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矿业权评估方法规范(CMVS206-2017)本规范提出折现现金流量法、折现现金流量风险系数调整法、收入权益法、交易案例比较调整法、单位面积倍数法、资源价值比例法、基准价因素调整法、勘查成本效用法、地质要素评序法等九种评估方法的基本原理、评估模型、计算公式、适用范围、前提条件、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以规范各种评估方法的应用。1折现现金流量法1.1基本原理折现现金流量法(DiscountedCashFlow,DCF),是按照预期收益原则和效用原则,将项目或资产未来经济寿命期内产生的净现金流量按折现率折现,计算出项目或资产当前价值的一种收益途径类评估方法。通常应用于项目投资分析和资产估值领域。使用此法的关键,第一是预期评估对象未来收益期各年度的现金流量;第二是要找到一个与此匹配的折现率,折现率的大小取决于取得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风险越大,要求的折现率就越高。资产估值领域中的折现现金流量法,是将一项资产的价值认定为该资产预期在未来所产生的净现金流量现值总和,并将其作为该项资产的评估价值。矿业权评估的折现现金流量法,是通过矿产资源开发净现金流量的折现体现矿业权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具体是将矿产资源开发经济寿命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以与净现金流量口径相匹配的折现率,折现到评估基准日的现值之和,得到矿业权评估价值。其中,折现率包含无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率,矿产开发投资报酬包含在折现率中。1.2评估模型式中:0[()/(1)]ntttPCICOi2P——矿业权评估价值CI——年现金流入量(+)包括:销售收入回收固定资产净残(余)值回收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余值回收不动产及设备增值税抵扣额回收流动资金…CO——年现金流出量(-)包括:后续地质勘查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含土地使用权)其他资产投资更新改造资金(含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更新投资)流动资金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企业所得税…(CI-CO)t——第t年净现金流量,等于第t年现金流入量减去第t年现金流出量;i——折现率;n——评估计算期;t——折现期时间序号(t=0,1,2,…n)。当评估基准日为年末时,下一年净现金流量折现到年初。如评估基准日为2015年12月31日,评估基准日t=0,2016年t=1。当评估基准日不为年末时,当年净现金流量折现到评估基准日。如评估基准日为2015年9月30日,评估基准日t=0,2015年净现金流量折现到评估基准日,t=3/12,2016年t=1+3/12,依此推算。31.3适用范围适用于拟建、在建、改扩建、生产矿山的采矿权和详查及以上勘查阶段的探矿权评估。评估计算的服务年限较短等导致评估结论不合理的,不适用该方法。1.4前提条件(1)具备一定数量、可靠性的矿产资源储量;(2)具备矿山设计文件;(3)矿产开发未来收益相关指标都能够预计并量化;(4)矿产开发未来风险可以预计并量化。1.5操作步骤(1)根据评估对象与范围,分析、确定、估算可采储量;(2)确定产品方案与生产能力,估算矿山服务年限,确定评估计算的服务年限;(3)分析确定与产品方案口径相一致的开发利用技术经济参数或指标;(4)依据评估模型进行评定估算。1.6注意事项(1)涉及的评估参数,根据相关应用指南、指导意见,在明确其涵义、分析其使用条件的前提下,合理确定。(2)现金流出量项,不含评估基准日前发生的地质勘查投资、取得成本(如矿业权价款、矿业权出让收益、矿业权受让价格及其相关费用)等支出项目。42折现现金流量风险系数调整法2.1基本原理矿业权评估的折现现金流量风险系数调整法,是按照预期收益原则和效用原则,基于两个特定假设的一种收益途径评估方法。