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构建有效的课堂模式的校本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太仓市一中物理课题组执笔:戴红霞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确立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理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途径、方法、模式,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的有机结合。而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把教学看作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简单拼合,教师所谓“教”只不过是把书本上的既定知识传播给学生,学生的“学”也只不过是单纯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活生生的经验和体验。实验教学,极大限度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中学生的认识规律基本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学生要建立一个概念,要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认真的观察和思考去得到。所以物理的教学必须给学生以足够的感性认识。实验教学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展,学生的实验能力普遍较差,创新意识和实验联想能力几乎是一片空白。在日益重视独立思考,重视动手实践能力的今天,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手段,其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构建符合我校物理教学实际的有效的物理实验课堂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我组曾主持研究过太仓市课题《物理课堂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实践研究》,能做到全员参与,创新进取,求真务实,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师专业成长必定是我校内涵发展的永恒的课题。课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立足校本,构建有效的课堂模式成为教师发展的首要选择。针对目前我校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差,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学生的物理思维品质得不到有效的提高。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着种种不如人意的地方,有的教师为了片面提高学生的分数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想法,使学生失去了应当具备的动手能力,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严重影响着新课程的高质量的实施,基于上述情况,我组在结合学校实际的情况下,对“实验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希望以此促进中学实验教学的发展,提高课堂的效率。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在中国,物理教学中有富有学科特色的实验教学课主要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随堂实验和课外实验,中国现行的新课程折射出对20世纪美国两次基础教育改革及西方发达国家的课程观的反思与借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过去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对双基的重视。从本教学模式的总体种类和理论基础看,趋向多元化;从教学模式的师生地位看,趋向合作化;从教学模式的目标指向看,趋向师生共同发展;从教学模式的造作程序看,趋向灵活化;从教学模式的技术手段看,趋向现代化。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理论价值和可能的创新之处:3.1实践意义第一轮课改实践中,教师经历了教育观念、教材和策略的挑战,现在更迫切需要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得到提高。积极主动地重新建构符合课程要求和物理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教师教学方式如何贯彻课程的理念,并重点引领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将是本研究的关键。本研究的成果不仅可以为我校物理教师及更多的教师提供可操作的借鉴,同时对于在相同学科的其他学校中的推广有重要意义。3.2理论价值课堂教学模式建构必须通过教师切实有效的实践。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建构必须借助实践进行实验、反思、改进,形成良好的方案再实践,反思、改进。①通过本研究进行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地对课程进行修正和调适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整合关键。②新课程反映了当代课程理论“从儿童经验出发”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在知识与能力的建构上渗透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思想,通过本研究将在实践的基础上论证建构主义理论对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的现实意义。3.3可能的创新之处教师如果单纯依赖教科书、参考书以及以往的教学经验,必将使自己丧失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师的专业化和个性化发展无从谈起。新课程表现出诸多的不确定性,包括了教学目标和结果、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新课标为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方面所留下的广阔空间,这种不确定性为教师重新建构符合自己也符合自己的学科情况、学生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可能。由于现行新课程内容对初中学生来说,还是偏多偏难,很难在课堂规定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在实践过程中,应正确把握学生对知识与能力的建构与教师的适时、适度的介入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成效。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实验探索模式具有以下优势。1.实验探索模式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2.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际操作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意志力。3.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4.培养学生掌握归纳、综合、抽象等思维方法并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从这一角度看,本研究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教师物理实验能力强。我校教师都是长期在教学一线有经验的教师其中绝大部分是市、校级的学科骨干与教学能手,有很强的实验能力与课堂调控能力,熟知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同时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初中物理的的课堂模式”等主题词进行了文献检索和网上搜寻,积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进行了初步的条分缕析,构建了大致的理论框架。学校实验条件达标,我校的实验室有丰富的资源为本课题提供物质保障。五、课题的界定、支撑性理论及理论假设5.1课题的界定初中物理:是指本课题研究的学科仅是八、九年级的物理学科。