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类高频词语归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征、辟:征召荐、举:推举拜、除、授:授予官职;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擢:在原官职上提拔;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简、选:选拔。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超擢:破格提拔【调动官职的词语】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转、调、徙:调动官职;补:补充缺职;改:改任官职。【降职、罢免的词语】贬、左迁:降职;放:驱逐,流放谪:被罚流放或降职;罢、免:罢黜、免去官职;出:离开京城外调;黜、废:废弃不用。【兼职、代理的词语】主、秉、典:主管;后面带的经常是管理的职责。知、守、尹:主管,主持。后多跟地点,知某州、守某郡、就是做某州(郡)的长官兼、领:兼任;署、权、摄:代理,暂任【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1.诣:到,去。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3.课:考核、督促、征收。4.风、化:教育感化。5.按、案:巡视,巡行;6.游:①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②交际,交往。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8.劾:举报,检举,揭发。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10.短:进谗言,说坏话。11.害:嫉妒。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13.折:指斥,指责,驳斥。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15.党:偏袒,伙同,包庇。16.矫:假托,假传。17.质:作人质;抵押。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24.谢:①推辞、谢绝;②道歉,请罪;③辞去,辞别;④告诉。25.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26.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27.第:只,只是,只要28.爱:①爱护,怜悯、同情;②吝惜、吝啬;③恩惠29.安:哪里,怎么30.病:①担心,忧虑;②困苦;③疲劳31.恨:遗憾,不满意;感到遗憾【常用双音节词】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3.用事:掌权,主管。4.视事:到职工作。5.听事:办公的地方。6.逆旅:旅馆。【相对稳定的通假字】1.乡,通“向”:“侯生果北乡自刭”2.详,通“佯”:“行十余里,广详死”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4.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5.禽,通“擒”:“禽灭六王”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7.趣,①通“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史记•孙膑列传》)。②通“促”:“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8.内,通“纳”:接纳,让……近来;藏。“无内诸侯军”(《史记•高祖本纪》)。9.郤,通“隙”:隔阂,矛盾。“令将军与臣有郤”(《史记•项羽本纪》)。10.责,通“债”:“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史记•高祖本纪》)。【表示时间的词】1.表瞬间: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2.表过去: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曩、尝,昔、向。3.适逢——当、方、会、适、属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时人莫之许(《隆中对》)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3、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唯利是图(译:“只图有利的”)唯贤是用(译:“只任用有才的人”)文言文翻译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严格按照原文字句一一译出,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审清采分点。审清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动词、词类活用)和主要的语法现象(比如被动、倒装),这些往往是阅卷者判断的采分点,可以将采分点一一圏注出来,重点攻关。落实词义参照上下文,使用对应法(单变双,字字落实)。例:10山东卷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申甫屡次凭借他的本领干谒各位公卿,一直不被听从信任。学会切分语言单位,将句子按照结构组成切分成以单个字为单位的小块,按照“留、替、拆、增、删、调”六项原则进行逐一翻译落实。“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当堂训练1、08高考(1)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2)“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2、09山东卷(1)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3)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2)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3)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啊。”(3)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4)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会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方法啊3、10高考(1)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4分)(2)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3分)(3)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