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问题研究摘要自2008年以来,我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初步完成,教师队伍优化组合取得了显著成效,城乡不平衡局面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学校内部管理、人事改革制度以及人才培养上的各种激励机制措施趋向于逐步完善,并走向科学化、制度化的成熟之路。但制度的具体落实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城乡教师队伍拥有的资源仍然差距甚大。通过对我区中小学校及教师队伍进行广泛的调查分析,具体情况如下:一.取得的成绩与经验措施:(一)教师的教育理念较以往有明显提升;(二)符合现代教育观的教育教学综合能力日益凸显;(三)教师队伍素质提高的团队意识逐渐增强;(四)师德师风建设逐步制度化。二.主要问题与困难:(一)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一是教师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二是部分教师知识老化现象明显。(二)对教师的教育培训有待加强。(三)高层次、高素质人才还需引进和培育。(四)教师资源及结构配置不尽合理。一是城乡学校间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二是学科间教2师资源配置不均衡。(五)课堂教学过于追赶新理念、技术化倾向明显,存在沉潜性深度挖掘不足的问题。(六)当前教师精神生活脱节现象比较明显,存在人文精神缺失的问题。三.对策与建议:(一)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力度,突出教师队伍管理效果。一是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二是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行政管理力度;三是在“支教”计划基础上,建立短期高频率的双向交流制度,加快“换血”进度;四是进一步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保障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真正走上公平、公正、透明的道路。(二)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一是进一步提升教师培训工作效率;二是构建学习型组织;三是加强“课堂质量工程”验收的深度。(三)科学定编,均衡城乡间教师资源,促进教师资源及结构配置合理化发展。(四)体现师德建设的重要位置,选择教师人文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注重从精神上引导。(五)提高边远地区和农村教师待遇,努力创造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的良好氛围。因教育对象、教育目标的不尽相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及其素质提高,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及其素质提高有着不尽相同的内容系统。为了彰显研究宁夏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及其素质提高中先进经验与措施,突出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提供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宁夏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及素质3问题研究是本课题的重点,宁夏高校教师队伍的研究将从略。一、研究的目的及现实意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问题,之所以在今天变得非常迫切,既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同时更是教育对象日益复杂化的时代挑战。首先,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在育人为本、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措施的落实上,我区现有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距离这个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其次,在网络信息满天飞、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价值世界,特别是作为未成年人的中小学生,他们的精神成长环境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身为教育者、引渡者、合作者的教师,要能在如此复杂多变的现实中取得教育的成功,自身就必须得有过硬的本领。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有关组织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区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与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仍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日益丰富,我区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还跟不上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节奏,也还不能很好地为我区基础教育的需求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为尽快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深入了解我区4中小学教师队伍基本情况,探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进一步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及其素质提高的科学对策,就显得十分必要。为此,课题组对全区中小学教师队伍进行了一次专门调研,其主要目的就是在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出全区近几年来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方面的经验与措施,发现存在的困难与不足,提出对策与建议,为教育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理论参考。二、研究的方法及内容(一)调研方法主要采用了问卷法、访谈法、经验总结法和问题探讨法等科学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主要针对师德建设状况,访谈法主要针对教师精神及心理存在的问题,力求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对于经验总结法与问题探讨法,前者为了理性地归纳、概括好的措施与经验,后者为了发现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为进一步提出合理化建议与对策服务。调研对象包括全区各市(县)和边远农村、教育资源薄弱地区教师。问卷及访谈情况由所在地课题组成员完成,然后根据各地汇报材料和实地调研情况进行了系统综合分析,最后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二)调研主要内容1.全区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基本情况。2.全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本情况。53.全区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人文素养基本情况。4.边远地区及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远程教育、教科研、课堂教学能力等情况。5.全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及其素质提高的经验与措施。6.教师队伍建设及其素质提高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对策与建议。三、调研的结果与分析(一)全区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基本情况全区专任教师2008年6.84万人,2009年7.2万人,同比增长36%,全部实现持《教师资格证书》上岗。