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李孟潮,上海林紫心理咨询中心课程内容•1.怀孕期•1.1怀孕的秘密以及无孩子之空虚感•1.2身份认同的转变•1.3亲密感•1.4对婴儿的幻想•1.5分娩医疗程序的关系•1.6社会文化价值观对分娩的影响•2.0-6月•2.1母子互动•2.2婴儿发育•2.3父母造成婴儿的痛苦•3.6-12月•3.1力比多客体•3.2探索、躲猫猫•3.3早期三角关系,去幻觉化•3.4表象形成•3.5记忆能力发展和客体持续性•3.6原始防御、母亲-超我•3.7他人和心理理论•3.8情绪发展•4.1-2岁•4.1运动、行走、分离•4.2禁止姿态和丧失客体的焦虑•4.3客体和符号沟通•4.4界限感,分裂•4.5羞耻感和自我•4.6口欲期新解•5.2-3岁•5.1身体感、如厕训练•5.2虐待、粪便、游戏•5.3性别差异•5.4好奇、话多•5.5分裂两极化•5.6幼儿园,角色扮演•6.3-5岁•6.1团体游戏•6.2多问•6.3运动机能、假装写字•6.4同情心、交互游戏•6.5初步的利他、公平感•6.6梦和游戏•6.7俄狄浦斯情结•6.8学校生活•7.6-12岁(学龄期)•7.1母亲、学校•7.2学习成绩、伙伴关系•7.3老师,学校-家庭冲突•7.4系统、辩证思维的出现•7.5男女差异•8.青春期•8.1青春期的任务•8.2认知发展•8.3青春期=困扰?•8.4部分客体和一见钟情•8.5主观身体表象•8.6精神健康•9.成人期•9.1成人早期和成人期•9.2工作和身份认同•9.3爱情、伴侣关系和婚姻•9.4为人父母•9.5孤独和中年期•10.老年期•10.1完满对绝望•10.2死亡和哀悼•10.3退化和退休•10.4怀旧、升华•10.5关系Why?•1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是所有动力学治疗师的必备理论基础,无此理论基础则无法形成准确的动力学案例假设,从而无法开始深入的动力学解释工作。•2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是精神分析的基础学科,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其理论已经有重大突破,远远超越弗洛伊德当年的比较粗糙和片面的假设,目前已经建立起精神分析的终生发展模型。这些新的知识需要得到吸收。•3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观察法为主,数十年婴儿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直接经验,对于养育儿童以及临床治疗(父母-婴儿治疗)都有直接的收益作用。授课教材及参考书目•RaynerE.,JoyceA.,RoseJ.etc.2005,HumanDevelopment:anintroductiontothepsychodynamicsofgrowth,maturityandageing,the4thEdition,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Fonagy,Peter,Target,Mary.2003.Psychoanalytictheories:perspectivesfromdevelopmentalpsychopathology,London;Philadelphia,Whurrseriesinpsychoanalysis•BerkL.E.,2004,发展心理学:婴儿·孩童·青春期,北京大学出版社•阿什福德,雷克劳尔,洛蒂著,王宏亮等译,200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生物学、心理学与社会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怀孕期心理从怀孕到分娩的心理过程•秘密→身份认同转变→亲密感转变→对婴•↓儿的幻想→分娩医疗程序的关系•↓•无孩子之空虚感的哀悼和包容1.1怀孕的秘密以及无孩子之空虚感•怀孕的秘密——重现的女孩保持秘密和传播隐私的团体游戏。