一个假设是地质勘查程度较低的稳定分布的沉积型矿床,根据已有较少的矿产地质信息所估算的资源储量大致可靠;一个假设是可以预测其未来收益,可以用折现现金流量法估算其价值。其基本思想是:(1)任何矿床未经必要的勘查工作控制,其资源储量的可靠性是很低的。(2)未经必要的勘查工作控制,资源储量可靠性低,但可以通过矿产开发地质风险系数调整,体现因矿产地质信息较少而导致资源储量可靠性不足的风险,即“折现率之外再考虑风险”的模式体现矿业权价值。其基本途径是:(1)首先根据探矿权对应的勘查区的毗邻区矿产勘查开发情况,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法估算出评估对象的基础价值;(2)然后采用矿产开发地质风险系数进行调整得到探矿权评估价值。折现现金流量法估算评估对象基础价值,也是将矿产资源开发经济寿命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以与净现金流量口径相匹配的折现率,折现到评估基准日的现值之和,得到探矿权基础价值。其中,折现率包含无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率,矿产开发投资报酬包含在折现率中。2.2评估模型P=Pn•(1-R)式中:P—探矿权评估价值Pn—探矿权基础价值R—矿产开发地质风险系数2.3适用范围适用于赋存稳定的沉积型矿床中勘查程度较低的预查及普查区的探矿权评估。52.4前提条件(1)区域内矿层的层位和厚度基本稳定,评估对象是毗邻区矿床的延续部分,或者与毗邻区已开发矿产有相同地质成矿环境。(2)探矿权对应的勘查区周边有同类型勘查开发背景的矿产已进行过较高程度的勘查或已进行开发,相关地质信息及其实际或设计的开发利用相关技术和经济指标与参数可以收集到。(3)通过与邻区进行过较高程度的勘查或已进行开发矿山类比,勘查区未来可能的矿山生产经营的收益可预测。(4)假定利用方法中考虑的矿产开发地质风险系数对风险要素的分析和类比能初步预测、量化并最大程度地代表了可能的来自于进一步勘查开发的风险因素。2.5操作步骤(1)根据评估对象与范围,分析、确定、估算可采储量;(2)确定产品方案与生产能力,估算矿山服务年限,确定评估计算的服务年限;(3)分析确定与产品方案口径相一致的开发利用技术经济参数或指标;(4)分析确定矿产开发地质风险系数;(5)依据评估模型进行评定估算。2.6注意事项(1)勘查工作程度主要考虑勘查类型、已完成勘查工程的工程间距及对矿体控制程度,并比照现行地质勘查规范综合确定。(2)计算确定评估利用可采储量时,对于各种资源量应在项目经济合理性分析后分类处理,属技术经济可行的各种资源量(包括333、(334)?)全部参加评估计算,不使用“可信度系数”进行折算。(3)矿产开发地质风险系数,反映因地质勘查工作程度不足导致的地质可靠性低、开发风险高等,一般通过对地质、采矿、选矿等因素进行半定量分析确定。矿产开发地质风险系数取值,由地质矿产等专业技术人员在分析地质勘查报告所反映的各风险要素标志的基础上,根据《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矿产开发地质风险系数表,通过论证、评判后归类取值。也可采用由3~5名地质6和采矿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评判赋值、求取平均值方式确定。(4)当评估对象范围较小,区内资源储量较少,规划生产能力为小型,难以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法计算探矿权基础价值时,可采用其他方法估算探矿权基础价值。73收入权益法3.1一般原理收入权益法,是基于没有销售就不可能有收益、矿业权价值与销售收入存在一定相关性的基本原理,间接估算矿业权价值的方法,是通过矿业权权益系数对销售收入现值进行调整得出矿业权价值的评估方法。矿业权权益系数,反映矿业权评估价值与销售收入现值的比例关系。矿业权权益系数包含着收益途径的全部内涵。3.2评估模型ntttKiSIP011式中:P—矿业权评估价值;SIt—销售收入;k—矿业权权益系数;i—折现率;n—评估计算期;t—折现期序号(t=0,1,2,…n)。t的计算,与折现现金流量法相同。3.3适用范围(1)适用于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和矿山生产规模均为小型的采矿权评估。(2)适用于评估计算的服务年限小于10年、生产规模为小型的采矿权评估。