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30.1949年以来合肥城市总体规划对空间形态演变的引导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949年以来合肥城市总体规划对空间形态演变的引导研究潘爱丰,李永超摘要:合肥是一座在短暂七十年内快速成长壮大的区域中心城市,1949年以来共经历六轮城市总体规划。本文以合肥市都市区为研究对象,以历轮城市总体规划为抓手,从城市总体规划引导空间形态演变的视角来探寻其过程规律,基于“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长轴来把脉合肥城市发展。同时,采用数理统计、归纳比较等研究方法,从总体全局、纵向分时段比较、横向分指标比较等三个思考维度出发,进一步探讨城市总体规划对空间形态演变的引导路径,并依据当前发展态势,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合理研判,为建构大合肥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理想模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城市决策提供发展参考。关键词:1949年以来合肥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形态演变引导合肥地处“吴头楚尾”,素有“淮右襟喉、吴楚要冲、江南唇齿”之称,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淮军摇篮”著称于世,历来是中国“四大科教城市”。城市发展历经千年,但真正快速发展是在1949年以后,由一个五万人的县城迅速成长为区域中心城市。这期间共经历六轮城市总体规划,每一轮城市总体规划都是基于对城市现状的梳理来谋划城市发展,是一次次优化完善的过程。通过对历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对比分析,厘清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历程,为未来城市理想空间建构提供发展指引。11949年以来合肥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历程回顾新中国成立后,在1953年《合肥市街道计划草案图》的指导下,先后共经历六轮城市总体规划。1956年的第一轮总体规划,肯定了已形成的东郊工业区的规划布局,充实了北郊工业区的规划内容,明确了“重点改造老城,逐年向外扩展的建设方针”,“风扇形”城市形态雏形初现。城市人口也由建国初期的5万发展到1978年的46万,城市建成区面积亦扩大至50.48km2。这期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造成了城市建设长达十余年的停滞不前。1978年改革开放后,恢复生产和城市建设,迎来了1979年的第二轮总体规划,规划以老城区为核心,向东、北、西南三翼伸展,继续保持风扇形城市形态,三翼之间楔入大片田园、绿地,合肥也以其“三翼伸展、田园楔入”的风扇形城市形态而载入城市规划史册。在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快速增长,迅速突破规划指标的情境下,1986年的第三轮总体规划及时对上轮城市总体规划作出调整。规划建成大型环城公园,形成了“园在城中、城在园中、城园交融、园城一体”的城市园林新格局。至1994年,城市人口规模达到120万,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11.9km2。针对省政府关于尽快把合肥建设成为现代化大城市的战略决策,编制了1995年的第四轮总体规划。恰逢城市经济社会保持较快发展的时期,现代化大城市建设成效显著。规划确定的近期发展目标大部分提前实现,部分指标突破规划预期,城市进一步发展空间不足,尤其是开发区建设用地供应不足矛盾突出,需对原规划进行局部调整。在此背景下,2001年近期建设规划成为95版总体规划的重要补充。经历了近期建设规划的过渡更替,诞生了2006年的第五轮总体规划,对市区全域用地进行了布局谋划,用地规模已达到极限。规划构建“141”城市空间体系,即“一个主城、四个城市组团、一个滨湖新区”,周边形成多个特色小城镇,并由生态廊道加以分隔。在合肥构建区域性特大城市目标的驱动下,结合2011年巢湖市行政区划调整,2013年的第六轮总体规划面世,城市空间结构从主城区“141”扩展为市域“1331”,形成以合肥主城区为中心,周边县城、乡镇统筹兼顾的宏观发展框架。1个主城区即“141”整体,3个副中心城区即巢湖城区、庐江城区和长丰城区,3个产业新城即合巢产业新城、庐南产业新城和空港产业新城,1个环巢湖示范区(图1)。