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案例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非营利组织案例分析——以“中国扶贫基金会”为例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2015101146马子骥【摘要】中国扶贫基金会作为非营利组织中的发展榜样,对全国的基金会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试以中国扶贫基金会为案例,对其内部组织、绩效、档案管理进行分析与研究,同时分析了扶贫基金会重要的外部项目与合约管理,通过研究分析,可以为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下的基金会管理与发展提供借鉴。【关键词】非营利组织案例分析基金会目录1.“中国扶贫基金会”简介.................................................................................................41.1基本情况.................................................................................................................41.2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宗旨、使命与业务范围..............................................................42.案例分析.........................................................................................................................52.1相关理论.................................................................................................................52.1.1.非营利组织理事会制度...............................................................................52.1.2.非营利组织报酬与激励机制........................................................................62.2.3.非营利组织项目管理制度............................................................................72.2扶贫基金会的内部管理分析....................................................................................72.2.1以理事会为中心的组织机构设置..................................................................72.2.2监测评价与激励机制....................................................................................82.2.3工作记录与档案建设....................................................................................92.3扶贫基金会的外部管理分析....................................................................................92.3.1全面合约管理...............................................................................................92.3.2项目管理......................................................................................................93.借鉴意义.........................................................................................................................103.1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103.2透明的工作制度安排.............................................................................................103.3项目管理...............................................................................................................11非营利组织案例分析——以“中国扶贫基金会”为例非营利组织(NPO)的概念来自于美国,美国学者T.列为特(T.Levitt,1973)首次使用“非营利组织”这个概念来统称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的组织。非营利组织以多种形式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在动员社会资源、提供公益服务、协调社会参与矛盾以及倡导和影响政府政策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基金会作为非营利组织的一种重要类型,对于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慈善事业以及推进公民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制度价值与意义。在西方发达国家,基金会已经成为公民个人、社会和政府之间的有效的沟通渠道,并且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慈善的传统和文化历史悠久,虽然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基金会形成较晚,在很多方面亟待完善,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第一个基金会成立以来,我国的基金会发展迅速,其影响力也日益凸显,在我国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卫生、扶贫等众多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并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本文以“中国扶贫基金会”为个案,探讨基金会领域中的非营利社会组织现状。