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8/26xuaihua1第四章地区发展模式2019/8/26xuaihua2•映秀母亲项目••映秀母亲项目是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社工站在映秀发起的集哀伤辅导、心理支持、组织发育、生计建设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项目。•该项目最初的参与者是映秀镇张家坪村在5-12地震中痛失孩子的母亲们。2019/8/26xuaihua3•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母亲们亲手绣出了丰富精美的绣品,有自己孩子生前的画、有古朴典雅的羌绣、有富有民族特色的小饰品等;•组织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从一个村扩大到另一个村,从一个乡镇走入另一个乡镇。•目前,这个项目已凝聚了3个乡镇5个行政村近1OO名妇女,制作出400余幅藏羌儿童画绣品。她们在绣花疗伤的同时,正在走出一条可持续生计发展之路。2019/8/26xuaihua4‘‘映秀母亲小组的缘起与后续•“映秀母亲”羌藏绣品义卖会真的要在广州举行了,2009年5月9日-12日,在广州市越秀区东湖路39号越秀区文化馆,先是展览,然后在5月12日义卖。与会人数超过500人,义卖款项也可能是我们收购价的数倍(前期我们通过各方面的资源链接已投入约15万),所得款项将全部用来支持“映秀母亲”小组的后续可持续发展,造福映秀及相关地区。2019/8/26xuaihua5•这些,都不是震后一个多月我到映秀开展社会工作时所能想到的。我有些兴奋,又感觉到沉沉的责任。作为“映秀母亲”刺绣小组与广州义卖会的第一个建议者,我完全没想到当初随手种下的一粒小小的种子,竟然真的可以发芽、成长。2019/8/26xuaihua6用什么方式给她们疗伤?•在2008年7月初,广州市越秀区民政局原局长李敏兰带一队广州社工到映秀镇支援我们5个人。•我们见面就聊我们在灾区工作的情况。那时我们已经在板房住了十几天,跑遍了映秀的7个村20多个村庄,也同“震中的震中”张家坪村一群失去孩子的母亲认识、相熟。2019/8/26xuaihua7•那些天,我差不多天天都见董成香——我们来到映秀第二天就认识的单身母亲。地震让她连单身母亲的这个身份也失去了,她的两个正读小学的女儿都在地震中遇难。•董成香天天和我聊孩子,偶尔也聊过去的家庭与感情,悲伤、愤怒、孤独。而我除了听她说、陪她聊,跟她四处转转之外,似乎也想不到更好的办法让她的情绪缓和一些。2019/8/26xuaihua8•跟着董成香到处转时,我得知:•仅在映秀,失去全部孩子的母亲还有8个,其他失去一个孩子的母亲有200多个。•面对这样的伤痛,我们仅仅5个人,停留2个多月,能做什么?只是聊天吗?•就算一个人和一群人聊,我们又能和多少人聊?•能聊多久?能聊出什么?•我真的有些困惑、无助,因为除了她们,映秀还有更为庞大的群体与家庭期待外来者的介入或援助,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的。2019/8/26xuaihua9•社工在做这件事,其他援助群体也在做这件事,但在这样巨大的灾难面前,我们的力量都显得单薄极了。我们能做的只有唤起与调动他们的生命热情。2019/8/26xuaihua10•川人坚韧,有很多人灾后第二天就埋锅做饭,甚至生产自救。•失去孩子的母亲固然沉浸在悲痛之中,可是她们愿意同我们聊,愿意同我们四处无目的地乱走,她们也渴望寻找一种出路,把没有孩子的日子好好过下去。这是我们能看到、能体会到的,只是我们没有想明白:这条路应该是什么、在哪里?2019/8/26xuaihua11•我很想找一种方式,让董成香有事做,让她的姐妹们都有事做,而且是一种放松的、带有疗伤性质的事情。•那个时候,我只想到了疗伤,没有想到生计问题。2019/8/26xuaihua12从“植树”到“刺绣”的转变•我和李敏兰谈了这种想法。•她说,其实可以找到一笔钱,来帮助这些妇女。•李敏兰做事情很有全局意识,她立刻想到,既然失去孩子的家庭有200多个,那么能否买一些有纪念意义的礼物,或者进行些有纪念意义的活动,去抚慰这些家庭呢?2019/8/26xuaihua13•我们一起联想,想到了植树。