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的布局精巧起来——作文复习之结构篇习作品评真实的故事(原稿)一我爸爸是一个为人正直、敢于碰硬的人,但他为了他的儿女们却放下自己的面子,不得不去求人。(这一段指出了爸爸性格中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但”字说明重心放在后一方面。本段具有控制这部分内容走势的作用。)那一年,为了给我姐姐找个工作,他到处求人,好不容易才找到有决策权的张局长家。他说,整个冬季,他先后十几次到张局长家里去送礼,请求他接受我姐姐。(这一句中两个“他”分别指代不同的人,容易带来理解上的困难,应修改)为了能见上张局长的面,他每次都是一大早就赶到张局长家门口。冬天天冷,为了驱寒,他不停地走动着,搓搓双手,哈哈热气。(这个细节,很有生活气息,写得很形象。)一有人从楼上走下来,他连忙低下头,侧着身子。(这个细节抓住了送礼者的心理,很典型。)好不容易等到张局长家开门了,我爸爸连忙走进去。张局长的爱人看见我爸爸又来了,心里很不耐烦,语气生硬地说:“老黄,你怎么又来了?有什么事到办公室去找张局长嘛!”我爸爸嗫嚅着,陪着笑脸,只好把气愤和尴尬吞到肚子里去。(以上描写扣住了第一段的表达重心。)其实,我爸爸是最不怕官的,在工作中只要他认准了,他就敢于顶撞那些当官的。(表述中心转移了,即:为了工作不怕得罪官员。)那一次,镇里的王书记说要我爸爸的厂子停下来,叫工人们到别的厂子去帮忙。我爸爸一接电话,火就来了:“我们厂刚接了一批急活,现在如果丢了,你让工人们喝西北风啊?王书记的意思?王书记说理解也得执行不理解也得执行?(这说明通话对方不是王书记本人,可以在恰当地方点出通话者。)你莫拿官帽来压我,我不怕官!只要我有理,天官也不怕!”(看来“我”爸爸是厂长,文中应该点明。)后来,人们都夸我爸爸有骨气,因为那个王书记为了保住他侄子的厂子而不惜损害其他厂子的利益。我爸爸就是这样,不怕官,敢说直话,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这是本部分的收束句,与开头一段的表述重心截然不同,显示出作者思维的混乱。)二我爸爸对待自己十分严格,生活上十分节俭。常常是清晨他就出发了。他肩上扛着一大捆,一只手向上,手指散开按着它,另一只手提着一小捆——他准备去县城给客户交货。下车后,他总是买一个烙饼,吃完后就又扛着大捆提着小捆快步往前赶。只要扛得动,他从不请车,就为节约三块钱。直到中午时,他才急急忙忙赶回家吃饭——他是不会在餐馆里花钱吃饭的。(这一段所选材料突出了中心。)评价(原稿)是一篇结构混乱的文章。文章的第一部分,本意是要表达“父亲为了子女不惜抛弃尊严”的意思,其开头就以转折句点明了此意。但作者似乎怕别人误解了父亲的为人,在记叙父亲为子女委曲求全的事情之后,又将段首转折句的前半句内容(即“为人正直、敢于碰硬”)作为表达重点,并让本部分落脚于此。由于写作中枝节横生,逻辑混乱,没有围绕中心安排结构,致使文章第一部分的表达中心含混不清。另外,文章两部分内容比例分配失当,相去甚远,给人不匀称、不协调之感,这也是本文的一大问题。为了将本文的结构理顺,应该将前一部分的两块内容分开表述,即变成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侧重于表现父亲对工作(包括对工人)的态度,一部分侧重于表现父亲为子女作出的牺牲。再加上原文中已有的写父亲严于律己、节俭待己的内容,文章就可以从不同侧面刻画父亲的立体形象。另外,由于是分节表述,节与节之间缺少必要的过渡,结构上显得联系不够紧密。因此,可以考虑使用一种句式相同的语言放在各节里的相同位置,以达到前后呼应、浑然一体的效果,彰显文章的结构美。真实的故事(修改稿)“什么,让我们厂停产去支援别的厂生产?我们好不容易接到一点急活,现在丢了,你让工人们喝西北风去啊?不行!……王书记的意思?王书记的意思也不行!谁让我是我们厂的厂长!……王书记说理解也得执行不理解也得执行?你莫拿官帽子来压我,我不怕官!‘只要我有理,天官也不怕!’请你转告王书记,就说这是我亲口说的!”“啪”的一声,他放下电话,气咻咻地走到工厂门口:“你们各人做各人的事,莫理外人!”你知道吧,那实话实说的,就是我的父亲。二晨曦初露时分,他已经走在通向车站的路上了,那急匆匆的脚步声惊不醒小镇的睡梦。