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促进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上海市普陀区王华内容提要:评价具有甄别、鉴定作用,但更重要的作用是激励、导向。本文通过研究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性评价,试图构建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序列,以此解释发展性评价的主旨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而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问题分析1.背景分析上海市中学数学新课程实施已于2006年9月在初高中起始年级全面推开,课程标准、教材已进入全面实施的阶段。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实践新课程,将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工作的终极目标,将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主要任务。关注学生、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必然关注课堂;课程改革从局部走向全局、从一般走向深入,最终落实也在课堂。进而有效教学的研究风起云涌,如何上一节数学“好课”?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主要问题,然而目前中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严重青黄不接,学校教师继续教育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多年来,职后培训始终徘徊在理论学习、教材辅导、师徒带教、自主探索之中,没有教师成长的阶段性标准,对教师的评价滞后于课程改革的需求、滞后于学生发展的需求,优秀教师的成长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状态。可以说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人力资源严重短缺,所以,解决教师专业发展盲目无序的问题迫在眉睫,这是一个重大的、系统性的问题!一两个团队短时间不可能解决,一两篇文章更不可能研究清楚!但这里我们是否可以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是否可以从学科课堂教学评价出发,研究各个年龄段的教师“好课”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各个年龄段的教师上“好课”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各学科专业教师的成长期如何划分,发展的轨迹如何等?2.问题综述:查阅资料发现,发展性评价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具体到学科的研究较少,涉及学科课堂教学的发展性评价只有一些零散的研究,没有找到较系统的论述(只发现有西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彭志勇论文《数学新课程发展性评价研究》,但此文对数学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内容涉及较少)。目前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大多只关注目标确定情况、课题引入、问题设计、习题练习、复习巩固等环节,忽视数学教师专业发展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忽视数学文化如何渗透,数学能力如何培养;知识落实过程中如何实现目标,即时教学效果如何评价等方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从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主要方面——课堂教学评2价,来研究发展性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试图建立能够反应教师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发展的专业序列。二、发展性评价理论,引导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1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是以现代教育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以人的发展过程为对象的评价。它关注人的发展目标和潜力,注重诊断发展中的问题,寻求发展中的关键因素,从而发现和判断教育价值,促使教育增值。在这个过程中,自我发展、自我监控、自我调整能力的大小是评价人们自主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特征:2.1.1以被评价者的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发展性评价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考虑被评价者的全面发展。这些目标显示了被评价者发展的方向,也构成了评价的依据。2.1.2评价方式注重过程:发展性评价不仅观察即时现象,而且要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过程因素。2.1.3评价过程关注个体差异:评价承认个体之间的差异,除了考虑外在的差异,还考虑生理特点、心理特征、思维品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的差异。2.1.4评价手段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指评价者应该是参与活动的全体对象的代表。2.1.5对被评价者发展特征的描述和发展水平的认定要考虑其内在的需求,一般应是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共同认可的。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被评价者的改进与提高。评价过程中,对被评价者现状的描述必须考虑其自身的需求,如果涉及到要通过评等级去描述某种特征,也应该是被评价者认可的。这些描述或评定只用于分析被评价者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不应具有“高利害性“。[2]2.2数学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2.2.1描述: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作为教师自我实现的目标;以影响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作为研究对象,以寻求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为主要目的;通过“以学论教”对学生、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诊断,促使他们不断反思——调节——进取,促使任课教师能够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求的驱动下,正确把握课程标准,努力上数学“好课”,使数学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而建立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学业水平提高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32.2.2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机制的构建。(1)让教师从被动的评价中走向能动的自我实现;(2)让教师参与自我发展目标的制定过程,是建立促进教师主动发展运行机制的前提;(3)教师自主发展目标不是单一的,是多元、可持续的:首先,是以国家的教育政策与法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专业发展的要求为指针;其次,以学校办学理念和与其相应的实践环境为依据,将自己发展目标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之中;第三,以自身发展的可能性为前提,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设计自我发展的进程。(4)创设个体与集体相互谐动的诚信激励氛围。教师发展性评价必须强调教师自身发展的主体地位;鼓励和创设条件让教师进行自我调控,是教师发展性评价操作的核心要素;(5)教师发展性评价是在发展目标和过程透明的环境下进行的评价,不再是以往评价过程中的信息收集,而是教师与评价者共同进行的过程积累,是对被评价者资料、信息进行分析、加工,用实践的事实解释与描述发展过程的评价。[3]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是以上海市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体现课程标准新的理念及要求,正确把握课程目标,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并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以此检验自己的教学过程,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而发展自己的专业水平。