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__明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单元六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转衰(2003上海高考)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那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A.帝国的彷徨B.中华的荣耀C.东方的曙光D.王朝的振兴措施明太祖,朱元璋,定国安邦制朝纲;加皇权,废丞相,六部来把权力掌;在地方,设三司,布政都察都指挥;定法纪,大明律,君主专制意志体;锦衣卫,东西厂,后世独裁都效仿;科举制,分八股,四书五经是总纲。逐渐走向反面八股取士程序纪律科目内容科举五步察举征召皇帝任免军功才能选官制度县制宰相战萌八股钳制和文字狱按察使和特务统治三司分权,督抚将军办事大臣废相六部,内阁,军机处,理藩。顶峰不断控制思想不断严密监察制度通过分权收权控制地方通过分权牵制强化皇权发展趋势御史台行省制度四大机关元发儒家经典通判等分军,政,财,法权分兵,分相宋强以儒为师藩镇三省六部制隋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刺史制度郡国到三级文臣,尚书台汉巩焚坑法吏御史大夫郡县制三公九卿秦确控思想监察制度地方官制中央官制项目1.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个中心(皇权至上);两对矛盾(皇相,央地);六方面趋势(分割中央加强皇权,分割地方加强中央,完善强化选官,完善加强监察,完善严密法律.加强思想控制.);六个发展阶段(秦建,汉巩,隋唐完善,宋元强化,明清顶峰,近代终结.);两方面评价(积极消极-统一,稳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领先持续;消极暴政,摧残进步思想,阻碍资芽,不利科技发展等.).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明太祖)谕中书省臣曰:“朕设科举,求天下贤才以资任用。今所司多取文词之士用之,不能措诸行事者甚重。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之,甚非所以称朕意也。其哲罢天下科举。”──《明史纪事本末》材料2:是年(1610年),侍郎王图主庚戌会试,宾尹(人名)以庶子为分校官。举人韩敬,尝受业宾尹,及会试,敬卷为他考官所弃,宾尹越房搜得之,与各房互换闱卷凡十八人,强图录敬为第一。──《明通鉴》回答:(1)据材料1明太祖设科举的目的是什么?暂罢科举的原因是什么?目的:实心求贤,巩固明政权。原因:科举录用的人没有办事能力。(2)材料2反映出明后期科举存在什么问题?反映出科举存在严重的徇私舞弊问题。(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科举制说明了什么?明朝实行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人们思想,是统治者钳制知识分子的手段。说明君主专制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宦官制度本来是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特殊产物,其基本职能是为皇帝私人生活服务。虽然历代都有不同程度的宦官干政现象,但在明代宦官制度与皇权更密切结合,对明代的政治、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研究明代政治,不能不研究宦官。──《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案》材料2:初,太祖制,内臣不许读书写字。后宣宗设内书堂,选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遂为定制。由是多通文墨,晓古今,逞其智巧,逢君多奸。数传之后,势成积重……──《明史》材料3:然考其致祸之由,亦不尽由于通文义也,王振、汪直、刘瑾固稍知文墨,魏忠贤则目不识丁,而祸更烈。大概总由于人主童昏,漫不省事,故若辈得以愚弄而窃威柄。──赵翼《廿二史札记》(1)材料1中“宦官干政”给明代造成了什么“重大影响”?宦官专权加剧了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加速了明朝的灭亡。(2)材料2认为造成“势成积重”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如何?明史认为是由于宦官通文墨晓古今造成了宦官专权的状况。这种看法过于片面、肤浅。(3)材料3的分析是否全面?你认为实质问题是什么?不全面。赵翼的分析只是说明了宦官专权的具体原因,未能揭示其本质。宦官专权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应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本身的弊病。14.试以史实分析概括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特点。①加强军权,分散相权和地方权力。明太祖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各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地方上废除行省机构,设立三司,分掌地方行政、司法、军政,互不统属,直接隶属中央。②实行特务统治。明太祖授权锦衣卫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由皇帝直接指挥。后来的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由宦官统领,也由皇帝直接控制,加强对官吏的监视。③加强思想控制。实行八股取士,答卷不许有个人见解,以培养皇帝的忠顺奴仆。15.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打败元军后在南京称帝,建立了新的封建统治。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加以考察,简要评价朱元璋的主要历史活动。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应只看其某一时期的活动,应从其一生的主要活动来分析,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评价。朱元璋一生活动有三大方面:第一,领导农民战争推翻元朝;第二,建立明朝,消灭割据势力,实现国家统一;第三,采取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的措施,安定人民生产生活,巩固政治的统一。总之,朱元璋顺应了历史潮流,推动了历史进步。朱元璋作为农民起义的领袖,在推翻元朝统治、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方面是有功于历史的。朱元璋的转变是由历史的局限性和农民阶级本身弱点造成的。在封建社会,农民本身并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封建思想是社会的正统思想,农民没有科学理论指导,所以农民战争胜利后的必然结局只能是建立新的封建王朝,实现改朝换代。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材料2: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清史稿》材料3: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回答:(1)军机处最初设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2)军机处的职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由一个暂设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位居内阁等中枢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设政务机构。