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工业革命时代管理思想形成与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章工业革命时代管理思想形成与发展=my第一节英国工业革命与古典管理思想一、英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1765年,英国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首次在英国出现。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工业革命传播到英格兰再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后来,工业革命传播到世界各国。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⑴主要原因/政治前提: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日益加强⑵英国通过圈地运动,产生并聚集了大量劳动力,同时也扩大了英国国内市场;⑶多年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为英国积累了原始资本,提供了广阔的原料地和海外市场;⑷工场手工劳动时积累的经验和生产技术的进步;⑸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工场手工生产已无法满足需求。于是,一场机器生产革命必然爆发。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1712年英国人汤姆斯·钮可门获得了稍加改进的蒸汽机的专利权1733年凯伊·约翰飞梭1765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1768年阿克莱特水力纺机1769年詹姆斯·瓦特改良钮可门的蒸汽机为“单动式蒸汽机”1778年约瑟夫·勃拉姆抽水马桶1779年克伦普敦走锤纺骡(骡机)1782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为“联动式蒸汽机”,1785年投入使用1785年卡特莱特动力织机1796年塞尼菲尔德平版印刷术1797年亨利·莫兹莱螺丝切削机床1807年富尔顿造出用蒸汽机做动力的轮船1812年特列维雪克科尔尼锅炉1814年斯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1815年汉·戴维矿工灯1825年斯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1844年威廉·费阿柏恩发明兰开夏锅炉二、工业革命促进资本生产组织的创新(一)市场制度的创新制定了保护财产和合同的法律建立了保护消费者的商品检验制度和价格控制制度制定了保护发明者的专利法制定了保护投资者的《取缔证券投机法》建立了保护劳动者的评定工资制度,工厂法和济贫法南海泡沫事件南海公司,表面上是一间专营英国与南美洲等地贸易的特许公司,实际上是一所协助政府融资的私人机构,分担政府因战争而欠下的债务。南海公司在夸大业务前景及进行舞弊的情况下被外界看好,到1720年,南海公司更透过贿赂政府,向国会推出以南海股票换取国债的计划,促使南海公司股票大受追捧,股价由原本1720年年初约120英镑急升至同年7月的1,000镑以上,全民疯狂炒股。然而,市场上随即出现不少「泡沫公司」混水摸鱼,试图趁南海股价上升的同时分一杯羹。为规管这些不法公司的出现,国会在6月通过《泡沫法案》,炒股热潮随之减退,并连带触发南海公司股价急挫,至9月暴跌回190镑以下的水平,不少人血本无归,连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爵士也蚀本离场。(二)思想观念的创新天赋人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政府和国家应该保护个人的私有财产经济学说:重商主义——古典政治经济学(三)生产技术的创新组织形式的变更生产技术的变更三、古典管理思想形成詹姆斯·斯图亚特(1712-1780):最早研究分工,英国重商主义后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建立者大卫·李嘉图(1772-1823):19世纪初英国的资产阶段经济学家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复式记账法:作为企业控制的重要手段和管理信息系统,反映现金与库存状况,要求各帐户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平衡。是系统控制的雏形詹姆斯·斯图亚特英国重商主义后期重要代表人物,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1767年)。税收原则:1.税收必须按人民的年收入公平分配,不得妨碍纳税人的再生产;2.应当按照立法机关制订的法律程序征税;3.必须制订征税最低限度原则,不能破坏税源,不能有害国民生计与资本;4.实行按消费比例征收的原则。斯图亚特的主要思想:(1)提出了实际价值的概念,即一国平均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2)区分劳动的两种形式:创造一般等价物的劳动(产业)、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实在劳动)。詹姆斯·斯图亚特最早研究分工问题,发现货币流通规律,反对经济自由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提出工作研究和物质刺激(计件工资制),提出管理人员与工人的分工。亚当·斯密亚当·斯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于1776年出版了他的最重要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称《国富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全面系统分析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强调分工带来的经济利益,指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论述了控制职能,提出投资还本问题,坚持经济人观点。亚当·斯密提倡经济人概念和经济自由思想。亚当·斯密关于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处的论述亚当·斯密的著作涉及到许多现代管理的核心问题。他以大头针的制造为例,论述了劳动分工及其经济效果。亚当·斯密认为,分工在管理上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三个好处:第一,分工可以使劳动者技术熟练程度很快地提高;第二,分工可以使某个人专门从事某种作业,可以减少从一项工种转到另一项工种所失去的时间;第三,分工可以使专门从事某项作业的劳动者经常改革劳动工具和发明机器。亚当斯密主要理论一、分工理论劳动分工促进生产力发展。二、货币理论货币的首要功能是流通手段,持有人持有货币是为了购买其它物品。亚当斯密也谈到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储藏功能、支付功能。三、价值论亚当斯密指出,价值涵盖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前者表示特定财货之效用,后者表示拥有此一财货取另一财货的购买力。