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doc-宁波大学“十一五”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宁波大学“十一五”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宁波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二OO六年六月2目录一、我校实验室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3二、规划的指导思想和依据…………………………………………………5三、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6四、保障措施…………………………………………………………………8附件1:宁波大学教学实验室现状一览表…………………………………11附件2:宁波大学学科基地、重点实验室现状……………………………15附件3:宁波大学“十一五”教学实验室建设规划………………………17附件4:宁波大学“十一五”国家、部省学科基地建设规划……………203宁波大学“十一五”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2006年—2010年)高等学校实验室承担着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任务,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础,是知识创新、技术开发和服务地方的重要基地,是高等学校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宁波大学要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实验室予以支撑。为了加强我校实验室建设,促进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工作的开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规范我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根据《宁波大学“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特制定本规划。一、我校实验室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005年底,我校有正式建制教学实验室47个,其中基础课教学实验室19个,专业课教学实验室28个。2004-2005学年,各类教学实验室承担基础实验课244门,专业实验课248门,能开出实验项目3428个,完成教学实验任务合计1572134人时。教学实验室总(使用)面积4.55万平方米,其中基础课教学实验室面积3.06万平方米,专业课教学实验室面积1.49万平方米。普通物理、基础化学、电工电子技术、土建基础、机械工程基础、海运基础、基础医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等8个基础课实验室已通过了省教育厅的基础实验室评估。有土木工程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已建成)和电工电子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在建)2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我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科技兴海技术转移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4术(研究开发)中心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0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个。截止2005年底,我校有单价800元以上的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5824台(套),总金额21290.13万元,其中教学实验仪器设备16519.84万元,单价1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224台(套),金额6288.35万元。专职实验室工作人员138名,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23名,中级职称57名,初级职称46名,其他人员12名;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8人,本科97人,大专24人,其它9人。我校已建立了校、院两级实验室管理体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建设实行项目管理,管理水平和资金的使用效益明显提高;实验室开放取得了较大进展,全校各教学实验室不仅实现了教学实验项目的开放,同时结合教师、学生的科研工作和各类学科竞赛面向学生开放,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我校学科竞赛取得佳绩做出了贡献。我校实验室建设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有:1、实验室建设总体水平层次偏低,高水平、高层次实验室的数量偏少,与我校的省重点建设大学地位不完全相称,与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也有较大的差距;2、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科专业的拓宽、办学层次的不断提高,实验室建设和各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经费投入仍不足,硬件建设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根据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标准以及实验室建设评估标准,到“十一五”末,我校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应达到100005元。根据学校“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中确定的到2010年在校生达到33000(当量)人的发展规模,仪器设备总金额应达到3.3亿元。因此,今后5年,我校实验室建设有近1.5亿元的经费缺口;3、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完全理顺,教学与科研实验室分别建设,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程度和仪器设备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资源分散和浪费现象还较严重;4、实验室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管理水平亟待提高;5、实验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数量不足,学历和职称结构不够合理,素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二、规划的指导思想和依据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建设国内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目标,以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实验室建设管理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地方能力为主要内容,不断完善创新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大投入,整合实验室资源,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努力开创实验室工作新局面。2、规划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厅[2004]21号)、《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教高[2005]8号)、《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宁波大学“十6一五”教学建设发展规划》、《宁波大学“十一五”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宁波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等。三、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一)总体目标努力建立起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相互衔接、有机融合的实验室新体系。把我校实验室建设成与学校地位相适应,符合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体制规范、管理科学、设施装备较先进的高素质应用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基地。