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对我国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发展研究来源:中国硕士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提出今后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发展的主要途径:加强民族地区普通高校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并充分引入高校体育课堂;加强民族地区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师资力量的培养,为民族地区普通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提供保障;加强对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理论的研究,有效地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加强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发展,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价值的社会化、国际化。关键词:中国;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教育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经过不断的演变和沉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特色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统计,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多达977种,其中,汉民族的项目有301种,其他55个民族的体育项目多达676种。内容包括跳板、跳皮筋、跳绳、踢毽子、放风筝、拔河、抽陀螺、抖空竹、扔沙袋、武术等,主要是我国各民族传统的祛病、健身、习武和娱乐活动项目?。高校是培养社会有用人才的重要场所,在“健康第一”重要指导思想的指导下,高校体育教育有了质的飞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西方体育文化的不断冲击中越来越显示它旺盛的生命力,各高校选项课、选修课、特色课的开设以及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运行,为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1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现状1.1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情况普通高校的体育教育,逐渐从西化的发展中回归到中西结合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在普通高校不断得到渗透和深入,以太极拳为例,它已经成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从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逐步发展到it二式太极拳和网f二式太极拳。体育院校和民族院校的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更加牛富,”设的项日也多种多样;另外少数民族地的普通院校,也根据fJ身的地域文化特点外设了符合小地Ⅸ族传统的体白项¨,叟I】南地的部分普通高校歼设r射箭、棒跤、踢毽于、拔河、放风筝、舞尼、散打等族体育项¨,这些项【1]不fji锻炼J学,1的身体,t寓r学生的比族体育传统知识,又教的过rII传承了民族体育义化,堵养r学生的族『I豪感。近年来,随着校本教材的落实和改进,在很大程度J二促进了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发展。但由于受当地民风、民俗、经济及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相当部分具有锻炼价值和健身价值的民族体育项目,它们只在民间开展流行。如遵义地区仡佬族的高脚竞速、押加、打篾鸡蛋、高台舞狮等民族体育项目,它们只流行于当地或开展于当地的民族中学,在当地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中,还没有这些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或影响了遵义地区仡佬族民族体育文化的快速发展。因此,高校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发利用还需有待加强。1.2民族传统体育科研情况1.2.1民族传统体育科研论文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科研文献资料的查洵、整理,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近l0年来在各大报纸杂志发表的民族传统体育科研论文上千篇,内容包括对民族传统体育原生态的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研究、民族传统体育项H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研究以及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的研究。卡u当部分科研沦文的第一作者来F1于我闻符高校的一线教师,研究的内容涉及民族传统体育的方方面而。表足随机打Il取r我㈧10种报纸杂志,在2001.01-2009.06问发表的民族传统体育科研论文]。从收集到的数据充分说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近1O年的发展历程中,研究成果比较着。1.2.2民族传统体育科研团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及动作技术的研究,存在着参差不齐的局面。体育类院校和民族地区的一些院校,如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由于有人才、资金、政策等素的保证,已经形成浓厚的民族体育科研氛围,取得r较大的研究成果。其他普通高校,特别是不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通高校,由于受历史因素、地域环境、资金等情况的限制,开展情况不够理想,有的地方院校仍处在起步阶段。2对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发展思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人民生产、生活、习俗、智慧及理想的结晶。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各族人民强身健体、休闲娱乐、情感沟通、丰富生活的重要活动内容。它不但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娱乐功能,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功能。今后我国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拓展。2.1加强校本教材的开发利用我们的高校体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前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和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家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如陈家沟的陈式太极拳,作为太极拳的鼻祖,已经集健身、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它所形成的太极拳链,包括陈式、杨式、吴式等多种太极拳的练习者达上亿人,普及到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起重要的骨干作用。我们应该利用太极拳这一发展平台,推动其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普通高校中的发展。在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利用时,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在保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规划,拓宽项目的实用价值和发展空间。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民风、民俗的不同,形成各自的民族传统体育特色文化。