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孙悟空的斗争精神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析孙悟空的斗争精神李波(2011级汉语言文学一班201101024058)摘要:孙悟空是我国古典名著中较为突出的人物形象之一,本文认为,孙悟空是一个有勇有谋、有血有肉的坚强斗士,是一个典型的斗者形象。关键词:西游记、孙悟空、斗争精神《西游记》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本浪漫主义色彩较浓的小说,是我国优秀的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全书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形象,孙悟空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人物,他无法无天的性格,敢于反抗的精神、永不屈服的斗志一直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那么,他的这种斗争精神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一、孙悟空是一个不畏强权、勇于斗争的叛逆人物形象(一)、天生地养,不敬皇权孙悟空是一只破石而生的美猴王,无父无母,他纵身一跳,在那水帘洞中,铁板下发现了一个“洞天福地”,领着群猴过着“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的自由生活。正是因为其天生地养的经历,导致了他不屑神佛等统治权威,桀骜不驯的性格特征。孙悟空对天神们常常出言不逊。在冥府,他使十殿阎王躬身作揖。对慈悲的观音菩萨,孙悟空敢骂她“惫懒”,咒骂她“该她一世无夫!”在应允观音菩萨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时,要求答应他“叫天天应,叫地地灵”。他还骂如来佛是妖精的外甥。因此,在取经途中,他经常驱遣山神土地,四海龙王,值日功曹前来效劳,若稍有拂逆就嚷着“伸过孤拐来,各打五棍见面,与老孙散散心。”有时仅为欺骗两个小妖,他便要玉帝闭天,“若有半声不肯,即上灵霄殿动起刀兵。”所以,连玉帝也无可奈何地“只得他无事,落得天上清平是幸”,终于默认他“犯上”的要挟。对人间之王,他更是蔑视。他对乌鸡国国王说:“老孙若肯做皇帝,天下万国皇帝都做遍了。”朱紫国国王生病,他用马尿和药丸给国王治病。这种无法无天的行为,体现了孙悟空敢于挑战权威的反抗精神。什么玉皇大帝,什么神仙佛祖,在孙悟空眼里,都比他高贵不了多少,他和他们没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二)、敢于斗争,精神乐观被玉帝所欺,他就大闹天空;龙王拿他,他又闹了龙宫;阎王收他,他更是打上阎王殿,撕毁生死薄他视一切凶险为游戏,具有举重若轻般的潇洒。大闹天宫他曾经两次失败,却没看到他乞哀告怜,也没有丝毫萎靡困顿之相,取经路上,他更是把降妖除怪当做玩耍的游戏。第十八回他就对高太公说:“因是借宿,顺便拿几个妖怪耍耍。”在和妖怪的周旋中他也曾三番几次受灾遭难,但又能于谈笑之中脱离困境。当然,有时遇到困难,他也曾流过眼泪,甚至痛哭过,但这一哭,却把孙悟空由猴拉向了人,同时也使人们更体味到取经的艰难。问题在于他哭过之后,不是从此意志消沉,而是以更大努力和执着去继续斗争。由此可见,作者的主观意图和作品的客观内容是统一的,大闹天宫和西天取经是统一的,这统一就是统一在一个“斗”字上,孙悟空实际上是封建时代斗士的形象。大闹天宫中,这位“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孕育的自然之子,自始至终都带有率性而为的特征。大闹天宫,他面对如来佛曾公然提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但这个口号并不是深思熟虑之后提出的政治要求,只是“强者为尊该让我”的英雄壮举,是个性备受压抑之后的总爆发。所以大闹天宫并不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反抗天宫统治者的行动,而是随着矛盾冲突的加深,孙悟空的个性和神权世界势难并立,因而不能不斗,都表现了率性而为的特征,都表现了他酷爱自由,反抗束缚和无视权威的性格。如果说大闹天宫是对神权社会率性而为的破坏性行为的话,那么西天取经就是一种有目的的建设性行为,取经是一项可以使人们摆脱苦难的事业,这是一项造福于人类的事业。孙悟空为之奋斗当是无可厚非的。如来曾经说过:“那南赡部州者,贪淫乐祸,多贪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怎么得一个有法力,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询经万水,到我处取真经,永传东土,观化众生,却乃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可见作者把“劝人为善”“普济众生”作为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最终目标。