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四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一、“又好又快”提出的背景二、“又好又快”内涵和标准三、“又好又快”提出的重大意义四、实现“又好又快”的着力点实现“又好又快”的着力点: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4、统筹区域发展;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重点:为什么要“又好又快”?难点:“又好又快”的内涵和标准?热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什么会有“中国,请你慢些走”的呼声?过去的“快”,错了吗?过去的“快”,错了吗?(内在渴求;外在使然;社会主义的世纪挑战)如何解读2012年的GDP增速预期——7.5%?7.5%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与“快”有机结合(一)“又好又快”提出的背景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根本依据现实基础新世纪新阶段的特征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与发展理念的变化重要借鉴观察国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两个没有变”我国进入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成就困难问题挑战旧工业化道路传统发展观“拉美化”“毛”“邓”“三”的发展思想理论来源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形成的背景与依据基本国情1、“快”仍然重要!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面临更大的困难和风险。新世纪新阶段的特征:2、“好”更具重要性和迫切性!(内在渴求、外在使然、世界潮流)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和平与发展;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国内:物质基础;制度和体制保障;科学理论指导。3、“又好又快”的有利条件。(二)“又好又快”内涵和标准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民普遍受益全面协调可持续以人为本“又好又快”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三)“又好又快”提出的重大意义“快”的代价——寻求突破促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快”的代价之一——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改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虽然很快,但是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很大。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多占地、难循环、低效率。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人口多:世界总人口的1/5。资源短缺:资源储备不足,人均拥有量少。环境压力大:环境空间相对狭小。“快”的代价之二——经济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投资规模过大,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特别是广大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低,消费能力不强;(消费低迷)第一、二、三产业不协调。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比重较大、服务业比重偏低,农业基础薄弱,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侵蚀农业,限制三产)城乡、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协调。(加大差距)“快”的代价之三——经济社会发展不和谐30年来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高达9﹒7%,但是收入分配和就业问题严重。收入分配不公;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影响社会稳定、和谐和幸福感。立足国情寻求突破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举世瞩目,但也积累了不少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经济增长速度,而要在“好”字上,在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狠下功夫。走进新时代走在科学发展的大路上走进全面崛起的新时代(四)实现“又好又快”的着力点: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4、统筹区域发展;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主题科学发展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攻方向调整经济结构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需求结构4万亿投资,新农村建设,结构性关税,农村危房改造和城市棚户区改造,铁路建设,社会保障……要素结构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小企业关停并甚至破产,职业教育,资源税改革,……产业结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倾斜西部和农村,产业振兴规划,营改增,……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解读2012年的GDP增速预期——7.5%?7.5%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一)“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二)“三农”问题解决的理念和途径是新世纪新阶段,遵循城乡一体化的理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1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涵(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①内涵②障碍③突破口“生产发展”农业现代化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