1.“中国扶贫基金会”简介1.1基本情况中国扶贫基金会(ChinaFoundationforPovertyAlleviation,缩写CFPA)成立于1989年3月,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管,是对海内外捐赠基金进行管理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也是专业从事扶贫工作的全国性非政府组织,是独立的社会团体法人。中国扶贫基金会以搭建社会贫富互动平台,传递慈善爱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己任,以励精图治、求真务实的精神,致力于动员社会参与,创新扶贫方式,推动政府公益政策制定,促进公民社会发育,实现社会平等、公正和共同富裕。中国扶贫基金会已经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专职扶贫公益机构。中国扶贫基金会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和机构文化的涵养,提倡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强调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精神,奉行公开透明的财务制度,遵循严格自律、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的原则,其社会知名度、公信度日益提高,并享有国家特批的对基金会进行公益救济性捐赠实行全额免税的政策优惠。中国扶贫基金会北京总部拥有80名员工。在全国拥有26个分支和下属机构。基金会的员工长期从事扶贫或非政府组织(NG0)与农村发展工作,他们的专业包括经济、农业、金融、工商管理、社区发展等领域。截止到2009年年底,中国扶贫基金会已经成为拥有5亿多元总资产,年均筹资额3亿,年均受益人口50多万的全国性大型公益组织。1.2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宗旨、使命与业务范围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宗旨是:扶持贫困社区和人口,改善生产、生活和健康条件并提高其素质和能力,实现脱贫致富和持续发展。基金会的使命是:帮助贫困社区的弱势群体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改善基本生产条件和基本社会服务水平,促进受援人脱贫与自立,强化基层管理与组织,减轻社会疾苦与不安,传递人类爱心与善心,促进社会和谐与文明。基金会业务范围主要包括:接受资金、物资捐赠及技术援助;开展各种扶贫济困活动,通过各种渠道募集扶贫资金和物资;资助中国贫困社区进行必要的教育、卫生、环境和文化建设;扶持贫困家庭和人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其素质和能力提高;促进中国贫困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及海外的联系、交流与培训;为关心支持中国扶贫事业的组织、企业和个人的扶贫济困公益活动提供咨询、代管和服务;按有关规定设立账户,独立核算,对基金的募集和使用进行管理。基金会的承诺:让受援人在项目参与中学习,并促进其自信、自尊、自强与自我发展,尽最大努力铲除援助过程中的腐败,剔除多余动作与中间截流,直接将爱心传递给贫困人口;有项目工作的原始记录和档案供人查阅,欢迎公众、媒体和研究人员参与监督与研究。中国扶贫基金自1989年成立以来,不辱使命,一直以关注疾苦、传递关爱、促进和谐为己任,已成为当前内地扶贫领域规模最大的公益组织,到2009年年底已累计募集资金和物资近20亿元人民币,帮助400万贫困群众受益。2.案例分析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发展壮大,与其良好的组织内部管理和项目管理分不开。在正确的组织管理的引导下,基金会以正确的职能方向,结合富有生命力与优质的志愿者的参与,基金会坚持自身的建设使命,专业从事全国的扶贫工作。2.1相关理论2.1.1.非营利组织理事会制度非营利组织的决策和治理要依靠—定的组织结构和制度。在许多非营利组织决策和治理的结构采取的是理事会制度。理事会通常经由选举产生,作为该组织决策和治理的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构成因组织而异,通常情况下包括社会知名人士、资助者代表、受益者代表、资深专家等,有时也有政府机构的代表、退休官员或企业的代表等参加。关于非营利组织理事会的职能,传统的管理系统理论认为主要有以下六项职能:(1)决定组织的宗旨与目标。清楚地界定组织的总之、核心任务和要达到的主要目标,以及制定运作的程序,并定时检查组织的规程及方案的内容是否与组织的宗旨—致。(2)决定组织的计划与发展。理事会要参与组织年度计划的制定,决定长期计划的基本方向,并监督计划的执行。(3)预算和财务监督。理事会要审核与批准预算,监督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4)筹款。理事会成员负有筹款的任务,他们或者直接捐助经费给组织,或者致力于寻找财源,或者为组织建立良好的社会资源网絡,使之能够获得充裕的经费开展活动。(5)招聘或解聘领导人。理事会要选拔组织的行政领导人如秘书长、总干事等,并定期评估与鉴定其工作绩效。(6)作为与社区沟通联系的桥梁。每一位理事都要代表组织与外界保持良好的沟通,尽力提高组织的公信力和公众形象,并为组织宣传和辩护。一些学者提出:非营利组织的理事会作为重要的治理机制,要在组织与外界的合作与互动中发挥核心的作用,这种作用概括地说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扮演“促成者”的角色;二是扮演“政治倡议者”的角色;三是扮演“缓冲者”的角色;四是扮演“价值护卫者”的角色。2.1.2.非营利组织报酬与激励机制“报酬”和企业的薪酬概念大致相同,包括工资、福利和其他。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和津贴、补贴。基本工资是根据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按事先规定的标准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也可以说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奖金是对员工超额劳动的报酬;津贴和补贴则是对员工在特殊劳动条件、工作环境中的额外劳动消耗和生活费用额外支出的补偿,通常把与生产相联系的补偿称为津贴,把与生活相联系的补偿称为补贴。工资、奖金、津贴等是直接以货币形式支付的报酬。此外,还有包括各种带薪假期、各种保险、住房补贴、交通补贴等在内的间接支付的报酬,称为福利。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员工来说,他们到非营利组织工作,往往不仅仅是为了生计,他们还为了某种希望,为了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因此,对他们精神上采取一定的激励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