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RLC串联谐振仿真实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实验三RLC串联谐振仿真实验一、实验目的1、验证RLC串联电路谐振条件及谐振电路的特点。2、学习使用MULTISIM11仿真软件进行电路模拟。二、实验原理1)理论分析1.发生谐振时满足wCwL1;2.复阻抗)1(1wCwLjRjwCjwLRZ,可见谐振时复阻抗的模最小,即RZ;3.谐振电流RUI,可见谐振时电流值最大。(2)实例RLC串联电路图如图1所示。图1(原理图)图2(相量图)设电源电压02200,5.07,2UVLmHCmF,f=50HZ,R=10理论计算,因为:12314,1.592fLC所以:电路发生谐振;电流:电压:02200RUIRV电阻R的电感L的电压:035.02490LUjLIV电容C的电压:电流、电阻R的电压、电感L的电压、电容C的电压的相量图如图2所示。三、仿真实验1、谐振条件的验证:通过设计当1LC和1LC的两种情况对比得出谐振发生的条件,根据原理图1设计仿真实验当1LC时的电感与电容的电压数值,和此时电源电压与电阻电压的波形图相位,如图3和图4所示,图3(仿真图并测量电感与电容的电压)图4(电源电压与电阻电压的波形图)改变电容C的值,其他条件不变时即:02200,2,2UVLmHCmF,f=50HZ,R=10时设计仿真图如图5图6(当电路不发生谐振时的电源电压与电阻电压的波形)00220022010UIAAR035.02490CIUVjC根据仿真实验的结果可以知道:当1LC时电感与电容的电压数值相等,并且此时电源电压与电阻电压的波形图相位相同,当1LC时电感与电容的电压数值不相等,并且此时电源电压与电阻电压的波形图相位不相同(有相位差如图6)。根据两种情况的比较可以知道:谐振发生的条件是1LC。2、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特点的验证: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并改变电容和电感的数值,记下每一次仿真的电流值的大小,并判断是否发生谐振。仿真图如图7所示,电感(mH)1.074.075.078.07100.07电容(mF)22233电流(A)21.82921.97322.00021.7656.870是否发生谐振否否是否否表1图7(在谐振和非谐振时测量电流大小)1)有仿真实验图7和表1可知:当电路发生谐振时,电路为阻性,阻抗最小,电流最大。2)有仿真图4可以观察到电源电压和电阻负载两端电压的波形同相位,又因为电阻和电流同相位,所以可知:当电路发生谐振时,电源电压与电流同相位。图8(电感和电容的电压波形图)3)通过观察仿真图8可知:当电路发生谐振时,电感电压与电容电压大小相等,相位相反。四、结论与误差分析1、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理论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同;2、在用交流电压表测量电感电压与电容电压有微小的误差,主要原因是:电压表有内阻,和在理论计算时对的取值不精确造成的。五、实验总结1.注意仿真仪表的接线是否正确。2.仿真实验时应注意频率和角频率之间换算关系,即2f;3.由于电流和频率都为近似值,实验值与理论值之间存在误差,应尽量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红色为电容蓝色为电感4.每次要通过按下操作界面右上角的“启动/停止开关”接通电源,或者暂停来观察波形。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