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战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本讲主要内容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类型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国际贸易在经济发展的作用国际贸易与后进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与贸易偏向贸易偏向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国对外贸易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和贸易部门的相对发展速度,它是不断变化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观察指标。发展过程中贸易部门的变化往往更为敏感。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通常首先发生在贸易领域。比如,经济繁荣往往由出口需求拉动,而经济萧条时则往往先会看到对外贸易的萎缩。贸易偏向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经济增长即意味着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增长过程中生产可能曲线移动的方向不同,进而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以贸易偏向分类的发展模式顺贸易型经济成长:如果进口贸易增长率高于国民收入增长率,则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增加。即当进口的收入弹性大于1时,称为顺贸易偏向增长。逆贸易型经济成长:如果进口贸易增长率低于国民收入增长率,则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减少。即当进口的收入弹性少于1时,称为逆贸易偏向增长。中性经济成长:顺贸易型经济成长:如果进口贸易增长率高于国民收入增长率,则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增加。即当进口的收入弹性大于1时,称为顺贸易偏向增长。贸易偏向型的增长TT1TT1TT2TT2Clothproduction,QCFoodproduction,QF(a)GrowthbiasedtowardclothClothproduction,QCFoodproduction,QF(b)Growthbiasedtowardfood贸易偏向与贸易条件的变动如果其他国家实行顺贸易型经济成长的模式,即当其他国家的增长更多地依赖于出口时,有利于本国贸易条件上升。如果其他国家实施逆贸易型经济成长的模式,即当其他国家的增长更多地偏向于进口贸易贸易时,对本国贸易条件会产业不利的影响。经济增长与相对供给曲线移动Relativepriceofcloth,PC/PFRelativequantityofcloth,QC+Q*CQF+Q*FRS1RD1(PC/PF)1RS2(PC/PF)22Relativepriceofcloth,PC/PFRelativequantityofcloth,QC+Q*CQF+Q*FRS2RD2(PC/PF)2RS1(PC/PF)11(a)Cloth-biasedgrowth(b)Food-biasedgrowth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的分类Ⅰ、中立型增长:dx/x=dy/yⅡ、偏于进口竞争产业型(逆贸易)的增长:dx/x<dy/yⅢ、偏于出口型(顺贸易)的增长:dx/x>dx/yⅣ、超偏于出口型的增长:dx>o而dy<oⅤ、超偏于进口竞争产业型的增长:dx<o而dy>o经济开放程度的测度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GDP进口依存度:进口总额/GDP外贸依存度:外贸总额/GDP外资依存度:引进外资总额/GDP如何评价一国的经济开放度?一般小国的经济开放度较高,大国的经济开放度相对低一些。假定其他方面的条件相同,开放度较高的国家经济运行效率较高。经济开放度随一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什么因素决定经济开放度?经济体制是基本的决定因素。市场规模、地理位置、政治稳定性和文化背景等不可影响较大。外部经济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经济增长中的要素积累经济增长从产出角度看表现为GDP总量的扩张,而从投入的角度表现为要素总量的积累。要素积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工业化进程中的人口转变工业化与资本积累现代化与技术创新要素积累与生产可能性曲线要素积累直接影响一国内部的要素禀赋,改变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根据不同要素积累的相对速度,总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补充作图)等比例要素积累均衡型要素积累要素积累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假定其他方面(外部需求等)的条件为一定,要素积累引起一国要素禀赋状况的变动会对国际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贸易结构的变化贸易总量的变化贸易条件的变化罗勃津斯基定律假定国际上商品的相对价格不变,一国本身的生产技术技术不变,那么,当一国某种要素的供给增长时,密集使用增长要素的商品的生产量会较快地增长,而密集使用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商品的生产量会绝对地下降。艾奇沃斯—鲍利方框图。Copyright©2009PearsonAddison-Wesley.Allrightsreserved.4-20Copyright©2009PearsonAddison-Wesley.Allrightsreserved.4-21罗勃津斯基定律的政策含义一国贸易结构的变动从根本上讲是来源于内部要素积累导致的要素禀赋的变动。从政策上看,调整一国贸易结构的根本途径是通过引导要素积累来达到预期的目标。技术进步的三种类型(希克斯模型)中性技术进步:实现技术进步后生产过程中资本与劳动要素的结合比例不变。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带来生产过程中与单位资本要素结合的劳动要素数量下降。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带来生产过程中与单位劳动要素结合的资本要素数量下降。(黒板作图说明)技术进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可以使用要素积累的模型来分析。比如,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效应相当于资本要素积累的增加。现实生活中常见是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本身往往同资本要素积累结合在一起。技术进步条件下,国际贸易往往能更好地增长国民福利,即实现技术进步后可能获利更大的静态贸易利益。贸易收支状况的重要意义国际贸易收支平衡状况是反映一国贸易发展的重要指标。比如,出超通常表明一国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国际贸易收支平衡状况也对一国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贸易收支不仅是国际收支平衡的一个基本决定因素,也对货币价值,物价稳定和资本形成等有重大的影响。国际贸易收支平衡是各国贸易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经济增长对贸易收支的影响相对于外部因素而言,一国内部因素是决定贸易收支平衡的关键因素,一国自身的经济增长显然对贸易收支平衡有重要的影响。