(二)重点建设发展的内容与目标1、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建设首先是确保基础教学实验开出率达到100%,通过仪器设备的更新和改造,使实验条件全面达到国家评估的优秀标准;同时,对基础课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手段进行改革和更新,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使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比例稳定达到80%以上;积极开展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5年内,在现有2个基础上新增1-2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专业课教学实验室专业课教学实验室建设要与学校专业、学科发展相衔接,与学科基地、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协调。根据专业、学科建设实际及时调整专业实验室的布局,确保新增专业及改造专业的实验室建设,支持重点专业和品牌专业的实验室建设。5年内,学校完成对专业课教学实验室的评估,建成若干个有较高水平并在省内乃至国内有较大影响的重点专业课实验室。专业课教7学实验项目开出率要确保达到95%以上,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比例稳定达到80%以上,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占所有专业课实验项目的比例达到40%以上。3、学科基地与重点实验室继续加强对现有国家级和省、部级、市级学科基地和重点实验室的管理和支持力度,以充分发挥其科技辐射和带动作用。要进一步调整、整合现有学科资源和科研力量,加强学科间的融合与交叉,大力支持校内学科基地、重点实验室与国内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集团联办或共建科研实验基地。进一步加强对学科基地、重点实验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实验室开放、共享机制的改革探索,不断提高我校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对学科建设起重要支撑、能体现地方特色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基地建设重点是提升水平和层次。到2010年,力争建成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4个国务院部委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新建3—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学科基地;进一步完善宁波市科技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形成结构布局合理、学科联系紧密、创新能力强的国家、省、市三级学科基地建设体系。积极创造条件,建成1~2个省级计量认证单位。4、实验室资源共享实验室开放和共享,对有效利用实验室资源,提高教学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增强服务地方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今后5年内,要在认真总8结过去几年实验室开放工作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功能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探索不同的开放共享形式,形成有利于开放共享的运行机制。要建立大型仪器设备“专管共用”和开放共享制度,建立共享信息平台,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不断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四、保障措施1、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我校实验室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随着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实验室管理重心将逐步下移,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和实验室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充分发挥学院以及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在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中的作用。2、完善项目管理,形成科学的实验室经费投入机制。在认真总结过去几年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的基础上,研究修订“宁波大学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增加过程控制与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完善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机制,鼓励各实验室积极向上级申请各种专项经费,多渠道筹措实验室建设经费。鼓励学院经费投入实验室建设。鼓励学院与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种社会力量联合建设实验室。学校对各种层次、各种来源的实验室建设经费将给予相应的配套经费支持。今后5年,通过申请上级专项经费、学校投入、学院投入和争取社会投入,确保我校每年不低于3000万元的经费投入实验室建设。学校和学院要加大实验室设备维护费、实验材料费等实验教学经常性经费的投入,确保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保证教学质量。3、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配套政策和措施。9修订完善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采取措施提高学生选修开放实验的积极性,提高教师与实验室人员参与开放实验的积极性;通过建立实验室开放基金,计算开放实验的指导工作量,对开放成果进行奖励等措施,促进各级各类实验室扩大开放共享,并逐步实现面向社会开放。设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开放基金,鼓励设备资源共享、开放。建立实验室考核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4、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以及从事实验室建设、维护和管理工作的实验技术与管理人员,是我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切实措施,逐步建成一支学术、技术水平较高、作风优良、稳定的实验室队伍,对于提高我校实验教学质量,提升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后五年内,要切实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制定实验室人员编制核算管理办法,合理定岗、定编,配足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确保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工作需要。(2)探索建立新的实验技术岗位聘任、管理模式,引入竞争与激励机制,明确实验室人员工作职责,建立并实施相应的岗位考评指标体系与考核制度,实行与实验技术岗位相应的岗位津贴制度。(3)强化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实验教学水平、实验室工作成果等实验室工作实绩在实验教师及实验技术、管理人员岗位聘任和职称晋升中的作用,工作实绩考核不合格的实行“一票否决”。(4)采取措施,鼓励教师,尤其是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每年有一定的时间进实验室,承担实验教学工作,参与实验室建设。学科和专业负责人、10课程负责人要关心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室建设,将它们与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从事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工作的实绩将作为教师年度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5)有计划地引进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的实验技术人员,加强在职实验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进修培养工作,使实验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知识、学历、专业、职称、梯队结构等逐步得到优化。5、鼓励改革创新,开展优秀实验成果评审奖励活动。在继续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的同时,要更加重视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实验队伍、规章制度、人文环境等方面的软件建设。学校设立专项经费,鼓励、支持教师和实验技术、管理人员积极改革实验教学,探索实验的新方法、新手段,创造新的实验技术,自行研制新的实验装置和实验设备,提高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工作水平。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实验技术研究开发、实验设备研制、改造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可申报教学成果奖或科研成果奖,在条件成熟时设立实验技术成果奖,在岗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