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1.概括故事情节•2.分析人物形象•3.第一人称的好处•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男,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八月二十九日,郁达夫被日军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十二月七日,郁达夫出生于浙江省富阳市满州弄(现更名达夫弄)的知识分子家庭。清宣统二年(1910年),郁达夫与徐志摩一同考入杭州府中学堂,后又到嘉兴府中学和美国教会学堂等校学习。民国元年(1912年),考入浙大预科,因参与学潮被校方开除。1913年郁达夫随长兄赴日本留学。1917年十一月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学习,留学期间,郁达夫阅读了大量外国小说,以俄、德小说居多。1921年郁达夫与同为留日学生的郭沫若、成仿吾、组创文学团体“创造社”,同年,开始小说创作,1921年十月十五日,他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出版,轰动国内文坛。•1922年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毕业,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同年郁达夫回,在安庆法政专校(安庆一中)教授英语,1923年,辞职,出任北大讲师,讲授统计学。1924年,赴国立武昌师范大学任教,为期亦仅一年。1926年,任教于中山大学文学院,年底辞职,返回上海后,郁达夫开始主持创造社出版工作,1928年),郁达夫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郁达夫为发起人之一,但不久即退出,同年任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仅四个月。1938年,应新加坡《星洲日报》邀请,郁达夫前往新加坡参加抗日宣传工作,由于汉奸告密,日本宪兵开始全面调查郁达夫,并准备对郁达夫在内的南下文化界人士实施大屠杀。身处险境的郁达夫安排胡愈之等人先行离开印尼。六月,郁达夫流亡至苏门答腊西部市镇巴爷公务,在当地华人协助下开设酒厂谋生。1945年八月二十九日,郁达夫被日军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早期:表现了他从日本回国时满怀希望的心情和见到满目疮咦的祖国后无限失望的感叹,既有他对革命的前途感伤悲观的思想,又有对革命慷慨激昂,疾声呐喊的激进的理论。•中期:1933年-1938年。这个时期,是郁达夫思想的一个低潮期,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使他走上了消极避世的道路,追求一种落后的“名士”风度,留连往返于山林江湖。这就充分暴露出他作为从封建旧营垒中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软弱性和妥协性。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他憎恶现实,不愿同流合污,才逃遁的这一面。•晚期:1938年-1945年。1938年春,郁达夫参加了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他用笔参加战斗,写下了许多政论文章,用自己热情的声音来鼓舞人们战斗。••郁达夫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是最为坦诚、露骨的自我表现。他不加掩饰的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甚至病态也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旧社会的压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学特色。这种特色就是感伤的弱者的情调,浪漫的青年觉醒者的理想,反压迫的民主主义者的倾向。思考1•1.梳理“我”与陈二妹的交往的四个阶段及其表达的思想•2.分析“我”与陈二妹形象性格的异同1.梳理“我”与陈二妹的交往的四个阶段及其表达的思想•①.疑惧和戒备•②.依赖、同情•③.怀疑“我”晚上与小偷混在一起•④.了解真相后,向“我”道歉友谊加深•交往的过程,展示了:陈二妹善良、正直、诚恳的美好心灵,反抗压迫的倔强意志;知识分子对前途无可把握的哀怨。•共同反映“我们”同处困境却相互扶持、相互激励的向上追求。格调“哀而不伤”(哀怨的格调中透着健康明朗)。2.分析“我”与陈二妹形象性格的异同•同:陈二妹是个善良、纯真的女工形象,她对“我”,从生活、道德等方面给与深切的关系和爱护;作品中“我”是个有学问、富于同情心的穷知识分子,“我”对这个孤苦伶仃然而淳朴、真诚的劳动者,充满着同情与感激。他们都是受苦人,他们的心灵都是善良、美好的。•不同:陈二妹面对苦难深重,坚忍不拔,有着朴素的反抗精神,她对侮辱与剥削她的资本家和管理人员怀着满腔的仇恨。而“我”在潦倒落魄的情况下,意志软弱,浑浑噩噩,颓废,消极,悲观,感情忧伤,只有在“春风沉醉的晚上”,走到街上去散步,以排解愁闷。思考2•结尾环境描写的特点及其所表达的情感内涵•第一人称叙述的好处是什么?•题目的作用和好处?3.结尾环境描写的特点及其所表达的情感内涵•①自然景物描写的基调是感伤的,洋楼里那几盏红绿的电灯,带来哀调的清脆的歌音,天空灰白的尸体似的薄云,云层深处那时隐时现的一两点孤独的星,蕴藏着无限哀怨,“以我观物,物借著我之色彩”,这里深夜景物的描写无不渗透着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客观景物是作者主观情绪的外化而已,作者那浓浓的哀愁找到了客观的对应物。暗示出阴冷的社会氛围,也暗示了“我”对前途命运不能把握的无限哀怨。作者的情绪与景物完全融在一起了。但这感伤不单单为个人的不幸而发,而是对美好事物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控诉。消极情绪里包含了积极的因素,这正是郁达夫景物描写的深沉所在。•②.那尸体似的沉沉盖在天空的云层,似乎是当时那个黑暗社会的象征,那位烟厂的品德高尚、性格纯洁的女工,似乎像那“云层深处”露出来的一点亮点“星”。对自然景物的迷恋是郁达夫自小形成的天性,他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景物描写当中,他笔下的景物充满浓郁的诗意,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小说结尾处的那段景物描写如同幽怨的古典诗的意境,能深深冲激读者的心灵。读了之后,能使人回味整个作品的内容。4.第一人称叙述的好处是什么?•①.内容上,“我”是挣扎于社会边缘的落魄苦闷的知识分子,多少带有作者的影子;•②.结构上,“我”在作品中既是人生世相的观察者,也是小说情节的参与者,同时还是一个自我精神的剖析者。•③.主题上,真实自然讲述自我生存状态,“我”是缩影,让读者认识到无数被时代抛弃的知识分子的痛苦和无奈。•④.手法上,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相叠加。陈二妹的在“我”的视野、情感态度和心理反应之下更形象丰满逼真。5.题目的作用和好处?•①.充满诗意的美感,激发读者的兴趣。(以柔美的浪漫的诗意,向读者释放着魅惑的气息)•②.是小说情节开展的重要背景(推动情节发展),“我”和陈二妹的几次相见,特别是最后开诚布公地交流,都是在这样的夜晚;“我”为摆脱神经衰弱的疾患外出散步,从而逐渐恢复健康,却招致陈二妹误解,也是在这样的夜晚。•③.用诗意的环境,反衬出“我”和陈二妹这样挣扎于社会底层的普通人并不诗意的生存环境。也是对于陈二妹用温暖的人性之光照亮“我”灰暗人生的极好烘托和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