为每个遇难的孩子植一棵小树,树上刻上孩子的名字。这样,母亲们就有一个寄托,就好像自己的孩子在那里。另外,植树还可能对破裂的山起到修补作用。2019/8/26xuaihua14•这个主意好不好呢?•我们不敢贸然行动,于是专门去问当地的一位老人。老人在地震中失去了老伴,但他很豁达,常和我们聊天。对我们的提议,他彻底否决:•一是季节不对,不好种树;•二是没有种树的地方,那些倒塌的山坡根本不能碰;•三是当地没有这样的风俗。2019/8/26xuaihua15•我还不死心,背着包又去找董成香。她总让我觉得什么话都可以对她说。•在她的帐篷里,我们几个女人坐在一起,聊来聊去又聊到孩子。不过,她们都在聊孩子生前的趣事,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如果不了解具体情景,你不会觉得这是在聊那些已经遇难的孩子。•我找到一个自认为适当的时机,提出了种树的想法。2019/8/26xuaihua16•没想到这个话题一提出,气氛一下子就变了。她们沉默,然后就轻轻地啜泣。•自我认识她们以来,很少见到她们出声地哭,大多时候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但她们不会让眼泪流出来。我们可以聊孩子,但是不能聊如何悼念孩子,因为这会打破她们幸福的回忆,让她们回到无法接受的现实。•我明白我犯了一个错。但是还好,她们已接纳我,所以并没有责怪我。我告诫自己以后说话要更小心些。2019/8/26xuaihua17•种树的事显然不能再提。她们不愿意用仪式化的方式纪念孩子,因为她们无法承受那一刻的沉重。为了安抚她们,我只好留在董成香的帐篷里,因为她们总是不想让我走,我在那里就给了她们一个理由来说说孩子的事。2019/8/26xuaihua18•午饭时间到了,她们极力说服我留下来吃饭。她们住的地方,离我们的社工站步行大概40分钟左右。那条路是映秀的唯一通道,是地震后挖出来的,尘土飞扬,太阳又烈,空气中有一股怪味,不戴口罩没法呼吸,没有人愿意走路,都是搭便车。此时没有便车,她们一定挽留我。2019/8/26xuaihua19•这是我在她们的帐篷区吃的第一顿也是唯一一顿饭。•临时的炉灶油迹斑斑,因为缺水,她们也没有心思清洗。苍蝇到处飞,筷头黑黑的。但我很感激这顿饭,因为那个时候在灾区,米、菜都从外面运过来,有一顿热饭吃很不容易。•我感觉自己是从她们嘴里夺食,有点愧疚。十几个人三盆菜,吃饭的气氛有些尴尬,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该做什么才能吻合这特殊的饭桌礼仪。2019/8/26xuaihua20•但饭后气氛很快轻松起来。•妇女们收拾桌子,其中一个叫余云芳的妇女居然拿出一个绣花样子,妇女们凑在一起研究花色。我这才了解到她们震前有刺绣的习惯。•地震中,针和线大都被埋了,余云芳自己绘制的一大本绣花样子也被埋了,但她们还是从废墟里掏出一些绣花鞋垫、围裙等。董成香因为晚上睡不着觉就拿一块布绣“福”字。据说“福”字是初学者最常用来练习的样子,比较好绣。2019/8/26xuaihua21•那个中午,我去看了余云芳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整整齐齐的绣花围裙、鞋垫,看了董成香没绣完的小半个“福”字。•我问她们,如果我找到人来收她们的绣品好不好?余云芳眼睛一亮,偷偷塞给我一双鞋垫;董成香说她要把女儿的画一幅一幅绣出来,但不卖,可以展览。•我们还在谈地震、谈孩子,但气氛明显变得异常活跃。2019/8/26xuaihua22这将是一个共同努力的过程•回来后,我和李敏兰商谈,找一笔钱收购她们的绣品,然后拿到广州去拍卖。我们当时的设想差不多就到这里为止。2019/8/26xuaihua23•至于后来妇女小组怎么建立起来,从1个发展到5个,覆盖3个乡4个村;•香港理工大的古学斌、杨锡聪等人又是怎么把云南、贵州的妇女刺绣高手请到映秀,和董成香她们交流刺绣经验;•张和清等人又怎样把董成香她们带出映秀,到贵州参加少数民族歌舞大会,参观刺绣手工艺博物馆与当地的能工巧匠交流;2019/8/26xuaihua24•董成香她们又怎样在中大——香港理大社工站的支持下,在映秀镇设立绣坊,并预计着未来在网上销售……•这些都是很多人共同推动和努力,吸收各种经验,又对映秀本土经验不断修正、不断实践的结果。