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2物质文明史——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进程《课程指导意见》:历史必修2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重要内容。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社会生产或经济活动总是与一个社会中的经济制度、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的积极性和经济活动的效益有着密切关系,把握这三个基本问题也就把握了某一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浙江省台州中学徐静霞(史观是观察与解读历史的基本模式)(文明、近代化、社会、全球化、生态)历史必修2物质文明史——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学习建议】(1)掌握基础知识,并注意知识的分析比较联系归纳。(2)知识整合:①经济与政治、文化②中外经济③古代经济与当代经济(3)注意方法:①新史观的理解和运用。(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2010年山东卷文综)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着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7分)历史必修2物质文明史——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学习建议】(1)掌握基础知识,并注意知识的分析比较联系归纳。(2)知识整合:①经济与政治、文化②中外经济③古代经济与当代经济(3)注意方法:①新史观的理解和运用。(史观是观察与解读历史的基本模式)(文明、近代化、社会、全球化、生态)②哲学思辨方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③材料第一、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清代徐扬盛世滋生图中的苏州怀胥桥商市》反映出我国清朝时期商业发展的什么典型特点?商业市镇兴盛【导语.宏观把握】古代中国经济基本结构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的地位。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及农民的状况?关系农业的制度和政策有哪些?2、中国古代手工业和商业的作用?政府对手工业和商业采取了怎样的政策?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汉景帝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元史·食货志》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西晋左思在《齐都赋》中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古今一理!”.神农的传说•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沉重的赋税和力役•贫者无立锥之地•大禹和他的继承人农业起源影响农业的因素《课程指导意见》:“神农的传说”、“沉重的赋税和力役”为课外阅读内容。生产力指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资料(生产工具是主要标志)和生产技术、劳动对象、劳动者。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一)自然条件的良好与恶劣▲(2009年福建文综14)古代有“闽人以海为田”之说,这种说法突出反映了福建人A.临海而居的居住方式B.围海造田的生产方式C.靠海谋生的生存方式D.四海为家的生活方式《课程指导意见:教学建议》:理解自然环境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和文明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二)生产力(根本原因)《课程指导意见》:基本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农业生产力:★农具与技术的改进(耕作、灌溉)★农民(充足与否;生产积极性)★劳动对象(主要是土地)1、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进步——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说文解字》:“烧田也”,在原始农业中,焚是一种农事活动,即所谓“刀耕火种”。焚(1)原始社会:工具—石器、骨器方式—刀耕火种(定义、使用概况、评价)《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gǔ)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说明汉代江南的经济状况是①人烟稀少②耕作技术落后③商品交换不发达④贫富分化的程度低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④在云南澜沧江以西地区,西起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中经临沧和思茅地区西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东达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南部,在这一横跨千里的弧形地带,刀耕火种特别盛行,在时间上绵延不断,在空间上分布密集,被称为“滇西南刀耕火种地带”。(二)生产力(根本原因)《课程指导意见》: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培养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农业生产力:★农具与技术的改进(耕作、灌溉)★农民(充足与否;生产积极性)★劳动对象(主要是土地)1、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进步——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2009年据《生活科学》网站报道美国研究人员一项研究表明,人类几千年来的刀耕火种,使大规模的森林遭到焚烧,向大气中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足以改变全球气候,并导致了全球变暖的趋势一直持续到今天。这一研究成果被公布在8月17日国际顶级地学期刊《第四纪科学评论》上。(1)原始社会:工具—石器、骨器方式—刀耕火种(定义、使用概况、评价)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弗吉尼亚大学环境科学名誉教授拉迪曼表示,早期的人类使用刀耕火种的方法来种植粮食,他们将森林烧掉后就地挖坑下种。用林木的灰作为农作物的肥料,等到产量开始下降后,又开始对另一个区域的森林进行焚烧种植。随着人口的增长,他们的这种刀耕火种的方式也开始变本加厉,烧的森林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广。通常每次烧的森林面积为实际上种植面积的5倍或者更多。1、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进步——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原始社会:工具—石器、骨器方式—刀耕火种(2)春秋战国:铁犁牛耕方式形成《战国策·赵策一》记载,赵国谋得秦人围攻的上党之地,秦赵临战,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平阳君赵豹认为:秦国已经推行牛耕,发展水上运输,作战勇猛者都得到最高的封赏,国家法令严厉,行政效率很高,这样的国家是难以战胜的。