(3)适用于评估计算的服务年限小于5年、生产规模为大中型的采矿权评估。(4)适用于详查及以上勘查阶段且资源储量规模为小型的探矿权评估。3.4前提条件(1)不适用折现现金流量法或不具备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法条件;(2)预期收入可以预测;8(3)预期收益年限可以估算或确定;(4)矿业权权益系数可以合理反映待估矿业权价值与销售收入现值的关系。3.5操作步骤(1)分析确定评估利用资源储量,开发技术指标,估算可采储量,估算矿山服务年限,确定评估计算的服务年限;(2)分析确定产品方案及其对应的产品价格;(3)分析确定矿业权权益系数;(4)依据评估模型进行评定估算。3.6注意事项(1)评估采用的产品价格应与实际的产品方案相一致。原矿、精矿和金属产品,对应不同的矿业权权益系数。(2)评估采用的产品价格应为出厂价。(3)矿业权权益系数应在分析勘查开发阶段、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矿体埋深、开采方式、开采技术条件、矿山选冶(洗选)加工难易等后确定。(4)不考虑后续勘查期、建设期,不考虑试产期,按达产生产能力计算。94交易案例比较调整法4.1基本原理交易案例比较调整法,是基于替代原则的一种间接评估方法,通常是将评估对象与近期在相似交易环境中成交,满足各项可比条件的矿业权的地、采、选等各项技术、经济参数进行对照比较,分析其差异,通过对交易案例的交易价格进行调整得出矿业权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4.2评估模型npaqPPniii1式中:P—评估对象的评估价值;Pi—参照案例的交易价格;q—可采储量(资源储量、评估利用资源储量)调整系数;a—生产规模调整系数;p—产品价格调整系数;λ—矿体赋存及开发条件调整系数;ω—矿山建设外部条件调整系数;n—参照案例个数(n≥2)。可比因素通常包括:可采储量(资源储量、评估利用资源储量)、生产规模、产品价格、矿体赋存及开发条件、矿山建设外部条件等。不同的地质勘查工作阶段,选取不同的可比因素。4.3适用范围适用于经过地质勘查工作预测或查明了一定资源储量的探矿权及采矿权评估。4.4前提条件(1)有一个较发育的、正常的、活跃的矿业权市场;(2)可以找到相同或相似条件要求的参照案例;(3)具有可比量化的技术、经济参数等资料。104.5操作步骤(1)选择交易案例。根据已掌握的评估对象的详细情况,收集相同、相类似的矿业权市场交易信息、交易形式资料,从中选择可比的交易案例;(2)确定可比因素。根据不同矿种、不同地质勘查工作阶段、不同产品方案及资料可获取与可靠程度等合理确定可比因素;(3)确定可比因素的调整系数。在充分对比分析评估对象与参照案例可比因素差异的基础上,对各可比因素进行评判并估算确定各可比因素调整系数;(4)依据评估模型进行评定估算。4.6交易案例选择4.6.1选择交易案例的基本条件包括:(1)与评估对象具有相似的市场环境、交易条件、交易方式;(2)与评估对象的勘查阶段应相同;(3)与评估对象的主矿种、矿床和矿石类型应相同;(4)与评估对象的资源禀赋和开发条件、开采方式应类似;(5)与评估对象主矿种相应产品市场销售范围大体相当。4.6.2选择交易案例的相似条件,也是进行可比因素调整的条件,包括可采储量、生产规模、产品销售价格、矿石品质、资源赋存及开发条件、矿山建设外部条件。(1)可采储量(资源储量、评估利用资源储量)1)交易案例、评估对象资源储量为同一规模(区间),交易案例与评估对象资源储量之间的差异幅度应符合下列条件:①大、中型资源储量规模,差异幅度小于等于50%。②中型以下至小型资源储量规模上限一半以上,差异幅度小于等于100%。③小型资源储量上限一半以下,差异幅度小于等于200%。2)交易案例、评估对象资源储量非同一规模,交易案例与评估对象资源储量之间的差异幅度小于等于50%;3)交易案例及评估对象均有矿山设计文件,应优先采用可采储量并考虑上述限定条件。11(2)生产规模1)交易案例、评估对象生产规模为同一级别,交易案例与评估对象生产规模之间的差异幅度应符合下列条件:①大型生产规模,差异幅度小于等于50%;②中型生产规模,差异幅度小于等于100%;③小型生产规模,差异幅度小于等于200%;2)交易案例、评估对象生产规模非同一级别,生产规模差异幅度小于等于50%。部分探矿权评估生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