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科学发展观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一、导论: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理论背景国际背景现实背景1、理论背景第一阶段——始于20世纪40年代由政治学家提出,由发展经济学(法兰克福学派)形成的“工业文明观”(经济增长论)。因受“二战”影响,视军力为国力,视GDP为发展。发展==工业/经济第二阶段——1969-1973年由罗马俱乐部的未来学派提出的“增长极限论”,批判“经济中心主义”,提出资源、生态的极限论点。经济+自然==发展•第三阶段——20世纪70-80年代欧美一些经济学家组成的“新经济学研究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经济+自然+社会==发展•第四阶段——20世纪80-90年代多学科介入发展观研究,产生了“综合发展观”。这一发展观虽然加进了“人”,但并没有十分突出“人”的发展。经济+自然+社会+人==发展•第五阶段——1995年哥本哈根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为重要标志,着重提出了“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全体人民”的口号,即“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人+经济+自然+社会==发展•第六阶段——2003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中国经验”基础上的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人本+全面+协调+持续==发展透视-1:经济增长的发展观(1)时间: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60代中期。(2)背景:二战结束后西方工业国家大多物质匮乏。(3)理论主张:以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的经济增长理论为代表,把发展基本等同于经济增长.(4)衡量标准:国民生产总值(GNP)及GNP增长率。GNP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商品价值和劳务价值总和。(5)缺陷:忽视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价值;把GNP作为评判发展的首要标准。存在的问题是:高增长下的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被称为“有增长无发展”或“无发展的增长”。中心论点——人口增长、粮食生产、投资增长、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具有按指数增长的性质,经济增长在今后100年内的某个时期将达到极限。原因在于地球是有限的,人类生活的空间是有限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吸纳消化污染的能力是有限的。警示人们——世界经济增长已临近自然生态极限,人类应制止增长和技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看待发展;经济发展不能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要注意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应考虑资源环境的最终极限对人类发展和人类行为的影响。局限性——以“增长—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将人置于完全被动的地位,忽视了人类把握自己命运和行为的能动作用,忽视了技术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支撑和促进作用。罗马俱乐部提出的“增长极限论”:透视-2:综合发展观(1)时间: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2)背景:经济增长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所期望的福祉,相反出现了高增长下的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甚至局部战争频发等现象。学术界称之为“有增长无发展”。(3)理论主张:联合国前秘书长吴丹将发展概括为:“经济增长+社会变革”;美国学者提出建立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生活、文化等各项指标在内的新的发展价值体系。(4)衡量标准:提出以新的发展价值体系取代单一的GNP指标。(5)缺陷:只注重社会内部诸因素的发展,没有考虑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没有考虑代际问题。透视-3:可持续发展观(1)时间: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2)背景: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源于人类对全球环境问题的认识。西方国家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但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具有不可逆转性,因此应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环境和生态问题。社会应谋求一种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同步的新观念---可持续发展观。(3)理论形成和主张: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第一次使用可持续发展概念;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世界未来共同的发展战略。(4)缺陷:发展的终极目的并不明确。(5)意义: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体现了人类对发展问题的突破性认识。透视-4:“人类发展”的发展观(1)时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2)背景:以”人类发展”为核心的现代发展观是对以往的发展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完善,最终明确了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人不是物。(3)理论形成和主张: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展了一份《人类发展报告》,首次提出了“人类发展”的概念;强调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所有人的生活,增进人类幸福、自由、尊重、安全、公正、参与等。这一发展观从根本上扭转了发展理论忽视人的因素的趋势。(4)衡量标准:寿命(人均预期寿命);知识(成人识字率和受教育的平均年数);生活水平(当地生活费用的水准,即购买力平价)。传统发展观与现代发展观的比较:传统发展观——线性。假设只有一条单一的轨道供所有的国家循其发展。处在单一轨道上的落后国家所面临的挑战就是要赶上其它国家。最便利的发展方法就是仿效那些走在前面的国家,而资金和技术转化是达到这一目的最好、最快的手段。传统发展观鼓励发展中国家、后发展国家摒弃他们的传统甚至文化。现代发展观——多样性。认为发展过程有可能存在许多并行的发展轨道。在很多层次上,即使有共同的长期发展目标,不同的国家很可能会找到实现这一目标的不同发展模式。现代发展观将人的能动作用放在中心位置,重视人类的自身发展、教育,建立更加协调、有效的体制。发展所依赖的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资本,而非物质资本。2、国际背景1.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先污染后治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周期性发展---缺乏可持续性。2.