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概要2015年4月一、什么是国学“国学”一词,古已有之。现如今“国学”之意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为载体,表现中华民族传统社会价值观与道德伦理观的思想体系,是从古至今无数代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经受历史的锤炼打磨与自然的甄选淘汰,终成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宝,受无数世人所瞩目与敬仰。“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唐代贞元中,李勃隐居读书于庐山白鹿洞,至南唐时,在其遗址建学馆,以授生徒,号为“庐山国学”。到宋代,又改称“白鹿洞书院”,这时的“国学”实为藏书与讲学之所。1、分类:诸子百家、儒释道;经、史、子、集;诸子:诸子指的是中国先秦时期管子、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学术流派。经史子集:《四库全书》按内容分类。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管子韩非子鬼谷子墨子2、国学发展:萌芽于“三皇五帝”,奠基于文王,缔造于周公,成于先秦孔子等诸子百家。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黄帝颛(zhuan)帝嚳(ku)帝尧帝舜帝3、儒家:是一种文化思想,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等,综合历史看,历史上的大儒,有四位,分别是孔子、孟子、朱熹、曾国藩,总称为“四大儒”。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商丘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世界四大圣哲之一。释迦牟尼孔子苏格拉底耶稣释迦牟尼的故事:出家修行孔子的故事:孔子见老子,孔子见南子,孔子为官。苏格拉底的故事:悍妻,徒弟,饮鸩自杀耶稣的故事:犹大出卖耶稣佛祖出家孔子见老子孔子见南子苏格拉底饮鸩自杀耶稣受难《孔子家语》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见老子,老子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论语》孔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美貌和德行不配)《论语》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见于《史记》卷四七:孔子住在卫国,卫灵公夫人有叫南子的,派人对孔子说::“四方的君子不觉得是羞辱想与我们的君主结为兄弟的,一定要会见我们君主夫人,我们君主夫人愿意相见。”孔子辞谢,不得已才见她。回到住处孔子对弟子们说:“我原本是不愿意见的,和她相见是出于礼节性的应酬。”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我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上天惩罚我!上天惩罚我!”在卫国住了一个多月,灵公与夫人同车,宦官雍渠陪乘,外出,让孔子乘车随后,招摇过市。孔子感到很羞愧,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离开卫国。根本:道、德内容:忠、孝、礼、义、廉、耻、信、悌表象:知、仁、勇、和、学、行、谦、诚、明、勤、俭等二、国学基本元素道:道理、方法,名词,指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方法,属于人的外在表现,掌握、了解的正确的做人、做事的方法。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人道、家道、治国之道。《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德:品行、德行,指做人、做事依据的内心本源,属于人的内在性质。如品德,品指的是外在的品行,而德却是内在的一种修为。道与德的关系:道为先,德为后,何也?习惯成自然。诚如观人,先观其貌,后观其学。由远及近,由外到内。(《论语》:远则观其貌,近则观其学。)故正德乃有正道,不正之道,源自不正之德。唯知正德,乃知正道。道德为何是国学的根本?其实是期望国人做到内外兼修。内容信:信用,指说话讲信用,言必行,行必果。悌:指友爱兄弟。表象知:指智慧,同“智”。仁:仁善,爱人。勇:勇气。和:和谐。学:学识。行:实践。谦:谦虚。义理注:学国学,最主要内容是经和史,读经明义理,读史明事理。懂得义理、事理,便可揣摩人的行为方式,预测事件的发生。1、孝悌者,仁之本也。2、孝亦为忠本,不孝不忠。不忠而孝,有也。不孝而忠,鲜见。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无惧。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见下页)思考,以义理考证下面的话:1、言必行、行必果。2、不自由,毋宁死。3、人不为己天诛地灭。4、尽信书,不如无书。5、除恶务尽。6、做人要自信,不要自卑。知、仁、勇的义理剖析《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大家可能都想知道其中的道理!有个故事大概能够解释,知和仁!语出《孔子家语》:孔子有三个弟子,子路,子贡,颜回。老师问子路,什么是知,什么是仁!子路说,使别人了解自己,为知!使别人爱自己,为仁!老师说,子路是士人。同样的问题,子贡回答,了解别人为知,爱别人为仁!老师说,子贡是士人啊!而颜回这样回答,了解自己为知,爱护自己为仁。老师说,颜回是个士君子啊!孔子认为,人分五类,圣人,贤人,君子,士人,庸人。而庸人又分为敝夫,小人。圣人千年出一,贤人五百年出一,君子寥寥,士人少见,庸人皆是。《弟子规》语,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据此看来,被后世称为“复圣”的颜回在孔子看来,也只是介于君子和士人之间。而《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从记载看,孔子对樊迟,总是觉得有点爱理不理,有敷衍的嫌疑!也有可能觉得樊迟资质一般,回答深奥了,樊迟理解不了!