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的形成与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群众路线的形成与发展陈济平中国共产党从90多年前几十人组成的小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现在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在中国执政60多年的大党,正是由于党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与人民在一起。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沿着党的奋斗历史轨迹,对群众路线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进行探究,温故而知新,对我们的现实工作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一、群众路线的萌芽阶段早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认识群众工作的?1922年7月,陈独秀主导的党的二大通过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就指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在1925年10月召开的中共扩大执委会决议案中又指出:“中国革命运动的将来命运,全看中国共产党会不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1928年7月9日,党的六大政治决议案中将“争取群众”作为“现时的总路线”进行明确。李立三在与江浙地区党的负责人谈话时指出:“在总的群众路线之下,需要尽最大的努力到下层群众中去。”但此时的群众路线概念并不等同于后来被写进党章,为广大党员所理解的群众路线。“群众”的概念,还主要局限于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等一部分精英群体。李立三(1899年11月18日-1967年6月22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书长、宣传部长先后在地方和中央担任工人运动领袖,曾一度掌握着中央的实际权力。“文革”中遭受残酷迫害,1967年6月22日在北京蒙冤逝世。198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为其恢复名誉。群众路线概念出现在正式的文件中,首见周恩来同志1929年9月主持起草的《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信中专节论述了红军与群众的关系,强调了“红军与群众”的关系,强调要树立群众观点,重视群众工作,并就筹款工作指出,“不要由红军单独去干”,而要“经过群众路线”。毛泽东对中国革命运动中人民群众伟大力量的认识是最敏锐的,也是极具洞察力的。早在五四时期,他就强调了“民众的大联合”阐述了红军的主要任务是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的游击战,打仗与做群众工作是一与十之比这些群众路线的思想火花,散见于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反对本本主义》、《查田运动的初步总结》等理论文章与此同时,项英、博古(秦邦宪)、洛甫(张闻天)、刘少奇等,也都从各自工作的实际出发,对如何处理党同群众的关系、改进党的领导方式与工作方法等问题,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二、群众路线的形成1935年1月党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为群众路线的形成提供了保证。在延安这个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得以对建党以来的历史经验从理论上做出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的总结。党关于群众路线的经验自然也得到了提炼,形成了完备的科学形态和精深的理论内容.《论持久战》中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著名论断,这是党的群众观点在党的军事思想与战略中的完整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他要求“共产党员决不可脱离群众的多数,置多数人的情况于不顾”;“必须注意组织先进分子和广大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尤其是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完整地阐述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践论》精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则是群众路线代表作,标志着群众路线的正式形成,文章详细阐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确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基本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日本著名学者宇野重昭曾把毛泽东的这篇文章视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将文章重点阐述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视为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宇野重昭(1930年-,日本著名的政治学家、国际问题专家,成蹊大学校长。在毛泽东研究和中国共产党史研究方面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日本学者。著有《毛泽东》一书(一九七零年)1945年4月,中共七大召开,毛泽东在政治报告中将“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列为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并强调群众路线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刘少奇在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专门论述了“关于群众路线问题”,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和内容载入党章,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三、群众路线的深化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形成后,又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拓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在解放战争时期,紧紧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仅用三年多时间就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从一个革命党转变成为执政党,在群众路线的实践中,坚决治污、治贪。1956年,在党的八大上,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群众路线作了新的概括:一是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人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群众同甘共苦的工作作风。二是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党必须根据群众的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工作。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开创性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开创性的继承和发展.改革开放的新进程开启后,邓小平先后指出:“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邓小平把“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各方面工作成败的标准,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倍加珍惜党的群众路线,并在回应现实中作了进一步发展。江泽民指出:“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并明确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理念,尤其是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诠释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新内涵。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总结和提炼了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作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2012年11月15日)“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实到全部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照检查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情况讨论研究深化改进作风举措》四、在历史和现实的回应中,我们该怎样理解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内涵?核心内容评价标准时代特色地域特征核心内容一是要把握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中,“一切为了群众”,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手段和力量源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讲的是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评价标准二是要把握群众路线的评价标准,即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换句话说,是否践行群众路线,践行群众路线的程度和效果要由群众来评价,群众才是践行群众路线的评价主体,群众是否满意才是践行群众路线的评价标准。时代特色三是要把握群众路线的时代特色,即是把握群众路线在当今时代的突出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民务实清廉”是党回应“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尤其是回应“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挑战的时代要求。地域特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广西将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包括: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活动,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完善一批为民务实清廉相关制度等,第一批单位将重点查找“软骨病”“冷漠病”“浮躁病”“享乐病”“梗阻病”“懒散病”等“六种病”体现了践行群众路线的广西特色。结束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不断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终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把群众路线看做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