同的功育色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构成史学理论的全部内容及其完整体系。L另外也有一些同志具体谈到了历史研究的系统工程化,并把历史教育论当作极为重要的一环。⑧但是,遗憾得很,这些层次分类,恰恰忘掉了最重要的一环,即史学普及或历史教育。我认为,要使历史研究的系统工程化成为现实,或说使史学真正成为工程,就必需有史学普及或历史教育这一层。这是范围极为广泛、涉及读者群最为众多的一个层次,是史学大厦中极为基础的部分。缺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