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系建设1、建设内容人才培养的关键就是以就业导向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按照“产业+企业+专业”的校企共建专业模式,实施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对接的情境教学、理实一体项目工作室教学,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科目课程,科学构建以“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应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为框架,以技能训练为主线,按照基本职业素质、双证融通情境教学、职业定位顶岗实习三个模块七类课程若干个项目单元进行模块化建构,设计模块化课程体系。针对学院服务湖南及周边省份计算机网络工程、网络基础、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岗位要求,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四步法系统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工学结合模块式项目课程。图16课程体系设置步骤图(1)确定培养职业岗位工作能力的模块化科目课程以双证融通模式设计课程,在教学单元基本内容的设计上将岗位群内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关键知识和能力分解为模块化形成“基于工作过程”工学结合模块式项目课程体系调研分析职业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工学项目系列模块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职业标准分析工学项目模块确定工学项目职业资格证书教学单元,并按实际培养的需要划分成一组核心课程和实训项目,形成按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对应的课程和技能综合实训项目。同时,要克服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叠,减少课时数量和课程门数,使课程的功能取向和整个系统的取向一致,通过各门科目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发展达到课程体系的最佳状态。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模块化课程体系科目课程构成如表所示:(2)建立以就业导向和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本专业以就业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为框架、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工作实践为起点,把本专业所涉及到的职业活动分解成为若干专家座谈会合作分析岗位能力要求合作设计项目教学单元项目可行否生成科目课程合作设计岗位工作流程步骤是否图17模块化科目课程开发共建流程图基于典型工作过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模块化科目课程开发共建团队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形成突出能力培养、与上岗对接的双证融通情境教学工学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全新的模式组织教学。本专业从07年开始,全面打破学科体系结构,以国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选择教学内容,设置课程大纲。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模拟实际职业岗位作业中的环节,进行基本技术训练,在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与考试中心的支持下,我们正在编写自己的教材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模块化课程结构。通过认真分析与研究,制定出科学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专业教学计划。通过每年对“软考”考试大纲进行知识结构分析并对本地网络技术人才的能力要素与人才培养规格进行调研并分析,确立如下核心技能,分别为:网络组建技能、网络管理技能、网站建设与维护技能、网络安全技能、网络规划和优化技能、网络应用程序开发技能、IPv6、数据存储、数据容错与灾难恢复、无线等高新技能。核心技能与课程结构图:图18核心技能与课程结构图(3)建立专业的核心课程(群),开发出版相应教材按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确立专业核心课程。课程主体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项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明确核心课程的标准,体现岗位知识、技能要求,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以精品课程要求重点建设《局域网组建》、《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ASP.NET程序设计》、《网站设计与制作》、《网络安全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与配置》等6门核心课程(群)建设为重点,与企业相关人员共同开发特色教材,2009年完成《综合布线局域网组建技术》国家级课程规划建设方案;完成省级精品课程《网络安全与管理技术》和《服务器配置INTERNET》的设计方案和完成院级精品课程《网页设计与网站制作》和《ASP.NET程序设计》的设计方案。2010年,按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标准,以网络管理工程任务为线索,建设《网络安全与管理技术》和《服务器配置与INTERNET应用》课程;按照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标准,以网站建设为线索,完成院级精品课程《网页设计与制作》和《ASP.NET程序设计》的建设。2011年,按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完成《综合布线局域网组建技术》课程的建设任务主干课程教材编写规划如表9所示:表9主干课程教材编写规划表教材名称主要负责人第一阶段计算机应用实例教程朱天相、周益卫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程朱天相、孔东阳软件水平考试网络管理员朱天相、孔东阳第二阶段服务器配置INTERNET朱天相、孔东阳、周益卫服务器配置与管理实验指导书朱天相、孔东阳、肖鹰ASP.NET程序设计朱天相、孔东阳、潘菲计算机网络管理与配置孔东阳、张蓉、陈东华网页设计与网站制作孔东阳、肖鹰、张蓉第三阶段网络安全与管理技术朱天相、孔东阳综合布线局域网组建技术朱天相、孔东阳、周益卫(4)建立模块化课程动态调整机制金融危机不仅给职业技术学校的就业带来压力,也是对职业教育应对经济波动的一种考验。针对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的技术和新应用的不断涌现,网络技术专业应敏锐把握当今社会需求、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块化课程结构,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就业问题,进一步加强技能培训,丰富学生的能力储备,开拓新的就业方向和渠道,在更广阔的地域和行业里寻找就业机会,并加大专业开放办学的力度,建立反映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动态调整机制,敏锐把握当社会需求、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适时调整、不断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模块化课程体系调整机制图,具体如图19所示:2、建设步骤按学院人才培养精细化管理建设统筹规划,以本专业教研室教师为核心,多方共建,对接岗位,动态调整,不断优化分期逐步实施,分三年完成。