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学第八章城市经济发展管理一、城市经济发展模式1.含义: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主要包括所有制形式,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思路、分配方式等。在经济学上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运行原则的特殊类型,它包括经济发展目标、方式,发展重心、步骤等一系列要素。模式类型模式同内涵主要特征苏州模式外向型经济模式外向型经济为主,以开发区为载体、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出口为主、外向型经济城市温州模式民营经济模式以民营经济主体、以市场为纽带、生产小商品为主、发展专业市场、农村工业化、民营经济城市二、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大连模式环境经济模式经营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形成和积累环境资本、使环境资本变为经济优势、建立生态城市青岛模式品牌经济模式创造知名品牌、品牌运营、品牌国际化、品牌城市深圳模式要素聚集模式国家优惠政策、要素配置、出口加工、高新技术产业三、城市转型•1.概念:是城市发展进程及发展方向的重大变化,重大转折,是城市发展道路及发展模式的大变革。•2.转型模式•(1)产业多元化战略•(2)产业更新战略•(3)产业高端环节战略四、招商引资•1.含义:•招商引资是指地方政府(或地方政府成立的开发区)吸收投资(主要是非本地投资者)的活动。或者可以认为,是指地方政府(开发区)以说服投资者受让土地或租赁厂房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针对一个地区的投资环境的销售行为。•2.方式•(1)政府组团招商;(2)小组招商;•(3)驻点招商;(4)展会招商;•(5)文化招商;(6)旅游招商;•(7)以商招商;(8)委托招商;•(9)顾问招商;(10)全员招商。•3.投资类型•债权投资•混合投资•独资•合作•授权生产•其他投资的演变:并购、买断、战略型机构重组等•4.吸引公司入驻的主要影响因素•(1)优良的地理位置:交通/物流•(2)政策优惠——国家优惠/地区优惠•(3)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4)主要产业规模和占有率•(5)合理的业务环境•(6)进入现有市场和潜在市场的便利性•(7)良好的园区内外部写作关系和资源,园区企业、区域协同•(8)新产业的成长•(9)丰富的人力资源/合理的人力资本•(10)完善的园区内服务•(11)较高的园区知名度•(12)有竞争力的租金和租约条款•(13)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14)园区管理者的业务支持能力和实效性:业务、学术、其它•(15)文化认同感•(16)外贸支持/外籍生活支持五、工业园区管理•(一)含义•工业园区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行政手段划出一块区域,聚集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提高工业化的集约强度,突出产业特色,优化功能布局,使之成为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生产区。•我国的工业园区包括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以及省级各类工业园区等。•(二)高科技园的基本功能•1.集聚功能和效应•科技园区是一个高度优化的场所,同时具有一个“产学研”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比其他区域具有更强的吸纳能力,能够在短期内吸纳和集聚大量的人才、研发机构、生产企业,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巨大的经济能量,当企业群集聚到临界数量,则会形成产业聚群,形成高科技产业带(区)…•2.孵化功能和效应•从微观的角度,科技园区内的孵化器或创业中心通过创造优良的条件训练、支持和发展一批成功的小企业家、盈利的企业和风险投资家,是科技园区内培育高技术企业的起点。•从宏观的角度,科技园区是高技术企业的孵化器和摇篮•孵化器使高技术企业从无到有,高科技园区使高科技企业从小到大。•3.辐射功能和效应•科技园区的辐射功能与效应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技术的辐射效应。二是经济的辐射效应,三是管理的辐射作用。•4.带动功能和效应•科技园区的高科技技术及产业对地区发展的左右主要表现在:一是带来大量的新增税收;二是带动服务业、中介行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三是对传统产业具有改造作用;四是带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改变地区的形象。•(三)高科技园的管理模式•1.行政主导型管理模式——纵向协调型和集中管理型•(1)纵向协调型管理模式•强调由所在城市的政府全面领导开发区的建设与管理。所在城市的人民政府设置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原政府行业或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园区内各类企业的行业管理和日常管理仍由原行业主管部门履行,管委会只复杂在各部门之间进行协调,不直接参与开发区的日常建设管理和经营管理。所在区县政府负责园区内的公安、消防、卫生、网点等的管理。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属于“纵向协调型”的典型。所在城市人民政府土地管理科委计划经贸规划设计环境保护海关商检财政税务所在区县政府管委会及下设部门区内各类企事业单位“纵向协调型”管理结构•优点:有利于城市政府的宏观调控,园区不会脱离城市的整体规划轨道而片面发展。