各地的普通高校,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通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地域优势开设适合当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项目,如遵义市的高校可以把仡佬族的民族体育项目高脚竞速、高台舞狮、押加、打篾鸡蛋、板鞋等项目引入高校体育课堂,这对促进仡佬族民族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要充分发挥各地普通高校的教育优势、地域优势和人才优势,把当地的民族体育特色文化纳入高校的体育教学,这对促进各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民间向高雅殿堂的转化;二足促进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三是增进了各比族之问文化的交往与合作;四是实现了对民族传统体育义化的继承和发展。2.2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民族传统体育教育能力受现代竞技体育的影响,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教师还比较缺乏,相当部分体育教师除传统武术外,没彳f接触更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族传统体育教育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师的培养。培养民族传统体育教师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一是走出去进修学习或请进来培训学习,向当地的民间高手学习,学习每一个项目的技术动作、规则及文化特色,了解当地民族体育文化的特点、价值及发展规律;二是通过网络进行相关内容的有效搜索。面对民族传统体育教育,通过网络搜索,可以根据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出可信的、新颖的、有效的信息。体育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这一一平台,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获取相应的学习内容,以便自己钻研学习,提高自己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2.3继续加强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民族传统体育科研能力的培养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特别是太极拳文化与奥运文化的交融,在很大程度睢动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科学研究我困民族传统体育,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性。在今年3月23日,由中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龙舟协会和天津市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的“高校体育科研暨全国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科研方法与研究方向研讨会”。提出“以科研促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研究,促高校体育发展”。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副主编王广虎教授,责任编辑刘雪松教授就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体育科学的发展趋势,提出体育科研论文更加规范性、严谨性。辽宁师范大学黄斌教授从民族传统体育的分类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及利用两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区域特点及发展趋势J。通过这次民族传统体育的科研工作会,为我们今后的民族传统体育科学的研究指明了方向,那就是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今后的发展研究方向仍然是服务高校,服务社会。2.4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应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要充分体现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张建华等研究认为:发展民族体育文化,就是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并强调必须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实现民族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变迁。坚持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体育文化;坚持民族体育文化开放,积极开展文化交流与互动,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J。各地的普通高校,应该根据当地的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组建民族体育科研团队,对当地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挖掘与整理,加强整体文化的发展与区域文化的发展,实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走向生态化、科学化、世俗化J,在保留民族传统体育原生态的同时,要根据一个民族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和时代的需要,要充分体现它的价值远景和奋斗目标,实现民族体育文化的有效性。2.5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发展未来的L}|田民族传统体育,将向全球化、民族性方向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必须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经济发展要与保护民族体育文化相结合,并不断地整合创新。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文化的有机结合,实现它的产业化、价值化。普通高校ll『以利JfJ科研、教学、竞技比赛等平台,结合地族文化特色,JJ【l大科研技术的投人度,研制和开发民族传统体俞的高科技产推}{I民族体育文化精品,如陈家沟的陈式太极拳,利儿j这一t牌开发出器械、服装、纪念品等产品,已经成为当地经济、文化、旅游发展的龙头。同样在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借鉴他们的发展思路,在保护自身民族特色文化的同时,在旅游、产品、服饰等方面进行挖掘、整理,不断开发、利用,实现它的价值化、社会化、国际化。3结语普通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休育教育,仪能增强学生的体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还能培养各比族学生的顽强拼搏精,为我国民族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r实的基础。㈨fJlf普通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x寸弘扬比族义化、振奇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提离民族素养具有分重要的作用。本论文网专业从事硕士论文业务!如需转载请保留一个链接:参考文献:[1]中国体育博物馆.中华民族传统休育志[M].南宁:f西民族出版社,l99o.[2]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EB/OL].[3]霍红,孙淑惠,等,蹈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走向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4).[4]高校体育科研瞪全冈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科研方法与研究方向研讨会[El:I/O[5]张建华,陈占,等,文化金球化‘j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研究[J].西安休育院学报,2007,24(4).[6]划东渝,试沦民族地Ⅸ尚校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5).[7]赵苏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的现状及其构建[J].体育学刊,2005,(2).[8]沈林,朱梅新,等,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