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说课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第三章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和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一、说教材(教材分析)(一)教材的作用及地位:物质的微粒性和微粒的性质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难以理解的观点,也是用微粒观点看物质和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的基础。本节内容在学习《空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等知识后,学生从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并用微观的观点去学习化学,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之间有间隔。(2)能用微粒的性质解释简单的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设计和完成能说明微粒是不断运动的简单实验。2、过程与方法:能从常见的现象入手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用实验的手段认识探究活动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2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对物质微粒构成的探究欲,初步体验科学的物质观。(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常见生活中的问题。(2)难点:形成物质的微粒性的观点。二、说教法(教法分析):采用实验现象观察法与想象类比法相结合。学生对微观世界陌生,如何带领学生从宏观进入微观是本节教学的关键,采用实验、现察、想象、类比等方法来解决难题。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认知情况,教学中我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面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社会背景,创设有利于主题理解的问题情景,将学生从宏观带进微观,启发学生由生动、直观现象进入抽象思维,又体现在生活中寻找化学原形的学习思想。增加了图、声、像等直观多媒体技术,增强对学生感官发出最有效刺激,以促进学生获取知识。三、说学法(学法分析)1、学情分析我校地处县城边缘,学生学习气氛不浓,我尽量挖掘教材,结合实际生活,合理安排程序,使学生爱听,爱做,爱看,爱学,激发他们的思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对知识点的记忆,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32、学法设计:思考观察现象,学会如何观察比较现象,学会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及比较实验的学习方法来解决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节从宏观进入微观是关键,教学中设计学生能够有感官参与,思维参与的实验探究活动,指导学生形成一种对现象的观察、思考能力及自主学习的方法;通过对氨分子扩散实验的改进,引导学生有目的的思考,学会如何观察比较现象,学会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及比较实验的学习方法来解决问题。四、说教学程序(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情境问题:1、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节课我们从化学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二)观察与思考:通过演示高锰酸钾粉末分散实验,让学生认识到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1、实验探究:探究物质的可分性(1)将取出高锰酸钾粉末少部分,用研钵将高锰酸钾再研碎,成为小颗粒。(2)将研磨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入试管中少量,加入少量的水,发现试管中的固体颗粒逐渐变少,直至消失。(3)得到的高锰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水,溶液的紫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2、交流与思考:多媒体出示情境问题4(1)固体颗粒为什么消失?(2)溶液的颜色由深到浅,直至无色,这是为什么?(3)同样是高锰酸钾溶液,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甚至无色。那么我们是否能说同种物质的微粒的物理性质不同?(4)日常生活中,糖水是甜的,盐水是咸的,这个现象又能说明什么问题?3、讨论与归纳:(1)物质可以再分;(2)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3)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微粒构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即:构成物质的微粒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4)构成物质的微粒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由大量微粒体现。(三)活动与探究一: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微粒运动,让学生认识微粒是不断运动的1、探究实验:探究微粒运动的实验(1)实验方法步骤:实验1: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加少量的浓氨水。现象:滴入浓氨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能变色,而酚酞试液遇浓氨水后变红。实验2:重新配制酚酞与水的混合溶液A,在另一烧杯B中加入53~5mL的浓氨水,用大烧杯罩在一起。现象是溶液A逐渐变红,说明构成氨气的微粒扩散在大烧杯中,溶于水后形成溶液就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2、交流与讨论:多媒体出示情境问题(1)氨水中的氨气的微粒在不断的运动,酚酞的微粒也在不断的运动。为什么不会是酚酞从烧杯中挥发,扩散到浓氨水与蒸馏水的混合物中,使之变色?这个实验说明什么问题?(2)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我们一般可以用加热的方法。我们发现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水中溶解要比在同样多的冷水中快,这是为什么?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3、归纳与总结:(1)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2)不同微粒的运动情况有所不同;(3)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成正比。4、练习与实践(1)举例:那些现象又能够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呢?(2)讨论:如闻到花香,湿衣服晒干,氯化氢与氨气生烟实验。(四)活动与探究二:通过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认识微粒之间有空隙。1、学生实验探究(1)学生实验1:水与酒精的混合实验6将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振荡后,观察体积。(2)学生实验2:水和空气的压缩实验用注射器压缩水和空气。2、交流与归纳:(1)构成物质的微粒间具有间隙。(2)不同种物质的微粒间隙有所不同说明:同种微粒之间的间隙相同;不同种微粒间隙不同。(3)同种物质时,液体、固体微粒间隙小,而气体间隙大。3、练习与实践:多媒体出示题目(1)你能够运用微粒的知识来解释物质三态变化的原因?(2)用构成物质的微粒的特性解释夏天空气潮湿,而冬天空气干燥的原因。答:夏天气温高,地面上构成水的微粒运动快,每天扩散到空气中的水的微粒很多,使空气变得很潮湿;冬天气温低,构成水的微粒运动慢,每天扩散到空气中的水的微粒较少,空气显得干燥。(3)装开水的保温瓶有时候会跳出来,为什么?答:保温瓶该有时会跳起来的原因之一是,瓶内开水没有装满,瓶内留有空气,受热后微粒空隙增大,或者到开水时,有冷空气进入瓶中,盖上瓶盖,空气受热,气体微粒空隙增大,体积膨胀,瓶内压强增大,使瓶盖跳起来。(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初探微观世界,有什么收获得到了哪些结论回忆,总结,7发言。(六)课外练习与实践:做P62页1—4题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