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2007级硕士研究生“马列经典著作选读”论文(指导教师:苏鹤林)题目:浅谈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基于对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选读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应用心理学姓名:王磊磊学号:S073726第1页共5页浅谈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基于对马列宁主义经典著作的选读(2007级公共管理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王磊磊S073726)摘要:“十五”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不利因素。所有这些问题,都必须在“十一五”规划中拿出具体的应对之策。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观一脉相承,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观。马列经典著作就像黑暗中的明灯,使人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集中概括和阐述。关键字:共产党宣言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时间匆匆而过,在即将结束的这一学期里,我认真去听难得的每周一次的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理论,我认识到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政党的科学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经历了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两个重要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它阐述了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行动指南,是一个完备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十五”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日益突出;资源、能源、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逐步加大;贫富差距拉大,群体性事件增多,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事关百姓切身利益方面的改革亟待深入;重大事故频繁;国际上,“中国威胁论”阴魂不散,贸易摩擦加剧,汇率调整的压力,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必须在“十一五”规划中拿出具体的应对之策。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对于在发展中所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方法来加以解决。这个方针是不能改变、不能动摇的,关键是如何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就此作出了明确解答,这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观一脉相承,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观。能否坚持科学发展观,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自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落实科学发展观正日益深入人心,并在实践中产生了重大影响,收到了明显效果。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建议》,是党中央根据科学发展观制定的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是今后五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建议》最第2页共5页鲜明的特点,是突出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对“十一五”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具体要求,进行了具体部署。《建议》强调,“十一五”时期要坚持“六个必须”的原则,即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在10月13日政协十届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对此作了很好的概括和阐释。他指出,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要始终把握好一个重大原则,就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紧紧抓住一条主线,就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实现一个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生活水平。概括地说,《建议》的内容昭示我们,“十一五”时期所追求的发展,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以人为本、造福人民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是坚持和平发展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五中全会的主旋律,是“十一五”规划的灵魂。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一方针的确立,十分振奋人心,使我们对未来五年的发展,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景,更加坚定了信心,充满了期待。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重在与本单位所制定的“十一五”规划结合起来,用全会精神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归根到底,就是要立足国情,立足当代,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伟大实践,认真研究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党和国家的决策提供理论支撑与智力支持,切实承担起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智囊团”的职责。例如,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化,包括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经济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与协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等等。《建议》本身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也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同样迫切需要我们对这些问题研究透彻,阐释清楚,以指导新的实践。恩格斯的这篇著作是马克思哲学名著花丛中最艳丽的一朵,她就像黑暗中的明灯,使人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振。该著作全面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详细地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不仅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同时对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原文的学习,真正领略到了原汁原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使自己更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提高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水平。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实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人们就始终会意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知识必然具有的局限性,意识到他们在获得知识时所处的环境对这些知识的制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不仅表现在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即三个决定性的发现——细胞、能量转化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同时表现在认为哲学不再是过去那种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哲学所研究的只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规律,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第3页共5页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事物都是运动的、发展的,世界是事物发展过程的集合,否认绝对真理存在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哲学理论赋予了开放的特性。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不断地进行充实或修正,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明之处,也是令人肃然起敬之处。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源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源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恩格斯明确地指出了哲学中最基本的问题是:思维与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何者是第二性?即谁是本源的,谁是派生的?同时指出对以上问题的回答,就决定了是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属于唯心主义,实际上就是给出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最基本也是唯一的准则。列宁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当时,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无产阶级革命普遍开展起来,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是日益高涨,俄国成为世界各种矛盾的焦点。列宁把马克思主义运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于俄国和世界革命的具体实践,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成果作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创立了列宁主义学说。基本问题还隐含着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就是能否认识与正确认识世界?马克思在对不可知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指出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指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同时指出实践才是认识发展的真正动力。马克思就是这样论证了唯物史观,给人类提供了一把正确认识历史的钥匙,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仅从文字上来理解并不难,难的是运用基本的世界观来对待与处理实际问题。大跃进中“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文革中的“一句顶一万句”等明显违反哲学基本问题口号的提出并还有广阔的市场,是值得我们反思的。现在无论在哪一个领域,都不再要从头脑中想出联系,而要从事实中发现联系了。一、马克思主义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表明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集中概括和阐述,马克思主义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其理论内容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1、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的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的规律。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剥削的秘密,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3、科学社会主义,奠基于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之上,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它阐述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及阶级斗争学说、国家学说和党的建设学说等。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折。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列宁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当时,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无产阶级革命普遍开展起来,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是日益高涨,俄国成为世界各种矛盾的焦点。列宁把马克思主义运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于俄国和世界革命的具体实践,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成果作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创立了列宁主义学说。1、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2、列宁分折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矛盾、本质第4页共5页和经济特征,揭示了帝国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指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3、列宁依据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首先在一国或少数几国取得胜利的理论。列宁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无产阶级建党的学说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等理论,都有新的重大建树,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二、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就要在实践中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和推动工作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和推动当今社会的进步,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当今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领域存在的实际问题,是我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目的。马克思在自然唯物主义和古典经济学基础上发现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规律以及在空想社会主义基础上提出的以经济平等和政治民主为根本原则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想模式,这都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做出的卓越贡献。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以及社会主义理想的内核(根本原则),我们应当继续坚持和发展;而对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我们应当结合当今社会环境和条件及社会状况,去不断修正、充实和完善,切不能搬用其僵死的教条。唯物史观指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性,这与自然界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性是一样的道理。人的愿望(动机)、意图和观念尽管各异,但由于人趋利避害的本能一样,所以群体的人在选择行为(包括言论)方面的规律是一致的,动机虽然不同但造成的结果有其规律性,从而影响了社会发展进程,这就构成了人类行为乃至社会历史的基本规律。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所追求的价值标准----经济上的平等和政治上的民主,作为全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至今仍然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认为,符合实际的认识应当坚持,不符合实际的认识应当毫不吝惜地抛弃。但问题是:这里所指的实际,究竟该由谁来描述和提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意识,从不同的角度去判断实际,会导致对实际的判断的不同结果。因此,最后还得归结到人的思维和认识上。一切从实际出发,毫无疑问是对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情形,这个实际,是很难被普通人确定和掌握的。普通人要想了解到这个世界的实际或真相往往是困难的,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有的甚至会牺牲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