•你会依次告诉哪些人怀孕的消息?•无孩子之空虚感的哀悼和包容•无孩子可能引发夫妻的无价值感或空虚感。•有过多空虚感和无价值感的父母也可能期望通过生产孩子来转移/升华死亡焦虑•有感情危机的父母/家族也会期望通过怀孕来挽救/解决/拖延此危机。1.2身份认同的转变•怀孕前后对夫妻来说意味着一次巨大的身份认同的转变。夫妻双方分别要在此刻完成对自己父亲或母亲身份认同。•怀孕可能唤起妇女没有解决的发展性矛盾,从而解决身份认同的混乱和承担母亲的角色。(Schuster&Ashburn,1992)•父亲经常来面对自己承担家庭重任的责任,接受胎儿是真实的而且是他的这个事实,感觉到胎动。•无法认同自己同性双亲的人对怀孕/生孩子往往会比较恐惧。•对于男性来说,意味着能够和孩子分享家庭资源。尤其是俄狄浦斯情结的修通。•现代产翁制(couvade):65%的男人报告了在他们妻子怀孕的时候自己出现种种躯体不适,如恶心、沮丧、背痛和胃痛。估计这种症状是男性认同女性的结果,从而帮助他确定了自己作为父亲的责任,使他进入了父亲的状态,并且可能降低父亲虐待孩子的可能性。(May&Perrin,1985;Mason&Elwood,1995)•怀孕期的性生活形式的变化与俄狄浦斯情结的激活。•幻想:怀孕期性生活会伤害到小孩!(或者,对小孩毫无影响)•从对乳房、阴茎的嫉妒和升华成为对繁殖的满足•男性对于自我能够使女性怀孕,女性对于自己能够像母亲一样生育感到自豪。•母亲身份认同时出现的一个重要变化:原始母性先占(Primarymaternalpreoccupations,PMP)•从怀孕后期持续到生产后第一个月。母亲与孩子融为一体,双方完全的认同,并且依赖。•缺乏PMP的孩子无法形成安全依附。•一个人的心理发展从孕期12周开始。•从怀孕7个月到1岁,大脑每天增加1.7克(Schafer,1993)•胎儿活动性和新生儿活动性成正相关;有压力的母亲其胎儿活动性更高,有更多的出生后问题。•胎儿对音乐、触觉、光都会有反应。•抑郁或焦虑的母亲的孩子体重低,哭泣水平高有更多神经系统问题。(Creno,1994)•新生儿哭泣过多、没法安慰与母亲在怀孕期间的抑郁水平的得分相联系。(Chamberlain,1994a)1.3亲密感•家庭中亲密感模式由夫-妻模式变为父-母-子模式。•夫妻二人关系中的依赖感和亲密感会降低。•尤其PMP出现时,丈夫处于亲密感的边缘。•这要求丈夫能够修通对母亲(妻子)的依赖,认同照料者身份。1.4对婴儿的幻想•父母会把理想自我、拯救性英雄、恶魔(迫害性客体)等成分对婴儿投射。•从而影响到婴儿的身心发育,尤其是大脑的发育。•父母、家庭的人际关系会影响到孕妇的心境状态,从而间接影响到婴儿。•如果孕妇原有心理疾患未曾解决的话,在怀孕期间这些心理病理因素会对婴儿造成重大影响。•如母亲焦虑—吸烟酗酒——儿童ADHD1.5分娩医疗程序的关系•孕妇从怀孕到分娩如果有丈夫的陪伴可减少焦虑和疼痛感。•同时在分娩时如果有生产经验的中年妇女的陪同和助产也更加有利于分娩。而不是刚刚卫校毕业的青少年护士。•压力:母亲遭受的压力会导致子宫供血减少,影响胎儿的心律和呼吸;而且有压力的怀孕妇女通常会使用不健康的行为来缓解压力(Brooks-Gunn,McCormick&Heagarty,1988)•剖腹产:母亲死亡的危险增加1倍,和自然分娩母亲比,剖腹产的母亲有更多的忧伤和抑郁。(Mutryn,1993;Edwards,Porter&Stein,1993;Gottlieb&Barrett,1986)1.6社会文化价值观对分娩的影响•社会过多强调以收入、工作成就、身材外表等对个体进行价值判断,从而影响到——•1)人们倾向于通过金钱和成就来获取自我实现感并升华童年自恋创伤。而不是生孩子;•2)女性不愿意因为生孩子而损害自己的身材和外表或者放弃工作,从而会不生孩子或者对孩子的无意识的仇恨;•3)女性不愿意为了生孩子放弃工作过长时间,所以往往生产后不久就恢复上班,从而造成婴儿依附关系的断裂。•4)功利主义社会价值观会让父/母亲倾向于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工具使用。•夫妻双方都有原生家庭的习俗和价值观,在分娩过程中这种冲突会更加明显。