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高级社阶段的土地制度实行的是()A.土地个人所有B.土地分红C.土地集体所有D.土地入股A2.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是一种()A.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B.私人资本主义经济C.完全的社会主义经济D.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A3.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A.1956年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B.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C.1952年底全国土改基本完成D.195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A4.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分是()。A.国营经济B.国营经济与合作社经济C.私营经济D.个体经济A5.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循序渐进的过渡形式是()A.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B.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C.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D.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B6.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B.采取快速前进的方针,一蹴而就的步骤C.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D.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B7.在农业合作化进程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形式是():A.常年互助组B.初级合作社C临时互助组D.高级合作社A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是()。A.和平赎买B.互助组C.高级合作C9.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的标志是()。A.完成对手工业的改造B.完成对资本主工商业的改造C.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完成对农业的改造A10.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下列说法中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评价错误的是()。A.标志着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B.标志着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社会主义的过渡C.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D.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BCD11.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关系说法中,正确的是()A.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都是为了生产力的发展B.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C.社会主义改革的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D.对社会主义改造中遗留的问题进行了纠正,也是社会主义改革任务之一CD1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具有的两面性是指()A.被动性B.主动性C.剥削削工人获取利润D.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ABD1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三改”指()。A.对个体农农业的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C.对制造业的改造D.对手工业的改造ABCD14.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主要有()。A.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B.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C.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D.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AD1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赎买的方针,所谓赎买就是()A.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为国有企业B.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C.国家把私营企业改变为集体企业D.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A1.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属于()。A.人民内部矛盾B.对抗性矛盾C.敌我矛盾D.必然会转化为敌我矛盾的矛盾B2.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著作是()。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论十大关系》C.《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D.《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C3.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A.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B.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C.不发达的社会主义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4.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是()A.敌我矛盾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D.人民内部矛盾D5.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C.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D.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A6.社会主义建设中曾经出现过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倾向,下面对这一倾向表现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做到了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B.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偏离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C.忽视了生产建设和经营管理的经济效果。D.忽视了对经济计划、经济政策和经济措施的科学的论证A7.“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所有制结构思想,是由()提出来的A.陈云B.周恩来C.朱德D.毛泽东B8.毛泽东“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道路思想,不包括()A.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B.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同时并举C.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D.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A9.对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认识,错误的是()A.人民内部矛盾都是非对抗性矛盾B.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居于主导地位C.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D.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可以互相转化的A10.解决敌我矛盾的办法是()A.分清是非的办法B.民主的办法C.分清敌我的办法D.教育的办法BC11.在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ACD12.毛泽东提出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是一条()的道路。A.有别于苏联的中国工业化道路B.苏联式的工业化道路C.以工业为主导,以重工业重点,同时必须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道路。D.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关系的道路ABCD13.关于改革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A.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探索的坚持、改革和发展B.两个历史时期存在着重大区别C.改革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实践探索积累了经验D.两个历史时期,相互联系ABD14.陈云在中共八大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A.工农业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为补充B.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为补充C.国有经济是主体,非公有制经济为补充D.在社会主义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为补充BD15.在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阶段,毛泽东提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总方针应当是()。A.以农重轻为序B.以工业为主导C.以农轻重为序D.以农业为基础A16.1956年4-5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人()A.开始探索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B.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C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D.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A.17.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著作是()。A.《论十大关系》B.《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C.《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8.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排在首位的关系是()A.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之间的关系B.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C.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D.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D19.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是()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B.敌我矛盾C.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D.人民内部矛盾A20.关于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说法错误的是()A.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是性质相同的矛盾B.农民阶级内部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C.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D.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B21.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阶级斗争,正确观点的是()A.阶级斗争都需要通过大规模的政治运动来解决B.阶级斗争是长期的C.阶级斗争可以扩大化D.阶级斗争都是全国范围内的C22.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是()周恩来B.邓小平C.毛泽东D.刘少奇A23.《论十大关系》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一系列重大关系,这其中不包括()。A.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关系B.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C.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D.中央和地方关系AC24.毛泽东指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和解决方法分别是()A.前者采用专政方法,后者采用民主方法。B.前者采用民主方法,后者采用专政方法。C.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D.前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ABC25.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包括()A.党内因素与党外因素B.国内因素与国外因素C.直接因素与间接因素D.现实因素与历史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