四、分配理论五、资本积累理论六、赋税理论亚当斯密提出四大赋税原则,即公平、确定、便利、经济。大卫·李嘉图19世纪初叶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提出工资规律和群氓假设,代表作是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李嘉图在经济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坚持和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并由此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对立关系在分配领域中的经济表现。复式记账法的产生复式簿记的演变,从萌芽到接近于完备形式,大约经历了300年左右(13世纪初至15世纪末),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佛罗伦萨式——复式簿记的萌芽阶段(1211—1340年)。(2)热那亚式——复式簿记的改良阶段(1340一1494年)。(3)威尼斯式——复式簿记的完备阶段(1494一1854年)。第二节工业革命后管理思想的延伸一、安德鲁·尤尔二、查尔斯·巴比奇三、威廉·杰文斯一、安德鲁·尤尔安德鲁·尤尔(Ure.Andrew,1778—1857)是管理教育的先驱,许多工厂的管理人员都是尤尔的学生。安德鲁·尤尔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著作,是1835年出版的《制造业的哲学》。安德鲁·尤尔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有三种有机系统:第一是机械系统,指生产的技术和过程。第二是道德系统,指工厂中的人事方面。第三是商业系统,指工厂企业通过销售和筹措资金来维持生存。安德鲁·尤尔把企业有机地划分为几个系统,是一种早期的系统思想的反映,对后来的管理思想家们有很大的影响,组织理论的集大成者亨利·法约尔的一些思想即来源于此。二、查尔斯·巴比奇查尔斯·巴比奇(Babbage.Charles,1792—1871)是英国的数学家、发明家和科学管理的先驱者。巴比奇在管理学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的名著《论机器和制造业的节约》于1832年出版。巴比奇制定了一种“观察制造业的方法”;他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思想;在劳资关系方面,提出了一种固定工资和利润分享的制度。查尔斯·巴比奇的管理思想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1.巴比奇制定了一种“观察制造业的方法”,这与对作业的科学而系统的研究方法很类似。观察者用利用一种事先印好的标准提问表,表中的内容包括:生产所用的材料,正常的耗费,工具,价格,最终市场,工人工资,工作周期等。经过严密调查而获得数据,并用来管理企业。2.巴比奇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思想,分析了分工能提高效率的原因,即:节省了学习所需要的时间;节省了学习中所耗费的材料;节省了一道工序转变到另一道工序所耗费的时间,肌肉得到了锻炼就更不容易疲劳;节省了改变工具所耗费的时间;由于经常重复同一操作,技术熟练工人工作速度加快;促进了工具和机器的改进,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巴比奇还指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一样可以进行劳动分工。3.在劳资关系方面,巴比奇是工厂制度的保护者,强调工人要认识到工厂制度对他们有利的地方,提出了一种固定工资和利润分享的制度。他认为这种制度有以下好处:每个工人的利益同工厂的发展和利润的多少直接挂钩;每个工人都会关心浪费和管理不善的问题;促使每个部门改进工作;鼓励工人提高技术和品德,表现不好者减少分享的利润;由于工人和雇主的利益是一致的,能够消除隔阂共同繁荣。巴比奇在对制造业的研究中采取了科学分析的方法,认识到为争取工人的合作必须提供新的刺激,他努力寻求在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建立新的和谐关系,所有这些使他在管理方面成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人。三、威廉·杰文斯威廉·杰文斯(Jevons.William,1835—1882)是英国的经济学家和逻辑学家,他把数学方法引进经济学,在经济学方面的代表作是《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学原理》。威廉·杰文斯在管理思想方面有大贡献:杰文斯是第一个研究劳动强度和疲劳关系问题的人,比泰勒在米德维尔钢铁公司的类似的研究实验早10年;杰文斯进行了初步的工时研究和动作研究,使一个工人能每日或每周做的工作量为最大,但又能使他恢复全部疲劳;在劳资关系方面,杰文斯号召工人和管理当局合作,主张工业合伙,包括利润分享和职工拥有股票,认为这是解决分歧和消除罢工的较好方法。第三节美国的工业革命和早期科学管理思想一、美国工业革命美国的工业革命晚于英国半个世纪,它几乎是在一片空白的土地上开展起来的。工业化开始之前,美国9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英国及欧洲需要的粮食和其他农业原料。绝大部分工业处于手工业生产阶段,大多数制造品依赖从英国进口。政治前提:独立战争后,美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必要的政治前提,工业化问题很快提上议事日程。国际环境:美国远离动乱的欧洲,南北有弱国为邻,东西有两大洋保护,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一方面使美国有可能长期保持和平安定局面,较少遭受战争破坏,有助于工业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另一方面,有条件打着中立国的旗号,利用欧洲战争,坐收渔翁之利。资本积累:美国工业革命所需资金有以下几个来源:第一是奴隶贸易;第二是掠夺印地安人的土地;第三是西部土地投机;第四是联邦政府偿还国债的政策。美国还有一个潜在的广阔的国内市场,西部处女地不断地吸引着移民前往开垦,而西部的开发就意味着国内市场的扩大。劳动力:美国是一个移民组成的国家,外国移民源源不断地涌进美国,为美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据统计,1790—1860年间,进入美国的移民达500万人。其中不少人是熟练的手工业者,美国第一架水力纺纱机就是英国人斯莱特制造的。契机:1807年的禁运法案和1812—1814年的英美战争,是美国工业革命开始的契机。在此期间,海外贸易受到限制,工艺品必须自己制造,于是早期棉纺织业、制造棉毛纺织品、铁器、五金器具及其他日用品的工厂,如雨后春笋一样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1859年,美国造船、机车、农机三项产值达3600万美元。铁路的发展推动了管理的进步。由于极为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美国的工业革命进展得特别迅速,

1 / 5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