3.1研究的目标:科学合理评价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教师认同、参与、反省的过程中,推动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由此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全面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的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数学学习质量。3.2具体内容:(1)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指标。反映教师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行为,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师生课堂交往等方面;研究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来全面评价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各类中学数学课型的实施;通过以上的研究形成一套比较科学,并且操作性较强的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体系。(2)中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轨迹(教师发展阶段及目标)。研究不同专业水平数学教师的发展性评价量表,包括:职业定位、专业精神、专业基础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业绩、学生观念等。(3)学生课堂数学学习反思能力培养方式及其评价指标。诊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解题策略、思维习惯、学习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及时调整和改善学习策略;关注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重视培养学4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探究学生数学学习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反思”能力的评价四、课题研究的步骤、方法及其过程描述根据课题研究计划,课题组提出了“三过程、反思与实践”的研究步骤,4.1研究的方法(1)调查法:(2)交流评议法: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对评价内容进行事实判断之后,发表不同的见解,进行价值判断。(3)课例分析法:通过解剖具体的课例,对被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例如,对某一个教学设计进行课例分析,找出并分析主要问题;根据学情进行价值判断;利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指出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同时提出教学改进意见。(4)表现性评价法:通过观察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其发展现状。(表现性评价也可以用于水平性评价或选拔性评价,当用于发展性评价时,应防止等级划分带给评价结果的“高利害性”。)表现性评价的设计要点:①列出要考察表现的重要方面(课堂评价要素一般控制在10项之内);②尽可能用可观察、可测量、可量化的教师的行为和成果特质来界定表现标准,确定价值意义;③按行为表现的顺序排列表现标准,以便于观察和判断。如设计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在听课时实施评价。4.2研究的“三过程”4.2.1文献收集过程:首先,搜寻中学数学教学发展性评价的成果,多为理论性的阐述,没有发现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成果;其次,收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具体见下表:分类学校上海全国总数数学课评价表55212一般课评价表116320总计1611532经过对评价量表的分析,提炼出课堂教学的6个方面、24个关键因素,从理论与经验来看,这些因素都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关键因素细化描述相关内容目标要求明确要求,科学、具体,且反映学科本质(1)23、尤其关注技能、认知和情感,体现学生发展的目标(2)1、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3)8、尊重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4)5、组织实施内容选择科学,注重教材开发,符合目标要求(5)4、内容组织合理、教法得当,课堂调控能力强(6)3、5内容处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兴趣(7)1、内容落实、训练安排有层次(8)9、能力培养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准确获取与本学科有关的信息(9)22、15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10)19、3、12重视问题思考过程和方法教学,让学生掌握原理,举一反三,建构知识体系(11)8、13学习情境中让学生尝试、探索、创造性解决问题(12)10、师生关系课堂氛围民主、平等,活跃(13)17、9、师生、生生积极有效的互动(14)16、5、学生思维活跃,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15)25、6、因材施教,教学相长(16)7、8、12教学手段合理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注意与学科的整合、(17)3、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18)10指导学法,大多数学生参与了课堂全程的学习活动(19)9倡导小组合作式的学习(20)7、8学习效果教学目的及其预定的具体要求达成度(21)13、口头与书面检查合格率(22)11、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整(23)6有利于提高后续学习的水准(24)13、14、15说明:相关内容中所列数字为教师问卷调查时对应的问题序号。4.2.2调查分析过程对工作室学员所在学校及其全区部分学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中学数学教师问卷调查》见附件2),以此确定目前大家所认可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因素。接着,设计80多个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对部分学校学生进行数学学习问卷调查(见附件3),分别在普陀、虹口、黄埔、闵行、金山五个区县近300名数学教师中进行专业发展的调查,(见附件4),得出46个关键问题。并选出19个和课堂教学相关的因素,经过认真分析,得出的结论是:(1)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在课堂,已是大多数数学教师的共识;(2)进行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可以有效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3)“好课”要素的研究必须注意分阶段、过程性、渐进式。4.2.3评价工具的实际研制过程(1)一般量表专题化运用:2006年3——5月份,我们首先使用自己设计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表》(第一稿),对工作室教师所作的专题研究课进行尝试评价,并且比对平时课堂教学的评价,发觉这种评价只是一般的诊断性鉴别,6对教师教学有帮助作用,但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缺乏针对性,故没有实质性的触动!根据发展性评价的过程性、参与性原则,我们组织工作室及其所在基地学校数学教师一起进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不同的教师,评价的标准应该不同,即“好课”标准应该有阶段性、发展性。(2)评价量表分段设计、分段使用:2006年9月——10月,我们根据教师的发展,将数学教师划分为:职初教师、中期教师、成熟年资教师,设计三种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第二稿),不同的教师,使用不同量表。但实践过程中,各类教师过去没有划分的标准,一般只是定性的描述,评价时,三张表不知该用哪一张,几次试用,都因为无法划分教师而导致评价不准确。这说明评价工具的可操作性至关重要!因此,对评价工作如何作进一步的调整?思考很久,试验工作有所停滞。(3)评价量表集中分级、两次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