第一步,专业市场调研确定核心工作能力,初步确定课程模块较大细微现有人才培养目标对比分析现有模块化课程体系差异程度计算机网络行业技术变化新人才培养目标新模块化课程体系1、湖南网络行业调研报告2、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3、学生、家长反馈意见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变化社会人才质量需求变化行业岗位、工作能力、工作领域的变化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人才综合素质需求的变化调整基本职业素质模块岗位职业资格能力要求的变化调整双证融通情境教学模块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就业期望的变化调整职业定位顶岗实习模块图19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模块化课程体系调整机制图校企合作、双向联动,组建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小组,共同开展市场调研,了解专业面向及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及时把握行业产业结构变化出现的新的职业岗位,及时把握生产结构变化对原有职业岗位提出的新的职业能力的要求。第二步,分析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调查分析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通过对专业对接岗位相应的工作领域与技术领域相应的工作岗位、技术领域及工作流程的分析,归纳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典型技术领域及工作流程,进一步通过对专业对接产业相应的核心能力与职业资格的分析,归纳出典型的职业资格及核心能力。第三步,分析核心职业能力和资格,确定课程模块。这一阶段对前面所归纳出的典型的工作岗位、技术领域、工作流程及职业资格证书等,进行分析,归纳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规范,从而确定本专业课程模块,形成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式项目课程,完成专业模块式项目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具体如图20、图21和图22所示:学历教育(学历证)职业资格教育(职业资格证)1、数学知识应用能力2、英语阅读、写作能力3、应用文写作能力4、思想道德、法律基础5、时事政策……6、计算机基本知识7、数据通信基本知识8、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9、计算机操作系统基本知识……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2、职业守则3、英语专业术语4、相关法律、法规知识(1)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2)劳动法相关知识(3)有关信息网络的法律法规…………5、计算机机房环境的基础知识6、计算机基础知识7、网络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素质模块专业基础素质模块基本职业素质模块图20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基本职业素质模块构成示意图职业英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邓江……网络操作系统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学历教育(学历证)职业资格教育(职业资格证)1、TCP/IP协议的基本知识2、服务器基本工作原理3、网络安全知识4、网络工程基础知识5、JAVA程序设计……6、计算机操作及常用软件使用7、综合布线8、简单网页制作9、ASP程序设计……1、熟悉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了解TCP/IP协议2、网络安全知识、防范技术3、操作系统的安装、设置和管理4、综合布线基础技术…………5、小型网络系统的设计、构建、安装和调试6、中小型局域网的运行维护和日常管理7、建立、管理Web网站……双证融通核心模块职业能力综合实训模块双证融通情境教学模块图21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双证融通情境教学模块构成示意图网络安全与管理技术网页设计与网站制作设备调试与网络优化技术……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实训局域网建设实训局域网运行与管理……3、运行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模块式项目课程体系,是“依托行业、对接产业、服务就业”专业建设思路和“产业+企业+专业”专业建学历教育(学历证)职业资格教育(职业资格证)1、JAVA程序设计实训2、网络集成方案设计3、网页设计与网站制作4、综合布线设计……5、顶岗实习6、毕业设计1、JAVA程序设计(网站建设方向)2、数据安全与恢复(网站管理方向)3、无线网络工程(网络工程方向)……4、软件成熟度模型5、网络编程项目(网站建设方向)6、数据安全项目(网站管理方向)7、无线网络工程项目(网络工程方向)职业定位专项实训模块顶岗实习就业模块职业定位顶岗实习模块图22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双证融通情境教学模块构成示意图Java程序设计职业生涯定位……网络编程项目开发软件成熟度模型……设模式指导下的开放性课程体系,必须遵循“工作过程导向、职业能力主线、项目任务载体”的课程建设模式,构建和采用“校企共建、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学生五方共管共监”的运行模式,即:(1)在组织建设上校企共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项目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小组,负责项目课程体系建设顶层设计、架构设计、方案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下达建设任务、建设目标。(2)在运行实施上校企共建专业建设小组、项目课程体系建设实施小组,负责组织市场需求调研分析、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分析、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工学项目系列模块、专业教学方案及教学流程设计,项目课程与教材开发计划、教学实施、教材开发、教学评价、课程评价等,并将项目课程体系建设的有关制度建设、组织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方案、课程教材、评价标准等上网公布,接受教育主管部门、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督导部门、企业专家、学校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和社会其它人员的监控和评价。(3)在质量监控上树立全面质量观、全程管理观、全员参与观的质量监控与保障意识,建立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学生五方共管共监的开放性质量监控系统,全程监控项目建设各环节,通过多渠道、多途径收集信息,高效处理和诊断信息,快速反馈矫正意见,确保本专业项目课程体系建设的高标准、高质量。图23项目课程体系建设运行模式示意图4、精细管理要保证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有效运作,须实行项目的精细化管理,要在认真弄清各实施步骤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还需要通过职能分工,明确各项目的主要内容和责任人;通过制度建设,形成过程管理的制度约束;通过确立行动指标,建立和完善行动中的质量评价标准。因此,要把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按子项目建设步骤、每个步骤的建设要点及其行动程序、工作目标、功能(行动)主体、责任划分、评价标准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做到思路明确,步骤清晰,目标合理,分工明晰,责任具体,评价到位,制度完善,以便循序渐进,逐步推进,顺利实现子项目的建设目标。课程体系建设的精细化管理内容主要分为基于认知过程的课程体系结构管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精细化流程管理、精细化时校企共建院学术委员会校企共建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共建系(部)专业建设工作小组校企共建系(部)课程体系建设实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