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设计的概念复习和考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交通设计的概念:以交通安全,通畅,便利,效率以及环境和谐为目标;以交通系统资源(通行时间,空间资源,环境资源,投资条件等)为约束条件;对现有和未来的交系统及其设施加以优化设计;定位:上乘交通规划,下接交通设施工程设计与交通管理,具有中微观性。交通设计理论基础:系统工程学,工业设计原理,城市设计原理,交通工程学,交通土木工程学,交通资源与环境学。路段概略设计:1路段进出交通组织(新建道路,根据规划道路及沿线土地使用性质,确定是否需要设置;改建道路,根据进出口交通的流量和进出口的位置,选择合理的交通组织方式);2路段行人过街交通处理(根据相邻路口间距和道路沿线状况,确定是否设置);3路内停车处理(根据路网交通组织,交通流量,道路功能及沿线建筑,分析可行性,停车位置及其形式);4关联交叉口车道协调设计(两交叉口较近时,将路段同相邻交叉口交通设计作统筹考虑)。交叉口概略设计:1车道数确定(进口道车道数多于上游路段,出口道车道至少与路段相同)2车道功能确定(根据高峰时段的交通量数据)3慢行交通空间处理(根据交叉口空间大小及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量,选择合理的渠化及控制方案)4控制方式确定(按道路类别,流量及事故发生情况,确定是否设置信号灯)路段详细设计:1道路横断面详细设计(主干路设置中央分隔带,次干路采用一块板或两块板断面,支路采用一块板,慢行交通采用人非共板,机动车道不宜过宽3.25—3.5)改建最低3.1米)2人行道与人行横道设计(充分考虑行人通行安全和顺畅的要求,特别关注交通弱势群体;宽度根据人行交通量和设计通行能力确定)3非机动车道设计(高峰时间明显集中,非高峰时间非机动车道利用率低,合理利用非高峰时间非机动车道的资源是设计要点)4机动车道设计(保证机动车通行的连续性,安全性,避免与行人,非机动车之间的相互干扰,尽量减轻机动车相互间的冲突)5路段进出交通设计(考虑车辆进出的便捷性,降低对主线交通的干扰)6路段停车设计(路段通行能力远大于相连交叉口进出口道通行能力,且有停车需求,利用富余空间停车)交叉口详细设计:1机动车交通渠化要点(车道宽度,展宽段,展宽渐变段)2非机动车交通组织设计(与行人交通一起考虑)3人行横道设计(位置,宽度及渠化形式,位置应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通行空间确定后设计)4信号配时设计(信号周期,相位,相序,相位衔接)机动车道宽度由机动车道数和单车道宽度决定,单车道宽度与道路等级,道路行驶车型,设计车速相关,单车道宽度由汽车宽度和侧向安全距离两部分组成,车速是影响车道宽度的最主要因素。主干道3.5—3.75次干路3.5支路3-3.25非机动车道宽度设计:单向行驶最小宽度不小于2米,非机的隔离:绿化带,栅栏,画线;人行横道宽度。不小于1,5米中央分隔带作用:1分隔对向较高速行驶的机动车流,避免因相向行驶交通流的相互干扰而发生事故2设置适当的植物,增加城市景观3提供路中行人驻足等待空间4在交叉口内为左转车道提供待行空间中央分隔带类型:1设置掉头车道的中央分隔带2设置行人过街待行区的中央分隔带3种植绿化带的中央分隔带4考虑交叉口展宽的中央分隔带5考虑预留车道的中央分隔带机非分隔带作用:1分隔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避免其相互影响2为设置交通标志牌,路灯和设置地下管线提供空间;3防止非机动车和行人违法穿越道路;4设置公交停靠站1.5米人非分隔带设计作用:1分隔行人与非机动车,减少其相互影响2设置航行道树以优化行走空间;3放置电话亭,垃圾桶,座椅等街具;4设置路边非机动车停放点1.5---2米鱼肚线设置方法:当进口道向右侧展宽且左转车道从直行车道分出时,采用鱼肚行标线加以2渠化;鱼肚线长度与展宽渐变段长度相同,最高点在鱼肚线的二分之一处,高度以与左转车道右侧边线相切为宜。