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为推动巴中同步实现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巴中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1年9月27日)李刚同志们:中国共产党巴中市第三次代表大会,是在我们立足“十二五”、面向“十三五”、奋力奔小康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为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巴中市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一、市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过去五年,二届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组织动员全市广大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开拓奋进、苦干实干,圆满完成了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巴中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良好基础。经济实现持续增长。五年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年均增速达到1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1倍;三次产业结构由36.8:21.9:41.3调整为29.1:33.8:37.1。大力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5%,积极促进工业扩大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7%,努力保持城乡消费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3%。基础建设重大突破。五年间,实施了一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基础条件落后面貌加快改变。广巴高速公路、乐巴铁路相继建成,结束了不通高速公路、不通铁路的历史。规划并实施了一批重点骨干水利工程,启动建设全国“小农水”示范市,水利综合效益不断提高,用水安全基本得到保障。天然气勘探开采取得积极进展,市域电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城乡用电同网同价。通讯网络实现全覆盖。生态环境建设扎实推进,森林覆盖率达到55%。群众生活明显改善。以解决“四难”为重点,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五年新建、改建乡村公路2840公里,新解决10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100%和99.9%,“新农合”参合率达95%。积极探索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扶贫开发模式,实施了瓦室—沙溪、上八庙—青木等连片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扶贫开发成效显著,全市贫困人口由65.1万减少到29.6万。努力扩大城乡就业,促进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413元,年均增长14.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47元,年均增长13.6%。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五大保险”工作进一步完善,“新农保”试点稳步实施,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有序推进。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胜利。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办学质量稳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功能不断优化。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建成市青少年综合训练馆、文化馆、图书馆和一批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新风正气,倡导孝道文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效显著。民族宗教、外事台侨、档案、史志、保密等工作取得新成效。人口与计划生育、妇女儿童、残疾人及老龄等各项事业不断发展。民主法制稳步推进。加强和改进党委对人大工作的领导,积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人民代表作用进一步发挥。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职能作用,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有效发挥。大力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促进军政军民团结。“五五”普法圆满完成,依法治市有序推进。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群众和信访工作,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安全生产形势不断好转。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平安创建,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团队。大力推行阳光党务政务,积极扩大基层党内民主。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竞争性选拔任用干部力度加大,选人用人公信度不断提高。扎实开展“三级联创”,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大力弘扬红军精神,广泛学习王瑛精神,坚持深入群众、服务群众、联系群众,扎实开展“挂、包、帮”活动,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查处了一批腐败案件,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断好转。过去的五年,是我们坚持不懈打好老区牌,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巴中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五年;是全市上下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的五年;是在历届党委政府打下良好工作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的五年。五年的发展和进步,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深切关怀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开拓奋进、攻坚克难的结果;是社会方方面面积极参与、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巴中市委,向全市广大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人民解放军驻巴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巴中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问题和差距,深感责任和压力。纵比变化大、横比差距大,经济总量小、发展质量低,基础薄弱、贫穷落后的基本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最突出的问题是城乡统筹发展特别是城镇化进程缓慢,城镇基础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相当薄弱;最要害的问题是缺乏产业支撑,尤其是工业发展严重滞后;最紧迫的问题是对外开放不足、市场化改革滞后,经济社会发展缺乏活力和动力;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工作执行能力还不强。五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坚持思发展、谋发展、抓发展,坚定不移地追赶跨越、加快发展,走出一条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新路子;必须坚持不僵化、不封闭、不保守,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激发跨越发展的新活力;必须坚持不停步、不折腾、不松劲,坚定不移地咬定目标、攻坚克难,奋力开创各项事业的新局面;必须坚持一切为群众、想群众、靠群众,坚定不移地改善民生、促进和谐,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新成果!