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知识点梳理1、基本介绍马原,学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哲学;政治经济学,简称政经;科学社会主义,简称科社。这三大块对应课本上的章节目录内容如下:[总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唯物论+辩证法]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了[认识论]第三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哲学][唯物史观]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政经]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科社]第八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2、唯物论唯物论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在讨论哲学的基本问题。我按照章节顺序给大家列了一个知识框架图,如下图: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源唯物主义发展过程:古代朴素;近代形而上学;辩证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物质和意识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可知论不可知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动的反作用于物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不要为所欲为,也不要无所作为3、辩证法唯物论联系的观点:事物普遍联系原理联系的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发展的观点:物质运动和变化——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时间和空间:时间(一维不可逆)和空间(三维广延)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发展的原因:矛盾,其中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同一性作用:事物发展的前提;使矛盾双方相互包含;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斗争性作用:促进量变,实现质变普遍性: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特殊性:具体事物中的不同矛盾以从及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对立统一(即矛盾)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即抓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解决的形式:一方克服另一方双方同归于尽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质量互变质: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认识质是前提量:事物的规模、程度、运动速度的快慢颜色深浅等可量化的规定性;认识量是深化和精确化度: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质变;坚持适度原则。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否定之否定肯定和否定辩证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的自我否定;是联系和发展(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实质是扬弃;否定之否定,扬弃了片面性,继承了合理性。实现了事物的白我完善三大规律(用来解释事物发展)原因和结果:揭示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相互依存,-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偶然和必然:两者的根据、地位不同但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可能和现实:区分可能和不可能、好的可能和坏的可能现象和本质:注意区分假象、幻觉二者不可分割内容和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五者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共性、绝对个性、相对两大观点五对范畴辩证法4、认识论认识与实践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目的。旧唯物主义(消极被动),唯心主义(从感觉到物)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实践感性认识第一次飞跃理性认识第二次飞跃实践再认识在实践……认识的无限性和反复性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真理的价值真理的本质: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客观性:内容客观;检验标准(实践)客观绝对性: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反映(成立的无条件)认识无限接近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过程的无限性)相对性:受实践水平和认识能力限制造成局部或阶段性认识(广度)认识精确程度和深刻度是近似的(深度)真理和谬误: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就是真理。反之就是谬误(错误的认识)。真理和谬误是一对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的检验标准辩证法唯物论实践由真理的本性(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和实践的特点(直接现实性)决定真理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实践是唯一标准实践能检验一切认识的真理性真理标准的不确定性(相对性)实践标准是具体的历史的(阶段性);实践检验认识不是一-次完成(过程性)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价值: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意义(能为人所用即有价值)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价值评价认识与实践相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在实践中解放和发展真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自由和必然认识论(人如何认识规律)5、唯物史观。历史观基本问题唯物史观一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心史观一一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基本结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结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意识结构——社会心理意识形式意识形态非意识形态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意义一一“两个划分两个归结”一对矛盾生产力结构——-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生产关系结构一一生产过程中形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意义两者统一于生产方式又一对矛盾经济基础内涵——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结构决定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哲、艺、宗、道、法、思政治上层建筑——政法制度政法设施两者统一于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更替——必然性与选择性——统一性与多样性一一前进性与曲折性社会发展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斗争——直接动力社会革命——强大推动力改革一一重要动力科学技术——强大杠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历史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历史唯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