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一、麻风病流行现状:麻风病是一种古老的慢性传染病,在人类历史上流行了二千多年,由于它严重的致残性,曾经是(现在也还是)一种让人们恐惧的疾病,社会公众对麻风的歧视和排斥心理依然存在。使这一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疾病,既有医学问题又有社会问题,至2006年我国登记麻风54万多例,到2007年底全国还有现症病人6000多例,95%以上的县(市)麻风患病率已降至0.01‰以下,实现了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但这只是一个人为的阶段性目标,现在每年仍有新病例被发现,麻风发病率并没有明显下降,尤其是现在人口流动频繁,增加了麻风病防治的难度。我国麻风防治政策的四个转变从1985年起我国麻风病防治政策实现了四个转变:•1、由过去的麻风病院单独防治转变为有多部门参与的联合防治,如:民政、残联、和各级卫生部门等。•2、由过去的住院隔离治疗改为在社会(在家中)边工作(边劳动)、边治疗。3、由过去的单种药物治疗改为统一应用联合国推荐的联合化疗。4、变单纯治疗为与康复同时进行,在采用联合化疗的同时进行康复工作。二、病原学(传染源):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主要侵犯人体皮肤和周围神经的慢性传染病,麻风杆菌于1873年由挪威学者Hansen所发现,抗酸染色为阳性,外界抵抗力较强,分泌物离体自然干燥后仍可存活2—9天,在0℃时可存活3—4周,在夏天日光下只能活2—3小时。人类是麻风的主要宿主和传染源。麻风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leprae,以下简称为ML)虽然在人类致病菌中,除绿脓杆菌外,ML发现最早(结核杆菌的发现较之晚9年),但其体外培养至今尚未成功,因此限制了从微生物方面对它的了解。所幸的是小白鼠足垫模型和犰狳以及裸鼠实验感染的成功,为ML的微生物学、免疫学、生化学特征的研究,乃至人工培养的设计等提供了基础条件。特别是近十多年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我们对ML在分子水平上的了解。麻风杆菌的三个特性:1.抗酸性.2.群聚性.3.多形性.三、传染途径:•1、通过皮肤接触;•2、呼吸道传染(飞沫);•3、间接接触传染;麻风不是遗传病,亦未被证实有昆虫或通过消化道传染。而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过度疲劳、卫生条件差、住房拥挤、居住环境潮湿、皮肤有破损等多种因素,均是导致其发病的危险因素。麻风是一种感染率高而发病率低的疾病,在我国列为丙类传染病管理。四、易感人群人体对麻风杆菌有不同的易感性,一般来说儿童比成人易感,抵抗力随年龄增长而增强,密切接触者其患病率低于5%。五、临床表现:麻风杆菌进入人体后生长繁殖的世代周期较长,所以麻风的潜伏期也较长,短的半年长的可十几年。发病的临床表现依个体免疫力的不同呈病谱分布。1、分类:在临床工作中根据病人免疫力不同,将麻风病分为五类:免疫力强的结核样型麻风(TT)为一端,免疫力弱的瘤型麻风(LL)为另一端,在两端之间存在着免疫力不稳定的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BT)、中间界线类型麻风(BB)和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L)。总的趋势是:麻风杆菌数量LLBLBBBTTT,•而细胞免疫反应强度TTBTBBBLLL。麻风早期为未定类麻风(IL),可演变免疫光谱中的任何一个类型,也可自愈。细胞免疫增强时BL可向结核样型端转化(BL→BB→BT),反之BT可向瘤型端转化(BT→BB→BL)。•为了便于联合化疗工作的开展,又将上述分类简化为多型麻风(MB)和少菌型麻风两大类,据此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2各类麻风的共性:2.1感觉障碍(麻木):由于麻风杆菌首先侵犯末梢神经,皮损处感觉障碍甚至麻木是各类麻风病的早期症状和主要症状。2.2浅神经粗大:周围神经是最早受侵犯和主要受侵犯的组织,容易触摸到如眶上神、耳大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等。TT型麻风•皮损:为红斑或斑块,皮损倾向于孤立,干燥,麻木无汗(但面部麻木不明显),毳毛脱落,表面粗糙,边界清楚,中心高起。可局限于臀部,背部和面部;神经:单一周围神经粗大,且明显。有的皮损附近可触及或可见粗大的皮神经。有一种只有神经损伤的如神经粗大和感觉障碍而无皮损,这一类型麻风必须靠神经活检才能确诊,叫纯神经炎型麻风,皮损查菌:通常阴性;BT麻风•皮损:常见皮损有红斑、浅色斑或斑块,边界清楚,表面不太干燥,有的可出现鳞屑,有的斑损中可见圆形空白区或打洞区,形成环状皮损,或在大皮损邻近见到卫星状皮损。