(二)生产力《课程指导意见》: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2012·广东文综)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D.古文学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国语》(关于西周和春秋国别史)载:“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为畎亩之勤。”这是关于牛耕的最早记载。1982年杜石然等编撰的我国第一部中国科学技术通史《中国科学技术史稿》说:商代已发明牛耕,卜辞中常见或字,像犁头,一些小点像犁头起土,辔在牛上,就是后来的“犁”字。。但是,最近出版的《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指出:在卜辞中,关于牛的记载最大量的是用于祭祀的牺牲和运载的力畜。目前尚无确证,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察。1、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进步——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原始社会:工具—石器、骨器方式—刀耕火种(2)春秋战国:铁犁牛耕方式形成(二)生产力《课程指导意见》: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影响:A、生产效率提高,农用动力变革,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农业发展;B、推动小农户个体经营方式形成。C、私田出现,催生地主阶级,推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1、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进步——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原始社会:工具—石器、骨器方式—刀耕火种(2)春秋战国:铁犁牛耕方式形成(3)汉:牛耕逐渐普及;铁农具数量种类增加(原因、表现)(二)生产力《课程指导意见》: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了解耕作技术的进步。铁农具数量逐渐普及的原因:A、重农政策,政府提倡。B、社会经济发展,冶铁业发达。(王景)迁庐江太守(在安徽),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摘自《后汉书》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牛耕在汉代逐渐普及的原因。A、统治者重农政策,政府提倡推行。B、农具改进、农耕区域的扩大,人力不足。播种工具:耧车曲柄铁锄铁镰汉代耕作、收获工具王祯《农书·耒耜门》记载,两脚耧的具体结构为:“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合一垄,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1、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进步——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原始社会:工具—石器、骨器方式—刀耕火种(2)春秋战国:铁犁牛耕方式形成(3)汉代:牛耕逐渐普及;铁农具数量种类增加(4)唐朝:曲辕犁(《地图册》P3)(二)生产力《课程指导意见》: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了解耕作技术的进步。(教材)汉代一牛挽犁的进步性:耕作轻便;便于牛耕的普及;有利于山地的开垦。(4)唐朝:曲辕犁(《地图册》P3)曲辕代替直辕明显地降低了犁的受力点,既减轻了扶犁农夫的体力消耗,又大大节省了畜力,充分有效地利用畜力。①长直辕改成短曲辕。犁架变小、重量变轻,便于回转,操纵灵活省力。②增加了犁箭、犁评,可以自由升降,调节深耕或浅耕,犁评“进之则箭下,入地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地也浅”,应用自如。犁箭,俗称犁柱,贯穿犁底和犁辕(弯曲的木杠),犁箭从犁辕上的孔穿过,和犁辕配合在一起,调节犁铧入土的深浅。河南洛阳东方红农耕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以现代农耕为主题的博物馆,收藏有唐代曲辕犁、新中国初期进口的拖拉机、国产第一代履带拖拉机、国产第一代水旱两用轮式拖拉机、国产第一代小功率轮式拖拉机、温家宝总理亲自驾驶操作过的拖拉机和收割机、国产最先进的拖拉机等展品。【中国古代农具】(1)耕翻平整土地(犁地工具):——耒(犁的前身)、犁(直、曲辕犁,钉耙)(2)播种:耧车(3)取水灌溉工具:(4)中耕工具(除草、松土):——锄、耜(铲的前身)、铲(5)收获工具:镰耧车【精耕细作】——农业上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不断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在小块土地上进行精细的耕作。【中国古代耕作技术的进步】【西周垄作法】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在高于地面的垄台上栽种作物的耕作方式。战国时由我国古代人民创造,是西汉赵过代田法的前身。【西汉代田法】西汉农学家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由于在同一地块上作物种植的田垅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宋代稻麦轮种】就是以稻,麦两种粮食作物轮种的复种方式.每年六月份种水稻,十一月份水稻收获后,翻耕播种三麦,越冬至来年五月收获,麦茬翻耕灌溉后再种水稻2、水利灌溉建设(1)著名人物:——大禹、李冰、郑国、王景(2)著名水利工程:(地图册P4—5)①原始社会:大禹治水并发展灌溉水利建设②战国时期秦国:(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课程指导意见》:列举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西汉《史记》“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都江堰郑国渠西门豹渠(漳河渠)芍陂(quèbēi)2、水利灌溉建设(1)著名人物:——大禹、李冰、郑国、王景(2)著名水利工程:(地图册P4—5)①原始社会:大禹治水并发展灌溉水利建设②战国时期秦国:(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③秦代:(广西)灵渠④汉代:A、关中:三大渠系基本形成井渠(坎儿井)B、黄河治理:王景《课程指导意见》:列举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2、水利灌溉建设(1)著名人物:——大禹、李冰、郑国、王景(2)著名水利工程:(3)涉及农学水利的著作:(4)灌溉工具《课程指导意见》:列举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教材P8知识链接)早期涉及农学水利的著作:《史记》、《汉书》、《吕氏春秋》、《氾(fàn)胜之书》、《四民月令》中国古代由个人撰写的四大农书中,其中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