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说的演变和发展主讲:畢少TEL:13808455007;QQ:788197Q群:Mentor-mentee70887706Email:788197@QQ.com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weibo.com/1408430307P39--4主要内容古典经济学2凯恩斯经济学4新古典经济学3重商主义1重商主义•产生背景–产生于15世纪,盛行于16和17世纪,开始衰落和瓦解于17世纪下半叶–封建王国和商业资产阶级为共同目标而结盟–封建王国权力的巩固需要关注财富的积累–增加国家财富和权力成为国家王权的经济政策目标–重商主义就是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而形成的理论与政策体系。重商主义•基本思想和政策主张–增加财富的源泉:一是开采金银矿;二是发展对外贸易–而开矿条件有限,因此只有发展对外贸易–由此,重商主义以流通领域为研究中心,主张重视发展对外贸易,在对外贸易中遵循多卖少买的原则,以保证货币流入国内的目的,求得在对外贸易中实现顺差。–所以,主张国家应该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保证货币流入本国。重商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主张尽量少买或不买–因此,国家采取许多行政手段增加金银货币–代表人物:英国的约翰·海尔斯、法国的博丹、孟克列钦–晚期重商主义强调“多卖少买”中的“多卖”,要在买的基础上实现更大量的卖出–因此,采取措施奖励制造业和农产品输出,限制成品的输入和原料的输出,同时提出关税保护–代表人物:意大利的塞拉、英国的托马斯·孟和法国的柯尔贝尔。重商主义•对重商主义的评价–局限性:对货币、财富及其源泉的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不了解货币的起源与本质没有从本质上说明财富的真正来源,也不能解释利润的产生。–意义和合理性:对于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起重要理论指导作用对国家间的贸易平衡分析、工农商业间关系的分析、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析以及国家管理和控制国民经济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历史前提。古典经济学•产生背景–在产业资本逐渐取代商业资本的条件下,重商主义的经济主张不同程度的引起社会危机,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古典经济学超越了重商主义的视角,继续寻找富国民强的原因和途径–把研究重点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古典经济学•核心思想–古典经济学将研究的中心从流通领域转向了生产领域,研究国民财富的增长,使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有独立体系的科学,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由此开始。–主张实行自由放任主义,让价格机制和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古典经济学•主要学说–威廉·配第:《政治算术》和《赋税论》–提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有名的格言,把劳动和土地看作是财富的本源。–特别是他最先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命题,这是他在经济理论方面的最大贡献。–提出对财政收支要进行总体分析,主张减少非生产性支出,增加生产性支出。古典经济学•主要学说–重农学派:以魁奈为代表–他的《经济表》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生产、流通、分配有规律的运行过程的简明图示说明–魁奈在“纯产品”的概念下,研究了剩余价值,并把剩余价值起源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直接生产领域,认为只有农业才能提供“纯产品”–提出自然秩序观。古典经济学•主要学说–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他强调分工在增进国民财富中的作用,提出交换产生分工–绝对成本学说认为国际分工应当按照商品成本的绝对差分工–应当通过增加资本累积来增进国民财富–主张实行自由放任主义,让价格机制和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古典经济学•主要学说–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坚持商品价值量决定于劳动时间的原理,研究了社会产品如何以地租、工资和利润的收入形式在社会三个阶级中进行分配的问题。–提出商品价格决定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强调外贸对国民财富增加的作用–一国应当集中力量生产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来参加国际分工,即“两权相遇择其厚,两害相遇择其轻”(比较优势理论)。古典经济学•主要学说–马尔萨斯–人口增长有超过食物供应增长趋势的思想–大多数人注定要在贫困中和在饥饿的边缘上生活。–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的危机理论。马尔萨斯古典经济学•主要学说–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庸俗经济学的创始人,斯密的伟大继承者–研究对象是财富的生产、分配与消费三部分–提出效用价值论–提出生产三要素理论–提出三位一体分配论–提出著名的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萨伊古典经济学•主要学说–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以及对社会学的某些应用》–认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财富的生产和分配规律–财富的生产规律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物理的,这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另一方面是社会的制度、道德、心理和人的本性–他非常重视分配问题,认为分配是人为的–主张对私有制加以改良。穆勒古典经济学•总结自利的经济行为利益和谐观点最低限度的政府干预一切经济资源和经济行为都可以增加一国财富市场经济的运行是有规律的,如萨伊定律、货币数量理论等。