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先秦部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编:先秦哲学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第一节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萌芽一、随着商周奴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到自然界变化发展和人类社会政权交替、祸福转化等现象。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人们是有不同的看法的。1.纣王:“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否认变化。2.周公旦:“天命靡常”——承认变化。二、在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观察、分析和解释中,逐步萌发了古代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但我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思想,最初是在宗教神学的体系下萌芽发生的。现存《周易》中的《易经》部分,原是周人问吉凶的卜筮之书,但其中包括着某些原始而可贵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萌芽。(一)《易经》中关于“对立”和“物极必反”的朴素辩证法思想1、对立面及其变化的思想反映在六十四卦的演变产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最终归结为阴阳两种势力的消长。这是最原始的关于对立面及其变化的思想《易经》关于阴阳的观念很可能是从观察天象地理的变化或人类男女两性,禽兽雌雄的不同中概括出来的,但并没有把阴阳作为某种具体事物的两种对立性质,而是把阴阳当作一切具体事物共同的、最基本的两种对立性质提出来,并用抽象的符号表示。这由《易经》作为占筮之用宗教神学体系决定的。不可混同于朴素唯物主义思想。2、《易经》中关于“对立”的思想,反映在某些卦象相反的卦的吉凶对立。泰卦与否卦;剥卦与复卦。3、《易经》在一些卦中包含有一些由低到高的变化发展思想。乾卦、渐卦。4、《易经》在描述由低至高的变化发展情况中,也表露了一些转化的思想和“物极必反”的思想。《易经》把事物的“对立”和“转化”抽象化,神秘化,认为人们对于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无法认识和驾驭的,只能乞求于神的启示,然后再来决定人们的行动;这些朴素辩证法思想因素带有严重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二)一些进步的政治家,思想家表露出了一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因素1、晏婴对齐景公论“和”、“同”。2、晋国的史官史墨,提出“物生有两”、“各有妃耦”——事物不是固定不变,对立双方地位可以发生转化等思想。第二节朴素自然观的萌芽一、朴素自然观的产生(一)生产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二)天,上帝,鬼神观念的动摇。二、五行的观念——世界由五种元素构成的朴素唯物主义“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三、阴阳说周人用两种不同性质的阳气和阴气来解释四季的变化和万物的繁茂和凋衰。“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国语。周语》阴阳五行观念的产生,是和当时生产实践和积累的自然知识相适应的,不是建立在正确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的,倒像天人感应的神秘主义。四、范蠡(一)初步认识到人和自然的一些关系。对天道做了符合唯物主义思想的解释,自然现象的变化是有“恒制”,有经常不变的法则。(二)对人和自然的关系做了三点说明1、“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事物的产生需要条件,在条件不具备或不成熟的时候,不能盲动,否则“强索者不祥”。2、人的主观努力和自然客观条件是互相为因的,必须互相配合好。“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3、客观条件是变化的,成熟与不成熟可以转化,具备与不具备可以相互转化,必须及时抓住时机——“得时无怠时不再来。”“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唯恐弗及。”不然,“天予不取反为之灾赢缩转化后将悔之”。但范蠡的观点基本上是循环论第二章孔子第一节天命论一.相关思想背景殷周的贵族把“天”人格化、神圣化,把它打扮成一个操纵人间万物命运的活灵活现的主宰,自己则是受命于天,是天在人间的代理人。春秋时期,有意志的人格神的天的观念开始动摇,但仍旧是具有强大力量的宗教迷信思想。二、孔子天命思想的两重性(一)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丢掉了。“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天生德于予桓魉其如予何!”《述而》“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匡人其如予何?”《子罕》“吾谁欺欺天乎?”《子罕》“天丧予天丧予!”《先进》(二)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必然性。企图用不可认识的必然性解释天的意志和主宰性,留有天命论的尾巴,甚至把天命论引向一种神秘主义的命定论,宣扬命运之天决定人间的贵贱。“富贵在天”、“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宪问》“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颜渊》三、关于个人的主观努力1.孔子宣扬天命论,不限制他本人挽救奴隶制灭亡的主观努力。2.没有对天命的权威加以限制的意图。3.没有将天命和人力划出不同的势力范围的思想。主观努力正是天给予他的使命,对人力的作用予以一定的地位。他自述自己是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才使自己的行为逐渐符合天命——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欲不逾距。四、对鬼神的看法采取一种两可的态度:不议论鬼神,却肯定鬼神的存在。(一)放弃鬼神的具有人格神的外貌。(二)保留鬼神的权威,“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三)在形式上肯定鬼神的存在。“非其鬼祭之谄也。”不主张无鬼;不能采取收买的态度祭祀鬼神,而应当抱着虔诚的态度祭祀鬼神,就像面对鬼神降临一样。(四)祭祀不要停留在形式上,而要对祚的忠孝实际行动上。第二节仁学思想一.比较全面的论述“克已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首先:说明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其次:说明仁的一个特点——求仁完全是自觉的,由自己决定。不依靠他人。最后:进一步,求仁的具体条目,视听言动。孔子说仁的性质时,强调了从政治的角度理解仁,即只有恢复礼制,巩固礼所制订的政治秩序的行为才能叫做仁。(一)作为统治者要求达到仁的标准的具体要求——恭、宽、信、敏、惠。子张问仁,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要保持统治贵族的尊严与权威——恭、信、敏,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也就是礼的作用,所以他又说:对于统治者这方面来说又要善于使用人民——宽、惠。