图1历轮总体规划用地布局规划图21949年以来合肥历轮城市总体规划对空间形态演变的规律2.1城市总体演变规律通过汇总历轮城市总体规划,选取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关联性较强的五个指标,整理如下表:历轮城市总体规划相关指标汇总表历程1956版1977版修订1986版局部调整1995版修编2006版修编2013版修编1956-1967年1977-2000年1986-2000年1995-2010年2006-2020年2013-2020年——1982年批准1992年批准1999年批准未批待批城市性质省会、全省政治文化中心、以纺织业为主的生产性城市省会、科教基地、铁路枢纽、轻纺工业、综合性城市省会、科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综合性城市省会、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区域性交通枢纽、综合性现代化大城市省会、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交通枢纽省会,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交通枢纽,长江中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空间结构与形态以老城为中心,向东北西南伸展的三翼风扇状城市格局保持风扇格局,重点发展西南方向保持风扇格局,重点发展西南方向保持风扇格局,加强三翼配套,形成单核、多中心、组团式发展以老城为中心,沿几条对外交通放射线向东、南、西南、西、北五个方向伸展,形成星形的空间形态。以老城为中心,完善城市东、北、西、西南部城市功能,重点向南发展滨湖新区,形成组团式空间形态。中心区:办公、服务;东郊、北郊:工业;西南郊:工业、科教中心区:办公、服务;东翼、北翼:工业;西南翼:工业、科教老城区:市中心、居住;东区、北区:工业、居住;西南区:高技术产业;新城区:综合新区老城区、东区、北区、西南区和新城区1个主城;4组团:东、北、西、西南组团;1个滨湖新区“1个主城区,即“141”整体,3个副中心城区,3个产业新城,1个环巢湖示范区城市规模55万、50.7km270万、77.7km2100万、100km2165万、150km2360万、360km2360万、360km2发展方向三翼充实西南翼翼间填充、西南翼三翼拓展西进、南拓,适当向东、北发展西进、南拓,适当向东、北发展空间拓展模式外向拓展内向填充、边缘缓慢生长外向拓展、内向填充外向拓展、跳跃式扩展外向拓展、黏合扩展、轴向拓展外向拓展、黏合扩展、轴向拓展总体来看,主要呈现以下五方面特征(图2):(1)整体拓展模式:轴向外拓、内向填充城市空间向心聚集和离心外拓并存,以内聚型发展为主导,以环城公园所围括的老城区为核心外拓,从一环、二环再到三环,呈现规模式的扩散填充“圈层”特征,一般图2历轮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形态叠加图伴随有依托中心城边缘发展、城市空间轴线生长形式;外围地区开发势头强劲,中心城区集聚作用较大。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由南淝河串联西北角的水源涵养地、中部的环城水系、东南部的巢湖水域所形成的生态空间始终得到相对较好的控制与保护。(2)空间拓展分布:节点集聚、区域差异城市空间拓展因为空间差异导致区域非均衡发展,在基础设施较为完备、临近大型建设项目、可达性高的区域,往往形成生长点;空间分布不均衡,外围拓展规模大、中心拓展规模小;城市空间拓展规模在外围地区形成开发高峰;空间拓展峰值在一定地域聚集,集聚峰值随时间转移,开发峰值外推;空间拓展在一定轴线集聚,不同轴线开发量不同,相同轴线各部分开发量不同;整体拓展重点地域的外推,不同区域空间拓展重点地域的外推。(3)规模增量分布:新区造城、工业扩城新中国成立后初定省会,受政府力扶持,城市建设迎来一波小高潮;后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城市建设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后城市建设速度逐渐加快,90年代开发区的兴起引领城市发展进入快车道,至2006年市区建设用地已全部纳入规划用地范围,城市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亟须转型与创新发展。纵观历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用地规模增量在滨湖新区规模最大,其后依次是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总体上呈现“大-小-大-特大”的特征。(4)空间拓展时序:触媒引领、区域延展不同时间段城市空间拓展侧重地域不同,比如90年代拓展侧重于西南部的经济开发区,2006年开始拓展地域则侧重于滨湖新区;同时,不同地域在不同的时期拓展力度亦不平衡,例如经济开发区经历了90年代的快速发展,进入新世纪以后,“开发区热”逐渐降温。