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有增长无发展”---经济明显增长,但贫困依旧,分配不公,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发展滞后。3.国际上战略性资源短缺,如石油、矿石等。3、现实背景(1)高速增长背后掩盖许多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进而影响或制约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突出问题有:第一,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第二,收入差距扩大,分配不公加剧;第三,失业人口增加,就业压力增大;第四,经济增长超前,社会发展滞后;第五,城乡差距扩大,地区发展失衡。(2)资源禀赋较差,人均占有量低我国人均占有量耕地和淡水,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世界平均水平储量:石油11%、天然气4.5%、煤炭79%、铁矿石42%、铜18%、铝7.3%。(3)资源利用效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3年,我国GDP占世界的4%,但重要资源消耗量占世界的比重却很高:石油7.4%、原煤31%、钢铁27%、氧化铝25%、水泥40%;用水总量与美国相当,但GDP仅为美国的1/8;消耗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2000年,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2003年钢铁工业年废钢利用量为5800万吨,占粗钢产量的26%(世界平均水平为43%);再生铜产量93万吨,占铜产量的22%(世界平均水平为37%);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足6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5个百分点。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毛泽东的发展观邓小平的发展观江泽民的发展观胡锦涛的发展观1.目的:强国。2.背景:一穷二白;落后挨打;尽快改变落后面貌。3.目标:过渡时期提出“一化三改造”;提出“四个现代化”。4.重点:重工业。5.方针: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以粮为纲、全面发展。6.体制:计划经济。7.动力:人的主观能动性;政治挂帅、思想领先。8.道路:照搬苏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等。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建立了比较强大的国防力量。(一)毛泽东的发展观(二)邓小平的发展观1.目的:强国富民。2.背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世界并不安宁。3.战略:分“三步走”,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4.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5.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6.动力:改革。7.条件:稳定压倒一切;对外开放。8.方针: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思想解放一点,步子大一点,速度快一点;抓住机遇,台阶式发展的思想。9.政治保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党的领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0.检验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展是硬道理(三)江泽民的发展观1、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2、全面发展、全面进步思想。“既促进经济的发展,又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3、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4、协调发展思想。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中,着重论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带有全局性的十二个重大关系,阐述了关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观点。(四)胡锦涛的发展观1.2003年8月,胡锦涛在江西、湖南考察时首次使用“科学发展观”这个概念。2.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并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五个统筹”来推进改革和发展。3.2004年2月,中共中央在中央党校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温家宝作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讲话,完整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意义、内涵和落实措施。4.2004年3月,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进一步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5.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10)十六届四中全会(2004.9)十六届五中全会(2005.10)十七届中央全会(2007.10)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第一要义:发展坚持以人为本。重要核心: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统筹规划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第一要义:发展(解决发展是什么的问题)第二重要核心:以人为本(解决为谁发展的问题)1、以人为本,这个“人”是人民群众,这个“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政治上要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主人地位。人民群众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成果的主要所有者和享用者。前者要求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后者要求一切为了人民群众,这既是党的群众路线的体现,也是党的宗旨的体现。4、经济上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在普遍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要特别关注城乡低收入人群和贫困人口,努力缩小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5、法律上要保障公民的各种权利。6、社会生活中要保障人生、突出人性、尊重人格、重视人情、开发人力。总而言之,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全面发展——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2)以社会全面进步为重要内容,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3)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2、协调发展——是指发展的各个方面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和谐发展。要求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