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8物质的组成、构成与分类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3.知道原子的构成,并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4.知道原子、分子、离子、元素之间的关系。5.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6.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并能够初步使用元素周期表。7.能从组成上对物质进行分类。◎知识结构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纯净物单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化合物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考点二原子的构成1.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带正电质子带正电质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2)原子结构示意图考点二原子的构成2.注意事项(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原子中不一定有中子,如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无中子。(4)质子(或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5)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一般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既不易失去电子,也不易得到电子,化学性质稳定。最外层电子数为8(当只有1个电子层时,电子数为2)时的结构是稳定结构。3.相对原子质量: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的比值。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考点三离子考点四元素1.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2.分类元素金属元素:如Na,最外层电子数4非金属元素:如O,最外层电子数4稀有气体元素:如He、Ne,最外层电子数是8或23.分布(1)地壳中含量居前5位的元素为O、Si、Al、Fe、Ca。(2)人体中含量居前4位的元素是O、C、H、N。(3)海水中除了水由H、O两种元素组成外,含量较高的元素是Na和Cl,即海水中含量最高的盐是NaCl。4.元素与原子的比较(1)区别:元素是宏观概念,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原子是微观概念,描述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微观构成,如: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也描述分子的构成,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2)联系: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和元素是个体与总体的关系。考点四元素考点五元素符号1.书写:第1个字母大写,第2个字母小写。2.意义:可以表示一种元素,也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金属、固态非金属及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前有数字时,该符号只具有微观意义。如:(1)H表示氢元素、1个氢原子;(2)He表示氦元素、1个氦原子、氦气;(3)2H表示2个氢原子。考点五元素符号考点六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合理有序地对所有已知元素进行了排列。表中每一横行表示一个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核电荷数逐渐变大,电子层数不变;每一竖列表示一个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化学性质相似。2.原子序数=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周期数=电子层数。考点六元素周期表考点七物质的分类物质混合物纯净物单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有机物考点七物质的分类考点八各类物质的比较(2010·黄冈)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在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解析】此题考查分子、原子、离子的知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因为物质的性质包括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因此不能说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A错;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物体中粒子间的间隔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造成的,实际上,粒子大小是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的,B错;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C正确;在化学反应中,有些离子是能再分的,如在反应H2CO3===H2O+CO2↑中,CO2-3就分开了,D错。【答案】C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D)A.分子由原子构成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空隙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D.该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2010·哈尔滨)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体温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B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敞口容器中的酒精逐渐减少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车胎容易爆裂夏天温度高,分子间间隔变大【解析】本题考查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物质热胀冷缩,是因为微粒间有间隔,微粒间间隔大小发生改变,微粒大小没有变。【答案】A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B)事实解释A在阳光下,湿衣服容易晾干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B氯化钠固体不导电氯化钠固体中没有离子C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D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mL分子间有间隙(2010·河北)右图是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B.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C.钠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D.钠元素为非金属元素【解析】此题考查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故A、B、C均正确。钠元素为金属元素,故D错误。【答案】D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有关该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B)A.核内有14个质子B.表示阴离子C.核外有3个电子层D.最外层电子数为4(2010·兰州)水被称为“生命之源”,双氧水被称为“绿色氧化剂”。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含有氢气B.都含有氢元素C.都含有氢分子D.都含有2个氢原子【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H2O和H2O2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每个分子....中都含有2个氢原子。故B正确。【答案】B下列关于物质组成和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C)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氧气是由氧原子构成的C.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D.氯化钙溶液中只含有氯元素和钙元素(2010·宜昌)根据下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3B.钠离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C.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D.在化学变化中,镁元素容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解析】此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知识。铝原子的质子数为13,相对原子质量不是13,A错;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后形成钠离子,此时还有两个电子层,B错;在化学变化中镁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而不能说镁元素容易失去电子,D错。【答案】C元素周期表是同学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镁元素的“身份证”(见右图),在下图的横线上填写有关铝元素的6个信息。(2010·江西)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氮气中只含氮元素,属于单质B.氯酸钾中含氧元素,属于氧化物C.硫酸钠中含硫酸根离子,属于酸D.碳酸中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解析】此题考查物质的分类。氮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氯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虽然含有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硫酸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属于盐;碳酸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它的组成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答案】A实验室的药品和仪器要分类摆放,下列是4个药品橱内存放的药品。实验室新进了一瓶碳酸钠,应存放在(C)专题训练8物质的组成、构成与分类(训练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1.(2010·山西)“低碳生活”中的“碳”是指()A.元素B.原子C.分子D.单质【解析】此题考查物质的组成。从宏观角度讲,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因此,“低碳生活”中的“碳”指的是碳元素。【答案】A2.(2010·北京)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解析】此题考查地壳中的主要元素。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答案为A。【答案】A3.(2010·苏州)下列微粒结构图示中,能表示水分子的是()【解析】A是CO2,B是H2O,C是NH3,D是CH4。故选B。【答案】B4.(2010·泰州)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A.金刚石B.氧气C.氯化钠晶体D.铜【解析】此题考查物质的构成。金刚石和铜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答案】B5.(2010·聊城)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空气B.水C.汞D.氧气【解析】空气属于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的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只有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答案】C6.(2010·河南)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A.水蒸发B.石蜡熔化C.干冰升华D.水通电分解【解析】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水通电属于化学变化,水分子能够再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而选项A、B、C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是不会发生改变的。【答案】D7.(2010·福州)下图所示实验主要说明()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不断运动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解析】此题考查分子的基本性质。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减小,是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隔,在混合过程中有些分子占据了分子之间的间隔。【答案】B8.(2010·湛江)将深色的衣服和浅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会使浅色衣服染上深颜色,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深色染料中的()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原子本身发生了改变C.分子间的间隔增大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解析】此题考查分子的性质。将深色的衣服和浅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会使浅色衣服染上深颜色,主要原因是深色染料中的分子运动到了浅色衣服中。【答案】A9.(2010·上海)“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由硝酸钾、硫磺、木炭组成,属于()A.纯净物B.化合物C.氧化物D.混合物【解析】黑火药是由硝酸钾、木炭、硫磺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答案】D10.(2010·重庆)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臭氧(O3)属于()A.单质B.化合物C.氧化物D.混合物【解析】根据臭氧的化学式可知,其组成中只有一种元素,因此,臭氧属于单质。【答案】A11.(2010·上海)用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代表氧原子。表示氧化物分子的是()A.B.C.D.【解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由题中图示可知,只有C表示的是氧化物分子。【答案】C12.(2010·北京)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解析】此题考查对元素概念的理解。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答案为A。【答案】A13.(2010·重庆)核能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氘和氚都是未来生产核能的燃料。氚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氚原子的核电荷数是()A.1B.2C.3D.4【解析】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决定的。氚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因此氚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氢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同,均为1。【答案】A14.(2010·长沙)已知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该粒子属于()A.金属元素的原子B.非金属元素的原子C.阳离子D.阴离子【解析】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该粒子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由此可推断出该粒子是一种金属元素的原子。【答案】A15.(2010·昆明)下列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①②③④A.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