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1第三章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一)教学要求1.重点掌握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2.熟悉城市的形成发展前提条件和区域基础。3.了解城市地理位置与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的关系。第一节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主要内容:城市的起源发展。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城市产生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时期。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要求熟悉城市形成发展的前提条件。一、城市形成发展的历程(1)距今12000——10000万年前,农业逐渐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人类完成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分离)——原始聚落这些早期的原始聚落主要分布在尼罗河、两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印度河、黄河、长江等农业文明发达的地区。(新石器时代)(西安半坡遗址,约公元前4000年)(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又与农业分离,形成许多手工业和商业的集中地。市集逐步成为城市,导致城市雏形形成。(公元前4000年——3000年)城市出现。(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和商人从农业和手工业中分离,城市才具有了完备的职能,具有了相当的规模。正真意义上的城市出现。(4)机器大工业替代工场手工业,才产生人口向城市的迅速集聚,出现了现代化大工业城市、现代大都市、大都市区、大都市带。掀起城镇化的世界浪潮。定居是城市形成的外部因素,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因素是城市形成的内在因素。因此,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制约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因素是社会生产方式,而不是地理条件。(1)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大的历史阶段,完全受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所制约。(2)在同一历史阶段的城市的兴衰受到整个社会、政治和经济兴衰的制约。第三章城市的产生和发展2(3)处于同一历史阶段不同地区城市的分布和发展状况的差异与地理条件有较大的差异。关于早期城市的界定,学术界有很多的标准。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V.G.Child)在1950年发表的《城市革命》一文中提出了10条标准:(1)大型居住区;(2)人口构成和功能与任何村庄都不同;(3)剩余财富的集中化;(4)巨大的公共建筑;(5)从事非体力劳动的统治阶级;(6)文字;(7)立法学和数学;(8)专职艺术家;(9)对外贸易;(10)以居住区而不是以亲属关系为基础的政治组织。苏联一些学者根据对古代东方和拉丁美洲古代文化的研究,突出古代城市形成的标准和特点为:(1)出现了统治者及其王室居住的宫殿群;(2)出现了宏达的寺庙和圣所;(3)供电、寺庙等建筑群与平民的房舍隔开;(4)圣区和住宅区明显不同;(5)具有奢华的王陵和墓葬;(6)产生了大型艺术品;(7)有了文字(碑铭石刻);(8)数量上的标志是:大型广场、大量住宅和公共房屋、较密集的居民点。中国城市起源于原始社会后期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代。在《皇帝内经》、《世本》、《淮南子》、《吴越春秋》等古籍中都记载了皇帝筑城或“作城郭”。20世纪30年代山东章丘城子崖龙山文化中首次发现了完整的古城,距今有4000年之久。1994年,湖南城头山发现屈家岭文化中期古城遗址,距今有4800年之久。二、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原因1.城市起源理论现代社会科学家、考古学和历史学家提出了有关城市起源的理论。(1)灌溉农业论。城市是随着灌溉农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只有在土地和气候适宜并且能创造出剩余农产品的地区,城市文明才能产生;剩余农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是灌溉的结果;灌溉导致特殊形式的劳动分工,它强化了耕作,促使人口集中,而且灌溉使大规模合作成为必要,导致管理体系的形成。(2)市场论。市场贸易高度集中导致了城市的兴起。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具有重要的商业功能。(3)防御据点论。城市是人们为了满足寻求保护的需要而兴建起来的。古老的著名的都城都存在坚固的防御工事。城市地理学3古汉语中,“城”是指在一定地域上用作防卫而围起来的墙垣。《墨子.七患》“城者,所以自守也。”《管子.度地》“地之守在城”。《吴越春秋》“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4)宗教论。由于宗教活动促进了城市的产生。原始社会处于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祖先的崇敬,需要在一定固定的地方进行祭祀。在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的情况下,以祭坛为中心或基础形成了城市。2.城市形成的条件(1)优越的地理环境:降雨、水源、土地等自然条件;接近其他自然资源(交通线、矿床、建材及军事防御)(2)农业创新——经济基础(剩余产品、灌溉、食物储存以及建筑技术)(3)劳动分化(4)政治组织出现(5)社会阶层分化3.传统社会城市的特点:(1)规模小,数量少,发展速度慢。(2)依赖周围腹地(hinterland)所提供的货物——商品交换的中心。(3)围绕着一个精英集团集中,是正统文化的中心(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简单:四周城墙,城市中心是庙宇、宫殿。主干道从中心向几个门延伸。内部分区不是很明显。(5)城市职能以政治、军事为主,经济职能不明显。第二节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区域基础1.主要内容: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地理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地理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要求熟悉城市发展的区域自然条件和区域经济条件。一、区域自然地理条件是城市产生发展的基础,形成城市分布的宏观差异,即从总体上影响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城市群体分布(城镇体系)的面貌。如:江苏的苏北和苏南两个样。四川盆地内部和边缘差异显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不断削弱。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第三章城市的产生和发展4大城市对自然条件的依存关系比小城镇要紧密得多,因此大城市地域分布上的规律性更典型。1.纬度与城市分布大城市在中纬度范围内向低纬方向缓慢移动,尤其在北半球。