全区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2008年为97.87%,2009年为98.98%,同比增长1.11%;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2008年93.99%,2009年为95.7%,同比增长1.71%;全区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2008年为99.28%,2009年为99.98%,同比增长0.70%。全区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相对较高,知识结构更趋完整,基本素质比较整齐。(二)全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本情况依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按照统一管理、统一内容、统一考核、人人过关的前提下,分期分科脱产培训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2008年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全员培训(教6研员与一线教师)822人、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59885人参加校本培训并通过考试,2009年教研员与一线教师培训840人,同比增长18%,全区中小学教师全员通过岗位培训专业课考试,培训率100%。2008年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通过初级考试1717人,2009年2100人,同比增长38.3%;2008年2480人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2009年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中国—联合国儿基会项目“爱生学校”和“教师支持服务体系”)分别覆盖了原州区和彭阳县的50所农村中小学校和原州区师资培训中心,两个项目县共有300余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培训,100所学校通过项目的实施,得到了国家项目办的充分肯定。2008年外出挂职(学习)的中小学校长145人,2009年区内外培训中小学校长1747人,其中远程教育培训农村小学校长1288人、吴忠市与石嘴山市培训基地培训200人、选派外出学习69人,这说明我区远程教育条件已趋成熟。2008年对青铜峡市、大武口区、惠农区、同心县、海原县、原州区、西吉县、中卫市8个市县(区)的1423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国家级远程培训,2009年除完成1155名自治区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实践、考核、认定工作外,并对全区26个市、县(区)1000名中小学各级骨干教师进行了全员脱产培训,参训教师覆盖全区的456所中小学校,涉及到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10个学科,其中70%来自农村一线,50%7以上的教师是没有参加过县级以上培训的。这表明我区在坚持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精神指导下,上了一个新的水平线,大大推进了全员培训的力度,为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性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三)师德师风建设及教师人文素养基本情况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取决于教师的人文素养,为了使方法科学、理性,结论更趋向于合理、客观,在“师德师风”问卷中我们设计了教师自评与学生评价两方面内容。教师百分比结论按全区被抽样的15所中小学校的570名教师为标准计算得出(个别未填写教师不在计算之列);学生百分比结论也以全区被抽样的15所中小学校的1500名学生为标准计算(个别未填写学生除外)。教师自评中,“工作尽职尽责”项“都能以身作则”或“做的比较好”占90.32%;“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做得怎样”项“都做得很好”或“绝大多数做得很好”占89.68%;“反思我们的日常言行,是否都能给学生做表率?”项“好”或“较好”占88.39%;“我校教职工在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工作中团结协作,一切能从工作大局出发,这些方面做得好吗?”项“都很好”占98.48%;“我校教职工的形象(言谈举止、着装)是否符合教师职业道德有关要求”项“大多数符合”占96.13%。学生评价中,“在具体教育过程还有没有体罚或变相体罚、辱骂学生、歧8视学困生的现象?”项“偶尔有”占21.29%;“据您的了解,在我校教师中有有偿家教现象吗?”项“没有”或“很少有”占21.29%;“根据您的观察教职工中有无不按时上课(班)、拖堂或随意调课、旷课(工)现象吗?”项“偶尔有”占26.45%;“教师不尊重学生,不公平对待学生的现象多吗?”项“没有”占74.8%;“为人师表,以身作则”项“好”或“较好”占82.3%;“爱岗敬业,工作责任心强”项“好”或“较好”占81.5%;“语言规范、举止文明”项“好”或“较好”占84.1%;“作业批改是否认真及时”项“及时认真”占79.70%;“关爱学生,尊重学生”项“一般”和“不好”占19.36%;“上课有无迟到早退拖堂现象”项“有时有”、“经常有”占13.4%;“师德师风的总体评价”项“好”和“较好”占79.53%和13.97%,该两项共计为93.5%。分析以上数据可知,学生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满意度与教师的自我评价数据基本吻合,双方的总体满意度比例基本一致,学生个体评价与教师自我评价之间5-15%的差额,可以理解为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因突发性教育管理问题而带来的学生对教师严厉行为的正常反映。在这些被调研学校中,教师年终考核评优的30%属于学生打分,其中属于师德师风的就占70%,并且学生不定期的问卷调查一直是学校了解师德师风状态的衡量指数。这说明,只有制度化,师德师风建设才能走出人情印象的非理性误区,步上科学健康的评价轨9道,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人文境界走向更加自觉自律的境界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四)边远地区和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教科研及远程教育基本情况我们对宁南山区农村、平罗县农村、红寺堡开发区、惠农区城乡结合部等19个乡镇38所农村中小学的570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问题涉及教师学习时间、教科研意识、学校统一规划督促和学习方式、学习需求等方面。前提是课题组成员有幸参与了西吉县、海原县和彭阳县、红寺堡开发区等地80多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城试讲课,按照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制定的“课堂质量工程”标准打分衡量,及格率只占试讲教师人数的32%、优秀率占8%。所以通过学习时间、学习需求、教科研意识,希望能触及到影响、制约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的原因,为使这方面的情况更加客观。1.教师队伍结构年龄上,中学教师年龄45岁以上占11.6%,小学占42.7%,其中民办教师转正(包括其它非师范专业转行)在1⁄6以上,教育观念较为陈旧,一定程度制约了教本研训、校本研训的开展。学历上,初中初始学历为专科的占32%,通过“三沟通”专升本率为57%;小学初始学历为中师的为33.1%,通过“三沟通”专科率为74.4%,知识结构不完整、现代教育理念欠缺的现象较明显。102.新课程培训、教科研及学习情况据调研访谈可知,每人每周搞教研活动时间(累计)为3-4小时的占7.7%,1-2小时的占51%,20%的教师感到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阅读学习;72%的教师认为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缺少总体规划,这包括没有建立健全稳定的培训制度、培训内容与教育教学中实际困难脱节等方面。在参加过三次以上新课程培训的68.7%教师中,其中认为培训对实际教学“帮助不大”的占12%,16%的教师认为“专业素质提高是个人行为,只要有事业心,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