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科学发展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本课考点考点讲解金典例题1.小康社会2.经济建设的要求3.科学发展观4.经济持续协调发展1.总体小康(1)总体小康的表现:①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的衣食住行用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②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③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全面小康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建设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1)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2)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3)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4)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5)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3.全面小康经济建设的新要求(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后果:往往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1②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①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①全面:即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②协调:即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③可持续:即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4)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①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③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一条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4.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5.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6.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2010·天津卷,1)长期以来,对经济快速增长的片面追求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损害到人类自身的利益。在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以修复、保护生态为主旨,探索人类生存发展的新模式。生态城建成后,将实现可再生能源广泛利用、节水生活化、城区无垃圾等目标。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的()①以人为本②全面发展③协调发展④可持续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C。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天津的做法都是使人生活得更好,①应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是讲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发展,材料并未涉及此,故排除②;天津的做法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故③④应选。(2010·四川卷)某市从2003年开始,立足于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实际,围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价值取向,逐步形成了“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以城乡一体化为总揽,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科学发展;实施“三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统筹经营集中;通过推进城乡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市场体制、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管理体制等“六个一体化”,形成了城乡群众在7年的探索中,该市城乡经济社会连年保持又快又好的发展,2009年社会生产总值达4502.6亿元,比上年增加14.7%,城乡收入差距从2002年的2.66∶1缩小到2.62∶1,两万元社会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下降20%以上。一幅“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镇嵌田园”的画卷正徐徐展开。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科学发展观在该市城市化进首先要明白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然后,一条条结合(1)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该市通过“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等措施,以实现城乡又好又快的发展来贯彻(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该市通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使城乡群众能够共创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凸现以人为本这一核心。(3)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该市在城市化进程中,统筹城市和农村、统筹人与自然、统筹经济和社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发展,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2011·广东卷)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目前面临着生产要素成本攀升、低附加值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原有竞争优势日趋弱化的挑战。如果不能实质性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有可能陷入经济学家所说的“中等收入陷阱”,即当一国或地区收入达到中等水平时,各类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生产的比较优势减少,经济增长因缺乏新的动力而速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为广东避首先要明白“中等收入陷阱”到底有哪些因素影响发展,分析材料我们可以知道,主要是有以下因素:(1)各类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生产的比较优势减少。(2)经济增长缺乏新的动力。(3针对(1)各类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生产的比较优势减少,低附加值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等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从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向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转变。针对(2)经济增长因缺乏新的动力,我们可以采取的方式是提题目中有明显答案提示“如果不能实质性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以,我们可以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议。启示:其实很多材料型题目,材料本身会给你很多答案提示。(1)转变经营战略,通过自主创新、提高员工素质等提(2)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从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向技术密集(3(4)实现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发展方式的转变。(2007·广东卷,41)材料一2001—2005年广东省能源消费变动状况注:吨标准煤/万元是国际通用的能耗指标。问题:(1)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各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间有什么联系?(3)材料二和材料三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启示?(1)①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广东省能源消费总量呈现增长趋势,其中2003—2005年能源消费的增速明显慢于2001—2003年。②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广东省人均GDP稳步增长,说明广东省经济发展总体上处于良好态势。③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广东省单位GDP能耗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说明广东省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降低能耗。(2)从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可以看出:随着广东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消耗的总量在增加,但单位能耗在逐步下降,说明我省经济发展向低能耗转型。(3)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启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树立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③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2007·宁夏文综卷,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单位:元)注:*2005年的统计口径与其他年份的统计口径略有差异。针对材料所反映出的问题,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提出解决思路。材料表明,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统筹区域发展。在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形成东中西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促进国民经济均衡发展。(2011·天津卷,12材料一材料二1978年至2010年,我国GDP总量从3645亿元增长到397983亿元,年均增长987%。“十二五”规划确定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温家宝总理对此曾指出,“7%的发展速度也不算低了”,“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根据上述材料解释为什么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1)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有待转变。(2(3(4)经济总量的大幅度提高,制约增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