世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其平均纬度在上世纪20年代初是44°30′,在50年代初是36°20′,70年代初是34°50′。在低纬度的大城市有两种主要区位类型(1)坐落在海拔较高的气候凉爽的高原或山间盆地例如南美厄瓜多尔首都基多被称为是地球的中心(南纬0º13ˊ)海拔2818m。各月平均气温都在13º左右,一年四季,凉风习习,丝毫没有气候灼人的酷热。哥伦比亚的波哥大(4º36ˊN)海拔2556m,玻利维亚的拉巴斯(16º30ˊS、海拔3632m),墨西哥城(19º24N、海拔2259m)等。(2)分布在低纬度地带能接受海洋调节的滨海低地如新加坡(1º11′N)印尼雅加达(6º10′S)智利利马(12º03′S)等,少数低纬度城市则两种条件兼而有之。如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10º30′S、H1000米)的山谷,北距加勒比海很近,既避免了酷暑,又可享受热带海滩的乐趣。在高纬度的城市一般分布在气候上能得到暖流影响的地区如奥斯陆(59º55N)斯得哥尔摩(59º20N)赫尔辛基(60º10N)圣彼得堡(59º58N)以及更靠北的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64º09N)和世界纬度最高的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及不冻港摩尔曼斯克(68º58N)都受惠于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2.气候与城市分布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纬度地带。在中低纬度地带又明显集中于降水量400mm以上的半湿润、湿润地区。而气候条件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湿热的热带雨林区,则很少有城市分布。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在我国分布在半干旱区的特大城市只有兰州、乌鲁木齐、包头、西宁。3.地形地貌与城市分布地形平坦的平原、盆地、丘陵,海拔多在0—2000m之间1981年世界197个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80%以上(160个)分布在海拔不足城市地理学5200m的濒海、濒湖或沿河的平原地带,其中又以位于海拔100m以下的居多。我国三级地形阶梯与城市分布(大城市多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我国设市的城市分布在地形的第一、第二、第三级阶梯上的比例大致分别是1%、32%和67%(1983)。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热带湿热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高寒地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地区。我国不同地形类型与城市(1)滨海城市:多依托优良的港湾或便利海运条件而形成发展。城市所在的滨海平原极为狭长,背靠低山丘陵。厦门、青岛、大连、连云港、天津、上海。(2)三角洲平原城市:城市距海远近与三角洲大小有关,一般距海较近。周围平原广阔,水网密集、土肥人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3)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城市: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排灌良好。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外侧沿燕山南麓、太行山东麓、淮阳丘陵北麓、鲁中南丘陵山地外缘。(4)平原与低山丘陵邻接城市:处于狭窄平原和低山丘陵的交接地带。城市本身是平原地形,都临河,因平原狭窄、间有残丘起伏或周围一侧地形破碎。镇江以上长江中下游平原边缘的城市。(5)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城市:多位于河谷、临河。河谷平原较宽阔时,城市地形较平坦;河谷平原较狭窄时,城市则有山城特点。河谷平原呈盆地时,城市均是靠盆地边缘。多分布于江南丘陵区。(6)平原中腹城市:城市位于广阔的平原,不临海、不靠山,地势低平。(7)高平原上的城市:分布在开阔、平坦,海拔在1000m左右的蒙古高原面上。数量少。(8)中山谷地城市:在海拔500—3000m的中山地区,相对高差较大,城市一般位于狭窄的河谷平原,十堰,攀枝花。(9)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城市:在我国地形第二级阶梯的高原上,城市多集中于相对低平的山间盆地或谷地,并濒临河流。(10)高山谷地城市:3000m以上的高山河谷区,城市极少。拉萨。通过表3—1(P41)可以看出:我国平原地区的城市多于低山丘陵地区,中山、高山地区数量极少;除了大第三章城市的产生和发展6平原中腹和三角洲平原外,城市选择两种地形过渡或交接的部位形成发展非常普遍;除了平原城市要濒临江河湖海以外,丘陵、山地区的城市多趋于河谷,临水也是普遍特点。平原是城市分布的理想环境,原因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耕,农业发达利于提供各种产品。人口分布集中,有利于组织交通有利于向四周扩展,节省建筑投资。城市选址对地形及环境的要求因时代而异。在古代,出于防卫,城市多选在丘陵或河川围绕的位置上。在近代,从产业上的便利考虑,多在三角州、扇状地带等平坦地带发展。考虑交通上的需要,城市多在沿海沿江地带发展。必要时选择在山麓地带。从贸易、水利角度,选择谷口镇城址。矿山城市,开始接近原料产地。由于煤田、矿产品等接近内陆产地而发展起来。后来又接近市场,多向冶炼和运输方便的海岸发展。近年来,由于交通运输和通讯条件的改善,高新技术产业飞速发展,科学城、研究园区和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新产业城市大量出现,它们要求适宜的气候条件、优美的风景、充足的清洁的水资源、相对平坦而景观不单调的地形、舒适的住宅和方便的生活服务等,从而良好的环境和生活居住条件成了科学城区位的重要影响因素。4.河流与城市区位在历史上,沿河设城是普遍规律。即使今天河流对于城市仍不失为一项重要的区位因素。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直接影响——提供城市用水、运输条件、利于安全防卫。间接影响——河流、河谷区农业发达,易产生城市。河流入海口:上海、广州干支流交汇处:宜宾、重庆、武汉、九江、梧州优良海港:青岛、香港、大连山前平原、绿洲二、区域经济地理条件区域经济地理条件是区域经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建设条件、劳动力资源、历史条件、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等发展生产和基础建设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称。城市地理学7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的评价指从生产发展和布局的要求,评定自然条件对生产发展和布局的适宜性和保证程度,分析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为确定地区的上产发展和产业布局提供依据。1.自然资源禀赋及其组合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自然条件向经济利用的衍生转化。自然资源的禀赋及其组合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经济效益(数量、质量和开发利用条件)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以煤炭为基础的——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美国的匹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