后者可能性较大。以孔子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嘛!后来,《论语》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便是颜回!老师最得意的弟子!这次请教,得到比较全面的回答!由此可渐渐明朗,仁的含义,知的含义!《中庸》记载,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算是最全面的了!怎么才算是勇呢?勇一般和义联系在一起,如见义勇为,《义勇军进行曲》等等!都是和义结合用!《论语》记载,君子有勇无义为乱,小人有勇无义为盗!那么,什么事,什么时候才能为勇呢?还是那几句,见义勇为,知耻而后勇,过则勿惮改!由此可见勇在德行不足,才学不深,看到义,犯错时!命理的奥秘普遍认为,影响一个人人生的关键要素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认为,其重要性的排序是命,运,风水,道德,读书!我不能说对也不能说不对!先说命!一个人一出生,就命中注定,家庭,财富,地位,是生而定之,是主要的因素。和平年代,阶级固化,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说的就是这个命里注定!这就是命的含义。如中国的领导人大多数都是前领导人后代!次说运!这个也不是人力可为!子曰:时也,命也!其中的时就是说时运的意思!不是说有天时,地利,人和么!虽然说的是战争,但也说明,一个人的命理,可能也有时运,机运,人运!再说风水!有人说风水是迷信,也有人说风水是科学!风水来源于易经,对于不懂易理的人,当然也不相信风水!对于懂易经,懂为人之道,为政之道,知道易理的人,风水对于他没有影响,因为他懂得事理,懂得造运避灾,具体处于什么环境,没有太大关系!风水是易经的分枝!是道家对易经的智慧运用,对易经命理的诠释!易经是百经之首,儒家著作!四说积德!道德对于人的重要性,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被人们忽视!黄海波嫖娼事件,有很多声音认为他并没有犯错,还是有道德的人!其实对他真实客观的评价,有人认为他只是一个演员,演的好并不代表他有这么好,就是一个称之为戏子的职业!他的事就是戏子嫖妓女的事,没有什么能拿到台面上说的!经济发展,带来功利盛行,道德标准降低,世风日下,政风腐化,这是必然现象。为什么说积德会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呢,有人说一是积德以行善,广结善缘,赢得人脉!二是行德以正气,正气以固根,积蓄正能量!一个有人缘,具有正能量的人,运气是会眷顾他的!五说读书!这里的主要意思就是通过读圣贤之书而明晓事理!古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虽然这句话有历史背景,科举背景,但一定程度说明,读书的重要性!世人认为读书,就是学习科学知识。但是真正知道读书含义的人不多!少而又少!有人认为,读书有两种,一种是学习科学技术,这是提高物质文明不可缺少的基础。另一种读书,是通过读书,明晓事理,通过读历史,了解时代变革的原因,通过读书,明白人生的奥秘!这是精神文明的象征!而明白人生奥秘,历史变迁原因,知晓命理,国运的最快捷途径就是多读圣贤之书!多读圣贤书啊!最后,以薄之命诠释命理!为红二代,命数好,运气好,风水好,但下场不好。薄之事,一开始就注定,薄必败!因为什么?因为德不高者,不能领天下。道德败坏,生活腐化,家教不严!比读书,薄不懂读书的奥秘,所以薄不懂命理!不懂读书,做人,为政的真正道理!所以做人根基要稳,好大喜功,必埋祸端!头顶三尺有神灵,没有敬畏之心,必遭天谴!正所谓,天道恢恢,疏而不失!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呜呼!所以命理五要素,归纳总结为二十字,读书明理,积德行善,风水相助,运气相伴,命数可改!对于普通人,没有命数,运数,风水数,怎么才能改变命数?唯读书明理,积德行善!不积德行善,不读圣贤之书,命数难改!三、国学基本观点(儒家)1、人心之道:人性向善,人性不本善。太史公: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君子要择善固执。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2、生死之道: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不知生,焉知死。生无所息。3、君子之道: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三戒。君子三畏。君子三思。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谦谦君子,卑以自牧。4、圣人之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曰:“何谓圣人?”孔子曰:“所谓圣人者,德合于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明并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此谓圣人也。”5、家之道:家之道,利女贞。家人嗃嗃(he),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男主忠信,女主贞顺。居家宜宽。一家之中,善恶相半,贤否相杂,虽与尧舜同居,但无不争。人之智识,有高下,高之视下,如登高望远,无不尽见。低之视高,如隔门望屋,雾里看花。相差无多,可以语,若相去甚远,不如勿告。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曾国藩治家、吾之家道观。6、朋友之道: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责善,朋友之道也。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7、男女之道:国学涉及过少,夫妇之间的敬爱,是礼的起源。但也没有大家所说男尊女卑,讲究平等合作,如琴瑟之和。夫唱妇随,是惯例,妇唱夫随,是特例。四、四书五经简介(四书,建议大家看看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1、《大学》:大人之学,作者曾参,宗圣,注《孝经》。入门之学,修身、做人的步骤。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