有效教学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实验探索课堂教学模式:指在课堂教学的条件下,教学要素的组合方式和活动程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针对研究课题提出假设,归纳出物理规律或抽象出物理概念,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校本研究指的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转移到我校物理组,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它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引导教师总结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形成教育理念。5.2理论支撑1、美国著名学者冯.格拉斯菲尔德建构主义认识论:(1)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的主动构建;(2)认识的功能在于适应,使学习者能够对经验建构可行的解释;(3)个体对新的现象和观念必须建构自已的意义,而建构意义的过程总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进行。2、新课程指出: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3、新课程提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4、当代教育家魏书生说过:“珍惜课堂时间,就是珍惜学生的生命”。5.3理论假设如果我们能在初中物理实验控索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中,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校本研究,尤其是教师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重新构建符合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有可能为提升教师教学专业核心素养,形成教学个性风格,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使新课程的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实现。六、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6.1研究目标1、构建符合新课程的围绕素质教育主题,抓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重点探索一种实现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模式,促使教学过程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单纯继承学习向创新性学习和知识运用的转化。。2、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真正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3、在构建初中物理有效的课堂模式的校本体系方面作一些理论探索。6.2研究内容提出研究课题→进行猜想→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探索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知识应用巩固扩展1、提出研究课题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难度适宜的研究课题。关于研究课题的提出,一般采用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中引出研究课题,研究课题要能激发学生探求新问题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进行猜想,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进行科学“猜想”,鼓励他们大胆提出各种假设,并展开讨论,分组(或全班集体)设计出检验的实验方案(包括选用哪些实验仪器和器材,先后测量哪些物理量、具体怎样操作等)3、实验检验猜想或假设,得出结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进行分组实验(或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取得实验数据,通过对实验现象、数据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检验假设,最后得出实验结论,获得知识。4、知识应用,巩固扩展,学生将新获得的物理概念、规律等知识运用于新情境,解释物理现象,解答物理问题,让他们在运用中巩固深化知识。七、课题研究的措施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进一步推进,初中物理教学也面临着一场全新的革命。要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掌握先进教育方法,切实推进新课标教学。《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的“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终身教育,关注学生的学习愿望和需求,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思考和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是新课程提出的核心理念。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教育者急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有效构建我们的物理探究课堂。有效课堂的重点在于学生,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的高低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通过别出心裁地新课引入、改进实验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的主体学习以及及时反馈充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7.1新课导入,别出心裁,激发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新课时,可精心准备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新奇直观的实验、幽默风趣的语言来导入新课。这样就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如用小激光灯沿着黑板或者白墙照射引入光的直线传播,看自己在镜中的像引入平面镜。在导入“汽化”的内容,教师用手指沾水在黑板上写字,让学生观察字迹的变化;教师让学生听口令先走起来然后突然停止,让学生体验“惯性”。在引入“大气压强”的内容时,取两支粗细相差不大的试管,向大试管里注满水,将小试管底朝下地放入大试管中,(小试管有一半插入大试管即可),这时有一部分水被排挤出去。当把两试管一起倒过来松开拿小试管的手时,小试管不下落,而是上升。当然苏科物理教材的“易拉罐被压扁”实验,也会给学生震撼的感觉。这样导入新课,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会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有趣的故事、形象直观的实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为下一步的教学创造了情感条件。7.2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1、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演示实验是把学生置于“看”或“听”的地位,他们虽然心里“跃跃欲试”而两手却不能“一试”,使一些学生的兴趣、爱好不能充分地激发,他们的实验能力,特别是动手技能得不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变教师的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如让学生两手食指同时水平地“用力”压挤一端削平,平放在桌面上的铅笔两端,并使铅笔仍保持静止状态。学生通过观察食指留下的不同痕迹,尤其是体验到不同痛觉,再讨论两手食指的用力关系,并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自然就会建立“压强”概念。实践证明,学生亲自感觉到了相等的压力作用在不等的面积上,产生的效果很不相同,这样建立起来的压强概念,会生动和深刻得多。研究电磁铁时,可让学生用红漆包绕在铁钉上,电源用两节干电池,研究磁性与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铁蕊的有无实验,使学生不仅动手能力得以加强,而且对电磁铁的特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2、变演示实验为师生同台表演教师的演示实验,不可能也不应该全部变为学生实验。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眼、动口,特别是动手机会,我对一些演示实验,教师不演示,让学生亲自实验,自己观察。如讲电压表、电流表时,我将一些表送到学生手中,让他们自己观察表的刻度盘、指针、旋钮,使他的头脑中产生直观的认识,比教师单纯地讲解,效果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