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前沿试题-任务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材料1:我们要充分考虑人的行为,尤其是心理因素的影响,要通过一些实验来考察人,因为现在对投资者行为尚未完全了解,心理上的框架效应对风险管理的影响非常大。过去一些理论,比如说有效市场理论,随机漫步理论,还有泡沫理论,在解释市场方面还有很大的缺陷。新技术,包括互联网技术,包括更加面向客户,更加友好的这些信息技术的使用,会使金融更加民主化,换句话就是使得大众,更多的人能够更便利的运用金融这个工具。那么我们如何吸取过去的教训,将真正的理论用于金融创新这个方面,不仅是美国的事情,同样中国也面临这样的问题。-----2003年2月25日上午,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希勒在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和梁晶工作室联合主办的“中国金融:走向理性繁荣——建立开放条件下的金融新秩序”主题会议上的发言。材料2:莫文·金(英格兰银行副行长)是世界上最精明的中央银行家之一,长期以来推崇通货膨胀目标,他的观点值得关注。莫文·金认为,通货膨胀目标可以解决资产价格方面的政策问题,即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观察通胀问题。----英国《经济学家》杂志,2002年9月。要求:认真阅读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短文。分析思路:1、结合金融行为理论;2、结合有效市场理论及其条件;3、同时联系通货膨胀定标的货币政策专题;4、将几个方面联系起来写出自己的认识和读后感,展示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答:浅析通货膨胀定标的货币政策金融学所研究的市场运行状况、行为者的市场活动、证券的价格确定其实都是建立在市场主体在市场中的决策行为上,因而,无论行为金融学,还是主流金融学,都围绕着人类的决策在构建模型。但是,主流金融学所代表的传统理论当中,把行为人预设为了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理性人,这样的理性人不仅具备理性,而且无论在何种情境下,都可以运用理性,根据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从而做出对自己效用最大化的决策。采取通货膨胀定标框架基于以下的理由:其一,从中长期来看,货币供给具有中性的特性,即货币扩张只对价格水平产生影响,而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影响甚微;其二,无论是从资源配置还是从长期经济发展来看,通货膨胀都是有害的;其三,短期来看,货币不是中性的,它会对产出、就业等真实经济变量产生作用,进而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其四,货币政策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不确定的时滞,其影响的程度也不尽相同,这会削弱中央银行控制通货膨胀的能力;其五,当中央银行独立运用货币政策时,其货币政策决策具有通货膨胀偏好,如此,在缺乏承诺的情况下,中央银行缺乏信用把通货膨胀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一般来说,采取通货膨胀定标货币政策的经验表明,这种货币政策框架有以下好处:1、前瞻性,货币政策工具变化与其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最终影响之间存在一个较长的时滞。短期利率对通货膨胀的最大边际影响长达2年。采取通货膨胀定标货币政策需要前瞻性部分,如果货币政策仅对过去的通货膨胀作出反应,便意味着政策总是太晚,以致于不能防止未来可能产生的通货膨胀压力。实行通货膨胀定标的国家货币政策是以通货膨胀预期为基础。在英国,通货膨胀预测提前2年,实际上,这些预测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当然,通货膨胀定标并非不顾及其他目标,而是关注其他指标,成功的通货膨胀定标框架需要考虑货币政策的时滞,并采取前瞻性货币政策。2、货币政策透明度是指,公众能够及时获得货币政策决定、决策依据的原则以及对未来发展前景评估等相关信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致力于增加货币政策制定过程的透明度,扩大货币政策决策及相关讨论的披露范围。采取通货膨胀定标货币政策,常常通过《通货膨胀报告》、公开演说、新闻发布等形式阐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目的在于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引导公众形成合理预期。材料1:理论界通常有三种菲利普斯曲线。第一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失业-工资”菲利普斯曲线。这是由当时在英国从事研究的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本人于1958年最早提出的。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失业-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这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于1960年提出的。第三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这是后来许多经济学家所惯常使用的。这种菲利普斯曲线以经济增长率代替了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中的失业率。这一代替是通过“奥肯定律”实现的。美国经济学家奥肯于1962年提出,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这样,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便呈现出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以上三种形状的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美国、英国等西方一些国家在五、六十年代的情况。它们分别表明了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反向对应关系、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反向对应关系、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同向对应关系。我们将这三种形状的菲利普斯曲线称为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将它们分别表明的两个反向和一个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称为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材料2:近年国内有学者主张以传统菲利普斯曲线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指导,治理我国失业与通胀。传统菲利普斯曲线的命题是:通货膨胀率(即货币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两大经济变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变动关系。其政策主张,是以高通胀换取低失业率,或以高失业率来降低通胀率。本文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通胀已受多种因素影响:非货币工资增长单一因素推动,与近年的失业率无稳定的负相关关系,因而不宜套用该曲线及政策导向治理通胀与失业。