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三新一德: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研究试题汇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589970565584第1页共34页四川省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研究(初中)试卷(课程代码661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语文是重要的什么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B)A、学习B、交际C、实践D、交流2、语文课程既有工具性也有(B)A、思想性B、人文性C、政治性D、情感性3、语文是实践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B)A、知识B、实践C、应用D、能力4、《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多少个左右会写?(D)A、1500B、2000C、2500D、30005、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对书法的艺术感受、欣赏能力,因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B)A、艺术价值B、审美价值C、实用价值D、经济价值6、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训练学生的(C)A、基本技术B、言语能力C、读写能力D、基本知识与技能7、口语交际教学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的[A]A、人际交流的素养B、口语表达的能力C、语言沟通的素养D、社会实践的能力8、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A]A、评价能力B、创作能力C、仿写能力D、体验能力9、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几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B]A、9B、8C、7D、610、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在哪方面不宜刻意追求系统和完整?[C]A、语言知识B、文学知识C、语文知识D、写作知识11、语文评价应既重视形成性评价,也重视终结性评价,但更重视[C]A、发展性评价B、终结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表现性评价12、初中文言文的达标水平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何等程度的文言文?[B]A、较难的B、浅易的C、中等难度D、普通13、选择语文教学策略应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和学生的[D]A、思维发展规律B、心理发展规律C、认知发展规律D、身心发展规律14、语文课程评价应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同时更重视[A]A、定性评价B、终结评价C、表现评价D、定量评价15、《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以下三方面应做到少而精:课文注释、练习和[A]A、语文知识B、课文篇目C、文言文篇目D、单元练习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589970565584第2页共34页16、教育部2000年初颁发小学和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强调语文学科同样应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而该大纲突出了这样一些方面[ABCD]A、提出了发展健康个性的要求B、强调独立思考的能力C、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D、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E、重视学生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17、语文新课程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它主要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BD]A、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B、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品质C、良好的语文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D、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E、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18、《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词语教学中“理解”的几条途径是[ACDE]A、联系上下文B、强化识记训练C、借助字典理解词语D、在运用中加深理解E、结合生活实际19、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知识教学涉及以下哪些内容?[ABCDE]A、文字知识与文体知识B、语法知识与修辞方法C、作家作品知识D、文化常识E、写作知识20、《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包括[ABDE]A、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B、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C、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D、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E、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语文本身就是一种工具。首先,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凭借语文思想,凭借语文想象,凭借语文学习,凭借语文工作,凭借语文实现着跨越时空的交际。其次,语文是人们用以表情达意、进行思维交际的工具。因为思维活动需借助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进行,没有语言就没有思维。其三,语文还是帮助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工具。各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听说读写等语文的基本功,处理工作等也离不开语文这个工具。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可以传达社会价值观,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作。可以说,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22、个性化阅读P70——是指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个性化的第一要义是自主阅读。自主阅读又是创造性阅读的前提,而只有富有创造的阅读,才是真正意义的个性化阅读。阅读教学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老师对作品的解读,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23、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之一。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换言之,过程是相对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在学习某一知识、运用某一技能、体验某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时候,需要经历一个感知、理解、运用或实践的过程。方法即在这一过程中学到某一方法,或运用某种已掌握的方法来进行学习。(书上没找到,此为自我理解)24、语文课程资源P167——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1589970565584第3页共34页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5、《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怎样表述语文课程性质的?P26答: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6、简述语文课程与人的发展的关系。P33答: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认识语文课程,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语文的丰富内涵。(1)语言和思维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语言的发展促进了动物向人的转变,也促进了人的发展。语言的发展与人的成长和发展密切相关。(2)语言是人的重要智能。(3)作为交际与思维工具的语言,是人生存、交流、发展的重要凭借,是人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之必需。(4)人的智力发展与语言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人的语言是一种智能,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能够很好地促进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的发展。(5)语言是生命之声,语言的活动就是生命的活动。(6)语言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人在语言发展的同时,接受了文化的熏陶,又凭借语言学习文化。人在学习语言作品、学习文化的过程中,认识社会、认识世界。语文教育正是这样的课程。(7)民族语言积淀民族的行为方式、民族文化、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总之,语言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课程的性质怎么说也不仅仅是工具。27、简述识字教学应如何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P59答:(1)注意加强与儿童生活的联系。(2)小学阶段儿童形象思维发展优于抽象思维,应优先把一些表示具体事务的汉字教给他们。(3)生活在汉字世界中的儿童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好多汉字,因此,应充分利用儿童的好奇心、新鲜感,灵活处理教材,保持儿童识字的兴趣。(4)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儿童很有兴趣。要恰当利用这些因素,激发儿童识字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28、试述语文教育的特点。P35-P37答:(1)人文性。语文属于人文科学的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学科中的原理、公式、定理、法则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具有客观真理性,相关练习的答案往往是唯一的。而语文则是对人们精神领域起作用,而且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又是深广的。另一方面,许多语文材料本身就是多义的,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很强的启发性,所谓“艺术的空筐”。人们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同一个材料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由此出发,语文课程应该考虑:①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通过优秀作品的浸染,移人性情,提升人格。②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语文课程应该从对人的发展负责、对国家未来负责的高度来选择教学的内容。③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的多元反应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贵的。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也是对真理的尊重。这是语文特点所决定的。(2)实践性。在人文学科中,语文与哲学历史等学科有所不同。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阅读与表达本身既是一种实践的行为,又是一种实践的能力。由此出发,语文课程应该考虑:①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语感等等。②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知识没有实践的环节是难以转化为能力的。因此,语文实践能力主要应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而不能片面强调“知识为先导”。③义务教育阶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知识是需要的,但是诸如语法修辞文章做法之类的1589970565584第4页共34页知识,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不必过多,也不必追求系统和完整。这一时期学生还处于感性的时期,应该让学生多接触感性材料,参加感性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实践能力,把握语文规律。(3)生活化。这是与实践性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母语课程,它与外语不同。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中,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学习的资源,时时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因而,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在大量实践中接触大量的语文材料,丰富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培养阅读与表达的能力。应强调日常生活中习得,强调日积月累。(4)民族化。语文课程应该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考虑这些特点与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①汉语特别具有灵性,它是具象的、灵活的、富有弹性的,创造的空间特别大。②汉字富有神韵,具有审美价值,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诗。象形、会意、指事、形声都是汉字特有的极富有创意的造字方法。汉字组词灵活,可以组成不计其数、层出不穷的词。③汉语还有一个特有的词组系统,往往4个字,凝练精简,意蕴丰富,成为汉语很重要的元素。④词法句法大体靠意会,没有多少性、数、格的区别,也不必以动词为中心。总之,汉语没有多少强制的规矩,它是一种真正从人的思维与表达的需要出发的以人为本的语言。⑤汉语的文化性也特别强,尤其是它的词汇和词组系统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这些相联系,我国文学以抒情性强而著称于世。中国的诗歌代表了中国的艺术精神,可以说,中国的文化就是诗性的文化。29、语文课程应从哪些方面考虑学生的文化建构问题?P67答:语文课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学生的文化建构问题:(1)教材的课文。教材的课文篇数有限,却是学生积累和吸取优秀文化营养的主要窗口,应非常重视课文的构成。从文化积累和文化建构的角度看,教材的课文应“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典范性,强调经典、精品、规范、示范,要让孩子读到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读到上乘作品,大师级作品。文质兼美,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文化内涵,一方面指每篇课文都要有一定的蕴涵和深度;一方面是从整体上看,课文的组成要从思想的、社会的、审美的、科学的等

1 / 3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