好发面部、躯干、四肢,但不对称,数量较多。除面部皮损外,皮损病期较长时有感觉障碍;神经:损害多发、粗大、质地硬。除非眉部有皮损,一般无眉毛脱落。;粘膜、淋巴结、睾丸、眼、内脏:一般受累少;皮损查菌:阴性-2+;BT型麻风BB类麻风•皮损:早期多为斑疹或斑丘疹,皮损中央有空白区和打洞区。皮损内缘清楚,外缘部分清楚,呈“倒碟状”,也可见到较多卫星状损害。皮损表面光滑,淡红或紫色或棕色。分布广泛,但不对称。常无显著感觉障碍;神经:损害多发但不对称,神经呈中度粗大,质不太硬;毛发:眉毛不对称脱落;粘膜、淋巴结、睾丸、内脏:可发生病变;•皮损查菌:2+-4+;麻风菌素试验:阴性;BL型麻风皮损:早期多为斑疹、丘疹,均为浸润性损害。分布广泛,不完全对称,大的损害中央可见有空白区或打洞区,内外界都较模糊。面部的弥漫性浸润可不对称,躯干可出现境界清楚的斑疹,或在四肢及臀部出现弥漫性损害。一般无感觉障碍。神经:轻度粗大,质软,但不完全对称;毛发:早期眉毛外1/3脱落;淋巴结,睾丸、内脏:早期损害比较轻微。皮损查菌:4+-5+,免疫区边缘查菌1+-2+,免疫区中央则阴性;LL型麻风•皮损:常见为斑疹和弥漫性浸润或结节。早期表现为小的斑疹,多发,边界不清,对称分布,无感觉障碍,常分布在躯干、面部、四肢、臀部,随着病程进展,面部可有弥漫性浸润,眼结膜充血,耳垂肥大。可出现斑疹、结节,并融合形成狮面,结节好发部位为耳垂、下颏、肘部、臀部、膝和手足背。神经:早期神经无粗大;毛发:早期眉毛呈稀疏对称,晚期往往双眉全脱;淋巴结,睾丸和内脏:均可受累;皮损查菌:5+-6+;麻风病的神经损害手部尺N--爪形指(手)正中N--猿手桡N--垂腕、垂指足部胫后N--足底感觉障碍腓总N--垂足、垂趾面部面N--兔眼、面瘫眼部三叉N--角膜感觉障碍六.麻风反应:在麻风病慢性过程中,不论治疗与否,突然发生症状活跃的现象:I型麻风反应:属细胞免疫迟发型变态反应,主要发生于TT及BT之间,表现为原皮损扩大或出现新的皮损,神经粗大疼痛。易发生新的畸残。Ⅱ型麻风反应:属血管炎型变态反应,多发生于BL和LL病人,表现为麻风结节性红斑。Ⅲ混合型麻风反应:兼的两型特点七、麻风病的实验室检查:1、组织病理:TT表现为真皮小血管及神经周围有上皮样细胞灶性浸润,抗酸染色常查不到抗菌素酸杆菌;LL表现为真皮内含有泡沫细胞肉芽肿,抗酸染色显示泡沫细胞内有大量麻风杆菌。因不侵犯真皮浅层,帮皮肤与真皮间有一无浸润带.2、麻风杆菌检查:取活动性皮损涂片染色,TT多呈阴性或1+,LL呈阳性(2+-6+)。八、麻风病的可疑线索•1、皮肤生“癣”,麻木无汗;•2、虎口无肉,指弯爪样;•3、外伤不痛,足底溃疡;•4、眉毛脱落,耳垂肥大;•5、筋粗疼痛,发硬粗大;•6、红肿发亮,面如醉汉;•7、歪嘴眼翻,声哑鼻塌;•8、睾丸肿痛,男性女化。九、鉴别诊断:麻风的皮损呈多形性,要与麻风病鉴别的皮肤病很多,但多数皮肤病有痛痒而无麻木、闭汗、神粗大,麻风杆菌检查阴性,需要鉴别的主要皮肤病有:体癣、药疹、多形性红斑、寻常狼疮、花斑癣、白癜风、环状肉芽肿、结节性红斑、结节病等,麻风的感觉障碍需要与神经科疾病鉴别如:多发性神经炎、面神经麻痹、周围神经损伤等相鉴别。十、麻风病的诊断:1、长期存在感觉障碍的皮损。2、周围神经粗大伴相应部位的浅感觉障碍3、在皮损处查到麻风杆菌4、组织病理检查有麻风病的特异性改变。十一、麻风病的治疗:1、多菌型麻风的治疗:氨苯砜+氯苯吩嗪+利福平两年2、少菌型麻风的治疗:氨苯砜+利福平半年3、新三联疗:RFP+MINO+OFLO每月一次。4、麻风反应的治疗:采用糖皮质激素、雷公藤、利沙度安等治疗。十二、麻风病人的社会、心理和行为问题:麻风不仅给患者带来生理和躯体上的痛苦,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心理和行为学上的问题。最主要的遭受社会的歧视和偏见,不仅人格伤害,社会地位也受到明显影响。包括就业、婚姻、子女等。因此病人被确诊后往往很难接受“麻风病人”这一角色,心理会发生明显的改变,通常恐惧、焦虑、自卑、忧郁等,行为上表现为冷漠、孤僻、逃避和顺从,甚至会对社会产生愤懑、攻击、厌世经轻生等。据调查近70%的患者曾有过自杀意念,为健康人的17倍。十三、麻风病的社会、心理与经济康复:在DDS单疗时代,绝大多数人长期住在麻风病院,加上社会的歧视和偏见,社会上没有病人的容身之处,病人就是治好了也不愿出院,往往以麻风村作为他们的社会归宿。实施联合化疗后,病人的治疗期缩短,防治观念也改变,病人完全可以在家一边生产一边治疗,通过社会、经济和心理的康复,帮助病人恢复他们在社区中的地位,让他们成为社区一个有用和自立的成员。小结:1、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进的一种慢性传染病。2、麻风主要通过皮肤接触的呼吸道飞沫传染。3、临床表现多样,可有斑疹、丘疹、结节、浸润、溃疡及周围神经损伤,但皮疹有麻木无汗,不痛不痒。4、根据病人症状、体征、皮损涂片和病理诊断。5、采用WHO推荐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眼睑闭合不全鞍鼻双侧面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