2.0-6月的发育2.1母子互动•母子之间的联盟和依恋是心理发育的最重要的基础•新生儿如果在出生后能够靠近母亲的身体会让他们觉得安全。•足月儿在出生后的90分钟内如果能够贴近母亲的皮肤很少会哭泣。但是如果把它们包好放到母亲身旁的摇篮里,在接下来的90分钟里,他们每五分钟就哭泣20-40秒。•通过母亲的足够好的照料,婴儿体验到自己创造了世界,这被温尼科特称为“theillusionofomnipotence”.•父亲在早期的传统角色往往是保护母子的,但是现代社会中父亲往往早期就介入婴儿的养育中。•Klitzing(1999)等发现,如果母亲能够在头脑中形成三人模式而不是两人模式的话,•婴儿在早期(4个月)左右就可以和父母双方联系一样多。•“母亲头脑中的父亲”(thefatherinthemother’smind),母亲在头脑中有“父亲”的表象决定了父亲在婴儿的头脑中是否有一席之地。•经常可以观察到婴儿有意地观察他人的脸。•2-3月的时候,母亲带有情感的脸对弈呢人来说是最有力的刺激,婴儿会寻求和母亲的联系。•这时候出现相互凝视(mutualgazing),相互微笑,婴儿通过咕咕不明的音节和一些手部的移动来回应母亲的微笑,然后母亲开始模仿婴儿的言语和动作。……通常由婴儿来决定这个过程的结束。•父亲和母亲和宝贝说话时候声音自然会变得高尖,富有节奏。——motherese•通过母亲和婴儿的协调共振形成母子之间的情绪连接。•即便在前语言期,母子的对话也是很重要,婴儿和母亲之间形成了“对话原型”,•这是主体间性的原始基础,被称为“原始主体间性”(primaryintersubjectivity)•母子之间的交互舞蹈(mutualdance/synchronous)•Beebe等人对母子录像进行了逐帧研究,发现了母子互动的交互协调同步性,这种舞蹈帮助孩子体验到各种可控的情绪状态。(Beebeetal,1997)•失调•在安全依恋的婴儿中,大约50%的沟通是不协调对称的。(Tronick,1989)•重要的是,不协调和不对称的沟通是如何得到修补的。•失调—婴儿痛苦烦躁—母亲痛苦烦躁(恶性循环)•失调—婴儿痛苦烦躁—母亲恢复有意识的协调共振—婴儿“原谅”母亲(良性循环)•母亲放松并且能够退行进入“原始母性专注”的重要性,这需要母亲全心全意地投入养育孩子的进程中。•母子通过右脑沟通,在0-2岁是幼儿右脑发育的关键期。(Schore,2000)•母亲不可能持续和婴儿沟通,而且有些婴儿由于遗传等因素,的确难于沟通。这时候就需要伴侣的协助,以及伴侣的共振协调。•使用奶妈,代养人等方法并没有发现灾难性后果,但是使用不熟悉的照养人的确发现会造成很多婴儿极端的痛苦(Bowlby,1958,1969;Spitz,1965)2.2婴儿发育•75%的神经元连接在头一年建立。•突触的建立要求具备一定的外在刺激。如果某些突触被反复强化,则成为长期的大脑结构。如果某些突触没有进行强化,则凋亡。——神经达尔文主义•早期经验对大脑的结构以及成人后的大脑的性质以及成人能力有决定性作用(Schore,1994)•婴儿从出生开始就会模仿父母的表情,模仿他人的运动——镜像神经元•触觉:婴儿一出生就可以辨别母亲乳汁的味道。听觉:在怀孕后期胎儿就可以对外界的声音起反应。出生后就可以识别母亲的声音。婴儿出生后比较喜欢女性的声音而不是男性的声音,一段时间后才能够更加喜欢父亲的声音而不是他人的声音。实验表明,婴儿对胎儿期所听到的东西有记忆力。(Klaus,Kennel&Klaus,1995)•视觉:婴儿视觉范围出生时20cm,就是母亲用手怀抱时能看到母亲的距离。婴儿很快就会识别母亲的脸,只要1-2天,对母亲的注视就超过其他人。数周后,婴儿见到母亲的脸不哭,但是见到其他人不一样。当客体进入视野内30cm左右时,“远离”姿势会出现。•触觉:大部分婴儿喜欢被温柔的抱、摇。手和嘴是最敏感的部位,很多婴儿会吸吮它们的指头。•婴儿的感觉系统已经建立,并且能够从一种感觉系统传递给另外一种。•开始出现的自我感:Stern提出,婴儿把世界体验为一个知觉整体。这时候开始出现自我感。•Mahler曾经提出以婴儿无法区别自身和客体,后来研究发现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