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作品重点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作品重点-12—-2:古希腊文学-12—-8:古希腊“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神话,史诗,《荷马史诗》(最高成就)-8—-6:大移民时代—抒情诗、寓言-6—-4:古典时期—戏剧、散文、文艺理论-4—2:希腊化时期—新喜剧、田园诗-3—2:古罗马文学:共和、黄金、白银5—14:中世纪文学(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教会文学、史诗和谣曲、骑士文学、城市市民文学14—17:文艺复兴(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人文主义17:古典主义文学、巴洛克文学、清教徒文学,(相对平衡)18:启蒙文学(封建→资本主义社会)19:浪漫主义(急剧过渡)、现实主义(资本主义确立发展)、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前期象征主义(自由——垄断)古希腊文学:荷马史诗:1.由诗人荷马口头传授整理,背诵流传;属口头文学2.内容:《伊利亚特》《奥德赛》(《伊利昂纪》《奥德修纪》)3.反映古希腊社会情况,反映了迈锡尼文明,是重要史料4.史料价值体现在社会历史、文学艺术、历史地理、个体本位的文化价值观各个方面大移民时代:(琴歌)独唱抒情诗:萨福、阿纳克里翁;合唱抒情诗:品达。寓言《伊索寓言》古希腊悲剧:(古典时期—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家:阿里斯托芬)1.起源: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庆典2.内容:神话、英雄传说、史诗3.艺术形式:由话语和唱段组成4.布局:开场白、入场歌、场与场次间的唱段、终场5.歌队是悲剧的原始成分6.特点:主要不是写悲,而是在与表现崇高壮烈的英雄主义思想俄狄浦斯之恨:索福克勒斯1.自己前后区别的对比2.与盲先知的对比:看得见与看不见3.人最无知于他所确定的东西—人认识的盲区(不确定性)—人的意识、理性4.两个对比的结合说明,其中体现的意识是悲剧的根源,命运是人自己的事,当下构成幸福古罗马文学:黄金时期:奥维德《变形记》,贺拉斯《诗艺》,维吉尔《埃涅阿斯纪》欧洲第一部文人史诗5—14c中世纪文学:早期英雄史诗《贝奥武甫》(最完整);中期英雄史诗《罗兰之歌》(法国,最杰出)《熙徳之歌》(西班牙)《尼伯龙根之歌》(德国)《伊戈尔远征记》(古罗斯);城市市民文学(法国,长篇叙事诗)《列那狐传奇》《玫瑰传奇》思想特点(内容):1.基督教思想制约着中世纪文化2.在各种文化交融中,特别是中世纪封建制度和封建国家形成与确立的历史条件的作用下,突出了各族文学遗产中的一个基本思想,即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3.中世纪作为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形态,还出现了特定阶层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艺术特色(神性人性):1.由于各种不同性质文化的交融,古代、当代、东方、西方、宗教、世俗等各种题材进入文学艺术的创作,极大拓展了文学的描写和反映范围2.艺术形式长足发展3.艺术表现手法进一步拓展4.对文学情感特性的把握能力进一步提高神曲:但丁—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其作品呈现人文主义思想。《神曲》原名《喜剧》(薄伽丘),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思想内容:1.宣扬政教分离和政教平等,表达新兴市民阶级摆脱教会束缚和宗教神学桎梏的要求2.歌颂现世生活,赞颂理性和自由意志,追求荣誉3.表露了反对中世纪蒙昧主义,提倡文化,尊重知识的新思想4.描绘了意大利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变化和精神道德情状思想矛盾:1.赞颂理性,却又把宗教神学置于哲学之上,把信仰置于理性之上2.对中世纪禁欲主义和旧礼教既摈弃又在一定程度上认同3.对待封建君主的态度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弱小市民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14—17c文艺复兴:1.发生于14C意大利2.实质是打着复兴古希罗文化的名义,弘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反封建文化运动3.核心内容是人文主义精神4.意义价值是揭开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是中古时代与近代的分界意大利“三杰”:但丁、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第一个人文主义学者)、薄伽丘(《十日谈》与《神曲》相媲美,被称为《人曲》);法国:七星诗社(龙沙)(贵族倾向),拉伯雷《巨人传》(平民倾向),蒙田《随笔集》(欧洲近代散文创始人);西班牙:塞万提斯(现代小说之父);英国: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斯宾塞《仙后》,大学才子派(马洛),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文学:思想内容:1.对人的关注成为这一文学精神的核心2.基本题材和主题是描写现世生活,肯定人的权力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3.艺术风貌发生深刻变化艺术特征:1.展示人的精神世界,情感特征,欲望要求等成为了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艺术追求2.与展示人的精神风貌相适应,基本创作方法是关注现实和人生3.扩大了传统文学体裁领域4.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堂吉诃德》:塞万提斯1.塑造了大约700个人物形象,从不同角度反映16世纪下半叶西班牙的社会现实2.人物塑造细致入微、层次分明、寓意深长3.众多对立矛盾紧密交织使小说层次分明、人物性格突出、小说哲理更加深刻含蓄4.提出了现实与虚构,创作与阅读间关系的全新观念(揭示了不确定性)莎士比亚:一(1590—1600)历史剧、喜剧、诗歌二(1602—1607)悲剧、悲喜剧:基于人文主义理想和现实间的巨大反差,揭露黑暗现实,提出社会问题,增强作品的批判力量《罗朱》特征:心理独白的描写。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三(1608—1612)传奇剧《哈姆莱特》:人物分析:1.对充满隐患和混乱社会的一种审美观照2.是一个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形象⑴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人、对社会所寄托的理想⑵复仇行动的犹豫使其形象复杂而深刻⑶对人的偏激和悲观认识,具有历史深刻性和艺术概括性艺术成就:1.在人物塑造上着重通过内心矛盾冲突的描写揭示人物深度⑴内心独白⑵对比手法2.在情节结构上多层次多线索3.在创作方法上具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重性17c古典主义文学:法国:高乃依(古典主义悲剧创始人)《熙徳》,拉辛《安徳洛玛克》,拉封丹《寓言诗》,布瓦洛《诗的艺术》(提出古典主义美学原则),莫里哀《伪君子》(古典主义喜剧);英国:蒲柏《批评短论》;德国:高特舍特《批判诗学试论》思想特征:1.受王权直接干预,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剥削,文学和现实政治紧密结合2.宣扬理性,克制个人情欲3.