交叉口内部渠化设计:1导流岛2渠化岛3左弯待转区设计4右转交通流渠化设计5交叉口内部综合渠化设计非机动车交通设计:设置非机动车右转专用进口道,设置非机动车左转弯专用进口道,左转非机动车二次过街模式设计(代表我国城市道路机非混合交通的改善方向,基本要点:在交叉口横向道路非机动车进口道的前面为本向进口道左转非机动车设置待转区,当绿灯启亮后左转非机动车随直行非机动车行驶至该待行区,等待相交方向直行绿灯启亮时再驶出交叉口。路段慢行交通过街设计:(1)设计原则:1人性化原则2安全和效率原则3经济性原则4便捷性原则(2)过街位置选择:1弯道,纵坡变化路段等视距不良的地方2车辆转弯进出较多,又不能禁行的地方3交通瓶颈路段(3)宽度设定:不小于1.5米,根据行人过街需求和设计通行能力适当增加,增加幅度0.5米为单位(4)视认性:配以交通标志标(5)路段二次过街横道设计(6)路段二次过街横道适用性避免主线及其沿途车辆直接左转进出,可采用三种交通设计方法:1网络交通组织方法,使车辆绕道而行变左转为右转;2使车辆在交叉口实现左转掉头3路段上设置掉头车道或左转待行带。交通枢纽:作为锚固城市交通网络体系的基础及衔接各种客运方式的纽带,是公共交通网络中不同交通方式,不同方向客流的转化点。枢纽交通设计的目的:运能匹配性、便捷性、舒适性、安全性、应急化、信息化。TOD定义: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将大容量运输系统的车站及枢纽与城市的活动中心的发展相结合,在枢纽周围建设中高密度的住宅、办公或商业区域,辅以公共服务等混合多用途土地开发,通过城市规划设计的手段达到土地的集约化和高效利用。TOD模式下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设计要点:1、与公共交通的枢纽周边设施的一体化协调设计;2、面向慢行交通的设计;3、合理的停车交通规划与设计;4、交通与环境及城市的综合设计。停车场交通设计内容:内部局部设计停车泊位设计停发方式停车方式通道设计;内部流线设计行人流线设计车辆流线设计;出入口设计。出入口交通组织模式:右进右出,允许左进左出。停车方式:平行式停车;斜列式停车;垂直式停车。停发方式:前进式停车,后退式离开;后退式停车,前进式离开;前进式停车,前进式离开。停放方式:平行式;斜列式;垂直式。交通冲突:交通出行者在参与道路交通过程中,与其他交通出行者发生相会、超越、交错、追尾等遭遇时,可能发生的交通损害现象。视距:驾驶人在道路上能够看到前方道路某段的距离。到达视距三角形:车辆在到达交叉口之前能看清是否存在冲突交通流的一个三角形区域。驶离视距三角形:进口道车辆已经停车等待与之相冲突流向车辆通过之后,驶离停车线时需要看清是否存在冲突交通流的一个三角形区域。人行横道不宜设置的路段:1、弯道,纵坡变化路段等视距不良的地方;2、车辆转弯进出较多,又不能禁行的地方;3、交通瓶颈路段。交通宁静化定义:为了提高交通安全性,改善交通环境,降低机动车运行速度、噪声和空气3污染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交通宁静化措施:变化路面铺装材质和纹理;变化路面铺装颜色;视觉标线;减速丘;人行横道减速台;平面线形变化道路;道路宽度局部收窄处理。道路进出交通安全设计定义:为主要道路两侧用地的交通提供适当出入的同时,减小其与主线交通的冲突,保障交通安全的一系列交通设计。交通语言系统定义:是交通管理者与出行者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工具,是以颜色、符号、文字和声音等为基础的符号体系与规则体系的集合体。导向信息三要素:目标、箭头、距离一、交叉口进口道长度如何确定?答:进口道长度la由展宽渐变段长度ld和展宽段长度ls两部分确定。Ld=v*w/3ls=10N二、试分析交叉口产生拥堵,事故频发的原因,并从交通设计的角度阐述起对策。答:拥堵:原因对策车道供给能力不足压缩车道宽度或利用分隔带,增加车道车道过宽后够窄结合红线条件和具体情况,适度调增车道宽度车道功能不合理根据流量流向分布,合理确定车道功机非混行避免混行,非机和行人放一起信号周期够长确定最佳周期,缩短周期相位组合采用对称设置导致通行时间浪费根据流量和进出口到容量灵活组合相位信号相序不合理以绿灯损失时间少为目标优化相位衔接事故:交通岛大小设置不合理按交通安全域通畅行驶要求,修改交通岛绿化及其他设施影响视距按视距要求去除障碍物人行横道过长,行人过街务安全保障设置安全待行区或安全岛三、停车场出入口设计要点答:1、出入口设置应有利于分散道路上的交通量,尽可能减少因停车场出入导致道路服务水平的降低。