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爱国主义意识形态论文摘要:屈原、岳飞等,他们的忠君爱国,可能会给人留下“愚忠”的印象,虽有不可取之处,但是他们的爱国思想与人民群众的愿望、与历史的进步相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忠于国家、忠于统治者和他们的爱国思想是一致的。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只要在实际上维护了中华民族、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文化的存在和持续发展,这就属于爱国精神和行为。中国古代历史中爱国主义有以下几个特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平民意识。前面已经讲到,中国古代有“邦”、“国”、“国家”,更有“天下”的含义,“国家”和“天下”的概念有教多的相似点,但是“天下”的概念有更多的社会意义和公共性。在古代爱国主义中,“天下”概念更为广泛,超越了君主政权和宗法集团的狭隘利益,“民为邦本”。现代社会我们所要弘扬的爱国主义就是在先秦诸子百家观念中占有最高地位的“天下”概念。真正的爱国精神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首先就应该是定位在以天下为己任上。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中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①,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②可见在他的观念中,天下亡才是祖国的灾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观念。受儒家思想的深厚影响,古人的爱国主义也体现在通过自身的修养,以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修身主要是践行孝道,首先做到爱惜、保全自己的身体,顺从双亲,继而立身行道,以显父母。孝的更高阶段就是为国家尽忠、为民众服务,“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③,“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④,“以孝事君,则忠”⑤,移孝作忠,以对父母的爱敬之诚对君主,服从命令,尽心竭力办好公事,这就是忠,而古人则将忠君与爱国联系在一起。但是真的“忠君”并不是愚忠,“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故当不义,臣不可不争于君”⑥,要以道事君,敢直言进谏。严协和先生说道,《孝经》是“我国数千年来之思想准则,治国平天下之大经大法。做到孝,若再能用孝治理家国天下,则家庭和睦,天下大治,也就达到了古人爱国的理想。国破家亡之际,文人志士的爱国情操。中国古代的文人志士,尤其是优秀的知识分子,他们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前途命运。面对国家危亡,虽然不能像英雄将士一样上阵杀敌,保卫国家,但是也表现出了优良的爱国传统。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为楚国大夫,受楚怀王重用,少时就已经立下了忠于祖国的志向:“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⑦即使楚怀王听信谗言疏远他,将他放逐到荒野,他仍旧抱着“虽九死而犹未悔”的决心。甚至到后来奸臣当道,新君昏聩,屈原更遭排挤打压,在那种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仍然没有背离自己的祖国。国破之际,以死表达至死不变的爱国情操。南宋诗人陆游,自幼便立志抗金,坚决主张对金作战、收复失地,投笔从戎。1164年隆兴和义,金军渡淮河南下,宋孝宗被迫与金续订和约:宋、金为侄叔关系,改“岁贡”为“岁币”,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第二年,曾被主和派诬陷免官,于临终时留下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名句。辛弃疾,反对南宋王朝妥协投降,希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建功立业,报效祖国。他向朝廷进献抗金策略,训练军队,为从事抗金做准备,但朝廷腐败使他壮志未酬。等等,古代的文人志士他们坚守对国家的那份热爱,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民族压迫的反抗,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表现出可贵的民族气节。屈原、范仲淹、陆游、文天祥、史可法等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忠君”甚至是“愚忠”的思想意识,但他们仍旧是伟大的爱国者。结语: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很早就有爱国主义的意识,是人们对生养自己的故土家园的一种特殊情愫。那时的“爱国”形式多种多样,不论是在和平年代还是战争时期,这种感情都得到了很好的表达。有爱民如子、心怀天下的情怀,也有忧虑祖国的江山社稷、千秋大业,有爱国将领为国家的统一、为抵御外敌侵略、为收复疆土冲锋陷阵,更有文人志士留下千古诗篇表达对祖国的诚挚热爱、对家乡亲人的无限眷恋、以及国破家亡的之时的悲切之情,等等。在历史上,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个民族、各个朝代都有过自己的爱国事迹、爱国作品。只要是属于反对侵略、维护统一的爱国人物,不管是哪个朝代或者民族的,都应该得到肯定。文天祥,虽然站在元朝统治者的角度,他阻碍了元统一中原的步伐,但是作为南宋将领,为了祖国政权的存亡,坚持战斗,誓死不降。屈原、岳飞等,他们的忠君爱国,可能会给人留下“愚忠”的印象,虽有不可取之处,但是他们的爱国思想与人民群众的愿望、与历史的进步相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忠于国家、忠于统治者和他们的爱国思想是一致的。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只要在实际上维护了中华民族、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文化的存在和持续发展,这就属于爱国精神和行为。注解:①②[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石家庄:华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590页。③④⑤⑥严协和:《孝经白话注释》,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第13页,第56页,第26页,第60页。⑦[战国]屈原:《楚辞》,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