经济增长一方面对出口供给有重大的影响,比如直接地决定地出口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也对进口需要有重要的影响,比如往往直接制约进口需要的规模。哈罗德命题的假定增长速度和增长来源的差异,都会对各国的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国家之间的贸易收支平衡状况。假设存在一个两国世界,以A国代表本国,B国代表外国,经济增长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可有三种情况,即有三个哈罗德命题。哈罗德命题如果A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快于B国,前者会产生入超倾向。如果A国出口部门劳动率的增长速度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则前者会形成出超倾向。如果A国工资增长率小于人均产值的增长率,则A国会形成出超倾向。对哈罗德命题的评价经济增长速度(进口需求)、出口部门劳动生产率和工资增长率(出口成本),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考虑一国贸易收支的变动,具有良好的解说能力和政策含义。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哈罗德命题是有良好的解释力的。如果把哈罗德提到的两个方面的因素混合在一起,则需要提出新的命题。出口发动机理论20世纪30年代,D.H.罗卜特逊首先提出,后在20世纪50年代经过R.纳克斯等人的补充发展,形成了广泛流行的“出口发动机”理论。历史背景:19世纪英国的经济发展,通过带动了新移民国家(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经济增长。特征:国际贸易传导经济增长,出口直接推动一国的经济成长。出口发动机理论中心国家的进口刺激边缘国家的出口,边缘国家通过出口启动经济增长。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机理:出口越多,进口支付能力超强(资本和技术流入等)出口提高生产资源配置效率出口带来规模经济效应,导入市场竞争出口形成产业关联效应刘易斯对出口发动机理论的更新通过发达国家的需求拉动新兴国家的出口,在历史上有周期性,因此纳克斯认为出口发动机理论只适用19世纪。对此,刘易斯做出的修改是,出口发动机本身的结构是好的,需要的是补充新的燃油。发展中国家扩大相互贸易,从而增加相互出口是促进本身经济的根本保障。内生经济增长理论Romer(1986),Lucas(1989)等人认为,贸易自由化(降低贸易壁垒)有利于发展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更好地吸收在发达国家开发出来的先进技术。更合理的价格体系,避免资源配置扭曲。规模经济效应,竞争效应。发挥比较优势,深化生产专业化分工。干中学理论知识和经验是生产效应和比较优势的主要决定因素,可以通过干中学来获得。即知识的经验随着累积产量的增长而增长。南北贸易与技术知识积累。克鲁格曼等人认为后进国家通过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可能带来出口商品结构升级。后进国家经济学家的分析阿根庭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等人,在国际贸易与后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批判性的意见,也是值得关注的。国际贸易把世界各国分成两种类型,工业化的中心国家和从事初级生产的外围国家。前者因贸易而不断发展,后者因贸易而停滞不前。基本原因:国际分工导致产业结构滞后贸易结构导致贸易条件恶化国际贸易的利益大都由发达国家享受经济发展战略的类型根据如何处理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比如贸易的自由化程度,货币的估值政策等,世界银行等把后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不同的类型。内向型发展战略外向型发展战略初级内向型战略次级内向型战略初级外向型战略次级外向型战略初级外向型发展战略定义:通过扩大初级产品的出口来带动国民经济发展。部分发展中国家,比如亚洲的马来西亚、泰国等在上世纪70年代前实现过这种发展战略。优势:实施方便是明显的特点。一是充分发挥自身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主要是自然资源的优势。二是无需启动工业化进程的巨大投资及相应的社会变革。三是参与现有的国际分工。劣势:产业结构落后,外部需求不稳。1、需求弹性小,即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都比较低。2、面临日益增多的工业替代产品。3、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定义:通过努力发展国内的工业生产来替代进口产品,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这种战略体现出后进国家追求工业化的坚定决心,但是保护主义政策下来推进工业化。优势:一是产业结构转变较快。二是以城市为导向的非农产业部门就业增长迅速。三是减少进口,节约外汇。四是有利于培养技术与管理人才。劣势:资源配置效率代,缺乏国际竞争力。1、工业部门成本高,需要长期保护。2、市场竞争不足,也不公平,消费者利益受损。3、本身的创新不足,往往依赖从外部进口先进的技术与装备。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定义:通过努力扩大本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来带动国民经济发展。这是在对外开放中来推进本国的工业化进程,从参与国际分工获得更多的利益。优势:市场竞争充分。一是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二是国际收支状况良好。三是技术进步的速度较快。四是对农业对其他部门的带动效应明显。劣势:基于静态比较优势而日益显现资源锁定效应。1、严重依赖外部需求,风险较大。2、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往往处于国际分工的底端。3、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只能是追赶而不能实现超越。中国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成效与问题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中,出口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政府以多种政策措施鼓励出口:比如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利用外资主要是面向出口。多年来出口增长率大大高于经济增长率。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出口导向战略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外部:全球金融危机仍然没有真正过去,市场不稳定。内部:工资和资源价格上涨,利益分配的刚性约束增强。中国需要新型的开放战略和开放模式。本讲重点概念偏贸易型成长出口发动机经济开放度哈罗德命题干中学外围国家进口替代战略出口导向战略重点思考问题如何分析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贸易偏向?(如何度量?受哪些主要因素的影响?)如何从理论上解说国际贸易对一国发展的重要作用?如何看待国际贸易对后进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有何类型与特征?有何优势与劣势?课后阅读与思考如何从评价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成

1 / 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