《2002个单车道200~7002个双车道》700至少3个双车道。2、停车场的出入口应设在次要道路或巷道上,且尽量远离道路交叉口,以减少对主干道和交叉口交通的影响。3、为确保出入口的行车安全,车辆双向行驶的出入口宽度不得低于7m,单向不得少于5m,并且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4、为确保出入口的行车秩序,应在离开出入口一定位置处设置相关的标志和信号。四、分析路段公交通设计中公交停靠站的设计要点。答:1、城市快速站距:800~20000,主干路:500~800,次干路和支路:350~500,2、位置原则:a、结合服务半径和客流需求均匀分布,数量不宜过多;b、可建于交叉口附近,与交叉口过街设施作一体化设计;c、与沿线其他交通方式合理衔接,方便换乘;d、应使行人换乘时的步行距离最短;e、使公交车与行人车辆等的干扰和冲突最小。3类型:一块板;两块板/四块板:路边型,路中型,外凸式;三块板:路边型、路中型、非机动车道,借用分隔带或慢行交通空间设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4、形式:港湾式,非港湾式五:试回答交叉口人行横道的设计要点并给出图中abcd的取值交叉口人行横道:41,位置:(1)人行横道宜垂直于道路中心线(2)应确保行人流线顺畅及过街便捷性(3)确保机动车运行轨迹顺(4)相邻两过街横道之间应满足右转让行空间的要求(5)车辆左转半径不应小于25米2.安全岛:当人行横道过长(大于15米)时应在人行横道中间设置安全岛,其宽度应大于1.5米3.宽度:行人横道的最小宽度不得低于1.5米。4.形式:(1)一次过街人行横道(2)二次过街人行横道(3)十字交叉人行横道(4)单侧人行横道a=1b=3~4c6d=1~2六:人性横道的布置形式有哪几种?形式优点缺点(一次过街横道)行人路线顺畅当道路比较宽时行人过街所需绿灯时间较长,也不安全。(二次过街横道)行人可以分两次过街行人有时需要在道路中央安全岛上停所需最短绿灯时间较短留等待下一个绿灯。(十字交叉横道)沿对角线方向的人流过街需要设置行人专用相位绕行距离最短(单侧横道)减少了一次机动车与行人部分行人增加了绕行距离交通的冲突七:交叉视距三角形分为到达视距三角形,驶离视距三角形,阐述到达视距三角形的绘制1,求出车道停车视距2找出行车最危险冲突点3沿冲突点向后,沿行车轨迹取停车视距S停八:分析交叉口非机动车交通设计方法。(1)设置非机动车右转专用进口道(2)设置非机车左转专用进口道(3)左转非机动车2次过街模式设计(4)非机动车停车线提前设计九;阐述路段公交优先设计的主要内容1,公交专用道:(1)布置方式:路中型公交专用道,次路边型公交专用车道路边型公交专用道(2)宽度:路段上于一般车道宽度一致路段3.4~3.75站台2.75延伸到交叉口进口道停车线时,大于等3,0米(3)隔离:基于交通标线的分离。硬质分离(4)视认性:铺设彩色路面。设置标志标线公交停靠站::1、城市快速站距:800~20000,主干路:500~800,次干路和支路:350~500,2、位置原则:a、结合服务半径和客流需求均匀分布,数量不宜过多;b、可建于交叉口附近,与交叉口过街设施作一体化设计;c、与沿线其他交通方式合理衔接,方便换乘;d、应使行人换乘时的步行距离最短;e、使公交车与行人车辆等的干扰和冲突最小。3类型:一块板;两块板/四块板:路边型,路中型,外凸式;三块板:路边型、路中型、非机动车道,借用分隔带或慢行交通空间设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4、形式:港湾式,非港湾式十,分析路段慢行交通一体化设计要点,并给出图示1、非机动车道:(1)宽度:单向行驶最小宽度不小于2米(2)隔离:非机动车机动车之间,可用绿化带,栅栏或划线的方法进行隔离2、人行横道(1)宽度不得小于1.5米,增加时以0.5M为单位。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