批判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同时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昧、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4.古典主义悲剧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事为题材,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艺术特征:1.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2.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三一律)3.主张语言准确、精炼、华丽、典雅,表现宫廷趣味4.人物塑造类型化古典主义美学原则:1.认为“理性”是一切的准绳,也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原则2.提出“摹仿自然”的原则3.追求真善美的统一4.以古希腊罗马作家的创作经验为最高准则,遵守“三一律”比较高乃伊和拉辛:高乃伊拉辛描写内容英雄史诗抒情诗国家民族事业爱情时代1630后的法国1660后的法国内容上个人爱情与对国家或民族的义务冲突个人感情与理智的冲突上(内心斗争)不易严守严守“三一律”语言上惊人的不平凡的热烈的言辞,紧张生动的对话朴素的深刻的细致的揭示人类性格与欲念世界17c清教徒文学:弥尔顿《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班扬《天路历程》1.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斗争对象是保王的国教2.得名原因是清除国教中天主教的影响生活方式,提倡节约,积累资本3.反对铺张浪的宗教仪式和贵族奢靡的生活方式4.代表了17c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反映时代精神18c启蒙文学: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笛福《鲁宾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菲尔丁《汤姆·琼斯》;法国: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德国:莱辛《拉奥孔》《汉堡剧评》,歌德、库勒思想艺术特征:1.反封建反教会,较之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具有更强烈的政治性和革命性2.主人公较之以往的文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把资产阶级和其他平民当作主人公甚至英雄人物3.理性崇拜和渴望参加现实斗争的倾向使其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政论性(理性崇拜是启蒙运动思想核心,也是启蒙文学思想基础)4.平等的采用各种文体,打破了自古以来诗体文学独尊的局面,开创了文学史上的散文时代5.艺术手法丰富多彩70—80y狂飙突进运动:(德国)1.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德规模的文学运动,其名称来源于运动参加者克林格的剧本《狂飙与突进》2.“狂飙”作家多是市民阶级出身的青年,青年歌德与席勒成为中坚3.反对封建枷锁,鼓吹个性,崇拜天才,主张民族统一和创作具有民族风格的文学4.在德国促进了民族意识和个性觉醒歌德:《五月之歌》《野玫瑰》《普罗米修斯》《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浮士德:全人类命运的化身,五大悲剧:知识、爱情、政治、美、事业悲剧)欧洲的古典四大名著:《伊利亚特》《神曲》《哈姆雷特》《浮士德》浮士德难题:浮士德与魔鬼梅菲斯特的对立,是人的内心世界中理性和欲望的对立,这种内心的冲突常使浮士德处于两难的境地,怎样使得个人欲望的自由发展同社会和个人道德所必需的控制和约束协调一致起来,怎样谋取个人幸福而不出卖个人的灵魂,这是康德所探讨的自然欲求与道德律令之间的矛盾,这种结局预示可能是一无所获,这种悲剧意识反映了歌德的深刻性,反映了不断进取的奋斗者们共同的历史命运。(灵魂与肉体、情感与理智、神性与人性、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的冲突)19c浪漫主义文学:英国:“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拜伦、雪莱、济慈、司各特《艾凡赫》;德国:施莱格尔兄弟、格林兄弟;法国:夏多布里昂、斯塔尔夫人、雨果;俄国:普希金;匈牙利:裴多菲;美前期:欧文、库柏、爱伦·坡;美后期:霍桑、惠特曼、麦尔维尔思想特点:1.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2.从民主主义或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3.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历史4.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艺术特点:1.强调个人情感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2.对各艺术形式进行探索,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3.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4.喜好忧郁感伤的情调拜伦式英雄:高傲倔强、不满现实、奋起反抗;叛逆、忧郁、孤独、悲伤;脱离群众、我行我素,找不到正确的出路美学意蕴:1.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可归结为个体感性、生命自由2.文学之为艺术,既是苦闷的象征又是自由的象征。拜伦是英雄的超凡人格和自由至上的精神信念与艺术真谛、美的真谛相契合。19c现实主义文学:法国:司汤达、巴尔扎克、梅里美、福楼拜、小仲马、都徳;英国:狄更斯、勃朗特、哈代、萧伯纳;徳国:毕希纳《丹东之死》;丹麦:安徒生;挪威:易卜生;俄国:普希金、果戈理、冈察洛夫、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美国: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詹姆斯、欧·亨利、杰克·伦敦形成: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历史性过渡2.特定的社会心理因素:务实、追求客观冷静地分析与解剖现实的社会心理和风气3.自然科学与哲学:细胞学说、能量转化学说、进化论;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人本学说”、孔德实证哲学、法空想社会主义4.自身发展规律和内部原因,是历史的继承,也是现实的创新思想特征:1.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2.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黑暗,同情下层苦难,提倡社会改良3.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艺术特征:1.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2.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3.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的两种倾向,前者如同司汤达,后者如巴尔扎克4.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成熟与繁荣《人间喜剧》:巴尔扎克1.风俗研究2.哲理研究3.分析研究狄更斯(1812-1870),在英古典主义作家中仅次于莎士比亚19c自然主义文学:思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