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为切实有效开展**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我校**届毕业生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就业方案:一、指导思想我校**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四位一体”的就业工作思路,努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体面就业、安全就业、公平就业。以提升就业质量为核心,以就业指导为重心,以就业市场开发为中心,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提高就业工作服务水平,明确工作责任和目标任务,稳定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二、目标任务树立全员关注和参与就业工作的意识,进一步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拓展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做实签约率和到岗率,稳定提高就业率,力争初次就业率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三、工作机制(一)组织领导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校院(系)主要领导亲自抓,强化毕业生就业领导小组的作用,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责任制,增强工作的时效性。(二)队伍建设加强专兼职就业工作队伍建设,重视就业工作队伍的理论和业务培训。开展对就业工作人员的陪训,提高就业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组织就业工作人员外出调研学习,拓展视野;鼓励班主任和专业老师积极参与就业工作;校学生会、各院系学生会设立就业工作部,各班级设立就业委员,构筑全员关注、全员参与、全程落实的就业工作格局。四、工作措施(一)开拓就业市场,实现毕业生就业市场结构多元化,提升就业质量,为毕业生提供充分的就业岗位。1、巩固、拓宽校企合作的渠道,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加大与企业联系的力度,落实好已有的合作培养协议,做好校企合作和毕业生顶岗实习工作;花大力气加强与企业联系,为更多的毕业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2、依托学校军工背景和船舶行业优势,搭建品牌供需平台。主动加强与原船总系统企事业单位及其他行业的联系,改善就业单位结构,多方位引知名企业,为学生提供专业针对性强、签约率高的就业“立交桥”。将小型化、专业化、信息化招聘与大、中招聘会相结合,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3、坚持“巩固老用户,开拓新用户”的就业市场建设原则,全方位、多渠道开拓就业市场,在巩固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就业基地的同时,开辟新的就业市场,寻找新增长点,深入中西部地区开辟新的就业市场;向有关用人单位寄送就业邀请函,并上传到我校就业信息网,推荐我校毕业生就业;以函电和走访的形式邀请往年招聘用人大户或行业系统来校招聘。4、加强校政合作,合力助推毕业生步入职场。积极与政府主导的各级人才市场、工业园区等建立联系,借助丰富的就业资源,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5、做好毕业生预征入伍工作。积极配合学工处做好**年毕业生预征入伍的宣传发动、政策咨询、入伍报名等工作,鼓励优秀的毕业生携笔从戎,服务国防。(二)加强就业教育,做实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力争使学生“带着目标学习,身负技能就业”。1、加强就业形势、政策与技巧指导。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就业专题讲座、就业主题班会等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和形势教育,引导毕业生认清形势,合理定位,转变观念,正确择业,积极上岗。2、打造就业咨询“一键通”。在就业网上开辟就业咨询专栏,为学生提供便捷有效的就业咨询平台。通过网络、电话,学生可以随时与就业指导老师交流,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咨询。3、鼓励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强化毕业生创业指导服务,加强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联系,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跟踪辅导的“一条龙”服务。4、加强毕业生诚信教育与管理,教育毕业生诚信就业,提高到岗率和稳岗率。5、落实以人为本,帮助困难群体就业。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与服务,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求职技巧上的实际困难。6、加强创业就业社团建设,发挥社团育人功能。整合学校现有的各级各类创业就业社团,将社团建设与就业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创业就业社团的管理机制,巩固社团的队伍建设,提高社团的活动质量,充分发挥创业就业社团的育人功能。(三)加强毕业生就业动态管理,建立院系两级就业率自查机制,继续完善就业二级管理系统的使用和管理,不断提升就业服务水平1、根据省就业办要求和学校实际,适时、稳妥推进毕业生就业二级管理系统。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实现毕业生就业工作专业化、经常化、信息化。2、建立校、院(系)两级就业协议书自查机制,确保就业率准确真实。各院系对就业协议书签约单位的真实性、合法性,对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进行核查,对不合格的就业协议书严格把关,不能上报。招就处对各院系的就业协议书组织核查,发现情况及时反馈。通过两级就业协议书自查、核查,确保就业率准确真实。3、指导毕业生重视利用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主体化平台”、“大学生就业一站式服务系统”等权威信息平台,帮助毕业生降低求职成本,切实为毕业生做好服务工作。4、建立毕业生就业动态月、周报制度。编制就业工作简报,实行院系就业动态报告制,并与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月报(周报)工作实现有效衔接,全面、准确地反映毕业生就业工作状况,为院系开展就业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四)组织好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1、加强就业指导课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以就业指导课备课会、就业指导交流会、优秀就业指导课课件比赛等活动形式实现优秀教学资源共享,提升全体就业指导人员的业务水平。2、建全课程管理机制,规范教学管理,加强课程基础建设,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的内容、进度和要求,严格教师的代、调课手续,增强教学的严肃性,杜绝随意性。3、利用就业指导课的主渠道教育功能在学生中开展分段式教育,一年级侧重学生的职业启蒙教育,二年级侧重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养,三年级侧重培养学生求职技巧的获得,通过构建全程化、系统化的就业指导课体系,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五)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实现就业工作精细化管理1、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实现就业管理、指导、服务信息化。增强学校就业信息网功能,完善就业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生涯规划指导五位一体体系,不断探索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2、建设“就业信息高速路”,使学生充分享有就业资源,促进学生充分就业。利用好就业工作QQ群、飞信、就业微博、就业网站等手段向毕业生及时发送就业信息,使毕业生在第一时间知晓招聘单位信息,指导学生做好应聘准备。3、建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远程指导。利用网络开设远程职业生涯测评系统,让学生自行测评,帮助学生实现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