•缺点:管委会权限很少,不利于大胆创新和试验;管委会在许多职能部门的多重管理下,造成相互推诿和相互扯皮的现象,管理工作效率低下。•(2)集中管理型•是我国大多数高新区所采用的管理模式。由市政府在开发区设立专门的派出机构-管委会全面管理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应的行政职能。管委会可自行设置规划、土地、项目审批、财政、税务、劳动人事、工商行政等部门,可享受城市的各级管理部门的权限,同时也接受主管部门必要的指导和制约,真正体现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特点。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即采用此种模式。管委会办公室规划局招商局科技发展局财政局建设管理局劳动人事局经济贸易局区内各类企事业单位所在城市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公安局……税务局“集中管理型”管理结构•优点:管委会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和部分社会事务管理权,以及拥有对新运行体制和机制的试验权,能够不断探索和创新;•摆脱了各市级管理部门的牵制和约束,能够及时果断地处理园区内重大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开发区的整体规划和协调发展;•管委会下属部门受管委会统一领导,摆脱了双重管理,能够保持相互沟通和协调一致,避免相互扯皮的现象。•缺点:容易脱离城市整体的发展规划,并造成与老城区的资源和人才的竞争。•2.公司制管理模式•又称企业型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是以企业作为开发区的开发者与管理者。目前在县、乡(镇)级的开发区和高新区中使用的较多。•县、乡政府并不设立派出机构,而是通过建立开发公司作为经济法人,组织区内的经济活动,并承担部分政府职能,如协调职能等。•总公司直接向所在地区政府负责,实行承包经营,担负土地开发、项目招标、建设管理、企业管理、行业管理和规划管理等职能,而园区的其他管理事务,如劳动人事、财政税收、工商行政、公共安全等,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开发公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商行业和企业管理土地开发环保事务县、乡(镇)人民政府规划管理“公司制”管理结构•优点:有利于政企分开,使开发区政府从大量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对市场信息的敏锐性。•有利于总公司经济实力的增强,进行园区建设,并提高整体建设的速度和整体经济效益。•缺点:开发公司作为经济组织,缺乏必要的政府行政权力,如征地、规划、项目审批等,行政协调能力不强,权威性不及政府部门,影响了管理效力的发挥,只能在较小型的开发区中适用;•容易造成政府部门与开发公司各行其是,形成管理的死角;•开发公司是一个企业,必然会采取各种手段达到盈利的目的,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3.混合型管理模式——政企合一型和政企分离型•(一)政企合一型•是在管委会下设一个开发公司,管委会负责决策、职能管理以及服务性工作,而开发公司则负责开发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这种开发公司尽管是经济实体,但管理行为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行政性的。管委会和开发公司在人员设置上相互混合,负责人通常是互相兼任,即是通常所说的“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政府的管理具有双重性质,不仅行使审批、规划、协调等行政之前,同时还负责资金筹措、开发建设等具体经营事务,而开发公司和专业公司基本上没有自我决策权。我国南通开发区采用的是此种模式。管委会规划管理财政税务招商引资土地管理工商管理……开发公司区内各类企事业单位•优点:建立初期对开发区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有利于管委会和总公司各司其职,既发挥政府的行政职能,同时又发挥总公司的经济杠杆功能。•缺点:造成官员身份不清,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交织,组织职能混乱。•(2)政企分离型•管委会作为地方政府的派出机构,行使政府管理职权,不运用行政权力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只起监督协调作用,而开发公司作为独立的经济法人,实现企业内部的自我管理,从而实现政府的行政权与企业的经营权相分离。政企分开模式,目前为我国大多数开发区所采用。根据具体情况不同,又可分为三种类别。管理模式特点开发区管委会与总公司并存既设有管委会、又设开发公司,管委会负责宏观决策,监督、协调和项目审批,开发公司负责项目引进,经营各种基础设施。广州、天津、常州等管委会与专业公司并存设立管委会和各种专业公司,由专业公司负责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福州马尾、江苏昆山管委会与联合公司并存管委会与联合公司并存,管委会作为政府派出机构行使管理职权,而负责开发区建设及项目引进的开发公司是由管委会与其他企业共同出资建立的股份公司。宁波、苏州等•优点:不仅体现了“小政府、大企业”的原则,还有利于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职能,同时利用实力雄厚的企业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来弥补开发区自身的不足,充分发挥企业的职能,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缺点:在初创阶段,难以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建设,有可能与政府的职能部门产生矛盾或相互推诿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