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贯彻落实三中全会《决定》战略部署努力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决定》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新要求,描绘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宏伟蓝图,制定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广泛宣传、全面贯彻、认真落实,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战略决策重大部署上来。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全会《决定》的重要精神和主要内容。一、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每当农村改革发展处在关键阶段,党中央都召开全会专题研究农业农村问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原则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1991年,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充分肯定了10多年农村改革的方向和成就,强调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系统总结了农村改革20年的基本经验,明确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前进方向。这几个全会决定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不同阶段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新形势下,党中央决定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主要考虑是:30年农村改革发展确实取得了巨大成就,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农业农村确实发生了深刻变化,有许多难题需要破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对农业农村发展确实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成就经验值得认真总结。30年农村改革发展,使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探索,为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奠定了坚定基础,为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全会《决定》充分肯定了农村改革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主要归纳了五个方面:一是农村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废除人民公社,推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经营自主权,确立了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全面取消农产品统派购制度,放开粮食等农产品流通,建立了农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取消沿袭数千年的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初步形成了新时期强农惠农的政策体系;逐步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手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二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全国人民吃饭问题。三十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先后跨上7000亿斤、8000亿斤、9000亿斤、10000亿斤4个台阶,创造了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和全球6.5%的淡水资源养活世界21%的人口这个了不起的奇迹。1978—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增长6成,棉花增长2.5倍,油料增长3.9倍,糖料增长3.8倍,水果增长26倍,肉类增长7倍,水产品增长9倍。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等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农产品供应日益丰富、市场琳琅满目,结束了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为胜利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作出了重大贡献。三是农村经济全面繁荣,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农林牧渔全面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城镇蓬勃发展,县域经济不断壮大,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亿万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有力推进了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实际增长7.1%;农村没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1479万,为世界反贫困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四是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成效明显,显著提高了广大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农村社会主义民主不断扩大,农民民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农村依法治理不断加强,乡镇机构改革不断深化,基层政权建设明显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加速发展,2007年,全国1.5亿农村中小学生免交学杂费,并免费获得教科书;7.3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86%;3566万农村困难群众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农村饮水、电力、道路和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日益繁荣,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状况明显改善。五是农村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有效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全面推进。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积极成效,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深入开展。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党群干群关系融洽。全会《决定》深刻总结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重点归纳了五条:一是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是我们党指导“三农”工作一以贯之的战略思想,也是农村改革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坚强政治保证。30年来,我们党充分认识到“三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始终把农业作为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把农村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把农民问题作为我国发展中的根本问题。几乎每年都要召开一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发出中央指导“三农”工作的文件,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作出安排部署。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进入启动阶段,连续发出5个中央1号文件指导农村改革发展。进入21世纪,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性的战略机遇期,又陆续出台5个中央1号文件,在指导思想上突出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在政策制定上把保障农民利益放在首位,在战略部署上优先安排农村工作,在资金投入上重点向农村倾斜,在组织保障上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正因为如此,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功,农村发展取得伟大成就。历史经验反复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强化农村发展机制、强化农民权益保障,任何时候都要在指导思想、政策制定、战略部署、工作安排、财力分配、干部配备等方面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切实体现“重中之重”的要求。二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这是农村改革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关键之举,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根本要求。农业生产归根结底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历朝历代无不以农为本。在传统农业社会里,农业是人的衣食之源,也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后,农业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水平始终决定着二、三产业发展的规模和程度。在现代化过程中,农业占整个经济总量的比重逐步下降是客观规律,但农业的多种功能不断拓展和延伸,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丝毫不会因此改变。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更是高于一切。农村改革发展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最基础的前提就在于我们始终把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着力点;始终遵循现代农业发展规律,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三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这是激发农民积极性、搞活农村经济的动力源泉,也是贯穿农村改革发展始终的一条主线。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按照供应决定价格、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取向,设计和实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农村金融和财税体制改革,大力培育农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推进农业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进入新世纪,我们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都是为了把农业农村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激活农村要素活力,促进城乡资源的流动、城乡优势的结合,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四是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根本任务。30年来,我们始终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农业发展阶段,遵循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不断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把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两个车轮,明确要求把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理念与我国国情结合起来,把日益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精耕细作等传统农业技术结合起来,走节约土地型和资本、技术、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着力用工业化、信息化装备、改造、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五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这是农村工作必须始终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改革得到农民支持拥护并取得巨大成功最基本最实质的原因。通观农村改革发展的全过程,我们始终注意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农民享有经济上的主体地位、政治上的主人公地位,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家庭承包、乡镇企业、村民自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是在农民首创的基础上提炼总结推广的。(二)当前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需要认真应对。尽管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必须清醒看到,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国农村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既蕴含难得的机遇,又带来严峻的挑战。同时,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涌现。主要表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要求紧迫。改革虽然最早从农村突破,农村也早已明确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的微观经营制度,但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如何形成既能保障农民权益、发挥分散经营积极性,又能有效提高农民进入市场风险的良性局面,至今尚未真正破题。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中,农业农村的发展必然离不开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的建立,离不开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完善。就我国当前的城乡发展状况而言,统筹城乡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市场体系不完善的问题还非常突出,农村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大量流向城市,形成新的工农、城乡“剪刀差”。二是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耕地减少、水资源匮乏的趋势难以逆转,人口资源环境对农业的约束增强。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极端灾害天气增多。生产要素和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升,农业比较效益又趋下降,保持农业稳定发展难度加大。我国耕地总面积已从1996年的19.51亿亩减少到2007年的18.26亿亩,减少了6.4%;人均耕地面积相应地从1.59亩减少为1.38亩,减少了13.2%。而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却在与日俱增。在现有生产条件下,为满足消费需求,部分农产品的进口数量在逐步增加。2007年,我国进口大豆、棉花和食用植物油分别达到了3082万吨、246万吨和838万吨。三是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任务艰巨。虽然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持续扩大;虽然近几年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明显提速,但城乡社会发展差距仍然很大。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57:1,这一差距在1985年曾缩小为1.86:1,此后逐步扩大,1995年回复到1978年水平,2002年超过3,达到3.11:1,而2007年这一差距进一步扩大到3.33:1。同时,城乡在道路供电饮水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保等社会事业发展以及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方面,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