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彭州市致和镇太清博世九年制学校彭州市致和镇太清博世九年制学校——备课组教学设计备注(教学反思、辅导学困生等)课题1-1发现物体的特征(第课时)课型科学教学目标1、可以用一些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2、能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会用两两对比的方3、法对物体进行观察。4、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重点难点用眼、鼻、手等感官对物体进行两两对比用科学词汇描述物体的特征教具准备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现场生成一、快乐出发谜语:细杆杆、三寸长,一头有毛一头光,每天早晚洗个澡,大家用它保健康。大家能够猜出这个谜语的谜底吗?大家是如何猜出来这是牙刷的呢?谜面描述了牙刷的哪些特征?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发现物体的特征猜谜语,牙刷描述了牙刷的粗细、长短、形状、用途…彭州市致和镇太清博世九年制学校彭州市致和镇太清博世九年制学校——备课组教学设计备注(教学反思、辅导学困生等)二、乐在其中聚焦:我们周围有什么物体?我们怎样描述它们?教师进行记录、评价、纠正、规范探索:1、选择一个物体来观察吧分组选择两个物品进行观察,提示回忆:上学期观察叶用了哪些观察法:眼睛看、鼻子闻、用手摸、耳朵听、舌头尝2、两个物体之间进行比较两两对比:形状、大小、颜色、气味、透明与否、软硬、轻重、光滑或是粗糙分组互相用语言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并进行记录。提醒学生未经允许不能用嘴接触任何观察物品。教室里面有桌子、椅子、黑板、时钟……桌子有四条腿、桌面平整、光滑……椅子……时钟…….例如:乒乓球是圆的,木块是方的乒乓球是黄色的,木头是浅黄色乒乓球是光滑的,木头是粗糙的……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现场生成彭州市致和镇太清博世九年制学校彭州市致和镇太清博世九年制学校——备课组教学设计备注(教学反思、辅导学困生等)二、乐在其中研讨:1、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的?2、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物体的特征?(选择了哪个物体进行研究?用哪两种物体对比?知道了哪些特征?其他小组选择了哪两种物体比较并知道了什么特征?)用我们的五官是观察物体,引导学生发现用对比的方法更有助于全面的描述。形状、大小、颜色、气味、透明与否、软硬、轻重、光滑或是粗糙。三、快乐收获整理:我们是如何发现物体的特征的?1、用感官去观察物体。2、将物体之间进行比较,找到参照物。3、用科学的语言进行描述。运用:完成科学活动手册,粘贴物体的特征。彭州市致和镇太清博世九年制学校彭州市致和镇太清博世九年制学校——备课组教学设计备注(教学反思、辅导学困生等)板书设计发现物体的特征先观察、再比较、后描述科学词汇:轻重、粗糙、光滑……教学反思彭州市致和镇太清博世九年制学校彭州市致和镇太清博世九年制学校——备课组教学设计备注(教学反思、辅导学困生等)1-2《谁轻谁重》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2课,其隐含的概念是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并且可以通过测量得到。在一年级阶段学生不需要了解质量的概念,更无需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只需要了解物体有轻重,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并排序即可。本课通过观察、预测、手掂、用简易工具测量等多种比较活动,促使学生逐步建立对“物体有轻重”的认识。【学情分析】在第一课的观察活动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并实践了一些观察、描述物体的方法,积累了一些关于物体特征的科学词汇,比如轻重、粗糙、光滑等,甚至他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不同物体的轻重可以用掂的方式来比较。但是,这种简单的方式能否准确比较物体的轻重呢?学生会发现,对于两个物体轻重的比较,不同的人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结果,尤其是当两个物体的轻重差不多的时候,就很难用“感觉”的方法来判断。这就引发了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如何更为准确地判断物体的轻重呢?针对一年级学生,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测量方法,即运用简易天平来称量,并通过观察、简单统计等多种手段来得到结果。【教学目标】科学知识概念目标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科学探究目标1.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彭州市致和镇太清博世九年制学校彭州市致和镇太清博世九年制学校——备课组教学设计备注(教学反思、辅导学困生等)2.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科学态度目标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掂量、称量等方法的准确程度不同。【教学重难点】重点:1.质量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2.用掂量、称量等测量方法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不同的方法可能导致比较结果的准确程度不同。难点:用称量的办法进行测量并记录【器材准备】乒乓球、相同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简易天平1台(含称量盘)、同样大小的回形针若干、学生活动手册每组3条记录单、班级记录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聚焦概念展示上节课用到的各种物体(乒乓球、木块、橡皮……)的图片,提问:“看一看我们观察过的这些物体,我们怎样知道它们的轻重呢?”让学生说说如何知道物体的轻重。设计意图:调查学生对比较轻重方法的原有认知水平,了解学习前的概念掌握程度,为认识并实践科学的比较方法奠定基础,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二、围绕概念,实践探究用不同的方法比较5个物体的轻重并排序。1.预测物体的重量。(1)出示5个物体:乒乓球、相同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彭州市致和镇太清博世九年制学校彭州市致和镇太清博世九年制学校——备课组教学设计备注(教学反思、辅导学困生等)相同材质和形状的小橡皮和大橡皮。在预测轻重之前,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这几个物体的形状及大小。(其中,木块和塑料块的大小一样,两个橡皮的材质和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乒乓球是空心的且比木块大)(2)安排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预测排序结果并记录下来。排序方法采用先提问“我们怎样记录排列的顺序呢”,引导学生讨论记录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将学生讨论的方法统一为一种,比如用数字表示轻重,数字越小,表示越轻,即学生认为最轻的物体,就用1表示,认为第二轻的,用2表示,最重的,用5表示。准备一张记录单发给每个小组,填好预测结果后贴在黑板上(这样便于对比较的结果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说说预测的理由。(3)对每组的排序进行比较,将学生的讨论聚焦在“对于两块橡皮,你们是如何预测的?