也许这还不是结果,一直都是一个过程。2019/8/26xuaihua25•广州5·12义卖会的成功,会给这个过程更强有力的支持,因为我们会把所有义卖收入返还给“映秀母亲”刺绣小组,以及其他可以增进生计持续发展的项目,全力促进灾区弱势群体的平等发展机会,以及整个社区的心理、社会、经济恢复重建。2019/8/26xuaihua26•“灵光一闪”是每个人都能想到的事,但踏踏实实把事情做成则很难,因为中间可能发生很多无法预测的事情,人的激情其实持续不了太久,需要耐心与坚持。不管怎样,我还是很欣慰曾经有这么一个开始。2019/8/26xuaihua27•(作者注:本项目由香港择善基金会提供3年的经费支持.特此致谢•从2008年9月开始.映秀社工站由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和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合作推动)2019/8/26xuaihua28映秀母亲’’刺绣小组发展足迹•2008年6月23日,广州社工进入映秀;•6月24日,广州社工走访震源村张家坪.遇到在地震中失去两个女儿的董成香和失去一子一女的蔡惠英;•7月2日.广州社工第五次探访董成香与她的姐妹们.发现她们珍藏的震前未完工的绣样。2019/8/26xuaihua29•7月8日.“映秀母亲”刺绣互助小组成立•广州社工承诺:只要母亲们能够收拾心情做刺绣,将收购她们震后所绣的全部作品.•7月15日.董成香搭乘广州社工的便车.到成都荷花池采购针、线、布。广州社工借给刺绣小组500元做启动资金.董成香的第一次采购只用掉103元。2019/8/26xuaihua30•8月2日.成都基督教女青年会将计划用于修缮震中受损会所的6万元善款捐助给“映秀母亲”刺绣小组.作为收购绣品的第一批资金。2019/8/26xuaihua31•8月10日.董成香的第一幅儿童画绣品绣成.绣稿是其女儿罗家宇生前留下来的画作。•8月24日.广州社工在张家坪村尚未使用的公共厨房板房进行了小组绣品的第一次收购.妇女们震后第一次拿到赈灾款之外的劳动所得。•她们所做的第一件事.是把启动资金500元凑齐.还给广州社工。2019/8/26xuaihua32•1O月1日.“映秀母亲”刺绣互助小组绣品第二次收购。•10月20日.第三次收购绣品•妇女小组由映秀镇张家坪村扩展到张家坪、中滩堡两个村:绵篪乡、草坡乡的3个村都组织发育了妇女刺绣互助小组。2019/8/26xuaihua33•2009年1月2日,第四次收购绣品。•妇女小组扩展至5个村近100人.收购金额大大超出成都基督教女青年会最初的捐款。成都基督教女青年会追加捐款1.5万元.广州社工另外募集7万元•1月20日,昆明五福子艺术中心尹杰良先生承担了大部分绣品的设计、装裱工.免收设计费,并赠送3O幅绣品的装裱。2019/8/26xuaihua34•2月28日.香港社会工作人员协会会长蔡海伟先生个人捐款3万港币.援助“映秀母亲”互助小组的后续可持续发展计划。2019/8/26xuaihua35•4月8日~13日.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映秀工作站前线社工率领包括董成香、余云芳在内的10位妇女小组领袖前往贵州凯里参观访问.学习当地绣品的技术提升与运营模式,回来后.她们将在映秀建立一个自主经营的绣坊。2019/8/26xuaihua36•5月9日~12日.广州“映秀母亲”羌藏绣品展览义卖会在广州市越秀区东湖路39号越秀区文化馆举行,包括董成香、余云芳在内的10位映秀母亲到场与大家分享灾后重建的故事。2019/8/26xuaihua37第一节概述•一、地区发展模式的基本假设•1.社区状况:•(1)居民对社区事务不关心;•(2)居民间关系淡薄;•(3)居民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社会工作者进入这类社区时,目标是什么?2019/8/26xuaihua38社会工作者进入这类社区时,目标是什么培养居民自主、自立,发展互助,建立社区团结。•例如:分析社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