你看吧,他肩上扛着一大捆,一只手向上,手指散开按着它,另一只手提着一小捆——那是他去县城交给客户的货。下车了,照例是一个烙饼,吃完后就又扛上大捆提起小捆快步往前走。任凭大街上“麻木”满街飞,他从来没有动过心:何必多花那三块钱?直到太阳当空照,饥肠辘辘的他才急急忙忙赶回家中,吃饱出差当天的第一顿饱饭。年年如此,次次如此,从不例外。你知道了吧,那行色匆匆的,也是我的父亲。三冬日的凌晨,张局长家门外。他不时搓搓双手,哈哈热气,见门里边还无动静,就点着一根烟吸起来。楼道上走下来一个人,他连忙面向大门,低着头,生怕别人认出了他。局长夫人开门了,他忙丢了未吸完的半根烟,提起放在地上的礼品走了进去。局长夫人头不抬眼不睁:“是你呀,老黄!有什么事到办公室去找张局长,怎么老到家来!”“我……我……”他嗫嚅着,把气愤和尴尬吞到肚子里。他知道,他的女儿——我的姐姐工作要安排,他情愿为此说尽好话、听够气话!你知道了吧,那低三下四的,还是我的父亲。噢,父亲,中国人的父亲!评价:改后,采用镜头组接的方法,分别从对工作、对自己、对子女三个方面刻画了父亲的形象,真实而又感人。对父亲在特定环境下的语言、动作和神态作了细致的描写,增添了生动形象感。值得一提的是,采用排比段的形式构架文章,使得文章结构流转,布局匀称,别具美感。写作过程中,将已有的材料、观点等组织并构造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是为文章安排结构(即通常所称的“谋篇布局”)。一是撇开中心,横生枝节。比如围绕一个中心写作,中途岔出别的话题;二是恣意妄为,逻辑混乱。事先没有通盘考虑,写一段想一段,写到哪算到哪,导致言之无序,思路缺乏条理性;三是层次不清,分段失当。表现为层次和层次之间内容杂糅交错,在某一个段里硬将几层意思塞进来;四是缺乏过渡,忽视照应。表现为内容转换过程中不会用过渡性语句,前面提到的问题在后面没有着落,后面出现的内容不见前面有铺垫;五是剪裁不当,头重脚轻。表现为平均使用力量,主次不分,或者是开头浓墨重彩,后面无尾而止。病症分析保证文章有严谨而巧妙的结构布局,应该在写作之前先行搞好运思,通盘谋篇,精心布局,即:根据已确立的文章主旨,想清楚哪些材料要详写,哪些应略写;哪些要先写,哪些应后写;如何开头,怎样结尾;何处需交代,哪里当照应;段落怎么划分,中间怎么过渡等等。如果可能,最好先拟出写作提纲,这就能有效防止写作时的随意、大意。还要掌握文章结构的基本内容及其要求。比如,安排层次段落,必须讲究思想内容的相关性和完整性;安排过渡,注意恰当使用关联词语、过渡句、过渡段;安排照应,注意开头和结尾、正文和标题、行文中间的照应;安排开头和结尾,尤其要讲究艺术,以起到醒目耀眼的作用。名医处方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作文的布局,一是作文的结构,一是作文的体例。如果把文章主题比作人之“灵魂”,文章材料比作人之“血肉”,那么文章结构就犹如人之“骨骼”。如果没有健壮坚实、分布科学的骨骼,血肉就无所依附,灵魂也无处寄托什么是文章的结构?结构就是文章内容的组合构造,是文章思路的外现。文章的内容要通过组织安排才能表达出来,文章的主题也要通过结构来加以凸现,所以,轻视结构的作用,忽视结构的训练,是错误的认识和做法,势必会影响作文的质量,影响考试作文的成绩。一、结构要完整所谓“结构完整”是与“残缺破碎”相对而言的。知道什么是残缺,也就明白什么是完整了。例如记叙文,写了一件事的开头和结尾,而最主要的部分——中间的过程却写丢了。举例来说,写“规则伴我行”,开头写过去如何缺乏遵守规则的意识,洋洋洒洒写了几十行,然后写现在在新的形势下自己增强了规则意识,这两部分占了全文绝大部分篇幅,而中间的转变过程,也就是“规则伴我行”的“伴”字一笔带过,给写丢了,这就丢掉了文章的主体部分,不符合记叙文的结构特点,也不符合题目的要求。现在不少同学喜欢写“拼接式”作文,什么叫“拼接式”作文呢?就是分别用小标题把几件事拼接起来,既没有中心事件,也看不出几件事或几部分之间统一的线索,实际上等于是几篇文章的拼接,这是典型的“残缺破碎”。再如写议论文,有的同学的作文有“提出问题”部分,有‘“解决问题”的部分,而中间最主要的部分——“分析问题”却给写丢了,这也是结构的“残缺破碎”。