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洛、库兹涅茨与技术进步(1)哈罗德—多马在模型中的一个基本假定,是资本—产出比率v不变,所以,产出总量的大小取决于资本存量的多少,产出增长的快慢取决于投资率的高低。增长速度决定于资本的流量,也就是决定于投资,投资越多增长就越快。索洛(87年诺奖)的质疑:如果说增长取决于这一种要素,就是资本的话,一定会跟土地那种要素一样出现报酬递减的现象。但是,发达国家的增长率没有下降,而是保持一个大体上不变的增长率,另外投资占GDP的比重没有提高,还有点下降,这是怎么回事呢?他认为除了资本还有另外的因素。哈罗德—多马生产函数公式Y=A(K,L)里面,Y是产出,K是资本,L是劳动。美国之所以Y是增长的,不是因为K增加了,而是因为A变化了。A就是技术进步,叫技术进步函数。这个技术进步不完全是工艺上的进步,而是更为广泛意义上的进步,就是效率提高。所以技术进步函数在计算的时候还有一个名字,叫全要素生产率TFP。这个理论的推演,就叫做索洛的增长模型,又叫做新古典增长模型。索洛、库兹涅茨与技术进步(2)库兹涅茨(1971年诺奖)在上世纪60年代在索洛之后,用大量的经验数据分析了先行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的情况后,作出了关于经济增长的结论。他认为先行工业化国家在18世纪末期19世纪初期就开始向一个新的增长模式过渡,这个时期的经济增长被他称为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和早期经济增长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呢?不同的地方就是它主要靠效率提高,这和索洛的结论很相像。但是他们得到这个结论的路子是不一样的:索洛是用理论推导的,而库兹涅茨是用经验数据进行分析检验。库兹涅茨说因为生产效率提高了,现代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大大提高了。效率提高主要靠什么呢?他提出了一条,叫基于科学的技术的广泛运用。他把技术分成两种,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前,技术基本上是从经验来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后基于科学的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句话说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邓小平于1988年9月5日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的谈话中国863计划的提出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大会上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首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把科技工作提到了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战略高度上来。1986年3月3日,四位院士联合给邓小平同志写了一封信,提出“为了中国人的21世纪,务必尽快发展我们的高科技”在邓小平批示之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由此诞生了,又被称为863计划。承诺了15年投资100个亿来实施计划。这项计划把生物科技、航天、信息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作为重点领域进行跟踪,寻求突破。第五章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一、什么是技术进步二、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三、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四、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选择一、什么是技术进步科学、技术与技术进步*三次技术革命*1.1科学、技术与技术进步什么是技术*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什么是技术进步*1.1.1什么是技术技术是用来生产商品和劳务的手段与方法的总和,既包括生产工艺、技能和生产工具,也包括组织管理方法和决策手段等1.1.2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属于认识世界的范畴,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是改造世界的手段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技术并不仅仅是科学和生产相结合的物质形态,技术经常走在科学前面——人们常常知道怎样做最有效率,但还没有掌握为什么这样做的原理。早期的手工业技术全都属于这种类型。不过,现代技术越来越多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了。1.1.3什么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指技术的各个构成因素及其结合方式的改变,这种变化能导致生产能力的提高技术进步包括:技术进化与技术革命技术进化是指对原有技术和技术体系的渐进性的改革创新。当技术进化和科学研究的成果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劳动工具和设备体系发生巨大变化,技术体系的这种质的飞跃性变革就是技术革命。18世纪后期以来,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技术革命*1.2三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与英国产业革命同时进行的。它以科学革命为前提,以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为背景,以纺织机械的革新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从而实现了工业生产从手工工具到机械化的转变第二次技术革命始于19世纪中叶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以电磁学理论的创立为先导,并在其指导下,使电力技术应用于生产、生活、通讯等广泛领域第三次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中叶以相对论、量子力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创立为基础;从技术和工艺上而言,以微电子技术、生物过程技术、海洋工程、航天技术,以及上述新兴科学技术上的突破和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为前提二、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变迁技术进步、创新与社会发展2.1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体现为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技术进步与生产函数的移动*技术进步与生产可能性边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1.1技术进步体现为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增长的两种方式:外延式(靠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增加,如我国1978年之前)和内涵式(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的途径:技术进步能降低生产要素的使用比例,从而节约资源。如,应用机器设备可以大量节约劳动,使用节能技术能够节约能源消耗。技术进步还可以改变资源结合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比如,自动化生产线改变了生产组织和管理方法,提高了劳动的专业化程度,促进了产出增长。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可以用生产函数的移动来表示。