城市空间拓展具有沿主要干道由内向外推移的特征,并且具有明显的时序性;前期沿主要干道发展方向相对较为均衡,后期主要向西、向南;整体拓展增量逐年递增,且外围地区的增加十分明显;各时间段内城市空间拓展重心不同;城市拓展空间形态随时间由中心集聚到向外扩展,在2006年发展增速最大;前几个时间段基本以老城区周边区域小规模开发为主,且拓展规模基本持平,2006年整体拓展规模陡然上升,外围地区拓展更是飞速,构成空间拓展由中心向外围转移的态势。(5)空间拓展动力机制:四力共促、此消彼长合肥市城市空间拓展主要受技术力、政府力、经济力、社会力等四种作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的社会力是基础,技术力是保障,政府力是旗帜,经济力是催化剂。城市发展每个时期的主导作用力都不一样,在计划经济时代,公共资源都由政府来调配,政府力占据绝对主导;进入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与计划经济由国家所引导不同,公共资源按照市场化规律配置,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经济力占主导地位;随着科技进步、技术革新,城市创新驱动不断增强,技术力的作用得到不断提升;随着新世纪时代的进步,公民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日益增强,社会力得到不断提高。2.2分时段演变规律根据1949年以来六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时间,可将其划分为五个发展时段,可对其进行纵向分时段演变特征总结(图3)。图3历轮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形态示意图(1)时段一:团城蔓延、科教兴城1958-1979年,规划用地空间拓展主要体现为:新建环城高速、骆岗机场、科学岛;火车站北移;东北方向新增大片建设用地,原有大面积绿楔渐变为板桥河绿廊;而东南部原规划的大片建设用地则被还原为非建设用地空间,某种程度上,是有意识地在东南方向建构连通巢湖的绿廊。该时段城市空间呈现自然蔓延发展的“小团城”格局。结合城市性质的转变,该段时期城市建设用地由以居住、工业为主导转变为以居住、工业、科教为主导。其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的建设逐渐确立合肥作为我国科教基地的地位。(2)时段二:风扇型制、园区兴起1979-1991年,规划用地空间拓展主要体现为:新建合肥科技工业园区(北区、南区)、肥东工业园、肥西桃花工业区、葛大店教学区;科学岛建设用地大幅减少;东南部进一步释放建设用地,绿楔深入环城绿带,风扇结构更为强化;西北部也进一步释放空间以培育生态绿楔。该时段城市空间呈现规划引导的“风扇形”格局。改革开放的浪潮促使工业园区建设进入快车道,西南向、东向、西向都开始建设工业园区;西北水源保护区即科学岛的建设用地削减大半,生态规划理念再一次得到显现;铁路、高速等交通设施的建设较为得到完善。(3)时段三:组团模式、开发区热1991-1995年,城市用地拓展主要体现为:经济开发区大幅度扩区;北城建设加强;新增大蜀山以东高新技术开发区;板桥河廊道弱化;东南绿楔、西北绿楔被蚕食。风扇型结构不复存在,城市结构演变为组团结构。该时段城市空间呈现集聚扩张、环路建设引导的“组团式”格局。在发展经济的旗帜下,全国各地大规模新设立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合肥先后成立了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0年)、安徽肥西桃花工业园区(1991年)、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1992年)、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1993年)、合肥庐阳工业园区(1993年)、安徽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1993年),各类开发区供地规模较大,“开发区热”愈演愈烈。(4)时段四:“141”格局、滨湖时代1995-2006年,城市空间拓展主要体现为:高新技术开发区跨过大蜀山往西拓展;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职教基地、滨湖新区等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北绕城高速外拓;大杨镇建设;高铁南站建设,铁路线成环;新建新桥机场;东南绿楔、西北绿楔消失,板桥河廊道进一步被蚕食;东南方向仅剩南淝河廊道。该时段城市空间呈现出沿重要轴线延伸发展,形成新的“141”城市组团格局。城市格局由原先以环城公园为核心的“环城时代”,演变为以巢湖水域为依托的“滨湖时代”,滨湖新区规划定位为安徽省级行政办公中心、科技展示交易中心、省级休闲旅游基地和合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