——摘自周念林文章“传统菲利普斯曲线难以应对中国通货膨胀与失业问题”材料3:从菲利普斯曲线来看,通胀升高,失业率降低,但从该曲线出现以后,所有的经济学家犯了以下几个误区。首先,就是把二者之间的关系当成了因果关系,事实上,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失业率增加,通胀降低这一对孪生兄弟,不是因为失业率增加导致的通胀降低,也不是因为失业率降低导致的通胀,更不是因为通胀提升可以降低失业率,通胀下降会提高失业率,由于错误的认识,菲利普斯曲线成了决策者的依据,可悲的结果就在所难免了,国家为了降低失业率,就会想办法催生通胀,这样运作的结果,不但没有降低失业率,反而会出现通胀水平升高,甚至出现恶性通胀,但失业率依然增加,经济出现衰退,就是所谓的滞胀,面对滞胀,一切的货币政策失灵,财政政策失灵!其次,把菲利普斯曲线当成经典的经济现象,其实不然,滞胀的情况,就推倒的固有的结论,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上世纪的90年代,曾经出现了失业率下降,通胀也下降的情形,这二种情况告诉我们,菲利普斯只发现了经济的一方面,只是盲人摸象而已,但很多国家却拿来当成了宏观经济调控的依据,着实可悲.美国货币学派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指出,如果政府长期采取人为的干预措施,使市场机制失去作用,那么菲利普斯曲线还有可能成为一条呈正相关的曲线,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任何干预都会失灵。要求:认真阅读上述材料和教材相关章节,围绕“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现阶段的应用前景”为主要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短文。分析思路:1、说明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最好引用经典的经济专家学者的有关论述。;2、简要说明菲利普斯曲线的发展演变过程,以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理论的论述;3、结合实际进行阐述,试分析我国存在菲利普斯曲线吗?并说明菲利普斯曲线在货币政策中的应用;4、试对菲利普斯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应用提出建议。答: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应用研究一、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梳理(一)古典学派的观点: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萨伊认为工资和价格是有弹性的,这种弹性提供了一种自我矫正的机制,从而使市场很快就“出清”,使经济回到均衡状态,并使生产经常保持在潜在产出的水平上。其政策含义是由于市场的自我矫正机制,经济可以达到充分就业上的均衡,不需要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干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能影响价格水平和名义GDP,但不能影响失业和实际产出,所以这些政策是无效的或者说是中性的。(二)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是货币政策有效。当经济出现萧条,失业率上升时,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就可起到增加就业和产量的积极作用;反之,经济过热,通胀率较高时,中央银行可削减货币供给量,给经济降温,那么这种政策就不可避免地带来失业率上升的后果。(三)弗里德曼、菲尔普斯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弗里德曼认为由于短期工人和企业都存在货币幻觉,人们预期的通胀率将低于实际通胀率,因而在短期内,通胀率与失业于自然失业率水平,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是适用的。但在长期时,当人们发觉实际通胀率高于其预期通胀率时,便会调整其通胀预期,于是通胀率便会不断上升,但失业率却无法降到自然失业率以下。长期内,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处于自然失业率的平行于纵轴的垂直线。(四)理性预期学派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的人物罗比特﹒卢卡斯认为,弗里德曼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存在严重的缺陷,即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不是适应性预期而是理性预期。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在于其能否造成非预期的通货膨胀,从而造成经济行为的货币幻觉。由于理性预期的存在,人们不会持续地犯认识上的错误,因而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总体上是与实际的通胀率是一致的。对政府而言,若要影响实际支出,就只能随即改变货币政策,不让经济人把握货币政策变动的规律。其代价将是经济的剧烈波动。显然,理性的政府是不会采取这种政策方式的。那么,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政府采取的旨在降低失业率的经济政策都是无效的。(五)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当经济出现需求拉动时,由于工资和价格的粘性,工资和价格的缓慢调整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经济要恢复到正常的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是一个缓慢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处于供求不等的非均衡状态。因此,刺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完全必要的。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不管预期中或预期外的政策对总产出都会产生影响,而预期外的影响更大。二、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的适用性菲利普斯曲线尽管由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但由于其准确、客观地描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两大宏观经济变量即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因而有较强的解释力。我国正处于转型经济中,市场作用日益凸现,菲利普斯曲线对我国转轨经济中两大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也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三、现阶段的中国货币政策目标选择前已述及,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呈“双高”型即较高的通货膨胀和较高的物价上涨率并存。但是,由于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奉行的是大一统的银行体制,故当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也没真正独立的货币政策。事实上,菲利普斯曲线作为无差异的曲线,任何国家的政府都可以据之选择和调整自己的宏观经济政策。任何国家的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都是尽力将菲利普斯曲线内推至靠近原点。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