二、今后五年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纵观国内外发展大势,我们既面临新机遇,更面临新挑战。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势不可挡,国际产业分工合作转移步伐加快,为我们扩大对外开放、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秦巴山区扶贫开发,为我们聚集市场先进生产要素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全省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全面推进“两化”互动、实施川东北革命老区加快发展战略,为我们打好老区建设发展翻身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条件;我市区域交通枢纽加快形成,区域竞争能力不断提升,为我们拓展更大发展空间创造了新的优势;勤劳智慧的巴中人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思干思进思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为我们实现同步全面小康提供了不竭动力。在看到有利因素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的诸多困难和矛盾。我市正处于传统农业的转型期、工业化的初始期、城镇化的起步期、扶贫开发的攻坚期、后发地区加快发展的追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既要消除贫困,又要向全面小康迈进;既要消除基础条件的瓶颈制约,又要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城乡统筹、“两化”互动;既要尽快缩小与兄弟市州的差距,又要原地起跳、跨越赶超,面临双重的压力、双重的挑战、双重的任务。我们只有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真抓实干、大干快干的责任感,才能实现肩负的历史使命。这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必须担当的时代责任!科学把握形势,今后五年是我们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关键时期,要坚持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推动城乡一体、“两化”互动,奠定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坚实基础。这是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思路,要深刻把握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根本要求。实践表明,统筹城乡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就我市而言,城乡二元结构尤为突出、“三农”为主的经济社会特征更为明显,这既是我们长期贫困落后的主要症结,又是我们实现小康目标必须破解的关键难题。因此,用统筹城乡的理念、思路和要求指导工作、推动发展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基本方略。追赶跨越、加快发展是落后地区迅速改变贫穷面貌、尽快缩小发展差距的必然选择和唯一出路。就我市来看,发展的差距不仅明显,而且仍在继续拉大。我们必须以超常的思维和理念、超常的举措和干劲、超常的意志和付出,抢抓新机遇、创造新优势,奋力实现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坚持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思路,要突出抓好城乡一体、“两化”互动的战略重点。工业化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经阶段。我市“两化”滞后、缺乏互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要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为重点,大力推进全市“两化”互动、“三化”联动,实现发展的新突破、新跨越。坚持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思路,要紧紧围绕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能否到2020年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今后五年是关键性的五年、决定性的五年,爬过了这道坡、跨过了这道坎,就会在奔小康的大道上阔步前进。经过五年的努力,要基本建成“两地两区一中心”。把巴中建成四川重要的北向东向开放高地、川陕渝重要的枢纽联结地、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川东北重要中心城市。到“十二五”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实现翻一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80亿元、实现翻一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00元、分别翻一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0亿元、实现翻两番。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要切实把握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工作重点。——加快构建功能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区域交通枢纽基本形成,“全域灌溉”取得明显进展,建成以500千伏为支撑的电力网络,天然气管网向乡镇和中心村延伸,以智慧城市建设为重点的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加快构建以新型工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加快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向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调整,奠定工业强市的坚实基础,初步形成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发展质量的提高。——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四级城镇体系。基本建成一座大城市和三座中等城市,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聚集力强、带动力大的特色镇和中心村,城镇文明的辐射功能显著增强。——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改善民生,切实提高城乡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和社会繁荣进步的新成果。——加快构建宜居宜业宜商的环境保障体系。以巴河为重点的水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建成以干环线公路为示范的绿色森林走廊,基本实现城乡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实施以“五治三化”为内容的城乡环境治理,全面推进“五创联动”,坚持不懈抓好发展软环境建设,使巴中生活环境更加优美、创业环境更加宽松、社会环境更加和谐。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要坚决破除“三论”,促进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要坚决破除“唯生态论”。我们决不是不讲生态、不要生态,更不是要破坏生态、牺牲生态,而是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充分发挥巴中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生态品牌优势,走出一条更加符合巴中实际的低碳绿色生态发展路子,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要坚决破除“唯条件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者,不是机械的条件决定论者。我们承认基础差、底子薄的现实条件,但我们决不能听天由命、安于现状,自甘贫穷、自甘落后,更不能降低工作要求、降低做事标准、降低发展质量。我们既要积极转化不利条件,又要充分用好有利条件,更要善于创造新的条件,努力在巴中现实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干成事、干成大事。要坚决破除“唯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