新古典经济学•含义–广义上指的是,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出现以后发展起来的许多经济学派的通称–狭义上指的是,以马歇尔为首的剑桥学派•核心思想–政策主张基调仍然是自由放任主义–但却是从新的角度(即不再是只重视对生产的研究,而是转向了消费、需求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运用新的方法(边际分析方法)去论述经济自由放任主义的思想。新古典经济学•发展历程–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分别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克拉克提出边际分配论,马歇尔构建的均衡价格理论等逐渐形成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体系–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了进一步补充,主要包括成本曲线的研究、序数效用论的发展、不完全竞争厂商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边际效用学派的观点–以增量分析方法,即边际分析方法为基本分析工具,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基本内容来反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他们认为商品价值是人对商品效用的主观心理评价,价值量取决于物品满足人的最后的、也是最小欲望的那一单位的效用。–市场价格是买卖双方物品效用主观评价彼此均衡的结果。新古典经济学•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经济学研究对象不仅是财富同时也包括人–特别强调支配人的经济行为的心理和动机–他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正常生活事务中生活,活动和思考的人们的学问–主要是研究在人的日常生活事务方面最有利、最坚决影响人类行为的那些动机。新古典经济学•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均衡价格论是马歇尔理论体系的中心与基础–在价值的决定问题上,马歇尔把传统经济的供给(生产成本)决定论和边际学派的需求(效用)决定论结合起来–需求和供给二者都是价值决定的因素,二者相互作用,最终形成均衡价格–既否定了劳动价值论,又修改了边际效用价值论。这一价格理论至今仍然是西方经济学中价格理论的基础–他在经济学领域最成功之处在于折衷和综合。新古典经济学•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他的分配理论把萨伊的生产三要素扩充为生产四要素,即劳动、资本、土地和组织(企业家才能)。–他运用均衡价格分析方法依次研究各个生产要素,分配理论成为四个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决定理论,即各生产要素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的均衡形成。他们的均衡价格——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新古典经济学•庇古《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福利经济学的突出特点是强调道德判断或价值判断,因此,福利经济学是一种规范经济学–福利是个人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幸福快乐程度,包括经济福利和非经济福利–经济福利取决于国民收入的大小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庇古凯恩斯经济学•产生背景–英国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现代宏观经济学创始人–1930年代大危机使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受到挑战,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凯恩斯经济学1929-1933年期间美国农场主销毁“过剩”牛奶1929-1933排队领取食品的美国饥民凯恩斯经济学•核心观点–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扩大政府职能主要是指扩大政府调节消费倾向和投资引诱的职能。–调节消费倾向,目的在于刺激消费。调节投资引诱,目的在于刺激投资。–有效需求是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组成的,刺激消费和投资,就是刺激有效需求。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的发展–新古典综合派(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在宏观方面接受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在微观方面采用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吸纳其他学派观点的。新古典综合派这种经济理论的运行背景是所谓的“混合经济”。保罗·A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的发展–新剑桥学派(英国凯恩斯学派)坚持和发展凯恩斯经济理论而批判新古典经济理论摈弃新古典学派的均衡分析和边际分析法,主张历史分析法把经济增长同收入分配问题结合起来考察,阐述如何通过收入分配的变化来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以及说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的变化趋势。琼·罗宾逊(JoanRobinson)凯恩斯经济学•非凯恩斯学派–产生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滞胀”局面出现,凯恩斯主义失灵反对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发展出非凯恩斯主义学派,他们的学说代表自由放任思潮的复兴这些学派包括货币主义、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等。凯恩斯经济学•非凯恩斯学派–货币学派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坚持经济自由,主张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强调货币作用货币政策是一切经济政策的重心。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