孙悟空从大闹天宫到目的明确地保护唐僧取经,找到了自己新的人生坐标。当然,既然是事业,就有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作为斗士,孙悟空不允许自己失败,而从事建设性的事业,总要比破坏性行为困难得多,他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其斗争就不仅表现为激烈性,更表现为持久性,表现出韧性特征。在普济众生这个总的目标下,孙悟空西天降妖也是常常主动出击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直接为民除害,作者把为事业奋斗的进取精神和为民除害的抗暴精神结合起来,再通过书中人物之口赞扬孙悟空:“专救人间灾害”“与人间报不平之事”,在通天河畔,他不仅救下了两个“祭赛”妖精的幼儿,而且除灭了妖怪,免除了妖怪头子之后,总要把小妖消灭干净,以免给百姓留下祸患,可见,孙悟空已经脱离了专为自己斗争的性质,而是为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为弱者而斗争。二、讲究斗争的艺术,斗智斗勇,善用策略孙悟空在斗争中他很重视调查研究,掌握敌人的情况,认为要知己知彼,才能取得胜利。第七十四回,写在狮驼岭斗三魔,经过艰苦斗争才取得了胜利,孙悟空事先作的调查研究就起到了了很重要的作用。他先变为一个小苍蝇,飞到一个寻山的小妖精的帽子上,了解到一些情况;然后又变为一个小妖,慌称自己是新派来的寻山总领,拿出巡山金牌“总钻风”,用其巧妙的办法,了解到三个妖精的特点:大王能一口吞下十万天兵;二大王有一只长鼻子,能将人卷走;三大王有一只阴阳二气瓶,能将人装进去化成水。孙悟空根据三大怪的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斗争策略,取得了斗争的胜利。第八十二回,写陷空山唐僧被妖精摄走,为了解救唐僧,孙悟空又派猪八戒去了解情况,果然了解到唐僧是被一个白毛老鼠精摄走,要唐僧去同他成亲,为解救唐僧创造了条件。有时候妖怪很厉害,孙悟空无法战胜,就想到妖怪常常同神佛有联系,于是上天入地,追本求源,弄清妖怪的来历,最后找到战胜他们的办法。如第五十二回,写同兕牛怪作斗争,孙悟空斗法斗不过时,就到李老君那里去了解到原来妖怪是李老君的青牛逃跑了,偷了李老君的“金刚琢”所以非常厉害。最后是请李老君收服了他。可见孙悟空斗妖斩魔,并不完全是神奇无边的法力,还靠了他的勇敢和智慧。在具体斗争中,孙悟空还能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环境,讲究策略,抓住敌人的弱点,利用矛盾,最终战胜敌人。第五十九回,写过火焰山,孙悟空要向牛魔王借芭蕉扇,就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一借时,因牛魔王与他有旧,但大战红孩儿是又与罗刹女有仇,所以孙悟空就采取先讲理后动武的办法。二借时,因牛魔王背弃了罗刹女,被一个万年狐王的遗女玉面公主招赘为夫,孙悟空就利用了罗刹女既埋怨牛魔王又想念牛魔王的矛盾心理,变为假牛魔王,终于骗到了芭蕉扇。又如第八十二回,写猪八戒去向妖精了解情况,他不讲究策略和方法,见到两个妖精在井边打水,上去就叫妖精,结果只叫了一声就被打了三四杆子。回来孙悟空就教育他,不能这样直来直去叫妖精,而先叫姑娘或奶奶,并告诉他在斗争中要“有刚有柔”,“温柔天下去得,刚强寸步难移。”第七十四回,写孙悟空知道那些妖魔了解孙悟空神通广大,有些恐惧心理,他就利用这个弱点,故意在他们面前宣扬孙悟空如何神通广大,说孙悟空的金箍棒一变就十数丈厂,一下子可以打死十万妖精,小妖闻言吓得魂飞魄散,先从精神上瓦解了小妖们的战斗意志。他经常变成蚊子、苍蝇、蟭蟟虫,钻到妖精洞里去弄清妖精的底细(如黄风怪);或者根据蛛丝马迹推断妖精的来历,然后根据这些妖怪的特点,寻找相应的对策(如黄袍怪);或者变成妖怪的丈夫或妻子去欺骗妖怪(如三调芭蕉扇);或者赚来妖怪的法宝,反而置妖怪于死地(如计盗紫金铃);他还善于运用钻到敌人肚子里去的战术来制服妖怪的(如黄眉怪),他机智灵活,随机设计,常常令妖怪防不胜防。综上所述,孙悟空实际上是封建时代事功型的斗士形象;其形象的基本内核,便是为造福人类的事业而奋斗的抗争与进取的精神。时代可以变革,人类正在日新月异地进步,但是这种精神是永远值得人们学习的。参考文献:(1)《西游记》原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出版作者吴承恩(2)《明清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作者周先慎(3)《中国文学史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作者李修生(4)曹炳建《西游记作者研究回眸及我见》、《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第五期(5)李希凡《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11月(6)(6)屈小强、著《西游记之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4月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