2.1.2技术进步与生产函数的移动技术进步表现为生产函数曲线的整体移动技术进步的作用要受到资本存量的约束(规模报酬递增)资本-劳动比率产出-劳动比率0BAk1EDCk2f1f02.1.3技术进步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点表示一国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资源禀赋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的产出组合技术进步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展真正到达生产可能性边界还要受其他因素制约(如竞争性企业,完善的市场体系和稳定的经济环境)XA’YABB’DD’CC’2.1.4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丹尼森(1979)研究了1948~1973年期间美国经济增长,认为劳动力的贡献为28%(教育的贡献为11%),资本的贡献为32%,其余40%要由全要素生产率(生产要素质量的变化;知识进展;资源重新配置;规模经济;政策影响;不规则因素)增长来解释,在这40个百分点当中又有29个百分点要归功于知识进展库兹涅茨指出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100多年来,7个发达国家人均收入的增加有50-70%来自技术进步引发的要素生产率的提高20世纪90年代,美国、英国、日本和德国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几乎超过60%,法国曾经超过80%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一些,为30%左右,如亚洲四小龙分别为40—55%不等1957-2001年中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1957-2001年中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CKCLCa1957-197865.626.38.11979-199238.722.938.41993-200147.37.245.51979-199639.418.542.11979-200141.316.342.4CK、CL、Ca分别为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中国国内的储蓄率在40%左右,不大可能再进一步提高。因此,中国今后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关键,主要是提高技术进步的贡献。2.2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变迁产品结构变化*产业结构变化*市场结构变化*就业结构变化*2.2.1技术进步与产品结构变化技术进步产生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技术进步使原有的生产要素和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从而使总产出的产品组合发生改变(以技术进步与生产可能性边界图为例,X工业品,Y农产品)XA’YABB’DD’CC’2.2.2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化技术进步促使社会分工发展和专业化水平提高,而分工和专业化的状况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三次技术革命与产业结构的随之变化:栽培、采伐、饲养、捕捞技术→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出现并发展起来蒸汽技术→建立机器大工业,工业成为主要部门信息通讯技术→第三产业成为主导部门2.2.3技术进步与市场结构变化间接作用:技术进步通过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影响市场结构举例,信息技术→大量新型电子产品出现,形成信息产业,形成大企业与小企业共同竞争的市场结构直接作用:技术进步直接促进市场结构的变化举例,信息技术→电力行业发电和电网分开运营2.2.4技术进步与就业结构变化传导机制: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化发达国家就业结构的经历: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约有70%的人口从事第三产业发展中国家就业结构大多数还处在以农业为主的阶段,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0%左右2.3技术进步、创新与社会发展熊彼特(Schumpeter,J.A.)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创新理论*创新的概念及形式*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熊彼特简介(1883~1950)美籍奥地利人。1906年在维也纳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1912年,他发表了《经济发展理论》,1914年,熊彼特《学说史和方法史的诸阶段》,此书被称为学说史的经典。1939年发表的《经济周期》和1942年发表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都是不朽的传世之作,其著作《经济分析史》,是他所有著作中最受西方经济学界赞誉的巨著。1932年迁居美国,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直到逝世。1948~1949年任“美国经济学协会”会长。2.3.1创新的概念及形式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一种组合比率(P=f(a,b,c,…,n)),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的形式*创新与发明的区别*创新的形式(1)引进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2)采用新技术新生产方法(3)开辟新市场(4)获得原材料的新来源(5)实现企业组织的新形式原材料技术企业组织产品市场创新与发明的区别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发明是一个技术上的概念“发明”是新技术、新产品的发明,而“创新”则是将新技术、新生产方法、新组织结构管理形式创造性地应用到经济活动中,推向市场的动态过程一种新发明只有当它被应用到经济活动中去,为生产当事人带来利润时,才成为“创新”鲁迅认为:四大发明很大程度只是“发明”2.3.2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熊彼特强调创新的力量来自企业家的创新活动。企业家是把新技术、新产品、新原料和新工艺引入到生产过程,并不断进行生产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的新组合和新创造的人。驱动企业家去从事创新活动除了追逐超额利润外,还有三种力量:发现一个私人商业王国的愿望;征服困难和表明自己出类拔萃的意志;创造和发挥自己才能带来的欢乐2.3.3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企业家从事创新活动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具备创新所必需的技术知识和以信贷形式支配生产要素的权力。创新活动是连接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转换媒介。高额利润企业创新其他企业效仿创新浪潮需求增加经济繁荣创新普及赢利机会消失需求减少经济衰退三、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引进技术引进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技术引进的类别与途径*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主要障碍*韩国、台湾和智利的技术引进*3.1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可能性*必要性*可能性以英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其发展的早期主要靠自主研发实现技术进步,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条件不同。现代的信息技术、交通和航运技术为技术的传播提供了方便技术的可得性发展中国家教育和科技水平有所提高全球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必要性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研发能力较弱后发优势是指工业化和技术发展的后来者所具有的特殊优势:通过技术引进替代有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可以使经济发展进程大大加快,并避免有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