“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使民”“利民”“安民”“教民”。驾驭人民达到礼的标准,正是从这个角度说的。(二)孝悌的思想1、“孝”、“弟”――仁的基本要求。孔子将恢复和巩固周礼的统治秩序叫做仁。周礼是建筑在宗法制度“亲亲”基础上,所以他非常重视孝、悌,强调培养人们具有孝悌的品德是最基本的。“弟子人则孝出则弟。”《学而》。孝与忠是统一的,孝于宗族长辈,就是忠于国家朝廷。“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2、孝与仁更明确的关系。“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泰伯》3、概括——消灭犯上作乱的现象。“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学而》二、为仁由已而不由人――具有仁的德性的行为是自觉的、主动的。(一)实现仁靠本人的决定和努力,是每个人完全可以做到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里仁》(二)仁的自觉性的具体体现1、孔子宣扬为仁的自觉性,也就是把“礼”这种外在的约制,通过“仁”德性修养,完全变成一种内在的自觉性道德规定。否则,不仅受刑罚的制裁,而且受到社会道德舆论和内心的谴责。2、仁是一种主观化的道德修养,一咱主观的道德标准。(三)一个人如何自觉地实现仁“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方之也已。”《雍也》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四)爱人——有差等1、孔子在这里的爱人,并不是指抽象的人,而是指在奴隶社会中处于各种阶级关系中的人,例如:君臣、父子、朋友等等。2、孔子在这里是要肯定世卿世禄的宗法关系,而且通过忠恕之道来教育人,启发人自觉地遵守这些关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3、孔子的“忠恕之道”或爱人都是有鲜明的阶级内容的。“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三、仁的行为必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的符合周礼,这是讲仁的品德的全面性。(一)仁是一个人的生活的最高生活准则,是一个人的世界观的全面修养的成果。(二)时时刻刻地追求这种成果。“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三)有时应该用生命来实现保卫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从这个意义上讲仁,孔子也叫做道——“朝闻道夕死可矣。”第三节认识论思想一、孔子是中国最早的比较系统的先验论的鼓吹者(一)表现:承认有不同于一般人的圣人的生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季氏》`“吾非生而知之者”、“吾圣与仁则吾岂敢”《述而》。(二)表现——关于仁的学说1、孔子关于仁的行为的自觉性、主动性的特点,又是以仁的先验性为基础的。2、具体表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假定“已”的心都是善良的,先验地认识到什么是善良的,这时“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才具有道德价值,成为达到仁的途径。3、“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既是说仁的行为具有自学性和主动性,也是说仁的德性和认识具有先验性。(三)孟子对孔子的继承和发挥及孔子本身思想1、孔子仁的先验论。每个人都天生具有仁、义、礼、智萌芽的人性论。2、孔子对认识主体的认识(1)上智,下愚,中人有天生的先知先觉的圣人。又有天生的不知不觉的愚人,愚人指一般劳动群众。对这种人教育白费力气,却是统治者的驯服的工具。统治者对他们进行服从统治的教育,他们一定会接受---中人。(2)生而知之,学而知之。1)生而知之——圣人2)学而知之,获得知识――获得直接经验3、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1)首先采取虚心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反对缺乏事实根据的道听途说,“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阳货》(2)主张学习的知识面要广泛,学习的途径要多样化。“学无常师”、“学而时习之”、“每事问”、“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教学方法上,提倡学与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温故而知新”。(4)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主张用启发式。“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第四节中庸之道孔子在认识论上主张“生而知之”的先验论,在思想方法上则宣扬“中庸”思想。一、什么是中庸“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遗书》---不走极端和稳定不变,是一切事物正当不移的道理。二、中庸——巩固“道“的最好方法(一)认识事物时,通过研究这个事物在可能的发展趋势中,就其不及和过头两个极端之间找出适中合宜的地方。“…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二)处理事物时,应该调和不同的倾向,在各种不同的人之间进行适当的调和;否则不能成为德性高尚的君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三、中庸的表现——非常全面又灵活(一)表现形式“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具有一定的辩证法的精神。“虞促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微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孟子)“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二)中庸灵活性所要达到的道义原则1、符合道义。“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2、有时必须采取权宜甚至与表面相反的方法,这正是维护道义的最佳方法,因而这种灵活性是完全必要的。“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唐棣之花,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子罕》(三)道义原则为礼,即周朝奴隶社会的统治秩序与规章制度。一方面,中庸的灵活方法必须完全以周礼作为指导的原则。任何德性都必须以礼作为指导,才能真正成为恰到好处。另一方面,周礼的主要精神,其可贵处是不走极端和反对偏激好处的德性。(四)中庸思想的灵活性,就其目的是维护不变的道来说,这种思想带有形而上学的特点1、程颢说“中则不偏,常则不易,惟中不足以尽之,故曰中庸。”《遗书》。说明了中庸思想所包含的“不易”的形而上学特点的重要性。2、但孔子中庸思想的着重点仍在于强调其方法上适度平和的性质,及运用这种方法所必须具有的灵活性。(五)中庸思想的发展:孔子——子思——宋明时期的宣扬崇奉,成为儒家正统思想的核心。第三章老子第一节“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一、政治思想的提出背景人民与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