(3)综观材料概括军机处的主要特点。保密性强,机构精干,办事效率高,军机大臣主要是承旨、缮撰、传述。1、(93上海)今天的南京在古代的名称主要有A建康、集庆、金陵、天京B建业、建康、中都、天京C建业、建康、集庆、应天D建康、集庆、应天、天京2、(94全国)明朝北京的紫禁城是指A京城B宫城C皇城D外城3、(99上海)明太祖时,曾镌铁牌于宫门:“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然而,正是明朝,宦官专政曾几度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其直接原因是①皇帝昏聩腐败少问政事②宦官利欲熏心权力膨胀③朝臣阿谀奉承治国无方④藩王势力太大亟需监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4、(00上海)与秦朝御史大夫职权相似的明朝中央机构是A.按察使B.都察院C.大理寺D.锦衣卫5、(00全国)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与后来宦官专权有直接关系的是A.废除丞相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C.八股取士D.地方设“三司”(92全国)阅读下列四段反映同一朝代的材料:材料一:近来土地多归有力之家,非乡绅,则富民……若夫穷民,本无立锥之地。-----《杨文弱先生全集》材料二:先代有限田之议,均田之制,口分世业之法,宜仿其制而乘除之,亦因时救弊之政也。---《胶滨语录》材料三:徒党不下千数,始则占耕民田,后遂攻打郡县。----《王文成公全书》材料四:十四年正月攻河南,有营卒勾贼,城遂陷,福王常洵遇害。----《出劫纪略》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材料一反映了哪个朝代后期的什么社会问题?明末,土地兼并严重。(2)对于这一社会问题,材料二、三反映了两种解决方法,这两种解决方法的根本不同是什么?一种是借鉴先代田制进行改良,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一种是夺取地主土地,采用暴力手段打破旧秩序。(3)材料四中的“贼”指什么?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作者站这地主阶级立场,仇视农民起义[01北京安徽春季]阅读以下关于隋末、南宋、明末人民反抗斗争的材料:材料一:王薄拥众据长白山……,又作《无向辽东浪死歌》(浪死:白白送死),以相感劝,避征役者多往归之。——《资治通鉴》材料二:“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持此说以动小民。——《三朝北盟会编》材料三:谓五年不征,一民不杀,且有贵贱均田之制……,伪为均田免粮之说。——《罪惟录》回答:(1)据材料一、二、三,指出各次农民起义的主要斗争要求是什么?据此说明隋末至明末农民起义的发展与深化。隋末农民起义反对兵役、徭役;南宋农民起义要求“等贵贱,均贫富”;明末农民起义提出“均田免粮”。从反对兵役、徭役到要求政治上平等、经济上平均,再到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反映了斗争的发展与深化。[01北京安徽春季]阅读以下关于隋末、南宋、明末人民反抗斗争的材料:材料四:……擅自加征,又妄议每机一张税银三钱,人情汹汹,讹言四起。于是机户皆杜门罢织,而织工皆自分(自己预料)饿死,一呼响应,毙黄建节(税官)于乱石之下,付汤莘(当地恶棍)等家于烈焰之中,……不挟寸刀,不掠一物,预告乡里,防其延烧,殴死窃取之人,抛弃买免(行贿求免)之财。——《万历实录》回答:(2)材料四所述与以上农民起义的性质有何不同?反映了什么问题?材料四反映的是明末城市机户、织工反抗压迫剥削、维护自身利益的斗争。这与农民起义是不同的。这是资本主义萌芽在政治上的反映,表明手工业工人已经成为反抗封建压迫的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93全国)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试评论顾炎武这一观点。顾炎武这句话是对科举八股考试的尖锐批评,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明朝沿用科举考试选拔官吏,但政府规定,命题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的文体必须按照死板的形式,分成八个部分,即八股文。这样的考试,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结果使许多读书人埋头攻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他们做了官,就成为顺从皇帝的奴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者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明代实行八股取士也是出于同一目的,只是这时封建制度已经衰落,统治者为强化专制主义统治,更不允许有任何“越轨”的思想。八股取士正是适应这种政治需要而产生的,它失去了科举制度在初创时期的积极意义。所以,八股取士同秦始皇焚书一样,起了禁锢思想的作用,而它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发展的影响则比坑儒更加恶劣。(99上海)有位史学家说:“科举制度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清末维新人士认为:科举制度“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造成了“破坏人才,国随贫弱”的后果。以上两种观点是否矛盾?试结合时代背景对上述两种观点作一简单评价。并不矛盾。这两段话是对科举制度在不同时代所起作用的评价。隋唐建立科举制度,适应了士族衰落,庶族兴起的趋势,为庶族参政开辟了途径;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为繁荣古代文化作出了贡献。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限制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八股取士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思想,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阻碍新型人才的成长。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1729年雍正帝指出:“向来开垦之弊,自州县以至督抚仅需索陋规,致垦荒之费浮(高)于买价,百姓畏缩不前,往往膏腴荒弃。嗣后各省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地方官不得勒索,胥吏亦不得阻挠。”──《世宗宪皇帝圣训》材料2:1735年雍正帝指出:“各省开辟荒地……其中多有不实,或由督抚欲以广垦见长,或由地方有司欲以开科(征税)之多迎合上司之意,而其实并未开垦,不过将开科钱粮飞洒于见(现)在地亩之中,名为开垦,实则加赋,非徒无益于地方,并贻害于百姓也。”──《清朝文献通考》回答:①两段材料反映出垦荒中的弊端各是什么?1反映出垦荒费用高于地价,农民畏缩不前,肥沃的土地被荒芜。2反映出官吏谎报垦荒数目,加重了农民的负担。②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官吏在垦荒过程中勒索百姓;为升官发财获政

1 / 5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