同样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你们又是如何预测的?”这类问题上,以引发他们的进一步思考。适当时,做简要的小结,说明预测有可能不准,我们可以用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轻重,比如,掂量和称量。设计意图:借此活动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比如,对同样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相同材质和现状但大小不同的橡皮,它们轻重学生是如何判断的。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继续指导、落实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和倾听习惯。2.掂量不同物体的轻重。(1)掂重。学生亲自动手掂量5个物体,感受5个物体的轻重,这时需再次将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提醒学生统一用数字来表示轻重)。分发给学生一条记录单进行记录,然后贴到黑板上进行展示比较。(2)掂重后,先小组研讨,再围绕数据全班研讨。彭州市致和镇太清博世九年制学校彭州市致和镇太清博世九年制学校——备课组教学设计备注(教学反思、辅导学困生等)设计意图:通过数据对比,使学生认识到掂重的方法并不完全准确。3.称量物体的重量。(1)首先要确定标准物。教师通过多媒体屏幕呈现几个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该选什么样的物体作为标准物呢?“比较重的物体可以吗?比如玻璃珠。”“比较大的物体可以吗?比如乒乓球。”通过这样的引导,促使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应该选择比较轻的、小的、容易放在盘子中的物体作为称量的标准物。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证明,回形针的大小和轻重比较适合作为标准物。(2)说明称重方法。将一个物体放在简易天平的左端,在天平的右端逐个放入回形针(虽然这里不强调“左物右码”,但仍建议给学生养成“左物右码”的习惯),直到天平平衡。数出放入的回形针数量,根据回形针的数量比较物体的轻重,并记录称量结果。称量后,学生要根据回形针的个数来给5个物体的轻重排序并记录下来。(3)再发给学生一张新的记录单进行记录,然后贴到黑板上进行展示比较。(4)学生用称量的方法进行比较并记录。设计意图:让小组把称量的结果呈现在黑板上,为后续的集体研讨做准备。通过自己动手称量物体重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记录数据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探究习惯和态度。三、研讨数据,获得概念1.班级汇总完成后,要先组织学生分别查看三次排序的结果,小组内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将小组的数据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可能会发现,自己小组三次结果可能都不一样,其他彭州市致和镇太清博世九年制学校彭州市致和镇太清博世九年制学校——备课组教学设计备注(教学反思、辅导学困生等)小组三次排序的结果也不尽相同。2.接下来,小组内要先讨论三种比较轻重的方法中,“哪种方法的排序结果更准确”,从而转入对不同测量方法准确程度的探讨。预测是猜的,不太准确;不同的人感觉可能不同,掂量也不准;掂量次数多了,容易乱;用简易天平称量是比较准确、比较科学的方法。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发现,不同的人预测的结果可能不同,甚至差异会比较大,因此预测是不可靠的。第二种方法是根据掂量的方法判断轻重,这种方法需要两两比较,引导学生发现,掂量的方法仍然是依靠人的感觉,当物体的轻重差不多时,会出现不同的判断结果;而且这种方法的操作次数比较多,当有更多的物体时,操作会更麻烦,结果会更不准确。第三种方法是用同样大小的回形针作为标准物测量,测量后记录回形针的个数,这样得出的结果不仅比较精确,而且适合测量更多的物体。四、应用概念,拓展延伸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已经发现了大小相同的木块和塑料块,轻重是不一样的。以此为基础给出问题情境:相同大小的瓷碗和金属碗一样重吗?学生先相互交流,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联系之前的实验结果说出判断的理由,再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比如不同材料做成的椅子轻重可能不同等。设计意图:问题指向核心概念“大小相同材质不同的物体,轻重可能不同”,比较出“用不同材料做成的大小相同的碗,它们的轻重有可能不同”。五、小结今天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棒,回想一下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彭州市致和镇太清博世九年制学校彭州市致和镇太清博世九年制学校——备课组教学设计备注(教学反思、辅导学困生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班级记录单上做记录。设计意图:对一整节课进行归纳总结,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1-3《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3课,学生在第2课的学习中已经通过“称一称”的方法测量了物体轻重的不同,体会了物体的一个基本特征——质量。本课是借助“摆放”这个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物体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形状。本课的研究主题是:“如果把物体装进盒子里,怎样装得更多?”主要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形状是怎样影响其占据空间的。本课有两个探究活动:1.哪种物体放的数量最多?2.换一种平铺的方法,能装得更多吗?第一个活动的重点是通过比较木块和乒乓球的数量,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平铺的数量不同;第二个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平铺方式摆放螺母,发现同一物体用不同侧面摆放,会出现不同的摆放数量。通过两个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物体的形状对其占据空间的影响。由此,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学情分析】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轻重等),而且也学会了用简单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轻重。这节课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另一个重要特彭州市致和镇太清博世九年制学校彭州市致和镇太清博世九年制学校——备课组教学设计备注(教学反思、辅导学困生等)征——形状。这节课认识“形状”是从“占据空间”这个角度来理解的,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建立对质量和体积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由于“占据空间”这个概念对学生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材用一个“固定大小的盒子”来使这个概念具象化。虽然教材对活动的难度做了一定的控制,但是本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因此,在进

1 / 6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