至于写了“针对什么问题”,写了“分析这些问题”,也写了“怎么办”,但没有“主张什么”,也就是找不到中心论点,当然也属于结构不完整。二、层次要清楚一篇文章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就是层次关系。层次关系是否合理、清晰,直接反映着思路是否合理和清晰。有些考生作文的层次欠缺合理、清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划分段落不合理,不是一段到底,就是分小段太碎,这两种表现形式都让人摸不清文脉;另一个是这个段落的内容和那个段落的内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纠缠不清。这些表现虽然不同,但是都反映了作者写作前欠缺整体构思,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心中没谱,自然就模糊不清、杂乱无章了。三、要勾连照应这里讲的是首尾照应,前后一致。有的同学作文,段落之间意思跳跃性很大,彼此缺乏过渡和照应,显得文意不是那么圆合贯通,更谈不上浑然一体。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谈创作时曾说:“要是你在头一章里提到墙上挂着枪,那么在第二章或第三章就一定得开枪。如果不开,那枪就不必在那儿。”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技法呢?前面写作的事物,后面要有着落;后面写到的事物,前面要交代,这就是所谓的“照应圆合”法。“照应圆合”,一般分以下几种:(一)首尾照应。文章开头与结尾遥相照应,就是说,把开头描写的事物或提出的问题,在结尾处有各种方式加以深化或回答,给人以首尾圆合的印象。(二)文题照应。这种照应法,往往用在标题含蓄的文章中,文中须有一定的注释、说明。因些行文标题起了注释和点化的作用。(三)对话照应。就是以典型人物的语言多次重复照应。比如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口头禅“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这句话多次出现,突出了孩子之死祥林嫂的沉重打击。(四)细节照应。生动而典型的细节反复出现,可以突出细节的典型意义,比如茹志娟的小说《百合花》中,小通迅员衣裳上的破洞出现四次,突出了小战士羞涩、淳朴的性格。(五)关键词句照应。即表达主旨的关键性词句在行文中互相照应,互为补充。(六)悬念照应。在作品中设下悬念,并不急于解开,而是反复暗示,使读者关心人物命运或事件结局的兴趣愈来愈浓厚。比如萧乾的《枣核》(七)伏笔照应。作者在描写、叙述的过程中,对有联系的人物或事件预先提示,先埋下伏笔,待其出现后自然形成一种照应关系。比如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就充分体现了前伏后应的特点。文章结构的基本方式有:(1)横向结构,即按照材料的性质或事件的场面变化和空间转换来安排结构层次.层次问呈并列关系。如江苏常州中考作文《你还会浮躁吗》,运用设问方式,用三个自然段分别追问:你还会浮躁吗?在那大自然的怀抱中;你还会浮躁吗?在那亦或清婉亦或豪迈的诗词里:你还会浮躁吗?在那历史的年轮里。,然后紧扣提问诗意地进行描摹,在江南细雨、诗韵墨香、历史风云中将浮躁驱散.内心慢慢地宁静下来。你还会浮躁吗江南细雨夜,手捧一壶香茶,听窗外雨声滴滴答答;阅手中万卷诗集,品古今文人墨客,各领风骚。于是斜风细雨不须归,一切都悠悠然地安静下来,你还会浮躁吗?你还会浮躁吗?在那大自然的怀抱中。或许我们白天在水泥钢筋筑成的高楼大厦中穿行,绿地只是在灰色中的孤岛,我们无法静静地去停下来品味。但在那弥漫雾气的江南雨夜,我们可以坐在窗边,聆听那自然的声音。心中的涟漪荡漾着泛开,幽幽一壶茶,清清一捧雨。湿润着的绿叶连成一片,在夜里望去,黑色的影子竟也有一丝嫩绿。所有的浮躁都被雨水冲刷开去。只剩下一片宁静,一片清心。你还会浮躁吗?在那抑或清婉抑或豪迈的诗词里。那里有着深沉的思想,古人的昭华。雨夜里,那是“碧海无波,瑶台有路”,回眸间,能在心中看见雨汇成溪,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